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提升练二十三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与大众传媒的发展一、选择题1.(2019滨州模拟)民国时期,京沪铁路公司瞄准了青年男女热衷的蜜月旅游这一市场,效仿西方推广“蜜月旅行”,使得“婚礼铁路”成为时髦的象征。这一现象反映了()a.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b.新式交通改变了人们的观念c.对西方文化盲目肯定和效仿d.近代中国交通的殖民地特征【解析】选b。材料并未体现民主共和观念,故a错误;根据材料中“使得婚礼铁路成为时髦的象征”说明铁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思想,故b正确;材料中仅仅是仿效西方的“蜜月旅行”,不是对西方文化盲目肯定和效仿,故c错误;材料中并未体现中国的铁路建设受制于帝国主义,因此并未体现出殖民地的特征,故d错误。2.(2019成都模拟)据1923年北京电车公司第二届董事会报告书记载:“本公司以事属公众交通,一切建设力求美备,与各方往返商榷,不厌精详。从电杆电线的安装,路轨的铺设,到挪移水管等诸多事项无不受阻,乃至文书盈箧,颇费时日。”这说明当时()a.城市社会问题的凸显b.西方科技传播快速c.城市设施建设的艰难d.交通管理急需解决【解析】选c。材料强调的是城市设施建设的问题而不是城市社会问题,故a错误;西方科技传播快速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据材料“本公司以事属公众交通,一切建设力求美备,与各方往返商榷,不厌精详。从电杆电线的安装,路轨的铺设,到挪移水管等诸多事项无不受阻,乃至文书盈箧,颇费时日”得出城市设施建设的艰难,故c正确;材料未涉及交通管理问题,故d错误。3.(2020长泰模拟)20世纪初,电报的广泛运用使上海各大报刊在追求新闻“速而确”方面难分伯仲,尤其对重大事件的报道,细枝末节虽有不同但整体脉络相差无几。这说明通讯事业的进步()a.推动了近代科技发展b.消除了报刊行业竞争c.提升了新闻基本效能d.制约了新闻报道深度【解析】选c。由于电报的广泛运用,新闻行业的消息比较快,而且相对准确,说明电报通讯工具促进和提升了新闻的基本效能,c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出近代科技的发展,电报的出现本身就是近代科技进步的表现,a排除;从材料得不出报刊行业的竞争被消除了,b排除;材料并没有体现新闻报道的深度被制约,d排除。4.民国时期,中山装上部小口袋的笔架形袋盖,暗喻中国革命需要依靠知识分子才能获得成功。它坚持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融合进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出一种精神焕发、阳刚向上的速度美及力量美。中山装的设计风格反映了()a.近代民主思想的不断成熟b.国人的审美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c.辛亥革命加快了中西融合 d.部分国人的科学意识开始觉醒【解析】选b。据材料可得出中山装的设计形状体现了国人的审美价值,而内涵反映了国人重视知识、人才及融合中西文化的精神追求,故b正确。5.以下是商务印书馆不同时期的两部历史教科书对太平天国运动的不同叙述。1906年版的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自秀全倡乱十六省,蹂躏十六省,淫掠焚杀,百姓死者,几二千万人。1933年版的复兴历史教科书:“洪秀全等,因势利导,唤起大众的民族意识,进一步想推翻满清,实行民族革命。导致这种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史料选取不同b.史观运用不同c.内外时局不同d.社会性质不同【解析】选c。商务印书馆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认识不同主要是因为第一次是在清政府统治时期,第二次在国民政府时期,服从于不同统治的需要,其认识也不同,故c正确。6.“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中国褒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之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康有为上书所要表达的思想是()a.“断发易服”,采用汉人装束 b.变革经济,发展机器生产c.变革政治,建立君主立宪政体d.变革社会风俗,与世界文明相融合【解析】选d。题干中的“康有为上书”是解题的关键。依据材料中的“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可知,康有为主张剪辫,依据材料中的“中国褒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之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可知,康有为认为当时中国的服装不适合世界的潮流,所以他主张易服,变革社会风俗,与世界文明相融合,故选d。