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模拟)_第1页
内蒙古自治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模拟)_第2页
内蒙古自治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模拟)_第3页
内蒙古自治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模拟)_第4页
内蒙古自治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王家卫导演的电影一代宗师虽然失意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但获得了奥斯卡最佳摄影和最佳服装设计两项题名。B就算追溯到天涯海角,中国政府也要将逍遥海外的贪污分子绳之以法。C央视春晚上,蔡明将一个退休老人的形象演得绘声绘色,博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D西湖边草长莺飞,春色宜人,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来领略秀美的湖光山色。2 . 下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清风拂过,细纱在空中荡开,又滑下来。这雨丝,是漓江之畔的苗女刚刚从碧水中拎起的那缕柔柔细细的纱。然后悄悄洒向扁舟,洒向村落,洒向群山。她伸展开手臂,轻轻地把细纱挂向云端。春雨如丝。ABCD3 . 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作者通过回忆与叶圣陶先生交往的几件小事,表现了叶先生严谨自律、待人宽厚的节操和风范。B登幽州台歌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作品。此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C美国诗人普希金的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表达了一种积极乐观而坚强的人生态度,许多人把它记于自己的笔记本上,激励自己勇往直前。D在太空一日中,杨利伟讲述了自己乘坐太空飞船时奇妙的身体感受,在太空中遇到了什么样的危险与痛苦,经历了哪些惊心动魄的时刻。二、字词书写4 . 将下面的两个诗句正确、规范、美观地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三、现代文阅读炊烟是乡村的水墨画刘世河描写故乡的文章,出镜率最高的莫过于“魂牵梦绕”这四个字了,而能体现出这四个字的景象,非家乡的炊烟莫属。“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身居都市已久,我曾一度对陶渊明笔下的“归园田居”十分向往,如今人到中年才如梦初醒,其实我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就是在这洋的个如诗婚画的地方度过的。我的老家在鲁北平原,村东一条小河蜿蜒渡过。过河不远便是一个高高隆起的沙士岗子,岗子上的白杨树枝繁叶茂,一到夏天使绿树浓荫,成了我们这帮孩子玩耍的天堂。有时候玩累了,我就坐在岗顶上静静地望着小村,努力在那些模样都差不多的院落中寻找自己的家。起初总是眼花缭乱,后来望着望着就有了经验;看炊烟,父亲患有胃病,医生叮嘱要三分治七分养,吃饭须有规律,还得是热乎饭,不管多忙,一日三餐母亲都会准时生火做饭,所以村里升起的第一缕炊烟多半就是我们家的。母亲常说:“这炊烟就是咱庄户人家灶台上开出的花,花一开就有饭香,日日有饭香就是好日子。”彼时年幼,对母亲的话一知半解,在意的只是制造炊烟的灶台上母亲又做了什么好吃的饭。正所谓,饥望炊烟眼欲穿,一心只想肚儿圆。炊烟还是小村的晨钟暮鼓,每天都传递着村人们晨起晚息的信息 。早晨的炊烟风轻云淡,就像天边薄薄的晨曦,清灵疏朗,昭示着庄稼人早饭的简单,熬一锅小米粥或玉米糊糊,几个馒头就着一碟小咸菜就齐活了。吃罢早饭。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下田的下田,农家新一天的生活便拉开了序幕。午间的炊烟是庄稼人匆忙的步履。不同于早饭的是,午饭虽然简单,但一定要吃得硬实扛饿,因此,午间的炊烟往往急速升起,瞬息消逝,一如庄稼人忙秋忙夏时脚不沾地的身影。傍晚的炊烟是最美的,也最能体现农家生活的细致与温馨,晚饭是全家人的聚餐,也是庄稼人一天当中最悠闲的时候。庄稼人有个小习惯,就是越闲越吃,所以晚饭自然丰盛些。如若恰巧那天家里有喜事,更会杀鸡烧肉以示庆贺。乡下人干活是急性子,但吃饭蛮讲究,尤其懂得“想要肉更香,工夫必须长”的道理,小火慢炖,肉烂汤浓。因此,傍晚的炊烟是细水长流,从黄昏一直摇曳到夜幕降临。炊烟如此缭绕生动,古诗词中自然少不了它的倩影。“乱云午剩带炊烟去,野水闲将白影米”是辛弃疾笔下的炊烟;”“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则出自柳水笔端。写炊烟最多的当属陆游。“岭谷高低明野火,村墟远近起炊烟”和“遥望炊烟疑可愁,试从行路问村名”都是他的。可见放翁对田园袅袅飘逸的炊烟有多喜爱。后来又读到陆游“雾敛芦村落照红,雨余渔舍炊烟湿”的句子,禁不住疑惑,炊烟怎么会是湿的呢?直到离家多年后,有一回在梦里又见故乡炊烟,醒来后却一枕清泪,才终于有悟。原来炊烟是和思念缠绕在一起的,泪眼看炊烟,又怎么会不是湿的呢!又想起母亲当年对炊烟的比喻,突然觉得母亲就是一个十足的诗人。而在我的眼里,炊烟不但是庄稼人灶台上开出的花,它自由舒展,浓淡随意,更像是一幅黑白交织的水墨画,气在乡村的上空,画中的奇妙意境只有看懂它的人才能体会得到。而且这幅画的色调永远都是暖的,因为它的作者是母亲。(选自文苑。经典美文,2018年第3期,有删改)5 . 请你概括一天中三个不同时段炊烟的特征。6 . 读下列语句,按要求作答。炊烟还是小村的晨钟暮鼓,每天都传递着村人们晨起晚息的信息。(从修辞的角度加以赏析。)原来炊烟是和思念 缠绕在一起的,泪眼看炊烟,又怎么会不是湿的呢!(赏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7 . 第段中引用关于“炊烟”的诗句有何作用?8 . “炊烟”在文中有着丰富的意蕴,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四、句子默写9 . 不要人夸好颜色,。五、课内阅读10 . 以下是一位同学的文言文专题复习活页本,根据课本,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六、诗歌鉴赏阅读秋浦途中唐杜牧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11 . 这首诗的体裁是_,押韵的韵脚是 _。12 . 赏析一、二句中“萧萧”“淅淅”的表达效果。13 . 诗歌流露出作者哪些情感?七、课外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8分)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交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整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更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和,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和曰:“古人贵朝闻夕阳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14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处遂改励。( )具以情告。( )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 )15 . 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16 . 请用一个七字成语形容周处改过自新的可贵。(2分)八、名著阅读17 . 名著阅读。大圣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也受了一拜。大圣跳起来,把身一抖,收上毫毛,却又吩咐沙僧道:“贤弟,你是个好人,却只要留心防着八戒言语,途中更要仔细。倘一时有妖精拿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西方毛怪,闻我的手段,不敢伤我师父。”唐僧道:“我是个好和尚,不题你这歹人的名字,你回去罢。”那大圣见长老三番两复,不肯转意回心,没奈何才去。你看他:噙泪叩头辞长老,含悲留意嘱沙僧。一头拭迸坡前草,两脚蹬翻地上藤。上天下地如轮转,跨海飞山第一能。顷刻之间不见影,霎时疾返旧途程。(1)请补全节选内容所在章节的回目。尸魔三_唐三藏 圣僧_逐美猴王(2)“大圣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 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也受了一拜。”用一段话表达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