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活素在急慢性心衰的应用_第1页
新活素在急慢性心衰的应用_第2页
新活素在急慢性心衰的应用_第3页
新活素在急慢性心衰的应用_第4页
新活素在急慢性心衰的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活素在急慢性心衰的应用,.,主要内容,.,心力衰竭,美国65岁以上人群最常见住院原因每年50万新发病人数10,000,000住院人次120亿美元治疗费用,3,概念:在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障碍,心输出量绝对地或相对地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的病理过程。,Rosamod.W,Heartdiseaseandstrokestatics-2007updateAreportfromAHA/ACC,circulation,2007,.,心力衰竭-国内流行病学,资料来源:中国心力衰竭流行病学调查及其患病率,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年,31(1):3-6.,我国成年人心衰的总体患病率为0.9%目前35岁至74岁成年人中约有400万心衰患者,4,.,心肌重塑学说-VentricularRemodeling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已认识到导致心力衰竭发生和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心肌重塑神经激素学说,心衰发病机制现代观点,.,心功能不全与BNP,心功能不全代偿期SNS/RAAS过度激活与钠尿肽系统相对或绝对减弱,两大系统的失衡程度与心衰程度呈平行变化。BNP爆发式合成,迅速被诱导表达,外周清除受体下调;心脏泵血功能下降,缩血管神经激素系统激活,心室充盈压升高,进一步刺激心肌细胞合成释放BNP。BNP可与缩血管神经激素系统形成对抗性调节,BNP分泌增加可抵抗或延缓体循环和肾血管收缩及其所引起的心脏前负荷增加和肾脏钠潴留。制衡过度应激反应,保护心脏。,6,.,心衰失代偿期BNP分泌虽被上调,但与机体过度应激反应相比,仍然存在严重的绝对或相对不足,难以代偿急剧恶化的血流动力学状态随着对BNP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利用增加BNP浓度,发挥其生理活性作用来治疗心力衰竭。,心力衰竭-BNP相对/绝对不足,7,.,心力衰竭:治疗目的,短期目标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稳定血液动力学状态主要目的降低再住院率和死亡率,目前用于治疗的三大类药物存在的某些缺点,使治疗遇到了困难。重组人脑利钠肽是突破心衰治疗瓶颈阶段的有前景的药物,临床研究结果已表明它们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改善机会。,2007年中国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指南陈鲁原.急性心力衰竭治疗的现状和进展.中国处方药.2006.7:16-19.,.,主要内容,.,新活素(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DNA基因重组技术、大肠杆菌为生产菌种制成的冻干粉针剂32个氨基酸分子量:3464Da与内源性脑利钠肽具有相同的氨基酸排序、空间结构和生物活性,并且具有相同的作用机制。,.,rhBNP-作用机制,GC=鸟苷酸环化酶;cGMP=环一磷酸鸟苷;GTP三磷酸鸟苷;PKG-1=cGMP依赖蛋白激酶;RA=特异性A型利钠肽受体;RCC型利钠肽受体,资料来源:BurnettJCJr.JHypertens.1999;17(suppl1):S37S43.,.,rhBNP-药理作用,.,一、迅速纠正血流动力学紊乱,新活素迅速的纠正血流动力学紊乱。均衡地扩张动脉和静脉,降低心脏前、后负荷。,.,一、迅速改善心衰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RAP=右房压力;PCWP:肺毛细血管楔压;SVR:体循环阻力;SVI:心博指数;CI:心脏指数资料来源:AbrahamWTetal.JCardiacFail.1998;4:3744.(美国心衰杂志),.,资料来源:MichaelsADetal.JCardFail.2002;8(4suppl1):059.(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SanFrancisco医疗中心),选择性血管扩张,rhBNP可显著降低肺循环阻力、冠状动脉循环阻力,但对体循环阻力的影响相对较少。,自身对照临床研究,2002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SanFrancisco医疗中心进行的一项自身对照研究,观察在给予脑利钠肽(冲击剂量2.0g/kg,静脉滴注0.01g/kg/min)30分钟后,受试者体循环、冠脉和肺循环阻力降低的百分比。,.,rhBNP明显扩张冠脉血管,给药前基线值,脑利钠肽给药后5分钟,多普勒测定冠脉血管内血流图,AndrewD.Michaelsetal.Circulation.2003;107:2697-2701,循环学杂志03年发表的一项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手术后使用BNP后对冠脉和心脏作用影响的研究。