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新设计】2020高考政治第一轮总复习 第三单元 单元综合提升 新人教版必修4 (在复习完以上几个课时后,需要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整合,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形成“知识树”。)联系、运动、变化、发展间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1)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运动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一般的变化;变化侧重强调运动中所发生的状态乃至性质的改变;发展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2)运动、变化既有上升的、前进的,也有下降的、倒退的,既有量变,也有质变;而发展则要通过质变实现,是事物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变化。2.联系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引起了事物的变化,推动了事物的发展,因此,没有联系就没有运动、变化和发展;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也离不开运动,它们是在事物的运动过程中实现的。运动引起变化,变化有前进的,也有后退的,只有那些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练习1】 事物的运动、变化与发展的区别在于()。A.运动是看得见的,发展是看不见的B.运动、变化是倒退的,发展是前进的C.运动、变化既可能是前进的,也可能是倒退的,而发展则是前进的、上升的D.运动、变化强调质变,发展强调量变解析运动、变化既可能是前进的,也可能是倒退的,而发展是事物前进的、上升的变化,C正确;A、B、D说法错误。答案C【练习2】 2011年1月2日是厦金航线开通十周年的日子。10年来,厦金航线由于航程短、价格低、服务好、中转方便,已累计运送往来两岸旅客达580万人次,成为两岸民众旅游往来的“黄金通道”。从哲学角度看,材料体现了()。A.事物之间的联系促进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B.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C.运动引起变化D.自在事物的联系能够为人们所认识和改造解析厦金航线是人们建立的一种新的联系,这种联系成为两岸民众旅游往来的“黄金通道”,促进了两岸关系的发展,说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促进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A当选。答案A哲学类主观题的几种常见设问形式设问一:运用所学的原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此类设问的特点是给出明确的答题角度,要求运用给出的原理直接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回答这类设问可分三步(以练习3为例):第一步,理解题意,答出原理的具体内容,如练习3应先答出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第二步,把原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运用原理(一般道理)分析实际问题(具体),如练习3还要说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处于怎样的地位;第三步,承前启后,得出结论,表明自己的态度。设问二:运用所学的的有关知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此类设问的特点是不直接给出具体明确的答题角度,而是给出一个大的限定范围,需要考生根据材料确定所应运用的具体原理内容。解答此类设问可分两步(以练习4为例):第一步,明确答题所运用的知识范围,如练习4要求运用的是唯物论的有关知识;第二步,根据材料确定所应运用的具体原理内容,并与材料相结合作答。设问三: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是如何体现的解答此类设问可分四步(以练习5为例):第一步,确定设问考查的角度,如练习5考查的是哲学道理(包括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二步,分解所需要的原理。如练习5中所需运用的哲学原理包括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事物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会受到规律的惩罚;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能够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量变与质变等。第三步,筛选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第四步,把原理和材料有机结合,按照材料原理的模式作答。设问四:上述材料给我们哪些哲学启示解答“启示类”设问可分两步(以练习6为例):第一步,根据设问明确问题的指向,如练习6要求我们回答哲学启示;第二步,分析为什么要这样做,即找出这样做的哲学依据,如练习6中从围湖造田到退耕还湖的转变的哲学依据。【练习3】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放在首要地位。运用主次矛盾的关系原理,分析说明为什么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放在首要地位。答案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次要矛盾反过来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也要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抓重点就是要抓住这个主要矛盾,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只有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放在首要地位,牢牢抓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才能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进社会各种矛盾的解决,才能统筹兼顾,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练习4】 科学发展观正确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规律,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运用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答案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科学发展观正确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规律,是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理论。因此,我们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只有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练习5】 某地过去由于对生态环境重视不够,乱砍滥伐现象严重,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生态环境逐渐恶化。该地干部群众在反思和学习后,作出了发展生态农业的战略决定。经过十多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一个有利于农村经济和整个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体系逐步形成。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原理,是如何体现这些原理的?答案体现的哲学原理: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事物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会受到规律的惩罚;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能够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如何体现:从乱砍滥伐使生态环境出现恶化到后来实施生态农业发展战略,环境逐步好转这一过程,说明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由于人们对保护生态环境重视不够,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这说明规律具有客观性,违背规律就会受到惩罚。人们在反思之后,大规模地植树造林,使生态农业体系逐步形成,这说明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能够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人们实施生态农业发展战略,大规模地植树造林,使生态农业体系基本形成,体现了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练习6】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道:“余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历史上,洞庭湖的面积曾有6 000多平方公里。但多年来,由于人们片面强调粮食生产,在洞庭湖区大规模围湖造田,加上大量泥沙淤积,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近些年,该地区逐步退耕还湖,尤其是1998年以来,政府投资70亿元进行综合治理,洞庭湖面积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消防分区施工方案(3篇)
- 铜梁拓展公司活动策划方案(3篇)
- 铝板石材施工方案(3篇)
- 观看廉洁影片活动方案策划(3篇)
- 交通管道过路施工方案(3篇)
- 建房封顶施工方案(3篇)
- 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考题及答案
- 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参考答案
- 心理基础考试题目及答案
- 校园美食问答题目及答案
- 惠州市惠阳区水资源综合规划 修编(2020-2035 年)
- 应急救援互助合同协议书
- (高清版)DG∕TJ 08-2284-2018 城市道路和桥梁数据采集标准
- 收回员工股权协议书
- 【素养目标】1.2.2 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与折叠 教案(表格式) 2024-2025学年北师大数学上册
- 池塘安全合同协议书
- 新《治安管理处罚法》考试参考题库500题(含各题型)
- 药浴培训课件
- 2025年特种设备(电梯)安全管理人员A证考试试题(200题)含答案
- 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教育
- 小学语文新课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解读及教学建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