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2020)河北省中考物理精选真题重组卷二(含解析)_第1页
(冲刺2020)河北省中考物理精选真题重组卷二(含解析)_第2页
(冲刺2020)河北省中考物理精选真题重组卷二(含解析)_第3页
(冲刺2020)河北省中考物理精选真题重组卷二(含解析)_第4页
(冲刺2020)河北省中考物理精选真题重组卷二(含解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中考物理精选真题重组卷二班级_ 姓名_ 学号_ 分数_(本试卷4个大题,17小题,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1、 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共19分,其中15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个小题2分,68题每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2019广东)下列说法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9b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c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nd一个篮球的体积约为1m3【答案】b【解析】解: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而39属于发烧,与正常值相差较大,故a不符合实际;b成年人的步行速度约为1.1m/s,故b符合实际;c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0n,故c不符合实际;d一个篮球的体积约为5dm35103m3,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2.(2019益阳)有关声音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演奏古筝时按压不同的弦是为了改变其响度b用大小不同的力击打鼓面是为了改变其音调c摩托车安装消音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能分辨出二泉映月是用二胡演奏的,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声时音色不同【答案】d【解析】(1)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2)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a、弦乐器发声的音调高低是由弦的材质、长度、横截面积、松紧度来决定的;在材质、横截面积、松紧度一定的情况下,改变其长度,可以改变音调高低;所以,演奏弦乐时,手指在弦上的位置不断变化,改变了振动弦的长短,这是为了改变琴声的音调,故a错误。b、用大小不同的力击打鼓面,振幅不同,响度不同,故用大小不同的力击打鼓面是为了改变其响度,故b错误;c、摩托车安装消音器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d、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我们能区分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正确。3. (2019遂宁)如图,关于甲、乙、丙、丁四幅实验图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b c da此实验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b此实验说明了发电机的工作原理c此实验说明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有关d此实验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答案】d【解析】a、实验中当将通电导线放在小磁针上方时,小磁针会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故a正确;b、图中无电源,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说明导体中有感应电流产生,这是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故b正确;c、图中两电磁铁串联,则通过的电流相同,它们线圈的匝数不同,两个电磁铁吸引小铁钉的数量不同,说明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有关,故c正确;d、图中有电源,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而发生运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错误。4. (2019抚顺)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 a b c da初春,晨雾弥漫 b盛夏,河床干枯c晚秋,朝露晶莹d严冬,霜打枝头【答案】b【解析】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此过程放热,故a错误;b、河床干枯是水的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故b正确;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此过程放热,故c错误;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态的小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此过程中放热,故d错误。5. (2019辽阳)酿酒是人类神奇的发明,如图是将谷物倒入锅中熬制酒料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火种引燃木柴的过程与钻木取火的原理相同b灶台下木柴燃烧的过程,将内能转化成了化学能c锅能向酒料传递热量,是因为锅的温度高于酒料的温度d熬制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搅拌,这是为了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物体内能【答案】c【解析】a、用火种引燃木柴的过程是热传递。钻木取火的本质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两者原理不同,故a错误;b、木柴燃烧的过程,本质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故b错误;c、只要存在温度差,就会发生热传递,锅能向酒料传递热量,是因为锅的温度高于酒料的温度,故c正确;d、熬制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搅拌,目的是使酒料受热均匀,同时避免粘锅,故d错误。6.(2019苏州)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现将该凸透镜和蜡烛、光屏安装到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此时可以在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缩小的像b仅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一合适的凹透袋,可模拟近视眼的矫正c将蜡烛形到30cm刻度处,移动光屏可在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d将蜡烛移到40cm刻度处,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很到清晰放大的像【答案】acd【解析】根据焦点和焦距的定义,当拿着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距透镜中心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该点到透镜的距离,即焦距为15cm。a、从图上看出,物距u=50.0cm10.0cm=40.0cm。