,.,对冠脉直径和血流量的作用,AndrewD.Michaelsetal.Circulation.2003;107:2697-2701,.,对冠脉循环阻力和心肌耗氧量作用,冠脉循环阻力(mmHgmin/mL),心肌耗氧量(ml/g/min),AndrewD.Michaelsetal.Circulation.2003;107:2697-2701,.,中国心力衰竭指南2014新活素推荐新活素rh-BNP(a类,B级):主要药理作用是扩张静脉和动脉(包括冠状动脉),从而降低前、后负荷,故将其归类为血管扩张剂。实际上该药并非单纯的血管扩张剂,而是一种兼具多重作用的药物,有一定的促进钠排泄和利尿作用;还可抑制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二、利钠排尿,对K+及SCr无影响,资料来源:MarcusLSetal.Circulation.1996;94:3184-3189.,.,rhBNP明显扩张肾动脉直径(RAD),静脉滴注RAD7.04mm,负荷剂量RAD6.38mm,基线RAD(5.83mm),.,rhBNP显著增强速尿的利尿效果,BL组:基线组Low组:速尿(1mg/kg/h)脑利钠肽(2pmol/kg/min),IV45min时High组:速尿(1mg/kg/h)脑利钠肽(10pmol/kg/min),IV45min时Rec组:上述连续两种剂量脑利钠肽给药后(90min),脑利钠肽能增加肾小球滤过率,显著增强常用利尿剂的利尿作用,资料来源:Cataliottietal.Circulation.2004;109:1680-1685,.,1.rh-BNP对入球小动脉的扩张作用大于对出球小动脉的作用,使得毛细血管内压增高,增大肾小球有效滤过面积。2.rh-BNP与肾小球系膜上的特异性A受体结合,舒张系膜细胞,增大肾小球有效滤过面积。3.rh-BNP能够多环节抑制缩血管神经激素,抑制醛固酮对水钠的重吸收作用,抑制加压素的抗利尿作用,降低血液中肾素和醛固酮的浓度。4.rh-BNP抑制肾脏集合管和近曲小管对水钠的重吸收作用。,作为利尿药物:IIB,B级(除常规利尿药物外获最高等级推荐药物)当出现利尿剂抵抗时,可应用增加肾血流的药物新活素,改善利尿效果和肾功能、提高肾灌注。,.,三、抑制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资料来源:AndrewJ,Burger,etal.CongestiveHeartFailure.2005;11(1):30-38.(美国充血性心力衰竭杂志),rhBNP可显著抑制对肾素、醛固酮、去甲肾上腺素和内皮素-1的过度分泌,.,四、天然抗心脏重塑剂,正常小鼠,BNP基因缺失小鼠,正常小鼠,A受体基因缺失小鼠,资料来源:2000年美国自然科学进展的动物研究报道1997年美国自然科学杂志,敲掉小鼠染色体上的BNP基因,与正常小鼠比较,观察心脏的纤维化增生情况。,敲掉A受体基因,可观察到心脏肥厚、间质胶原蛋白显著沉淀,并有心肌坏死。图F为镜下放大400倍,出现大块心肌坏死组织。,.,新活素-药代动力学,起效时间2-15min最大药效时间30min生理半衰期t1/222min独特的代谢/排泄途径C型受体分解失活(血管内皮细胞)中性肽链内切酶肾脏过滤清除(2%),.,主要内容,.,28,脑利钠肽的指南收载,美国2004年2月美国临床治疗指导协会(ICSI)急性心衰伴肺水肿诊断治疗指南2004年5月美国医师继续教育协会(CME-TODAY)心肺病专业协会推荐急性心衰一线治疗2004年5月美国联邦健康服务基金会(UHS)急性心衰一线治疗药2005年10月美国ACC/AHA收入慢性心衰指南2009年美国ACC/AHA收入成人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2013年美国ACC/AHA收入成人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欧洲2005年2月欧洲心脏病学会急性心衰诊断治疗指南2005年5月欧洲心脏病学会慢性心衰诊断治疗指南2008年欧洲ESC急、慢性心衰诊断治疗指南2012年欧洲ESC急、慢性心衰诊断治疗指南,中国:2010年首部急性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2014年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推荐,.,新活素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的安全性和疗效的2160例IV期临床试验,胡大一,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4),305-308.,.,IV期临床参与单位,胡大一,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4),305-308.,.,IV期临床试验方案,用药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包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在此基础上,随机分配到各试验组的患者先分别给予负荷剂量(静脉推注3-5min),再以维持剂量持续给药(持续静脉滴注24或48h)。