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血管疾病多普勒超声检查2.ppt_第1页
周围血管疾病多普勒超声检查2.ppt_第2页
周围血管疾病多普勒超声检查2.ppt_第3页
周围血管疾病多普勒超声检查2.ppt_第4页
周围血管疾病多普勒超声检查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周围血管疾病多普勒超声检查,主讲张艳容,多普勒超声的临床意义,无创无放射快捷价廉与血管造影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阻塞动脉的远段显示阻塞静脉的近段显示,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基本原理,静止探头与流动红细胞间发生多普勒频移迎向探头正性频移背向探头负性频移自相关技术获得的血流信号经伪彩色编码实时叠加在二维图象上,彩色多普勒血流分析,血流方向与彩色类别朝向探头正向血流红色背离探头负向血流蓝色血流速度与彩色辉度流速越快红蓝色彩越鲜亮流速越慢红蓝色彩越暗淡,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器的调节,滤波器滤掉非血流产生的低频信号声速-血流夹角一般要求小于60度桢速调节减少取样范围和探察深度速度范围根据实际的血流速度彩色零线的移动出现色彩倒错时血流增益,周围血管检查步骤,二维超声检查血管结构血管壁厚薄回声强弱内膜是否光滑测量管径血管腔内有无异常回声部位大小性质血管周围有无异常回声囊性-与血管有无相通波动否实性-对血管压迫程度静脉瓣回声及运动,周围血管检查步骤,彩色多普勒检查血管内彩色血流充盈状态边缘缺损彩色血流色彩是否单一有无倒错逆转彩色血流明暗程度确定PW取样位置检查小血管是首先用彩色有助显示,周围血管检查步骤,频谱多普勒检查取样容积置于彩色显示区管腔1/2左右有无频带增宽频窗消失动脉血流速度快慢变化舒张期反向血流是否消失双侧是否存在差异,周围血管检查注意事项,左右对称常规与健侧比较显示不清可先横扫彩色取样容积置于管腔中央流速一致探头压力适当调节机器聚焦点置于检测血管深度建立空间立体整体形象,正常动脉图像,管壁平整比同水平静脉壁厚壁三层结构内膜中层外膜管壁随心搏而搏动CDFI示彩色随心搏明暗交替PW示收缩期波峰比ECGR波延迟,动脉波形特点,出现在收缩期,主要由上升支和下降支构成,上升支由心室收缩后动脉内血压迅速上升,血流速度瞬间加快形成,斜率和幅度取决于心室的射血速度、心排血量和血管阻力:心室的射血速度快、心排血量大和血管阻力小则斜率大,陡峭和幅度较大;心室的射血速度慢、心扩张或收缩小和血管阻力大则斜率较小,幅度较小。下降支由于心室射血后期射血速度减慢,动脉内压力下降,进入动脉内血量减少形成。舒张期由于心室收缩结束,动脉内压力阶差趋于零,此时检测不到血流频谱。,双峰型曲线一般可在上肢、腹部、盆腔的内脏动脉分支出现,第一峰出现在收缩期,由于左室收缩压力迫使血液在动脉内流动所致,第二峰出现在舒张期,由于大动脉扩张后的弹性恢复所致。三相型曲线第一峰向上,生理意义同双峰型曲线;继以负相峰,仅出现在收缩后期及舒张早期,是由于周围小动脉的反应性收缩及远端阻力明显增加而使血管内血流折返;继而出现第二峰,生理意义同双峰曲线中的第二峰,负向峰相当于颈部动脉第一和第二峰之间的低速曲。,动脉波形特点,单峰型曲线仅在收缩期出现一个高大圆形的峰值,以后一直在零基线以上。舒张期少量血流或较高流速的平滑曲线,为一种类型的单峰型曲线,多由重度动脉硬化所致。另一种类型为低小三角形收缩峰,于舒张期维持较多血流,曲线与零基线始终存在较大距离,流速曲线上包络线全程锯齿状,多于重度狭窄段或阻塞段远端测得,喜由于侧支血管造成,称Tardus-Parvus改变。