v=85cm50cm=35cm,凸透镜u2f,2fv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大于二倍焦距,不会得到清晰的像,故a错误;b、由a分析可知,像距较大要延迟光线会聚,应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一合适的凹透镜,可模拟近视眼的矫正,故b正确;c、u=v=2f,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由图可知,将蜡烛移到30cm刻度处,u=50cm30cm=20cm2f,故移动光屏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故c错误;d、将蜡烛移到40cm刻度处,u=50cm40cm=10cm,物距满足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故d错误。(1)焦点指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的点,而焦距即为焦点到光心的距离。(2)根据图中提供的数值得出物距,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3)2fuf,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4)u2f,2fv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v=2f,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7. (2019荆门)如图用同一滑轮组分别将两个不同的物体a和b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的影响,提升a的过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较大,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物体比b物体轻提升a的拉力较大提升a所做的额外功较少提升a做的有用功较多a只有b只有c只有d只有【答案】acd【解析】用同一滑轮组分别将两个不同的物体a和b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的影响,提升a的过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较大,由可知,a物体比b物体重,故错误;由图知n=2,因不计绳重和摩擦,a物体比b物体重,g轮相同,则根据f=(g+g轮)可知,提升a的拉力较大,故正确;由题知,提起两物体所用的滑轮组相同,将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克服动滑轮重力所做的功是额外功,由w额=g动h知,提升a和b所做额外功相同,故错误;由题知,提起两物体所用的滑轮组相同,将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a物体比b物体重,由w有用=gh知,提升a做的有用功较多,故正确;由此可知,只有正确,故选b。8.(2019成都b卷)(多选)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u=10v(恒定不变),r2=8,闭合开关s后,v2表的示数为7v;把甲电路中的两个电压表换成两个电流表,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后,a1表的示数为1.75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电路中v1表的示数为5v b乙电路中a2表的示数为2.25ac甲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2.5w d乙电路中r1消耗的功率为10w【答案】ac【解析】根据甲图可知三个电阻串联,v1表测量r1和r2的总电压,v2表测量r2和r3的总电压,则由串联分压原理,u=u1+u2+u3可知u1=3v,又根据乙图可知三个电阻并联,a1表测量r2和r3的总电流,a2表测量r1和r2的总电流,由此可计算出r3=20,再由甲图串联分压原理可求出r1=12,则v1示数为r1和r2的分压之和,为5v,甲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利用可得为2.5w,故选择a、c。本题考查对于等效电路的观察,以及电表测量对象的判定,要求学生快速列出相关方程,并充分利用分压和分流原理进行计算,属于较常规考查形式,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熟记公式和对应的适用条件。2、 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9. (2019自贡)用试电笔可辨别火线和零线,使氖管发光的是。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电灯不亮,用试电笔测试图中的a、b、c、d四点,只有a点不发光,可能发生的故障是。【答案】火线;ab之间断路【解析】试电笔可以区分火线和零线,可以使氖管发光的是火线;用试电笔测试b、c、d三点,氖管都发光,这说明从火线到b点之间的电路都是完好的,没有断路;而试电笔测试a点时,氖管不发光,这说明b点到零线之间的导线出现断路,由此可以判断出是a、b之间某处断路。10. (2019绵阳)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嫦娥四号探测器在距离月球表面100米高处悬停,对月球表面识别,并自主避障,选定相对平坦的区域后,开始缓慢地竖直下降,最后成功软着陆。从距离月球表面100米到软着陆在月球表面的过程中,嫦娥四号探测器的重力势能_,机械能_。(选填“增加”或“不变”或“减少”)【答案】减少;减少【解析】从重力势能和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进行判断,又因为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的总和,然后判断机械能的变化。嫦娥四号从距离月球表面100米到软着陆在月球表面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少;该过程中其速度减小,动能减少;探测器没有发生弹性形变,不具有弹性势能,则机械能等于重力势能与动能的总和,所以其机械能减少。11.(2019贵港)只鸽子在平静湖面上空飞过时,在湖面上形成鸽子的“倒影”,“倒影”是_形成的(选填“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或“光的折射”),当鸽子往高处飞,该“倒影”的大小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光的反射不变【解析】平静的湖面相当于镜面,鸽子在湖面上的“倒影”实质是鸽子在湖中的虚像,这个虚像是由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像与物始终等大,所以当鸽子往高处飞时,“倒影”的大小不会改变。12.(2019哈尔滨)把质量为2kg,温度为25的水加热到75,水吸收的热量为j,这些热量相当于完全燃烧m3的天然气所放出的热量。c水4.2103j/(kg),q天然气4.2107j/m3 【答案】4.2105;0.01【解析】q=cmt=4.2103j/(kg)2kg(7525)= 4.2105jq放= q= 4.2105jq放=vq,v=0.01m313. (2019呼伦贝尔)如图所示,图象反映了“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由图象可知该晶体熔化过程持续了min,该晶体的熔点是。【答案】6 48【解析】由图象可知,图象中一段水平直线表示晶体的熔化过程。该晶体从第6min开始熔化,到第12min熔化完,因此熔化过程持续了6min;水平直线所对纵坐标,即为熔点,所以该晶体的熔点为48。3、 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第14题12分,第15题14分,共26分)14. (2019河南)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装置如图14所示,铝块和木块的外形相同,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固定不动,铝块通过细线与弹簧测力计相连。(忽略滑轮的摩擦)(1)图甲中,将铝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竖直向上拉测力计,当铝块沿水平方向做运动时,铝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测力计的示数f1,则f1=n。