




已阅读5页,还剩10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5.27,1,主要内容,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中的基本元件基尔霍夫定律电路的分析方法,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定律与分析方法,20.5.27,2,1.1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与电路模型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电气设备的使用,20.5.27,3,为了某种需要而各种电气设备和元器件按一定方式组合连接起来的电流通路。,一、电路和电路模型,1.电路(circuit),汽车照明电路,1.1电路的基本概念,20.5.27,4,2、电路的组成,(1)电源/信号源:提供电能/信号的部分。,(2)负载:吸收或转换电能的部分。,(3)中间环节:连接和控制它们的部分。如开关、变压器、输电线等。,电源:提供能量,负载:消耗能量,20.5.27,5,3、电路的作用,1)实现能量的转换、传输和分配;常指强电电路或电力电路。,2)实现信号的传递和处理。常称为弱电电路或电子电路,1.1电路的基本概念,20.5.27,6,不论电能的传输和转换,或者信号的传递和处理,其中电源或信号源的电压或电流称为激励,它推动电路工作;由于激励在电路各部分产生的电压和电流称为响应。所谓电路分析,就是在已知电路的结构和元件参数的条件下,讨论电路的激励与响应之间的关系。,4、激励和响应,20.5.27,7,用若干理想元件的某种组合来描述实际电路。,理想元件:描述实际器件的基本物理规律的数学模型,简称元件。,实际电路,电路模型,5.电路模型,1.1电路的基本概念,20.5.27,8,理想元件能够反映实际电路中的电磁现象,表征其电磁性质:电阻元件消耗电能的器件;电感元件储存磁能的器件;电容元件储存电能的器件;电源元件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的器件。,关于电路模型需要注意以下:一个器件的电路模型及参数与该器件的工作条件有关。电路模型只是对实际物理过程的一种近似描述,模型的繁简与实际工程计算要求的精度有关。,20.5.27,9,二、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电路的工作是以其中的电压、电流、功率等物理量来描述的。,1.1电路的基本概念,电流电压功率,20.5.27,10,1、电流(Current)(I,i)及参考方向,1)定义: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实际方向为正电荷运动的方向。,定义式:,直流(DC),交流(AC),单位:安培A,mA,A,2)大小(电流强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4)实际方向:正电荷运动的方向。,3)表示符号:I有效值或直流量i瞬时值或交流量,20.5.27,11,电路分析中的假设正方向(参考方向:ReferenceDirection),在复杂电路中难于判断元件中电流的实际方向,电流如何求解?,电流方向ba?,电流方向ab?,1.1电路的基本概念,20.5.27,12,i0,参考方向,真实方向,5)电流的参考方向假定的电流正方向,如果求出的电流值为正,说明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否则说明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反。,20.5.27,13,参考方向,真实方向,1.1电路的基本概念,20.5.27,14,2)有时用加脚注的方法表示。,电流参考方向的表示方法:,1)用箭头表示;,在解题时,一定要首先标明物理量的参考方向,否则结果的正、负没有任何意义!,20.5.27,15,1)定义:单位正电荷由a点移至b点电场力所做的功。,2)数学表达式:,正电荷由a移到b,电场力做正功,则uaub,即a端为正b端为负;若做负功,则ua0,u0,吸收功率负载,p=ui,=2(-3)=-6W0,产生功率电源,1.1电路的基本概念,20.5.27,24,例1.1.3,已知i=1A,u1=3V,u2=7V,u3=10V,,求ab、bc、ca三部分电路吸收的功率P1、P2、P3。,解:,(吸收),(吸收),(提供),功率平衡,20.5.27,25,功率计算时两套“”、“”号问题,u、i本身的取值有正负,这套“”、“”号只是说明所取的参考方向与真实方向是否一致,计算时只需将其带入即可。,关联、非关联参考方向决定一套公式中带的“”、“”号;,1.1电路的基本概念,20.5.27,26,表示:IN、UN、PN,额定值常标在电器设备和器件的铭牌上或打印在外壳上,故又叫铭牌值。