,动脉波形特点,不同状态血流层流,血流在内腔前后径相似管道中流体内的质点以相同或相近的速度沿相近的方向流动。彩色多普勒表现颜色单纯中心鲜亮旁侧依次变暗脉冲多普勒表现频谱窄包络线光滑频谱光点密集明显空窗,湍流,急流,即流速特别高的血流,除流速高外,还存在流层交叉,流道互串,血流方向的多变。其在不同的流层中具有不同的方向,正常人升主动脉中有时可出现湍流,但在正常腹主动脉、颈动脉和四肢动脉中不应出现。湍流的出现提示确切的血管病变,且已导致明显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临床上在动脉狭窄和动静脉瘘的小瘘口处最易测得湍流。取样门宽度1-2mm时:狭窄段或刚离开狭窄处流速峰值甚高,为正常2-3倍以上;曲线明显增宽;曲线下充填,表示取样门中包括从很高到很低的成分;极高速超过NIQUIST极限时出现混迭现象(aliasing),不同状态血流湍流,血流通道内有严重狭窄彩色多普勒表现五彩镶嵌彩色血流色彩倒错红蓝交错脉冲多普勒表现频谱增宽空窗消失包络线不光滑毛刺状,胸廓出口综合症无名静脉受压,不同状态血流涡流,即旋动的血流,在小开口流入圆形的大腔中最易发生,在大腔中处处改变血流方向。进入大腔后流速明显减低,较供血血管流速降低1/4,甚至更低。开口处流速可能较高,呈湍流特征;大腔中各点所测流速曲线几乎各不相同;曲线峰值流速远低于正常,曲线起伏不明显;曲线下窗口充填舒张期血液经开口流出至正常动脉。多在动脉扩张,动脉瘤(真性和假性)和动脉扭曲等疾病中发生。,不同状态血流涡流,血流通过严重狭窄后进入大的空腔彩色多普勒表现双向血流正负交错红黄蓝绿杂乱分布脉冲多普勒表现本质是湍流频谱红细胞运动的无规律性,不同状态血流旋流,血流进入大管腔主流朝前至空腔顶壁折返在主流旁侧形成反向血流彩色多普勒表现在空腔内一侧呈红色另一侧为蓝色界限明确互不渗透脉冲多普勒表现两部分不同方向血流常表现单相血流频谱,搏动指数、阻力指数的计算,S收缩期峰值D舒张末期流速MN平均流速搏动指数阻力指数,正常静脉图像,壁薄无层次管腔大小随呼吸变化近段静脉频谱波动很大末梢静脉频谱几乎无波动加压被压扁Valsalva试验管腔增宽站立位挤压远段肢体放松后无反向血流,自发性血流信号:是指在没有作挤压试验或其他附加试验时静脉内出现的频谱多普勒血流信号。平坦型:波型比较平直,无切迹,不随呼吸和心搏的影响,多见于肢体远端静脉。“正弦”波形,即波形随呼吸呈周期性变化(期相性)。三相波:靠近心脏的静脉中可以出现,第一个较大的负向波S对应于右心室的收缩;对应于右心室的舒张,出现一个较小的负向波D;随后的小正向波A对应于右房收缩导致的静脉内反流。,静脉波形特点,股静脉频谱,S,D,A,三相波,动、静脉血流速度改变特点,动脉系统血管离心走形过程中不断分支,尽管动脉内径逐渐变小,但其总截面积逐渐增加,因而血流速度逐渐减低静脉系统血管向心回流过程中管径逐渐增大,但总截面积逐渐减小,因而血流速度逐渐加快。,肢体血管多普勒检查基础,熟悉肢体血管来龙去脉了解血管及分支流向频谱灵敏识别血管血流异常调节显示不同流速检查条件,颈部动脉解剖,颈部动脉起源于主动脉弓,左颈总动脉及锁骨下动脉直接起源于主动脉弓,右颈总及锁骨下动脉则通过无名动脉与主动脉弓连接。双侧颈总动脉在甲状软骨上缘分出颈内和颈外动脉,分叉处略膨大,称为颈动脉窦。,椎动脉起源于锁骨下动脉第一段,颈段走行于前斜角肌内侧,椎段自下而上穿行于六个颈椎横突孔,最后在枕骨大孔进入颅腔,在桥脑下端合成基底动脉。,彩色多普勒,CDFI正常颈部动脉彩色充盈整个管腔,呈层流,颈动脉窦部及颈内外动脉起始部可出现红蓝兼有轻度紊乱的血流信号。PW收缩期呈双峰或三峰频谱。颈内动脉循环阻力小,频谱图为低阻信号,颈外动脉循环阻力大,显示为高阻频谱信号,颈总动脉界于两者之间。窦部中央为宽频毛刺样频谱,边缘为双向血流信号。椎动脉血流频谱为窄频三峰递减型频谱。