(2)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在相同时,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图乙实验完成后,利用原有器材,还可进一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请你简要说明实验方案:(4)请你判断:图丙中,铝块水平运动时所受滑动摩擦力(“大于”或“小于”)图甲中铝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答案】(1)匀速直线; 1.6(2)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3)将木块与铝块互换位置,重复实验,比较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4)等于。【解析】(1)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只有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根据指针位置进行读数;(2)比较甲、乙两次实验,相同的量和不同的量,进而得出结论,注意下结论时控制变量;(3)要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需控制压力相同,使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进行设计方案即可;(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解:(1)竖直向上拉测力计,通过定滑轮使铝块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铝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铝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测力计的示数,摩擦力的大小。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图中测力计分度值为0.2n,示数为f1=1.6n,即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1.6n。(2)分析比较甲、乙两次可知,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乙图中接触面间的压力大,测力计示数大,滑动摩擦力大,故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要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需控制压力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故可设计方案:将铝块叠放在木块上,然后放在水平木板上,竖直向上拉测力计,使它们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记下测力计示数f3,分析比较f3与f2的大小,得出结论。(4)由图丙可知,铝块在木板上运动时,压力也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不变,故图丙中铝块水平运动时所受滑动摩擦力等于图甲中铝块所受滑动摩擦力。15. (2019达州)实验老师为“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准备了如下器材:电源(电压恒为6v)开关、电压表和电流表各一只、额定电压为2.5v的待测小灯泡(电阻约为10)、滑动变阻器(“20 1a”)、导线若干。(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向右移动灯泡变亮)。(2)闭合开关前电流表的指针如图乙所示,其原因是。(3)故障排除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并绘制了小灯泡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从图象中还发现:当电压表的示数增大时,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小陈同学为了验证电流跟电阻的关系,他又借到了一个滑动变阻器(50 0.5a)和五个定值电阻(5、10、15、20g、25),其余器材不变。用定值电阻更换甲图中的灯泡,小陈同学得到如图丁所示的电流随定值电阻变化的图象,则实验中他所用的滑动变阻器是(选填字母:a.20 1a b.50 0.5a),若某次实验中滑动变阻器连入的阻值为14,则所用定值电阻的阻值为。(5)下课前老师布置了一道课后作业。要求:在只有下列实验器材的前提下测出未知定值电阻rx的阻值。实验器材:电阻rx、电源(电压恒定但未知)、滑动变阻器(已知最大阻值为r0)、电流表、开关、导线若干。小张同学设计了如图戊所示的电路图,用以下步骤测rx的阻值。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p至b端,记下电流表示数i1;移动滑片p至a端,记下电流表示数i2(i1未超过电流表的量程);请帮他写出rx的表达式:rx(用字母r0、i1、i2表示)。【答案】(1)如上所示;(2)电流表指针没有调零;(3)0.625;变大;(4)b;10;(5)【解析】(1)滑片向右移动灯泡变亮,即电流变大电阻变小,故变阻器滑片右下接线柱连入电路中,如下所示:(2)闭合开关前电流表的指针如图乙所示,其原因是电流表指针没有调零。(3)根据绘制的小灯泡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知,灯在额定电压下的电流为0.25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pui2.5v0.25a0.625w;从图象知,当电压为0.5v时,电流为0.1a,由欧姆定律,灯的电阻为:r15,同理,灯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10,故当电压表的示数增大时,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灯的电阻)变大;(4)图丁所示的电流随定值电阻变化的图象,电流与电阻之积为:uir0.1a250.5a52.5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变阻器分得的电压:u滑uuv6v2.5v3.5v,变阻器分得的电压为电压表示数的1.4倍,根据分压原理,当接入25电阻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r滑1.42535,故为了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最大阻值至少35的滑动变阻器,则实验中他所用的滑动变阻器是50 0.5a,选b;若变阻器连入的阻值为14,由欧姆定律,电路的电流为:i0.25a,由欧姆定律,则所用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定10;(5)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p至b端,记下电流表示数i1;移动滑片p至a端,记下电流表示数i2(i1未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在中两电阻串联,由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电源电压:ui1(rx+r0),在中,为r0的简单电路,由欧姆定律:ui2r0,因电源电压不变,故:ui1(rx+r0)i2r0,rx的表达式:rx四、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小题,16题9分,17题6分,共15分)16. (2019莱芜)如图甲所示,将边长都为10cm的正方体a和b用细线(质量忽略不计)连接在一起,放入水中,a和b恰好悬浮在水中某一位置,此时容器中水的深度为40cm,b下表面距容器底6cm。当把细线轻轻剪断后,物块a上升,物块b下沉,最后a漂浮在水面上静止,且a露出水面的体积是它自身体积的,b沉到容器底后静止(物块b与容器底不会紧密接触),如图乙所示。(a和b都不吸水,水的密度水1.0103 kg/m3,g取10n/kg)求:(1)甲图中物块b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2)物块a的密度;(3)图乙中物块b对容器底部的压强;(4)物块b从图甲位置下落到图乙位置的过程中重力对物块b做的功。【答案】(1)3.4103pa (2)a=0.6103 kg/m3(3)400pa(4)0.84j【解析】(1)甲图中物块b下表面水的深度hb=hh=0.4m0.06m=0.34m则b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p=gh=1.0103 kg/m310n/kg0.34m=3.4103pa(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