额定值反映电气设备的使用安全性,表示电气设备的使用能力。,电器设备在额定情况下工作,叫额定工作状态。,当电器设备电流和功率超过额定值时,叫做“过载”,过载一般是不允许的。,1、额定值(nominalscale,ratedvalue):制造厂为了使产品能在给定的工作条件下正常运行而规定的正常容许值。,若工作时电流、电压值低于额定值,设备往往不能正常工作,或者不能充分地被利用。,三、电气设备使用,20.5.27,27,2、电路的工作状态,正常工作状态(简称常态),断路(或开路,opencircuit):开关断开,短路(shortcircuit):一元件的两端用一根导线连接。(尽量避免),一般在电路中加入熔断器防止电路短路。,1.1电路的基本概念,20.5.27,28,1.2电路的基本元件(circuitelement),常见的电路元件有电阻元件、电容元件、电感元件、电源元件(电压源、电流源)。电路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或者说它的性质是用其端钮的电压、电流关系即伏安关系(VAR,volt-ampererelation)来决定的。,20.5.27,29,一、电阻元件(Resistor),1、定义:电阻元件是一种消耗电能的二端元件,具有阻碍电流通过的特性。,2、电路符号:,R:电阻参数,表征阻碍电流流过的能力,单位,k,电导参数:G=1/R单位S,西门子。,1.2电路的基本元件,20.5.27,30,3、线性电阻的伏安关系(欧姆定律),关联方向时:u=Ri或i=1/Ru=Gu,4、功率:,非关联方向时:uRi,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电阻是耗能元件,20.5.27,31,(1)开路,4、电阻元件的两种特殊情况,当一个电阻元件中的电流i不论为何值时,它的端电压u恒为零,则称“短路”,即R=0。,当一个电阻元件的端电压u不论为何值时,流过它的电流恒为零,则称“开路”,即R。,(2)短路,1.2电路的基本元件,20.5.27,32,解:对图(a)有,U=IR,例1.2.1:应用欧姆定律对下图电路列出式子,并求电阻R。,对图(b)有,U=IR,20.5.27,33,二、电容元件(Capacitor),2、电路符号:,C为电容参数(capacitance),表征电容储存电荷的能力。单位:法拉(F),1F=106F=1012pF。,1、定义:电容元件:能够储存电场能量的元件。,线性电容q=Cu,1.2电路的基本元件,20.5.27,34,UC(0)为初始时刻t0时电容的初始电压,反映t0前电容电流的积累效应电容对它的电流具有记忆能力。,3、伏安关系,idu/dt。只有电容上的电压变化时,电容两端才有电流。在直流电路中,电容上即使有电压,但i=0,相当于开路,即电容具有隔直作用。,(1)关联参考方向时,(2),在直流电路中,电容相当于开路,具有隔直作用。,电容的电压不能突变,若电压突变,电流。,20.5.27,35,电容元件中的电场能量,电容元件储存的电场能量只和考察时刻它的端电压数值有关。这里取u(-)=0.,4、功率与能量,单位:焦耳J,p=ui,功率:,1.2电路的基本元件,20.5.27,36,三、电感元件(Inductor),1、定义:一种能够贮存磁场能量的二端元件。,2、电路符号,线性电感:=Li,L为电感参数(Inductance),单位:H,mH,H,3、伏安关系,当电感的电流变化时,电感两端才有电压。在直流电路中,电感上即使有电流通过,但u=0,相当于短路。,1)在直流电路中,电感相当于短路,具有通直作用。,2)电感的电流不能突变,若电流突变,电压。,20.5.27,37,I(0)为初始时刻t0时电感中的初始电流,反映t0前电感电压的积累效应电感对它的电压具有记忆能力。,电感元件中的磁场能量,电感在某一时刻所储存的磁场能量只与该时刻电流的瞬时值有关。这里取i(-)=0,4、功率与能量,1.2电路的基本元件,20.5.27,38,四、电源元件(source),两种电源:电压源和电流源,1.理想电压源(IdealVoltagesource),定义:不论外电路如何连接都能提供规定电压的二端元件。,特点:(1)无论负载电阻如何变化,输出电压不变。(2)电源中的电流由外电路决定,输出功率可以无穷大。,20.5.27,39,电压源中的电流由外电路决定,设:Us=10V,当R1、R2同时接入时:,当R1接入时:,I=5A,I=10A,例1.2.2,1.2电路的基本元件,20.5.27,40,实际电压源模型:,U=UsIRs,当Rs=0时,实际电压源模型就变成理想电压源模型,Rs越大斜率越大,电源内阻,表示内部损耗,1.2电路的基本元件,由电压源串联一个电阻组成,20.5.27,41,2、理想电流源(Idealcurrentsource),定义:不论外电路如何连接都能提供规定电流的二端元件。,特点:(1)输出电流不变,其值恒等于电流源电流Is。(2)输出电压由外电路决定。