,颈部动脉测值,内径:颈总动脉7-8mm,颈内动脉4-6mm,颈外动脉4-5mm,椎动脉3-5mm。血流参数:收缩期峰值速:CCA50-80cm/s,ICA40-60cm/s,ECA40-70cm/s,VA35-50cm/s。阻力指数:CCA0.60-0.75,ICA0.50-0.70,ECA0.75或0.80,VA0.50-0.75。颈动脉测值可因年龄性别不同而有差别。,正常颈总动脉,正常颈部血管CDFI,CCA,ICA,ECA,正常颈部动脉识别颈内外动脉鉴别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分叉处位置偏外偏内管径稍宽稍窄频谱特征低阻高阻颈总动脉频谱的阻力特征介于颈内外之间椎动脉位于颈总动脉外后方节段状低阻频谱,正常椎动脉,颈动脉闭塞性疾病,临床:颈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好发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和主动脉弓的分支部位,部分见于大动脉炎。声像图:动脉壁增厚,内膜毛糙,早期表现中层增厚,脂质沉积于内膜,继而形成内膜局限性增厚。粥样硬化斑形成,多发生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和颈内动脉起始部。软斑为弱回声,硬斑为强回声后伴声影,溃疡处出现“火山口”样壁龛影。血栓:急性血栓为低回声,慢性血栓回声增强且不均匀。,CDFI:轻度:斑块处血流充填缺损,呈花边样,流速无明显变化。中度重度:血流束变细,明亮,流速加快。闭塞:血流中断。,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判断,*比值为颈内动脉与颈总动脉峰值速的比值。,华盛顿大学建立的颈内动脉狭窄多普勒超声诊断标准,共识委员会灰阶和多普勒超声诊断ICA狭窄标准,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斑伴狭窄,颈动脉扭曲,在颈动脉中最常发生弯曲的是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椎动脉起始段,呈“S”或“C”字形,常合并有粥样硬化斑,扭曲处可出现杂色的涡流信号,严重扭曲可合并管腔狭窄。,椎动脉走行扭曲,病史:患者青年男性,否认吸毒及高血压病史,因钝器撞击左颈部致左侧颈部疼痛就诊.,颈动脉夹层,颈动脉夹层术后,颈动脉夹层,上肢动脉解剖示意图,上肢动脉检查方法,受检者仰卧上肢自然伸直放平轻度外展手心朝上对侧时头足换位位置相对浅表用5.0-10.0MHz线阵探头取样容积1-2mm声束-血流夹角60检查时探头应轻放以免动脉受压变窄,正常上肢动脉,PW:收缩期血流之后舒张早期反向血流频带窄空窗存在锁骨下动脉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内径(mm)4.87.53.96.12.94.0Vmax(cm/s)6613154125531093867,正常上肢动脉,PW从近心端至远心端血流频谱有如下变化舒张早期反向血流速度递减甚至消失频带逐渐增宽空窗逐步变小舒张期正向血流可有13个小波峰少数舒张早期反向血流出现2个峰,上肢静脉解剖,桡静脉肱静脉腋静脉锁骨下静脉尺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下肢动脉解剖,髂总动脉髂外动脉髂内动脉股总动脉股深动脉股浅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胫前动脉腓动脉足背动脉,股浅动脉是股总动脉的延续,垂直向下,在平膝关节囊上缘穿出收肌管后,斜向内后进入腘窝,延续为腘动脉。