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二年级下册《我是最弱小的吗》课文及教学设计_第1页
语文版二年级下册《我是最弱小的吗》课文及教学设计_第2页
语文版二年级下册《我是最弱小的吗》课文及教学设计_第3页
语文版二年级下册《我是最弱小的吗》课文及教学设计_第4页
语文版二年级下册《我是最弱小的吗》课文及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版二年级下册我是最弱小的吗课文及教学设计 夏天的一个周末(m),五岁的萨(s)沙和哥哥托(tu)利亚(y),跟父(f)母一起到森林中去玩儿。他们来到林中的一片空kn地上,那里盛开着美丽的铃兰花,还有一丛野蔷薇(qinwi)。野蔷薇开了一朵粉红的花,在绿叶的映衬(chn)下,显得那么娇艳。 母亲和孩子们坐在草地上聊(lio)天,父亲在旁边聚精(jn)会神地看书。突然,响起了轰隆隆的雷声,掉下几滴雨点,接着大雨哗哗哗地下起来。托利亚赶忙从背包里拿出雨衣给了妈妈,妈妈又把雨衣给萨沙穿上。 萨沙不解地问:“妈妈,托利亚把雨衣给您,您又把雨衣给了我,你们为什么这样做呢?” “我们应该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妈妈回答。 “那我是最弱小的吗?”萨沙又问。 “你谁也保护不了,不就是最弱小的吗?”妈妈说着,摸了摸萨沙的脑袋。 萨沙朝野蔷薇花走去。大雨已经打掉了野蔷薇花的两片花瓣(bn),花儿无力地低垂着头,显得更加娇嫩纤(xin)弱。萨沙掀(xin)起雨衣,轻轻地罩在粉红的蔷薇花上,问道:“妈妈,现在我还是最弱小的吗?” “哦,现在你是强者了!”妈妈微笑着回答。【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会认16个生字,会写7个字及以下词语:周末、父亲、弱小。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培养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3、能为人物的对话部分加上逗号、感叹号、问号。 教学重点、难点: 1、认写生字、词语。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教学挂图、小黑板显示重点指导句子。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板书:强大)你知道这个词的反义词吗?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理解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不理解的字、比较长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读顺。 2、小组合作认读生字。 3、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齐读。 4、出示词语卡片:周末、父亲、弱小、纤弱、映衬、雷声、聚精会神、倾盆大雨。 小老师领读、齐读。 你能用其中的词说句话吗? 5、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完后标出自然段。 三、再读课文,朗读感悟 1、用课件或挂图再现课文中描写的画面,看了这幅图,你的感受是什么? 2、你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描述一下吗? 3、出示句子。 他们来到林中的一片空地上,那里盛开着美丽的铃兰花,还有一丛野蔷薇。野蔷薇开了一朵粉红的花,在绿叶的映衬下,显得那么娇艳。 4、指导朗读:(学生先闭目想象眼前的景色) 这么美的景色,你感觉这个句子应该怎么读?你最想强调哪个词?大家自己读一读,体会体会。 5、展示学生个性化的朗读。 6、比较句子,体会用词的准确。 野蔷薇开了一朵粉红的花,在绿叶的映衬下,显得那么娇艳。 句子中加点的词你还能够换成哪些词语?(鲜艳、美丽、好看) 小声读课文,想一想这里用哪个词最准确?为什么? 7、默读课文,边读边想:下大雨了,托丽亚、妈妈是怎么做的?用“”画出相关句子。 指名读第2自然段。 讨论、交流:母亲和孩子们坐在草地上聊天,他们会聊些什么?(请同学上台演一演) 指名读所画的句子。(出示句子) 托丽亚赶忙从背包里拿出雨衣给了妈妈,妈妈又把雨衣给萨沙穿上。 同学们,从这个句子你读懂了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句子(请你带着自己的那份感动来读这句话)。 8、有感情地朗读36自然段。 同桌分角色朗读。 指名同桌展示读,其他同学评议。 全班分角色朗读。 9、朗读感悟第7自然段。 学生自读自悟,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朗读。 萨沙看到大雨中的蔷薇花,心里会怎么想?她为什么把雨衣遮在花上? 有感情地朗读这个段。 分组比赛读。 10、朗读最后一句。 学生自己试读。 指名展示读,并说说这样读的理由。 齐读最后一句。 11、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总结内容,拓展延伸 1、课题“我是最弱小的吗”是个问句,这句话换个方式还能够怎么说?(我不是最弱小的) 2、你感觉哪个题目好,为什么? 3、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何收获? 五、巩固识字 六、写字指导 七、实践活动 1、摘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充实自己的采集本。 2、给句子补充上合适的标点,再读一读。 