,1.2电路的基本元件,20.5.27,42,设:Is=1A,R=10时,Uab=10V,R=1时,Uab=1V,则:,电流源两端电压由外电路决定,例1.2.3,20.5.27,43,I=IsU/Rs,当内阻Rs=时,实际电流源模型就变成电流源模型。,实际电流源模型:,Rs越大特性越陡,1.2电路的基本元件,由电流源并联一个电阻组成,20.5.27,44,例1.2.4,(1)求图示电路中电流源两端的电压。(2)当电压源的电压或电阻的阻值变化时,电流源的输出电流是否变化?电流源的电压是否变化?,U=101+10=20V,解:,(1),(2),电流源输出电流不变化电流源的电压变化,20.5.27,45,恒压源与恒流源特性比较,恒压源,恒流源,不变量,变化量,Uab=Us(常数),Uab的大小、方向均为恒定,外电路负载对Uab无影响。,I=Is(常数),I的大小、方向均为恒定,外电路负载对I无影响。,输出电流I可变-I的大小、方向均由外电路决定,端电压Uab可变-Uab的大小、方向均由外电路决定,20.5.27,46,1.3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基尔霍夫定律用于描述由元件连接方式所形成的结构约束关系。讨论的是电路支路与支路、结点与结点之间的关系。,电路的基本规律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即两大类约束关系):其一,电路中的各种元件本身具有的约束关系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其二,电路的结构整体所遵循的约束关系结构约束。,20.5.27,47,图示电路有条支路,个结点,个回路。,3,3,2,支路(branch):电路中的每一个分支,没有分叉且含有一个或多个元件。一条支路流过一个电流,称为支路电流。,结点(node):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联接点。,回路(loop):由支路组成的闭合路径。,网孔(mesh):内部不含支路的回路。,1.3基尔霍夫定律,20.5.27,48,例1.3.1,图示电路有几个结点?几条支路?,c,a,d,b,2个结点,4条支路,?,1.3基尔霍夫定律,20.5.27,49,任何时刻,通过任一节点电流的代数和恒等于零。,一、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Kirchhoffscurrentlaw,KCL),任何时刻,对任一结点,流入结点的电流恒等于流出结点的电流。,表述一,1、定律表述,表述二,i1i4i6,i2i4i50,若取流入为正,结点a:,结点b:,20.5.27,50,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根据KCL,对a结点,电流方程为:,(7)(4)i1=0则i1=3A对b结点,电流方程为:i1+i2+(2)(10)=0,则i2=9A结果表明:未知电流i1与i2的真实方向与图中的参考方向相同。,应用KCL求图示电路中的未知电流i1和i2。,解:,例1.3.2,1.3基尔霍夫定律,20.5.27,51,2、KCL的扩展:,结点任意封闭面广义结点,i1i2i30,I=0,I=?,在任一瞬间,通过任一封闭面的电流的代数和也恒等于零。,20.5.27,52,求电路中的电流Is。,例1.3.3,解:,根据,应用KCL可将并联的理想电流源合并为一个理想电流源,简化电路。,思考:从下面的结点处列写KCL方程是否结论相同?n个结点的电路可以列写(n1)个独立KCL方程。,1.3基尔霍夫定律,20.5.27,53,由此例可知:(1)把KCL应用到某一结点时,首先要指定每一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2)应用KCL时必须要和电流的两套符号打交道:其一,列KCL方程时,有关支路电流前的正负号的选择。其二,各支路电流取值的正负号的选择。,20.5.27,54,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表述二:任何时刻,沿任一回路循行,电压降的代数和恒等于电压升的代数和。,1、定律表述:回路中支路电压间的约束关系可用基尔霍夫电压定律表示。,表述一:任何时刻,沿任一回路绕行一周,所有支路电压的代数和恒等于零。,顺时针绕行,UR1Us2+Us3+UR2Us1=0,UR1+Us3+UR2=Us2+Us1,1.3基尔霍夫定律,20.5.27,55,2、KVL推广应用:适合任意假想的闭合路径广义回路。,Uab5I+8,或,Uab103I+30,20.5.27,56,例1.3.4,求电路端口处的电压Us。,解:,根据,应用KVL可将串联的理想电压源合并为一个理想电压源,简化电路。,1.3基尔霍夫定律,20.5.27,57,例1.3.5,下列连接是否允许?,电压值不同的理想电压源不能并联,电流值不同的理想电流源不能串联,否则违背基尔霍夫定律。