腘动脉位于腘窝中部,后外侧有腘静脉伴行,向下进入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的深面,在平胫骨粗隆处发出胫前动脉后成为胫腓干。,胫前动脉穿过小腿骨间膜,沿股间膜的前面下行于胫骨前肌和趾长伸肌之间,在踝部穿出移行为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是腘动脉的延续,在小腿屈肌的深浅两层下行,在内踝和跟腱之间浅出,可于内踝与跟骨之间触知其搏动。,下肢动脉检查方法,仰卧位从股总动脉沿体表投影开始首先横扫确定动脉与相伴静脉的位置小腿背侧动脉俯卧位足抬高2030胫前动脉小腿内旋经旁正中线纵扫足背动脉仰卧位或坐位双足平放,正常人下肢动脉,内径VsysVrevVdias(mm)(cm/s)髂外动脉7.9119.341.518.2股总动脉8.2114.140.616.4股浅动脉近侧6.090.835.814.5股浅动脉远侧5.493.635.014.6腘动脉5.268.627.89.8注:Vsys-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rev-最大反向血流速度;Vdias-舒张期最大正向血流速度,正常下肢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逐段递减约10-15cm/s舒张期反向血流与血管壁顺应性大小相关股深动脉最低正常时出现则见于反应性充血肢体温度增高引起的血管扩张体位舒服室温适当避免外压取样容积放置管腔中央调节仪器检查病变段血管远端近端助于分析,股动脉频谱,下肢静脉解剖,足背静脉胫后静脉胫前静脉腓静脉小隐静脉腘静脉股浅静脉股深静脉股总静脉大隐静脉髂外静脉髂内静脉髂总静脉,浅静脉:小隐静脉:在足的外侧缘起于足背静脉弓,沿小腿的后面上行,注入腘静脉。,大隐静脉:起于足背静脉网,在小腿内侧上行,过膝关节内侧,再沿大腿内侧上行,并逐渐转向前方,最后于耻骨结节下外方34cm处穿卵圆窝汇入股静脉,此处为隐股结合点。大隐静脉与深静脉之间有许多交通支,以小腿中1/3,上13和大腿下13处最为多见。,股静脉频谱,四肢血管检查方法高频线阵可调角度的探头肿胀肢体用较宽凸阵探头根据远段动脉频谱可推测近端动脉有无狭窄压迫静脉后放松再加压反复检查挤压远段肢体观察静脉充盈情况静脉检查作Valsalva试验,常见肢体血管疾病,真性动脉瘤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夹层动脉瘤(较少见)动脉疾病动脉硬化闭塞征动脉狭窄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肢体动脉狭窄(下肢常见)大动脉炎,动脉栓塞,病因病理:常见栓子为血栓。其次为动脉瘤、动脉壁炎症或创伤引起的血管壁血栓形成疼痛和麻木是最主要的临床表现。皮肤可苍白甚至呈青紫斑块,皮温下降。栓塞部位远端的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4-8小时即可发生坏死早期诊断是关系到患肢能否保留及挽救生命的关键,急性动脉栓塞,急性动脉栓塞,二维:动脉栓塞段管腔内见低回声或中等回声,管腔消失。CDFI:阻塞段血流信号中断或消失,远段血流也可消失。不完全阻塞或狭窄,则彩色血流束变细、不连续或呈镶嵌状。PD:不能显示多普勒曲线。不全阻塞则可显示高速血流曲线。,病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钙化纤维化管腔狭窄继发血栓部位腹主A髂A股A颈A锁骨下A腋A肱A临床表现疼痛发冷麻木间歇性跛行A波动减弱消失肢体组织营养障碍趾足溃疡坏死,动脉硬化闭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