妈妈现在我还是最弱小的吗 哦现在你是强者了 八、教学后记 教学的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本人在我是最弱小的吗一课教学设计中把握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上下功夫。 1、在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关系上,把语言文字训练与学生心灵感悟有机结合起来。教学中十分重视听、说、读、写和字、词、句、段、篇的训练,抓住“典型语言”重点训练。在此同时,教师凭借语言,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用心去领悟,用情去体会,用想象去补充。 2、在师生关系上,把学生主动学习与教师指导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在学生主动阅读过程中,教师指导作用也发挥比较好。 3、在组织形式上,把自主研读与合作研读有机结合起来。本人十分注意引导学生独立钻研文本,自读、自悟、自得,在学生充分自主研读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就重点句、关键句合作研读、讨论、品读。通过自由读、指名读、比赛读、想象读、感情读,读出感情,读出意蕴,并在此基础上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教学设计二】教学要求: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芳香扑鼻、附近造句。 4.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萨少一家人学习,自学保护弱小者。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人新课 1.板书课题。 2.我指的是谁? 他为什么说自己不是最弱小的?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学习生字问。 (1)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同,读准字音。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弱小、闷热、蔷薇、聊天、滂沱大雨、低垂、娇嫩、纤弱) 聚精会神:形容注意力非常集中。 大雨如注:注,灌人。形容雨下得很大 娇嫩纤弱:柔弱纤细, (1)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3.默读课文,理清脉络。 课文可分两部分,边读边想:课文可分为哪两部分?每部分讲的是什么?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萨沙一家在假日里到森林游玩明萨沙是最弱小的。 第二段(第28自然段):写最小的萨沙在家人的影响下会了保护弱小者,表明萨沙不承认自己足最弱小的。 第一课时 一、细读课文 1.自读第1自然段,想想这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讨沦。 时间:假日天气:闷热 地点:森林人物:一家人 小结。 2.细读第28自然段。 (1)默读第2自然段,用画出描写森林美好的句子用一画出萨沙一家人相让雨衣的句子。 讨论后出示句子。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粉红粉红的,芳香扑鼻。 自由读,说说读了这句话仿佛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读了这句话,我们仿佛看到了那朵刚开放的娇嫩鲜艳的蔷薇花,闻到了蔷薇花扑鼻的香味儿) 指导看图,理解一丛丛。练习用芳香扑鼻说话。 看图理解大雨如注。 森林是这样美好,一家人坐在草地上,有的聊天,有的看书,心情多舒畅啊!突然天空下起厂大雨,课文中哪个词形容雨大的? (大雨如注雨下得真大,好像是从空中灌下来的) 在这大雨如注的时刻,萨沙的家人是怎样互让雨衣的? 出示第5、6两句话。 指名渎,说说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 (他们仅有一件雨衣,每个人想到的是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最后雨衣让给了最小的萨沙) 指导朗读。(赶忙、又、却要重读,出来)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过渡:萨沙的家人在大雨中相让雨衣 (2)理解妈妈的话。 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引导学生联系上文说说萨沙的父母、姐姐在大雨中是怎么做的。 他们的行为说明了什么?(每个人都在自觉地保护弱小者) 指导朗读。(强调每个人,用肯定的晤气渎) 指名读,齐读。 (3)指导看图,学习第7自然段。 萨沙明白了这个道理后,是怎么做的?(看图:萨沙把雨衣盖在了比他弱小的蔷薇花亡)课文是哪一个白然段告诉我们的? 指名渎第7自然段。用A标出描写萨沙动作的词。(朝着、走去、掀起、盖在) 理解滂沱大而、娇嫩纤弱。 指导朗读。 (4)理解萨沙的话。 现在我该巧;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萨沙为什么说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因为自己弱小的蔷薇花)现在他保护了比指导朗读。(要把萨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