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汾湖中学2020届高三数学下学期期初考试试题注 意 事 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4页,包含填空题(第1题-第14题)、解答题(第15题-第20题)本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在答题卡上按照顺序在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作答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请注意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5请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要折叠、破损一律不准使用胶带纸、修正液、可擦洗的圆珠笔 参考公式:样本数据的方差,其中柱体的体积,其中是柱体的底面积,是柱体的高锥体的体积,其中是锥体的底面积,是锥体的高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不需要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答案直接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已知集合,集合,则 2复数,(其中i为虚数单位)的实部为 3函数的定义域为 4已知某地连续5天的最低气温(单位:摄氏度)依次是18, 21,22,24,25,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为 5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有一抽样问题:“今有北乡若干人,西乡七千四百八十八人,南乡六千九百一十二人,凡三乡,发役三百人,而北乡需遣一百零八人,问北乡人数几何?”其意思为:“今有某地北面若干人,西面有7488人,南面有6912人,这三面要征调300人,而北面征调108人(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则北面共有 人”(第7题)6已知椭圆的长轴在轴上,若焦距为4,则 7如图是一个算法的程序框图,当输入的值x为8时,则其输出的结果是 8已知角的顶点与坐标原点重合,始边与x轴的正半轴重合,终边经过点p(1,2),则 9已知函数,若, 则实数a的值是 aa1bcdfeb1c1d110如图,正方体abcd a1b1c1d1的棱长为1,e为棱dd1上的点,f为ab的中点,则三棱锥b1 bfe的体积为 11已知x,y为正数,且,则xy的最小值为 12如图所示,平行四边形abcd中,ab2ad2,bad60o,e是dc中点,那么向量 与所成角的余弦值等于 13设abc的三边a,b,c,所对的角分别为a,b,c若,则的最大值是 14任意实数a,b,定义,设函数,正项数列是公比大于0的等比数列,且,则=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90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本小题满分14分)abc中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1)求边c的值;(2)求的值16(本小题满分14分)在直三棱柱abc a1b1c1中,abac,bb1bc,点p,q,r分别是棱bc,cc1,b1c1的中点(1)求证:a1r/平面apq;(2)求证:直线b1c平面apq17(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为方便市民游览市民中心附近的“网红桥”,现准备在河岸一侧建造一个观景台p,已知射线ab,ac为两边夹角为120o的公路(长度均超过千米),在两条公路ab,ac上分别设立游客上下点m,n,从观景台到m,n建造两条观光线路pm,pn,测得am千米,an千米(1)求线段mn的长度;(2)若,求两条观光线路pm与pn之和的最大值18(本小题满分16分)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点n (2,0)为椭圆的右顶点(1)求椭圆的方程;(2)过点h (0,2)的直线l与椭圆交于a,b两点,直线na与直线nb的斜率和为,求直线l的方程19(本小题满分16分)已知函数,(1)当时,求函数的单调区间;(2)若曲线在点(1,0)处的切线为l : xy10,求a,b的值;(3)若恒成立,求的最大值20(本小题满分16分)记无穷数列的前n项,的最大项为,第n项之后的各项,的最小项为,(1)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写出,;(2)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判断是否为等差数列,若是,求出公差;若不是,请说明理由;(3)若数列为公差大于零的等差数列,求证:是等差数列数学(i)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不需要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答案直接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2 3 46 58100 68 7 2 8 97 10 117 12 13 14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90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本小题满分14分)解:(1)因为,所以即,因此, 2分又因为由余弦定理,由及,可得, 4分所以或(舍),因此 6分 (2)由(1)知,代入,即又,因此, 8分又由余弦定理得因为,所以,则 10分又,所以 14分16(本小题满分14分)证明:(1)在直三棱柱中,且,因点分别是棱的中点,所以且,所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即且, 2分又且,所以且,即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所以, 4分又平面,平面,所以平面. 6分(2)因为直三棱柱,所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又因,所以四边形是菱形,所以,又点分别是棱的中点,即,所以. 9分因为,点是棱的中点,所以,由直三棱柱,知底面,即,又平面,平面,且,所以平面,又平面,则,12分又平面,平面,且,所以平面 14分17(本小题满分14分)(1)在中,由余弦定理得,所以线段的长度为3千米 4分(2)设,因为,所以,在中,由正弦定理得, 6分所以,因此 9分, 因为,所以所以当,即时,取到最大值613分答:两条观光线路距离之和的最大值为6千米 14分18(本小题满分16分)(1)因为点是椭圆的右项点,所以. 又,所以,又,所以所以椭圆的方程为. 4分(2)若直线与轴垂直,则,则,所以直线的斜率存在.设直线的方程为,联立,消去,得则有 8分直线的斜率为,直线的斜率为,所以.又,化简得. 12分又,所以,化简得,解得或,又时,过点,故舍去,所以直线的方程为. 16分19(本小题满分16分)(1)由题意知,则. 1分令得,所以在上单调递增.令得,所以在上单调递减.所以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3分(2)因为,得, 4分由曲线在处的切线为,可知,且,所以 6分(3)设,则恒成立.易得(i)当时,因为,所以此时在上单调递增. 若,则当时满足条件,此时; 7分若,取即且,此时,所以不恒成立不满足条件; 10分(ii)当时,令,得由,得;由,得所以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要使得“恒成立”,必须有“当时, ”成立.所以.则 13分令则令,得由,得;由,得所以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所以,当时, 从而,当时, 的最大值为. 16分20(本小题满分16分)(1)由题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可知,且当时是单调递增数列,所以,,所以,分别为1,2,7. 3分(2)由题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所以数列是单调递减的数列,且, 由题知,因为,故数列是单调递增数列, 所以当时, 6分故,所以数列的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安徽省三支一扶招聘考试(96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年丽水遂昌县中医院医共体招聘临时药剂工勤人员2人模拟试卷完整答案详解
- Unit 2 Different families Part A(Letters and sounds)(教学设计)-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Writing a short message(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
- 2025湖南湘潭湘乡市教育局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年马鞍山雨山区秀山文苑托育园公开招聘劳务派遣制工作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高中信息技术 4.2.2表格数据的图形化说课稿 教科版
- 第1节 处理批量数据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信息技术粤教清华版八年级上册-粤教清华版
- 2025年湖南邵阳城步县事业单位选调2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
-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亚洲觉醒的先驱 4.2 圣雄甘地说课稿 新人教版选修4
- 煤矿事故汇报程序
- 成人术后疼痛管理
- 师范生实习安全教育
- 高等数学(经济类)第5版课件:数列的极限
- 2025年上海市高考英语热点复习:六选四句子还原之说明文(上)
- 老年病人误吸预防及护理
- 吉林地区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一次模拟试卷(含答案)
-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 安徽省宣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英语 含答案
- 2024年秋季新教材三年级上册PEP英语教学课件:含视频音频U3-第1课时-A
- 公安涉警舆情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