,胡大一,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4),305-308.,.,IV期临床试验结果,2160例疗效评价患者呼吸困难均显著改善(P0.01)用药后,PCWP显著降低(P0.05)用药24h后,尿量较基线增加76.59%(P0.01)给药后、给药后30天,患者LVEF显著增加12.08%用药57天,NT-proBNP较基线显著下降40.29%(P0.01),胡大一,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4),305-308.,.,IV期临床试验结果,2160例疗效评价本研究中,新活素用药24h,87.37%患者全身症状得到缓解,胡大一,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4),305-308.,.,IV期临床试验结果,2160例疗效评价本研究30天内总体再住院率为5.6%,低于2004年美国Adhere报道的心衰患者30天内再住院率20%;30天总体病死率为9.4%,低于2007年中国慢性心衰指南报道的院内病死率12.3%;各组间患者再住院率、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胡大一,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4),305-308.,.,IV期临床试验结果,2160例安全性评价低血压总发生率为1.44%;治疗结束时,0.015g(24h)组肌酐较基线显著下降;治疗5-7天后,其他给药组与基线相比,肌酐显著改善(P0.05);,胡大一,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4),305-308.,.,IV期临床试验结论,新活素迅速降低患者PCWP,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用药30min起显著缓解呼吸困难,改善全身症状;与利尿剂合用可显著增加尿量;显著降低患者NT-proBNP水平,改善治疗及预后;低血压发生率为1.44%,低于说明书中的1.9%;不影响患者肾功能,研究观察到降低患者肌酐水平的现象本研究的患者再住院率及死亡率均低于报道,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VMAC试验脑钠肽缓解呼吸困难疗效与硝酸甘油相当,但脑钠肽起效速度更快JAMAVol.287,pp.1531-1540,2002(美国医学会杂志)FUSION试验与标准治疗相比,脑钠肽治疗组患者医院外生存时间更长高危心衰患者接受脑钠肽治疗后,死亡、再住院病例数更少(P0.05)AmericanHeartJournalVol.9,pp.209216,2004(美国心脏杂志)PRECEDENT试验脑钠肽治疗ADHF住院病人较多巴酚丁胺更安全,尤其对于有心动过速、严重的房性和室性心律不齐病史,以及容易出现室性异位心律的患者AmericanHeartJournalVol.144,No.6pp.1102-1107,2002.(美国心脏杂志),新活素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国外临床研究,.,BELIEVE试验脑利钠肽在急性心肌梗死后24小时内连续静脉滴注72小时,随访4周后,与给药前比较,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及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均有统计学显著性;显著改善心脏功能,延缓心脏重塑。HeartVol.95,pp.13151319,2009PROACTION试验急诊早期应用脑利钠肽可以显著降低心衰患者30天内再住院率,可以显著降低心衰患者30天内总住院天数以及再住院天数。急诊应用脑利钠肽不会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并且不会显著增加患者的医疗花费。TheJournalofEmergencyMedicine,Vol.29,No.3,pp.243252,2005(急诊医学杂志),新活素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国外临床研究,.,主要内容,.,(ImpactofNesiritideonHealthCareResourcesUtilizationandComplicationsinPatientsWithDecompensatedHeartFailure)脑利钠肽降低慢性心衰病人消耗国家卫生资源的作用,N=216,美国国立医院ThomasL,INHECRUC试验,.,rhBNP可减少合并治疗药物的使用,缩短用药时间,INHECRUC-药物经济学分析,.,rhBNP缩短患者心脏监护时间,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INHECRUC-药物经济学分析,.,心衰患者,使用脑利钠肽治疗明显缩短心脏监护时间(P=0.03)出院后90天内再住院率和死亡率有下降趋势(P=0.07)降低致死性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降低心衰患者对卫生资源的消耗和利用,INHECRUC-药物经济学分析,.,主要内容,.,1.WHAT-新活素是什么?,新活素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国内唯一人脑利钠肽制剂与内源性脑利钠肽具有相同的氨基酸排序、空间结构和生物活性,因此具有相同的作用机制被归为血管扩张剂,但并非单纯的血管扩张剂,而是一种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