,结论,20.5.27,58,注意事项:(1)KVL、KCL具有普遍性:适用范围广,直流和交流,线性和非线性。(2)KVL实质上表示了电荷沿任意回路巡行一周电场力所做功为零,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路中的具体反映。(3)应用KVL时,应首先标定各支路电压的参考方向,然后规定回路的巡行方向。(4)列KVL方程时亦有两套符号问题。对于方程的符号一般当支路电压参考方向与回路循行方向一致时,该电压取正号;相反时,取负号。,(5)电压值不同的理想电压源不能并联,电流值不同的理想电流源不能串联。,1.3基尔霍夫定律,20.5.27,59,图示电路的基尔霍夫电压方程为。,A.U=Us+IRB.U=UsIR;C.U=Us+IRD.U=UsIR,例1.3.6,B,20.5.27,60,例1.3.7,求图所示电路中电压Us和电流I。,解:,I1.5=15I14A,I651A,由广义结点,由右结点,I3=15+I1218A,由中间结点,Us3I3+12I1290V,由右回路,由左回路,1.3基尔霍夫定律,20.5.27,61,1.4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等效化简支路电流分析法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电路中电位的计算,1.4电路的分析方法,20.5.27,62,若两个不同结构的电路端口处具有相同的电压电流关系则称这两个电路相互为等效电路(Equivalentcircuit)。,将某一电路用与其等效的电路替换的过程称为等效变换。将电路进行适当等效变换,可以使电路的分析计算得到简化。,电路N1、N2,其内部结构不同,但从端口上看,它们的电压、电流关系相同,则称它们是相互等效的电路,即N1与N2对外电路的影响是相同的。,一、电路的等效化简,1.等效的概念,1.4电路的分析方法,20.5.27,63,备注:1、两个电路相互等效是指其对外伏安关系相同,而内部结构并不相同。2、两个电路相互等效是有条件的。条件不同时,等效电路一般不同。在同样的条件下,等效电路的形式也不是唯一的。3、电路进行等效变换的目的是为了简化电路以方便地求解未知量。,20.5.27,64,n个电阻串联可等效为一个电阻,分压公式,两个电阻串联时,电阻串联使用多用于分压。,2.电阻的等效变换,电阻的串联(ResistorsinSeries),在串联电路中,各元件流过的电流相同。,1.4电路的分析方法,20.5.27,65,电阻的并联(Parallelconnectionofresistors),两个电阻并联的等效电阻为,Geq=G1+G2+Gn,或,各并联元件两端的电压相等。,20.5.27,66,两个电阻并联时分流公式,分流公式,电阻并联使用多用于分流。,1.4电路的分析方法,20.5.27,67,混联电阻的计算,在简化电路计算等效电阻的过程中,一般来说,串联电路的简化用电阻R表示较为方便;并联电路的简化用电导G表示较为方便。混联电路中的等效电阻可由串、并联的方法逐步计算。,20.5.27,68,求a、b端口处的等效电阻Rab。,例1.4.0,Req=8/8+6/3=6,20.5.27,69,Req=(4/4+10/10)/7=7/7=3.5,20.5.27,70,求图示电路中a、b间的等效电阻,Rab=4+6=10,例1.4.1,1.4电路的分析方法,20.5.27,71,例1.4.2,在图示电路中,要在12V的直流电源上使6V、50mA的电珠正常发光,应采用哪种联接电路?,20.5.27,72,实际电源模型的等效互换(Sourcetransformation),实际电源的伏安特性,实际电源模型对外电路等效的条件为:,20.5.27,73,(1)“等效”是指“对外”等效(等效互换前后对外伏-安特性一致),对内不等效。,RL=时,例如:,Rs中不消耗能量Rs中则消耗能量,等效变换的注意事项,对内不等效,对外等效,1.4电路的分析方法,20.5.27,74,例1.4.4,试求图示电路中的电流、内阻消耗的功率和负载消耗的功率。,解:,I=2AP0=I2R0=8WPR=I2RL=32W,I=2AP0=(IS-I)2R0=128WPR=I2RL=32W,结论:电源的等效变换是对外而言的。对RL是一样的,而对内阻R0来说,其工作状态不同。,R0,R0,RL,RL,20.5.27,75,(2)注意转换前后Us与Is的方向,1.4电路的分析方法,20.5.27,76,解:,电路如图所示,求简化电路,3电阻与2A电流源串联,不论其阻值大小,支路两端电压如何,该支路电流均为定值,符合一个Is=2A的理想电流源的性质,故该支路可等效为:,例1.4.5,(3)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之间是不可等效变换的。(4)电源模型等效变换的推广:理想电压源与电阻串联的含源支路可等效为电流源与电阻并联的含源支路,反之亦然。