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高危药品和易混淆药品的管理_第1页
医学高危药品和易混淆药品的管理_第2页
医学高危药品和易混淆药品的管理_第3页
医学高危药品和易混淆药品的管理_第4页
医学高危药品和易混淆药品的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危药品推荐目录中,医疗无处不在,用药错误是医疗机构中最常见的行为之一,对患者健康造成危害,但却是可以避免的。根据对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1993年至1998年报告的5366例用药错误的分析,导致患者死亡的前三类错误是剂量不当(40.9%)、用药不当(16%)和给药途径不当(9.5%)。2002年各级人民法院受理的170万件医疗诉讼中,37%涉及药品纠纷。大多数导致死亡或严重伤害的药物错误都是由少数特定药物引起的。2001年,ISMP(美国安全药物使用研究所)定义了高风险药物的概念:高风险药物也被称为高度警戒药物,它指的是如果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物。高危药品的概念最早在我国提出: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李大奎教授在我国首次引入“高危药品”的概念,但具体定义尚未统一,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类:高危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明显、迅速、易对人体造成伤害的药品;高危药品是指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品;高危药品的概念。典型病例1:硫唑嘌呤事件2003年,当硫唑嘌呤片剂在一家三级医院的门诊药房分发时,处方是硫唑嘌呤100毫克/日。据木兰说,因为硫唑嘌呤的剂量从50毫克增加到100毫克,药房的分配人员没有注意到,仍然希望每天服用一次,每次两片。病人的实际剂量是200毫克。1个月后,患者因再生障碍性贫血住院,患者在医院闹事并要求赔偿。最后,有关药剂师被迫辞职,医院赔偿了4万元。高危药品的典型案例及风险因素,原因分析,当药品规格发生变化时,仓库未能及时通知药房,或仅口头通知,无纸质资料的药师对高危药品的危害认识不足,无职业敏感性的药师未能对给药进行复检,案例2:3A医院急诊护士抢救低血糖患者时,10% KCL误用50%葡萄糖导致死亡。当10%氯化钾作为50%葡萄糖被错误地注入静脉时,病人死亡。对原因的分析表明,这两种药物彼此相邻放置,没有明显的标记。在紧急抢救病人的过程中,由于工作繁忙,护士没有进行复查。案例3:注射用无菌水,1L注射用无菌水误作为1L生理盐水注入静脉。当患者意识到错误(患者出现血尿)时,约600毫升进入体内。患者患有肾功能不全,肌酐浓度从90mol/L升至400mol/L,并入住重症监护室。原因分析:病房里的药品摆放混乱,在忙乱的过程中容易出错。护士们没有严格地仔细检查医生的建议。病例4: 1例普鲁卡因标签错误标记葡萄糖致死。在20世纪80年代,当2%的普鲁卡因在一家三级医院的药剂科制备时,普鲁卡因必须是蓝色的,但是该批制剂的颜色不够深,蓝色不明显。冲洗普鲁卡因制剂后,加入50%葡萄糖。因为普鲁卡因不够蓝,标记人员没有仔细区分,2%普鲁卡因标记被标记为50%葡萄糖。使用后,一名患者立即死亡。原因分析:清算制度未严格按照编制规范执行;清算系统的实施无效;审查制度不完善;病例5:静脉注射异丙嗪注射液;在紧急情况下,用异丙嗪注射液治疗一名大学生的流感样症状;病人感到剧痛,试图拔出静脉导管;护士告诉护士“可能出了问题”;护士安慰她说她很好,然后离开了房间。病人发现他的手臂和手指变紫并起泡。住院30天后,受影响的手指逐渐变暗和萎缩。最后,拇指和食指被截肢。手册建议在特殊紧急情况下进行肌肉注射和缓慢静脉注射。建议:浓度不应超过25毫克/毫升;给药速度不应超过25毫克/分钟。