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3月)语文试题_第1页
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3月)语文试题_第2页
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3月)语文试题_第3页
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3月)语文试题_第4页
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3月)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3月)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国演义中很多人物都有绰号,比如“卧龙”是诸葛亮,“凤雏”是庞统,“小霸王”是孙策,“常胜将军”是赵云。B简爱以罗切斯特第一次婚姻以及和英格拉姆小姐的交往,讽刺了以金钱为基础的爱情和婚姻。C草房子中的秦大奶奶为了油麻地小学的一个南瓜,掉在水中淹死了。D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曾经和一个黑人掰腕子,比了一天一夜,最后虽然输了,却表现出了坚强的意志。2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睡眼惺松断壁残垣怀古伤今乐此不疲B沧海横流坦荡如底不屑置辨吹毛求疵C影影绰绰顶礼模拜星临万户不求深解D有例可缓遍稽群藉鳞次栉比如坐针毡3 . 下列词语字音和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A惊骇(hi)恪守(g)娉婷(png)言不及义(j)B赃物(zng)妖娆(ro)忧戚(q)富丽堂皇(hung)C旁鹜(w)汲取(j)宽宥(yu)矫揉造作(jio)D秘诀(ju)摇曳(y)亵渎(xi)形消骨立(xio)4 . 将下面句子重新排序,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ABCD5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能否切实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成功创建文明校园的关键。B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C通过四年的不懈努力,使我终于考上了理想的高中。D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开始采取相应的措施,并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6 .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些造假者的手段还真是让人叹为观止!B端午节诗歌朗诵会办得栩栩如生,全校师生交口称赞。C她用她细碎的脚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D这么好的天气去郊游,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享受天伦之乐。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以下小题。黑棉裤又梦见我那条黑棉裤。那年春上,去走亲戚。出了村子,沿河而行,要有二十多里地。已经很热了,我却穿着棉裤。走走停停,站在树荫下,看锄地的人们,都穿着夹衣,有的干脆穿了汗衫,将外衣挂在地头的树枝上,像一面旗帜,猎猎作响。那旗帜的外衣,撩着我的心,我看那衣裳,眼发直发绿。我脱下薄薄的棉袄,里面也有汗衫,可惜汗衫已经太旧,白的变成黑的。脱下,冒掉热气,赶紧捂上。棉裤厚厚的,一冬就这么过来。但棉裤不能随便脱,厚裤管挽不起来。从亲戚家回来,棉裤无论如何再也捂不下去了。父亲从地里回来,翻出我的夹裤,可惜夹裤膝盖和屁股都有破洞,还没有拆洗。穿上一试,裤筒只到半腿上,正在长身体的我,夹裤显然太短了。父亲很焦急:“你看,你看要是你妈在就好了”妈已经不在了,而我却着急要换夹衣。农活已经够父亲忙了,他还要做饭。我中学的课程并不怎么紧张,衣裳父亲又不会弄,我不想让他再出去寻人。我反而安慰父亲:“还是我来吧。”这一夜,把油灯凑到近处,一剪一针地拆去棉裤上的缝线。气息无声,灯焰有形,闪烁的灯焰烧了额前的头发,咝咝响。