,20.5.27,77,解:,电路如图所示。要求化简电路,2电阻与2V电压源并联,不论这个电阻多大(不为零),外电路如何,其两端a、b的电压总是2V,故在求A、B间等效电路时,2电阻不起作用可视为开路,则有:,例1.4.6,20.5.27,78,(5)凡是与电压源并联的元件,在求其它支路电压、电流时不起作用,可视为开路;,(6)凡是与电流源串联的元件,在求其它支路电压、电流时不起作用,可视为短路。,由前两例可得:,20.5.27,79,电源等效变换的注意事项总结如下:,电源的等效变换是对外电路而言的。,凡与电流源串联的元件,在求其它支路电压、电流时不起作用,可视为短路。,凡是与电压源并联的元件,在求其它支路电压、电流时不起作用,可视为开路。,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之间不能进行等效互换。,电压源电压方向与电流源电流方向要保持一致。,1.4电路的分析方法,20.5.27,80,例1.4.7,用电源模型等效变换的方法求图(a)电路的电流i1和i2。,将原电路作等效变换:,解:,(a)电路,(b)(a)的等效电路,(c)(b)的等效电路,用电源模型等效变换的方法求解问题时要求简化的最终电路为:含一个实际电压源的电路(单回路)或一个电流源的电路。,20.5.27,81,例1.4.8,uo3.2V,答案:,用电源模型等效变换的方法求uo。,20.5.27,82,二、支路电流分析法,支路电流法是最基本的电路分析法,它是各支路电流作为未知量,应用KCL、KVL分别对结点和回路列出所需要的方程组,而后解出各未知支路电流。,支路电流分析法解题步骤:(1)确定电路的节点数n和支路数b,选定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2)对(n1)个独立结点列KCL方程。(3)选定b(n1)个回路并标出回路巡行方向,对b(n1)个独立回路(一般选网孔)列KVL方程。(4)联解上列方程组,求出各支路电流。,20.5.27,83,(1)n=2,b=3,各支路电流参考方向如图。,(2)n=2,可列出21=1个独立的KCL方程。,结点a,(3)独立的KVL方程数为3(21)=2个。,回路I,回路,用支路电流法求输出电压Uo。,例1.4.9,解:,(4)联立方程解出I1=1AI2=1A,(5)求出待求量Uo=4V,1.4电路的分析方法,20.5.27,84,例1.4.10,用支路电流法求U。,(1)n=2,b=3,各支路电流参考方向如图。,(2)n=2,有1个独立的KCL方程。,结点a,(3)只有2个待求电流,还需1个KVL方程。,a,解得:,I22.8A,由KVL:,避开电流源列KVL方程,1.4电路的分析方法,20.5.27,85,三、叠加定理(SuperpositionPrinciple),定理:在多个电源同时作用的线性电路中,任何支路的电流或电压,都是各个电源单独作用时所得结果的代数和:,当某一电源单独作用时,其他电源取零值(除源)。即电压源应予以短路;电流源应予以开路。,=,+,叠加定理是关于线性电路的一个重要性质的定理。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重要定理。在任何一个系统中,无论是电的、力学的、机械的还是其他,只要其因果之间具有线性关系,叠加定理都成立。,y=k1x1+k2x2+knxn,ki从激励xi到响应y的传输比,为常数。,1.4电路的分析方法,20.5.27,86,我们以下图为例来说明叠加原理的正确性。,=,+,同理,由(a)图,由(b)图,由(c)图,(a),(b),以I1为例通过计算,(c),20.5.27,87,(1)在原电路中标出待求量的参考方向。(2)画出各个电源单独作用时的电路并求解各分量(除源时的注意事项),注意要标出待求量的分量,一般分量与总量方向保持一致。(3)叠加求总量。(注意分量与总量方向,一致取正,相反取负。),应用叠加原理解题步骤:,20.5.27,88,例1.4.11,用叠加定理求图示电路中的uo。,解:,20V电压源单独作用,8A电流源单独作用,2个电源共同作用,20.5.27,89,例1.4.12,用叠加定理求4电阻的功率。,解:,能否用叠加定理直接求功率?,+,=-1A,不能,1.4电路的分析方法,20.5.27,90,例1.4.13,分析:,+,已知:Us=12V,Uab=10V,R1=R2=R3=R4=10求:除掉理想电压源后=?,20.5.27,91,应用叠加定理应注意:,1.叠加定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4.解题时要标明各支路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原电路中各电压、电流的最后结果是各分电压、分电流的代数和。,3.叠加原理只能用于计算电压或电流,不能直接求功率。如:,设:,2.当某一电源单独作用时,其他电源取零值。