确保静脉管路通畅;如果有烧灼感,立即停止注射。2001年,ISMP首先确定了前5位的高危药品为:胰岛素安眠药和麻醉剂注射用浓氯化钾或磷酸钾静脉抗凝剂(肝素高浓度氯化钠注射液( 0.9%),高危药品目录,2008年,ISMP新修订的高危药品目录2008特殊高危药品(13种)第20号。2008年,普通高危药品(19种)。嘿。A级高风险药物,A级(I级):静脉注射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如肾上腺素)、静脉注射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如普萘洛尔)、高渗葡萄糖注射液(20%或更高)胰岛素的高风险药物,品种最少,风险程度最高,需要最重要的管理和监测。皮下或静脉注射硫酸镁、浓氯化钾注射液、100毫升以上注射用无菌水、硝普钠注射液、磷酸钾注射液、吸入静脉麻醉药(异丙酚等。)、静脉内强心药物(如地高辛、米力农)、静脉内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浓缩氯化钠注射液、阿片酊、乙类、乙类高危药品、乙类(二类):用药频率相对较高,一旦用药不当,将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但是,患者受伤的风险水平低于A级抗血栓药物(抗凝剂,如华法林)、硬膜外或鞘内注射药物、放射性静脉造影剂、全胃肠外营养液(TPN)、静脉注射异丙嗪、前列醇注射液、秋水仙碱注射液、心脏骤停注射液、化疗药物、静脉注射催产素、静脉注射中度镇静剂(如咪达唑仑)、小儿口服中度镇静剂(如水合氯醛)、阿片类镇痛药和注射用凝血酶冻干粉。丙级高危药品,丙级(三级):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有误,将对患者造成伤害,但对患者造成伤害的风险水平低于乙级。口服降糖药甲氨蝶呤片(口服,非肿瘤用)阿片类镇痛药、口服脂质体药物(如两性霉素脂质体)、肌肉松弛药(如维库溴铵)、口服化疗药物腹膜和血液透析液中药注射剂、-建立金字塔式的分级管理模式-目的:降低管理成本,突出管理重点,提高管理效率-推荐一个统一的警告标志:一个有黑色边框和黄色底部的三角形是世界上统一的警告标志;有了药瓶和注射器的图形,就不同于普通药品医疗机构制作的高危药品清单只能扩大而不能缩小,管理水平只能提高而不能降低管理环节要通过医生的处方和电脑输入来进行;药剂师调整和输送药物;护理人员或患者用药等整个医疗过程。高风险药物的分级管理策略。5、加强特殊药品管理,提高药品安全性。14、药品监督管理和药品使用管理不断完善,4.14.2.3有药品储存体系,药品储存场所、设施和设备符合相关规定。-4。有高危药品目录,每个环节储存的高危药品都有统一的警示标志。甲类高危药品的管理措施应存放在专用药箱或专用区域,药品存放地点应有明显的专用标识。病区药房必须使用高危药品专用袋发放A级高危药品,药品经办人和收货人必须签署专用申请单。护理人员在执行甲类高危药品医嘱时应注明高危,并经复查后给药。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医生必须签署超过标准浓度的医嘱。医生和护士Yamatonokusushi工作站在处理A级高风险药物时应该有明显的警告信息。嘿。B级高危药品管理措施,药店、药房和病房小药柜等药品存放场所有明显的特殊标志。当出现以下情况时,护理人员应指出高风险医疗机构对高危药品的管理-制定高危药品目录和制度:根据高危药品的定义,结合医院药品目录,制定高危药品目录-培训:医生、药学人员、护士-全院统一鉴定-药品分类放置-加强监督检查:每月检查全院所有临床科室和药剂科。高危药品临床使用管理办法,定义:误用可能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的药品。虽然滥用这些药物并不比其他药物更常见,但其后果却要严重得多。临床上一般指药理作用明显、快速且易对人体造成伤害的药物,包括高浓度电解质、肌肉松弛剂和细胞毒性药物等。储存和储存:配药室的专用储存药架护理单元应配备专用柜台,在医院各处放置统一的警示标志。