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郑和远航教案范文 一、教材解读: 课文郑和远航主要介绍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远航的情况,并点明了郑和七次远航的重大意义,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和我国古代出色的航海技术。 全文共有七个自然段,能够分为两个部分:第一至五自然段为第一部分,主要写郑和率船队第一次航行的情况。第六至七自然段为第二部分,主要写郑和从1405年到1433年曾七次远航,为促动我国和亚非国家的友好交往作出了贡献。 二、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理清课文的条理,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读懂课文,知道课文是从那几个方面写出郑和初次远航的规模之大,意义之远的。初步知道详写、略写的作用。 4、通过创设情景组织教学,培养学生质疑解疑水平,在交流中发展学生的语言水平和思维水平。 5、凭借约言材料,感受郑和为促动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努力的情怀。 三、教学重难点: 1、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郑和在航海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感受郑和在克服困难的过程所体现出来的胆略和智慧。体会远航的意义。有感情朗读课文。 2、练习抓住重点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懂得详写、略写的作用。 四、教学准备:教学用多媒体课件。通过阅读或者上网,查找相关郑和七次下西洋的故事,准备交流。 五、总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语,能联系上下文,或者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比较流利通顺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理清课文的条理。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你知道有那些的航海家吗? 在世界上有很多的航海家中,他们在航海的过程中,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而在中国的明朝也有一位的航海家,他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比哥伦布早了87年,比麦哲伦早了114年呢!他的名字说叫郑和。板书课题: 郑和远航 2、你对郑和知道多少?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 (生交流) 3、教师简介郑和 二、初读课文。 (一)明确要求,认真读书: 自学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流利,读通顺。 边读课文,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画出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联系上下文或者通过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写出你初读课文的收获,记下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实行个别的释疑解难。) (二)检查自学情况,组织交流: 1、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读,齐读 码头 派遣 仪器 赠送 范围 珊瑚 拳头 撕裂 桅杆 魁梧 炫耀鬓发 扶老携幼 惊叹不已 严阵以待 镇定自若 人山人海 化险为夷 2、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正音。 二、再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课文哪几个小节,写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内容? 课文除了介绍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情形外,还写了写什么内容? 2、交流讨论,理清课文的条理。 (课文15自然段详细描述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情形。67自然段简要介绍了郑和其他六次下西洋的情况以及郑和七次下西洋的意义。) 3、朗读课文,重点朗读课文的第一部分。 三、课堂小结,完成作业。 1、 今天我们初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 你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和大家一起讨论的吗?(学生质疑) 3、完成书面作业: (1)描红,抄写生字 (2)联系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化险为夷 惊叹不已 严阵以待 扶老携幼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精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熟读、有感情朗读课文,在次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的重点,练习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懂得详写、略写的作用。 2、通过学习感受以郑和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情怀。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1、郑和远航这篇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主要叙述了郑和首次远航的经过情形。)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一部分:第一次远航 二、精读课文。 (一)学生自读课文 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第一部分郑和远航,根据“扬帆起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三个标题,把课文中写郑和第一次远航的一段分为三个部分。