但我还是不敢大意,棉裤是土布做的,已穿了好几年,也曾在染缸里泡过两次。布面划丝划得薄如蝉翼,针尖用力失当,就会撕开牛眼一般的洞来。尽管我如此小心,这牛眼大洞还是有几处。第二天,将拆开的棉裤洗干净了,晾得半干,迫不及待地往村西的染坊送去。出得门,才发现身上的旧夹裤实在可笑,可笑得不好见人,只好回身翻出一件单裤,罩在外面,这才屁颠地撂出长腿,夺门而去。老远的,就望见染坊前的场地上,飘扬着黑色的旗帜。出缸的染布有黑有蓝,但远处看,都是一色。随着风,灌入鼻的是新鲜的香香酸酸的染布味道,心尖就醉得发抖。染坊师傅对我颇有好感,因为我父亲是他成家的媒人。他的手因常和染青打交道,黑成乌鸡的爪子。他用这乌鸡的爪子抖开我的旧棉裤,眉间坠三条沟,如“川”字。他说:“划丝得过很了,出不了染缸的。”见我失望的神情,他拿出一包煮青:“好歹只可对付一季,你拿回去轻轻煮一下,这包煮青就不要钱了。你看,我这染坊也要关门了,这时候,有几个还穿土布啊,又恁旧!”我走出好远,又被他叫回去:“算了,还是我来吧。”这时,我才记起,还带了一块旧布,用来补那牛眼大洞,这布也需一块儿染色。他问道:“想不起,你没上十岁吧?”“九岁。”他长长叹息一声:“唉,真是的,没娘的孩子!”没娘的孩子,被逼如此用心细心。如擀面条,够不着,就踩小凳子,没有苦不苦的,不擀就吃不上。待布出了染缸,抖在太阳地,就有筛子大的眼睛。鸡爪师傅戏谑说:“箩面都不中,筛沙还行。”但我还是满心欢喜。它已是表里如新,对付一个冬季是一个冬季。那年代,不能讲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只能是新的不来,旧的一定不去。但我不会缝制。暑假里,翻五十里山路,请姑姑。姑姑有一手好针线,缝制棉衣棉裤的同时,还要给我做一双千层底布鞋。(有删改)7 . 本文的标题有什么作用?8 . 作者围绕“黑棉裤”主要写了四件事,根据提示加以概括。天气很热还穿棉裤走亲戚_翻山路请姑姑缝制棉衣棉裤9 . 品析文中两处加点词的表达效果。那旗帜的外衣,撩着我的心。眉间坠三条沟,如“川”字。10 . 请赏析文中画横线句子在表达上的妙处。布面划丝划得薄如蝉翼,针尖用力失当,就会撕开牛眼一般的洞来。11 . 文中的“我”,一个九岁的孩子,没了娘,连条像样的夹裤都没有,面对父亲的焦急和染坊师傅的叹息,“我”的反应如何?纵观全文,请简要概括“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12 . 文章以一个孩子的视角回忆往事,读来虽辛酸却不悲凉,为什么?请从文中找出一处来,作简要分析。阅读文段,回答下面小题。两角钱( 作者:肖复兴)那天下午,我去邮局寄信,人很多,大多是在附近工地干活的民工。才想到那天是他们发工资的日子,在往千里之外的家里寄钱。我寄了一摞子信,最后算邮费,掏光了衣袋里所有的零钱,还差两角钱。我只好掏出一张100元的票子,请柜台里的邮局服务员找。她没有伸手接,望了望我,面色不大好看。为了两角钱要找100元的零头,这确实够麻烦的,难怪服务员不大乐意。我下意识弯腰又翻裤兜的时候,和一个男孩子的目光相撞。十四五岁的样子,一身尘土仆仆的工装,不用说,也是工地上的民工,跟着大人们一起来寄钱。我发 现他的眼光里流露着犹豫的眼神,抿着嘴,冲着我似笑非笑的样子,有些怪怪的。而他的一只手揣在裤袋里,活塞一样来回动了几下,似掏未掏的样子,好像那里藏着 刺猬一样什么扎手的东西,更让我感到奇怪。没有,裤袋也翻遍了,确实找不出两角钱。我只好把那张100元的票子又递了上去,服务员还是没有接,说了句:你再找找,就差两角钱呀。可我确实没有啊,我有些气,和那位服务员差点吵起来。这时候,我的衣角被轻轻地拉了一下,回头一看,是那个小民工,我看见他的手从裤袋里掏了出来,手心里攥着两角钱,【甲】冲我笑了笑:我这里有两角钱。说完这话,他羞 涩的脸红了。我接过钱,还带有他手心的温热,虽然只是两角钱,也是他的血汗钱。我谢了他。他微微地一笑,只是脸更有些发红了。真是一个可爱的孩子。接过两角钱,服务员的脸上呈现了笑容。邮戳在信件上欢快地响了起来。寄完信,我去附近的超市买东西,破开了那100元的票子,有了足够的零钱。我又回到邮局里,我想如果那个孩子还在,应该把钱还给他。他还真的在那里,还站在柜台的角上。那些民工们还没有汇完钱,他在等着大人们一起回去。我向他走了过去,他看见了我,冲我笑了笑,因为有了那两角钱,我们成为了熟人,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走到他的身边,我突然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头。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但看到他那样的笑,总觉得他是在为自己做了一件帮助人的好事,才会这样的开心。 