对高危药品的调剂和使用应指定专人管理:调剂复检制护理单位应严格限制用户资格,护理人员应执行检查制度。高危药品临床使用管理办法。高危药品监管:护理部药剂科记录定量储存配药室,护理部定期检查药剂科定期更新高危药品目录,药剂科监督检查。高危药品分类、特殊区域、统一标识、加强高危药品的维护、有效期管理、先进先出、医生申请高危药品处方时,应明确适应症、给药途径、具体剂量、给药浓度和速度精确计算。对于老年人、儿童和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给予更多的关注。护士长负责本部门高危药品的管理,确保药品安全。病人服药时,护士应听从医嘱,严格执行体检制度和药品管理的“5R原则”,并进行复查。确保正确给药并观察不良反应。(患者对)(药物对)(剂量对)(剂量对)(剂量时间对)(剂量途径对)。嘿。34.高危药品常见风险因素、医院药品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完善的复检制度、药品存放不合理、缺乏醒目的警示标志、识别患者的方法不完善、缺乏规范的操作程序、医务人员疲劳造成的风险:剂量转换不正确、医务人员沟通不充分、字迹潦草、语言表达差、工作环境差:剂量单位因光线不足而缺乏相关药学知识造成的药品混淆“相似性”和“邻近性”包括:相似的药品名称、相似的书写和相似的剂型;包装相似;具有相似名称的患者的“相邻”包括:相邻的床、相邻的液体放置、相邻的治疗顺序等。患者的依从性和药物本身的风险依从性可以决定给药的效果。药物本身可能具有高风险、狭窄的治疗窗口、过敏反应的非线性动力学。以下五类护理人员不允许独立使用高危药品。54、5、新聘用3个月以上但不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具有专业资格的护士。原则上,护理单位不储存高危药品(抢救药品除外)。如确有必要,可向药剂科提出申请,进行归档、定量储存、日常检查和严格交接。治疗护士负责。(2)护理部和药剂科定期检查各护理单元高危药品的管理和使用情况。(3)高危药品目录需要定期更新。对于首次使用的高危药品,需要及时向相关部门和护理单位通报药品信息。-加强患者的依从性教育,高风险药物标志和例子,高风险药物,高风险药物,1.易混淆药物的概念,管理具有相同(或相似)药物名称但不同剂型具有相同(或相似)药物名称但不同剂量具有相同(或相似)成分但不同商品名的药物,相似的外观容易混淆的药品主要有:包装、声音、外观相似的药品、一品多规的药品、多剂型的药品等。(1)相似的药品包装,(2)相似的药品名称,(3)相同药品名称的不同剂型和规格,(1)相似的药品包装,易混淆药品的例子,(2)相似的药品名称,(3)相同药品名称的不同剂型和规格,(4)易混淆药品的识别例子,(2)易混淆药品的展示,2.1。根据不同的剂型,注射剂、内服药和外用药放置在不同的区域,并陈列在不同的橱柜中。2.2、药品名称标签必须与所展示的药品一一对应,字迹清晰。2.3、原则上,混淆药品应分开放置,避免同一排。2.4、对于看似、看似、多规格、多剂型的易混淆药品,应放置不同的“警示标志”,并统一整个医院。易混淆药物的分配:3.1。药师在调配易混淆药品时应严格遵循“四查十对”的原则。药剂师应仔细核对药品、名称、规格、剂型、产地等信息。在发放药物之前。4.1护士在给患者使用易混淆药品前,应仔细核对药品名称、规格、剂型、产地等信息。易混淆药物的显示,2.1。根据不同的剂型,注射剂、内服药和外用药放置在不同的区域和不同的柜中。2.2、药品名称标签必须与所展示的药品一一对应,字迹清晰。2.3、原则上,混淆药品应分开放置,避免同一排。2.4、对于看似、看似、多规格、多剂型的易混淆药品,应放置不同的“警示标志”,并统一整个医院。易混淆药物的分配:3.1。药师在调配易混淆药品时应严格遵循“四查十对”的原则。药剂师应仔细核对药品、名称、规格、剂型、产地等信息。在发放药物之前。4.1护士在给患者使用易混淆药品前,应仔细核对药品名称、规格、剂型、产地等信息。易混淆药品管理系统(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