用双/标出。 用自己的话归纳这段的内容。(同桌的同学能够互相探讨交流。) (二)组织朗读,交流学习收获 1、讨论交流问题:根据“扬帆起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三个标题,把课文中写郑和第一次远航的一段分为三个部分。 2、指名朗读课文学习第1-3段“扬帆起航”。 (1)郑和第一次远航的时间和地点是什么?(1405年7月11日;苏州府刘家河码头) (2)为什么把“远航的大船”叫做“宝船”? 交流,反馈。 (这些船大,的长150米,宽60米,可乘1000多人;船上有指南针、航炸弹图等当时最先进的航海设备,这些都是能远航的条件;船上载着瓷器、丝绸和茶叶。) (3)将近中午,郑和登船准备起航,自读第三自然段,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体会到什么? (郑和十分自信,十分威武) 师:这是一个多么威武而自信的人,你该怎么通过读来体现? 3、朗读训练 4、过渡:宝船起航了,郑和在航行中和各国实行了哪些友好交往?在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这些都是我们关心的问题,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课文的第4、5自然段。 5、生自由朗读课文4、5自然段。 小组交流。 (1)课文那些地方描写了郑和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抓住“郑和”“赠送礼品”、“友好亲切”等词语体会郑和以及随行个人员所体现的礼仪。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各国君臣热烈欢迎”、“老百姓争相观看,交换特产”、“各国商人作生意”等,充分体现各国人民友好态度。(2)指导朗读,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课文的字里行间做表达的友好情感。(3)找出表现海上风险浪恶的句子,认真读一读,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4)交流,朗读课文,抓住重点的句子实行朗读,体会海上风浪的险,海盗之猖獗,体会郑和指挥若定的那种胆略与智慧。 (5)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读出海上风浪的惊心动魂,读出郑和的镇定自若。 6、小结;同学们,课文读到这里,你对郑和又有了什么理解呢? (学生各抒己见,实行交流。) 三、朗读课文第6、7自然段。 1、生自由读这两个自然段。谈谈读后,你知道些什么?你对郑和远航有什么新的理解? 2、交流:重点谈谈郑和远航的意义。 四、总结全文 1、 朗读全文。 2、课文重点向我们讲述了什么?为什么略写其余六次的远航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你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吗? 4、读完了课文,你还有什么问题需要提出来讨论的?先小组讨论,再全班反馈。 师:郑和是我国杰出的航海家。他在众人的欢呼声中“扬帆起航”,途中和各国友人“友好交流”、一次又一次“战胜凶险”,真是令人回味无穷。今天,我们再读到这激动人心的一幕幕,还能为以郑和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人民的开拓、探索精神而感到自豪。 五、作业: 1、书面完成问题: 读了课文,你知道郑和是怎样一个人? 郑和远航的意义是什么? 2、课外延伸:利用网络或者图书资料,收集相关郑和远航的故事,和同学们交流。 附:板书设计 郑和远航 扬帆起航 规模大 信心足 首次远行 友好交往 增进友谊 战胜险情 有胆有略 镇定自若篇二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懂得详写月略写的作用。 3、 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感受郑和与我过古代人民为促动与亚洲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激发为振兴中华而发奋努力的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 1 读懂郑和第一次远航的内容。 2 感受郑和下西洋的艰难和重大意义。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在世界上有很多的航海参家,有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而在中国的明朝也有一位的航海家,他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比哥伦布早了87年,比麦哲伦早了114年呢!他的名字说叫郑和。(板书课题) 你对郑和知道多少,来说说看。 (二)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派遣太监魁梧抱拳扶老携幼 瓷器脱缰野马撕裂威胁 2、指名读。 字音:“瓷”、“撕”是平舌音。 “梧”声调是第二声,不是第三声。 字形:“拳”上半部分两横,不是三横。 “魁”的“鬼”的“竖弯勾”要写得大一些,是一个半包围结构的字。 3、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正音。 4、指导分段。 (1)课文哪几个小节,写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内容?(第15自然段) (2)课文的第67自然段又写了什么? (郑和下西洋的次数和意义) (3)学生划分段落,归纳大意。 5、同座位互读全文。 (三)指导书写 1、撕:左中右结构的字,结构要紧凑。 2、魁:半包围结构的字,“斗”要被“魁”包住,“厶”写得小一些。 3、监:上大下小。 (四)精读课文 1、学习第1段(第15节)。 (1)郑和第一次远航的时间和地点是什么?(1405年7月11日;苏州府刘家河码头) (2)自读第一段,边读边想。 为什么把“远航的大船”叫做“宝船”? 交流,反馈。 (这些船大,的长150米,宽60米,可乘1000多人;船上有指南针、航炸弹图等当时最先进的航海设备,这些都是能远航的条件;船上载着瓷器、丝绸和茶叶。)(3)将近中午,郑和登船准备起航,自读第三自然段,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体会到什么? (郑和十分自信,十分威武) 师:这是一个多么威武而自信的人,你该怎么通过读来体现? 训练学生朗读。 过渡:宝船起航了,郑和在航行中和各国实行了哪些友好交往?在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这些都是我们关心的问题,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课文的第4、5自然段。 (4)生自学4、5自然段。 小组交流。 抓住体现各国人民友好态度的词语。 训练学生在读中表现文字中流露出来的友好感情。 出示表现海上风险浪恶的句子,从中你体会到什么?边谈边读。 还有什么困难?这种惊心动魂的场面你能表现出来吗? 训练朗读。 这时,你对郑和又有了什么理解? 生各抒己见。 2、讲读第6、7自然段。 生自由读这两个自然段。 这时你对郑和又有什么新了解? (五)回顾全文 1、你能谈谈郑和远航的意义吗? (具体的内容能够从第4自然段中挖掘) 2、讨论:为什么略写其余六次的远航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先小组讨论,再全班反馈。 (六)课堂总结 郑和在众人的欢呼声中“扬帆起航”,途中和各国友人“友好交流”、一次又一次“战胜凶险”,真是令人回味无穷。今天,我们再读到这激动人心的一幕幕,还能为以郑和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人民的开拓、探索精神而感到自豪。 五、教学结束: 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写一则读后感受。 2、完成课后的描红和临写。篇三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懂得详写、略写的作用。 4通过学习感受以郑和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 教育学生学习郑和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情怀。 四、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都知道哥伦布在1492年发现了新大陆,可你们知道吗?我国早在明代就有一位的航海家,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比哥伦布早了八十多年!它的名字叫郑和。 2揭示课题,质疑。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以这位航海英雄为主人公的。 补充板书:26 郑和远航 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郑和是什么样的人?郑和远航到底有多“远”?远航途中发生了哪些事情? (二)初读课文 1同学们带着刚才的问题自读课文,试着从课文中找找答案。 (学生读书,教师巡视指导) 2组织反馈交流,了解课文内容。 3逐段指名朗读 (同学之间相互评议) 4 自学生字,认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1)学生自由组合,展开交流,教师巡视,参与学习。 (2)反馈学习体会。 5练读词语。(出示投影片) 指名读,小组读,抽读。 6这篇课文使用了很多生动形象的词语,你读书时读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7反馈理解词语的情况。 8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朗读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课文也读得通顺、流利了,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和郑和一起经历一次远航。 (三)精读课文 1自学第1-3自然段,思考: (1)郑和第一次远航的时间和地点是什么? (2)为什么把远航的大船叫做“保船”? 反馈,交流。 指导朗读。 出示投影片: 将近中午,身材魁梧的郑和健步走上指挥船。他双手抱拳向岸上的人群告别,接着高举起令旗,大声喊道:“起航!” a练读,体会应该读出什么语气。 b角色表演。 2自学第4、5自然段。 (1)分组讨论: 郑和在航行中和各国实行了哪些友好交往?他们在途中遇到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 (2)指导朗读。 练读第4自然段,在读中体会文字中流露出来的友好之情。 哪些词语表现了航行的凶险?找出来读一读。 面对危难,郑和有什么表现? 组织讨论,反馈。 (四)略读第6、7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思考体会: 读了这两个自然段,你对郑和的形象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 2讨论:为什么略写其余六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矿山无人作业技术智能化矿山建设标准与规范研究
- 2025年全国质量月主题宣讲课件
- 2022-2023学年广州市实验外语学校高一(下)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 面试题库及答案 逻辑题
- 绿色物业面试题库及答案
- 2025贵阳市农业农垦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备考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练习题及参考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农村社区3月份党支部会议记录范文
- 基于2025年智能制造的产业孵化基地建设产业协同创新模式建议
- 2025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谢尔塔拉农牧场有限公司招聘45人笔试备考附答案详解
- 2024届高考英语1000核心词考前背熟事半功倍
- 宪法培训课件教学课件
- 主成分分析法(高教书苑)
- T-SDLPA 0001-2024 研究型病房建设和配置标准
- 2024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专业实务(道路运输安全)》真题及答案
- 凝中国心铸中华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小学民族团结爱国主题班会课件
- 制造业物流智能化仓储管理优化策略
-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学设计
- 全过程工程咨询管理服务方案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2024年新教材统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 DL∕ T 980-2005 数字多用表检定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