即电压源应予以短路;电流源应予以开路。,1.4电路的分析方法,20.5.27,92,5.运用叠加定理时也可以把电源分组求解,每个分电路的电源个数可能不止一个。,=,+,20.5.27,93,四、戴维南定理(TheveninsTheorems),二端网络:若一个电路只通过两个输出端与外电路相联,则该电路称为“二端网络”(Two-terminals=Oneport)。,无源二端网络:二端网络中不含电源,有源二端网络:二端网络中含有电源,有源二端线性网络N:含有电源由线性元件构成的二端网络。,无源二端线性网络N0:N中全部电源取零值得有源二端线性网络。,20.5.27,94,戴维宁等效电路参数的含义:,1.戴维宁定理内容,N1与外接电路断开,N1内部电源取零值,注意:“等效”是指对外电路等效。,描述:线性网络N1可用一电压源与电阻串联的戴维南等效电路替代,其端口处的伏安关系不受影响。电压源电压等于N1的开路电压uoc,电阻等于N1除源后的无源网络的等效电阻Ro。,20.5.27,95,(1)uoc的计算根据定义,将网络端口处的两个端钮开路,然后用电路的各种定理和分析方法即可求得uoc。(2)等效电阻Ro的计算直接化简法:令线性含源网络N内部的所有独立源取零值(除源),得线性电阻网络,利用电阻串并联的化简法求出Ro。,2、戴维南等效电路参数的计算方法,除源电压源作短路处理,电流源作开路处理。,20.5.27,96,uoc、isc法:分别求出网络N的开路电压uoc和短路电流isc,20.5.27,97,or,外施电源法(伏安关系法):,将网络N内部的独立电源取零值,在端口处外接电压源或电流源,计算出该网络的“输入电阻Rin”,则,另外还有半电压法;当然,对于实际的电路,两个参数也可以用量测的方法,20.5.27,98,(5)画出戴维宁等效电路,求解待求量。,应用戴维宁定理求解步骤:,(1)在电路中标出待求量的参考方向。,(2)找出待求支路,划出有源线性二端网络。,(3)求有源线性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oc。,(4)求等效电阻R0。,20.5.27,99,例1.4.14,用戴维宁定理求RL=2电阻的功率。,解:,(1)断开待求支路,得有源二端网络,求其戴维宁等效电路。,求开路电压Uoc,=18V,RL,1.4电路的分析方法,20.5.27,100,将网络中电源取零值,得无源二端网络。,等效电阻Ro为:,(2)画出戴维宁等效电路,求2电阻的功率。,求等效电阻Ro,20.5.27,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产品国际贸易标准-洞察及研究
- 2026届上海市长宁、金山区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阿拉善市重点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内蒙古包头市哈林格尔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四川雅安天立学校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仙桃市西流河镇初级中学英语九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四川省富顺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黑龙江省海伦市2026届九上化学期中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宁夏大附中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2026届甘肃省兰州市第九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航空科普课件
- 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
- 第5章 绩效评价(《绩效管理》第3版)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年上半年黑龙江省嫩江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校招笔试题带答案
-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护方案
- 2025存量房买卖合同协议书范本
- 肿瘤科诊疗体系构建与运营管理
- 2025-2026粤教粤科版(2024)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以资抵账管理办法
- 护士长笔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