材料体现改革汉人的服装,故a错误;b、c题干没有体现。二、非选择题7.(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的报纸起始于唐朝,宋朝有了较大的发展,“邸报”是其中最流行的称呼。“邸报”的内容主要是皇帝的诏书命令,皇帝的起居言行,政府的法令、公报,有关官吏任免赏罚的消息和大臣的章奏文报(重大军情)。宋朝的“邸报”大部分是手抄的,其中的小部分可能使用雕版印刷。“小报”流行于南宋,是一种非官方的报纸。内容以“邸报”所不载的大臣章奏和官吏任免消息为主,也发表过一些要求抵御金兵入侵的议论。它的出版,受到当时政府的查禁。16世纪中叶以后,明朝政府允许民间自设报房,在政府的监督下,编选一部分从内阁有关部门抄来的邸报的稿件公开发售,这一类报房大多设在北京,它们所发行的报纸,通称“京报”。1638年以后,普遍使用活字印刷。出版和派送京报,从明朝中叶起,成为一项公开的职业。明末“京报”曾经刊载过社会新闻。清朝入关后,北京的报房曾经达到十家以上。摘编自梁甲庐中国古代报纸的产生与发展材料二近代报纸是外国人首先办起来的。19世纪,外国人在中国共出版了一百多种中外文报刊,占当时中国报刊总数的一半以上。19世纪50年代起,一些受过西方教育的知识分子开始办报,1895年以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始办报,鼓吹变法。时务报最多时日销达一万七千份,成为当时国内最受欢迎的一份报纸。同时,一大批学习最新科学技术知识的专门性刊物陆续问世,如农学报新学报格致新报普通学报中外算报地学杂志等。除地学杂志在北京出版外,其余都在上海出版。文学期刊也在19世纪70年代出现。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等著名长篇小说,都是在这些刊物上首先和读者见面的。1927年后,沪宁一带成为全国报刊的中心,上海一地报纸超过五十家,全国日发行量五万份以上的报纸全部集中在上海。摘编自姚琦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与百年社会变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报纸发展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其变化原因。(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中国近代报业出现的新变化。(13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一,由官方“邸报”与非官方“小报”,到明朝政府允许民间自设报房,说明由官方主导到允许民间发行等。第二问根据材料一,得出社会经济发展及政府政策放宽;印刷技术进步等。第(2)题首先阐明中国近代报业的新变化,根据材料二,由“19世纪,外国人在中国共出版了一百多种中外文报刊,占当时中国报刊总数的一半以上”可知出现大量外国人办的报刊,中外文均有等。答案:(1)趋势:由官方主导到允许民间发行;逐渐使用新式印刷技术;出现了相关职业(专业化);报纸内容趋于多样化。(8分)原因:社会经济发展;印刷技术进步;政府政策放宽;社会关注度提高。(4分)(2)新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东工业大学招聘事业编制工作人员23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秦皇岛市中医院运营管理部主任竞聘述职与答辩题库
- 天津市人民医院涎腺超声诊断考核
- 2025贵州罗甸县第二医共体总院边阳分院招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
- 重庆市人民医院输卵管结扎术专项技能考核
- 邢台市中医院发票管理与使用规范笔试试题
- 北京市中医院血液净化相关感染防控措施考核
- 2025年常州市武进区卫健系统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2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沧州市中医院病理标本核对考核
- 2025湖南衡阳市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3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典优)
- 模具开发进度管理表
- 正骨八法注意事项和操作应用
-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毕业实习鉴定表
- 投标货物质量标准的详细描述
- 镇墩稳定计算
-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 《大学生军事理论教程》第五章
- 中国建筑色卡
- 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音乐试卷
- 第八章世纪美国政治思想
- 起重机司机Q2(限桥式起重机)题库题库(1727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