能够帮助人,尤其是帮助那个看起来比自己大或强的人,心里总会产生一种美好的感觉吧。我当时就这样想,干嘛要打破孩子这样美好的感觉呢?一句谢谢,比归还 两角钱,也许更重要吧?我轻轻地抚摸了一下他的头,问了句:还没走呀?然后,我再次郑重地向他说了声:谢谢你啊!【乙】他的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以后,我多次去过那家邮局,再也没有见到那个孩子,但我怎么也忘不了他。他让我时时提醒自己,面对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能够伸出手来去帮助他人,一定要伸出手去。不过。我有时总会想,没有还给孩子那两角钱,这样做到底对不对?13 . 文章叙述的中心事件是什么?请概括回答。14 . 请结合上下文,说说下面句子中黑体字词语的表达作用。我发现他的眼光里流露着犹豫的眼神,抿着嘴,冲着我似笑非笑的样子,有些怪怪的。15 . 文中数次写到小民工的“笑”,请结合【甲】 【乙】两句的语境,简要分析其“笑”的不同含意?【甲】:_【乙】 :_16 . 下列各句是对选文本的理解分析,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反映了男孩纯洁天真的心灵,也让“我”在世俗的社会中看到了美好的希望。B“我再次郑重的向他说了声:谢谢你啊!”“郑重地”突出了“我”对他的感激是真诚的,表现“我”对人与人之间和谐、真诚相处的关系的肯定与期待。C作者最终没有还钱,是因为觉得两角钱确实微不足道,哪怕是对一个小民工。但事后又心存纠结,那两角钱而后悔不已。D本文语言朴实无华,而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等的描写都十分生动传神。三、情景默写17 . 古诗文名句默写。我寄愁心与明月,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正是江南好风景,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_,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可怜九月初三夜,_。(白居易暮江吟)_,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乡愁是游子笔下永恒的主题,亲情是人类割舍不掉的情感。马致远一句“夕阳西下,_”诉说离家的愁思;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 “_,应傍战场开。”王湾停宿北固山下,借“鸿雁传书”表达思乡之情,“乡书何处达?_。”李益夜上受降城,“_,_。”描绘凄凉幽怨的笛声唤醒了征人的思乡情绪。四、课外阅读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馀,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上又尝谓侍臣曰:“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节选自资治通鉴)注释:上:皇上,此处指唐太宗。哂(shn):微笑,此处含有微讽之意。不暇顾:顾不上。野宿:在野外露宿。18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民之所以为盗者 /客之美我者B夫欲盛则费广/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C君富而国亡 /学而不思则罔D犹割肉以允腹 / 能以径寸之木19 . 请用三条“/”线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朕 当 去 奢 省 费 轻 徭 薄 赋 选 用 廉 吏 使 民 衣 食 有 馀20 . 从不同的止盗方法中可看出唐太宗是个什么样的君王? 五、名著阅读21 . 阅读骆驼祥子选段,根据要求填空。“不喝就滚出去!好心好意,不领情是怎着?你个傻骆驼!辣不死你!连我还能喝四两呢。不信,你看看!”她把酒盅端起来,灌了多半盅,一闭眼,哈了一声,举着盅:“你喝!要不我揪耳朵灌你!”上面语段中的“她”是(1)_(人名),小说刻画了她(2)_的性格特点(至少答出两点)。六、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下题。22 . 根据上面的连环画,对文同画竹时能够做到“胸有成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