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5.3聚落的发展变化 练习题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5.3聚落的发展变化 练习题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5.3聚落的发展变化 练习题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5.3聚落的发展变化 练习题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5.3聚落的发展变化 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5.3聚落的发展变化 练习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现在江津城区得以快速发展,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A人口数量增多B交通快速发展C水质明显改善D气候风调雨顺2 . 聚落的主要形式是( )A农村与渔村B乡村与城市C教堂与寺院D工业城市与旅游城市3 . 关于云南的资源与经济,说法错误的是( )A生物资源丰富,被誉为“动植物王国”B气候复杂多样,有利于多种农业经营C有色金属王国,铁矿储量居全国第一D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成为支柱产业4 . 民居能够反映出当地的气候,下面四种民居所反映的气候特点正确的是( )北京四合院藏民平顶碉房傣族竹楼蒙古包A地全年高温,降雨丰沛B地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C地全年高温少雨D昼夜温差大,雨热同期5 . 下列地区中,被誉为世界“雨极”的是( )A印度乞拉朋齐B中国火烧寮C智利阿塔卡马沙漠D非洲刚果盆地我国东西横跨5200多千米,南北纵贯5500多千米,各地自然环境和人文风情各不相同,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地理差异。据此回答下面小题。6 . “当北国江城的钢花映红了飞雪,江南的田野正是春色妖娆。”影响两地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因素B地形因素C人类活动D纬度因素7 . 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我国南、北方地区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文风情,有关这种地域差异的描述,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民间体育南赛马北滑雪B饮食习惯南米北面C民居风格南尖顶北平顶D传统交通南船北马8 . 我国是个旱涝灾害频发的国家。在旱区,许多地方人畜饮水困难,但不少江河的水却白白流走,无法利用,村民只能 “望水兴叹”。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采取的措施是( )A改变当地气候B人工降雨C兴修水利工程D防治水污染9 . 我国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两岸“三通”以来,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成为热点,下列旅游景点游客在台湾能观赏到的是( )A日月潭B西双版纳C武夷山D布达拉宫10 . 下列有关城市、乡村聚落说法正确的是A乡村交通十分发达B城市建筑高大、密集C城市人口密度小D乡村人口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阅读表格,回答下面小题11 . 造成广州与杭州1月均温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位置B人类活动C海陆分布D地形12 . 拉萨与杭州纬度相近,但7月均温明显比杭州低,主要原因是( )A深居内陆,降水少B海拔高气温低C雨雪多,晴天少D“日光城”日照时间13 . 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属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是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ABCD14 . 对于聚落含义的理解错误的是( )A聚落是人们的居所B聚落是人们劳动生产的场所C聚落是人们社会活动的场所D聚落只是人口集中的城市贵广高铁于2014年底正式开通,乘火车从贵阳到广州的时间从原来的22个小时缩短至不足4小时。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5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铁路经过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B该铁路连接了黔、桂和粤C该铁路所经过区域的主要经济作物是花生D与该铁路相交的铁路线是湘黔线和京九线16 . (小题2)贵广高铁途径的旅游景点是( )A苏州古典园林B丽江古城C桂林山水D开平碉楼17 . 下列民居中,体现气候湿热的是A东南亚的高脚屋B因纽特人的冰屋C黄土高原上的窑洞D内蒙古高原上的蒙古包读“黄土高原地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8 . 对图中地形描述正确的是( )A地形平坦B波状起伏C土广布,沟壑纵横D形崎岖,多喀斯特地形19 . 图示地区农业生产一般集中在( )ABCD20 . 对当地生态保护不利的活动是( )A在处营造防护林B在处(缓坡)兴修梯田C在处打坝淤地D在处(陡坡)开垦二、填空题21 . 乡村和城市统称为_。22 . 由于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乡村和城市呈现出的景观有较大的差异完成下表建筑物道路修筑商店学校农田的自然环境高度密度情况医院的多少多少改变的大小乡村城市三、连线题23 . 连线题参观哈尔滨国际冰雕节A南方地区a黄土高原观看那达慕大会B北方地区b塔里木盆地考察三江源头C西北地区c唐古拉山游览橡胶种植园 D青藏地区 d云贵高原四、解答题24 . 读某地等高线图,回答问题。(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山地部位的名称(2)地气温为18,若只考虑海拔对气温的影响,则山顶气温最低不低于。(3)某登山小组想登上山顶,规划了A、B两条路线,其中更省力的是路线,说明理由; (4)请分析甲村庄发展成城镇聚落的有利条件(至少答两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