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中国地理概况 第18讲 中国的农业课后训练达标_第1页
(区域地理)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中国地理概况 第18讲 中国的农业课后训练达标_第2页
(区域地理)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中国地理概况 第18讲 中国的农业课后训练达标_第3页
(区域地理)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中国地理概况 第18讲 中国的农业课后训练达标_第4页
(区域地理)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中国地理概况 第18讲 中国的农业课后训练达标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8讲中国的农业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融水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北部,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滇黔桂石漠化片区县。2015年当地政府提出了“山上茶牛羊、田里稻鱼螺”的产业思路,梯田里种的是特色紫黑香糯米,稻子全部用山泉水灌溉,稻子收获后,田里的禾花鱼也养大了,排干田里面的水,就把鱼收上来。据此回答12题。1与同纬度东部地区水稻种植业相比,融水苗族自治县水稻()a生长期短b品质好c投入劳动力少 d单位面积产量高2“山上茶牛羊、田里稻鱼螺”的产业思路体现了()a山区资源的立体开发b小流域的综合治理c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d与相邻区域的经济联系解析:第1题,与同纬度东部地区水稻种植相比,融水苗族自治县水稻种植用山泉水灌溉,水质好,且当地海拔较高,昼夜温差比同纬度东部地区大,所以水稻品质好;由于是山地,融水苗族自治县稻谷的生长期比同纬度东部地区要长;融水苗族自治县投入劳动力较多,但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没有同纬度东部地区高。第2题,“山上茶牛羊、田里稻鱼螺”的产业思路体现了山区农业资源的立体开发与综合利用。答案:1.b2.a(2019马鞍山模拟)水稻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受自然条件和农业发展状况影响,其空间分布不断变化。下图为19802010年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及总产量重心迁移轨迹。读图回答34题。319802010年我国水稻产量重心()a迁移距离和幅度小于面积重心b主要迁移方向表现为“北进东移”c总体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d与面积重心空间变化趋势相反4我国水稻面积重心和产量重心迁移轨迹表明()a西北地区的水稻总产量增加b南方地区的商品粮地位上升c北方地区水稻生产效率上升d西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扩大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9802010年我国水稻产量重心迁移距离和幅度均略大于面积重心;主要迁移方向是东北方向,表现为“北进东移”。第4题,从上题分析可知,我国水稻面积重心和产量重心向东北方向迁移,说明我国北方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有所增加,北方水稻生产效率上升。答案:3.b4.c(2019太原联考)在我国天然无污染的偏远地区,经常出产高品质的生鲜水果,由于距离消费地远,加上生鲜水果不耐储存,经常出现滞销现象,果农苦不堪言。某知名电商企业响应国家“精准扶贫”号召,利用现代发达的物流业,与偏远地区合作,将生鲜水果进行互联网销售。据此回答56题。5电商选择与偏远地区合作进行生鲜水果销售的主要原因是()a这些地区野生林果资源丰富b这些地区交通、物流发达c当地劳动力成本低d帮助当地农民脱贫6下列对“互联网农业”形式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利于农产品品牌建设b制约农业生产规模扩大c增加物流运输成本d增加市场交易成本解析:第5题,根据题目可知,偏远地区生鲜水果面临销售困难,不能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某电商企业响应国家号召与其合作,促进了水果销售,增加了果农收入,帮助果农脱贫致富。第6题,农产品整体的品牌缺位,导致农产品比其他品类具有更大的品牌打造空间,所以农产品电商的快速增长,利于加快农产品品牌的建设;“互联网农业”扩大了特色农产品销售的地域范围,销量的提升利于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互联网农业”对物流运输成本没有影响,会降低市场交易成本。答案:5.d6.a“第六产业”是指不仅种植农作物(第一产业),而且从事农产品加工(第二产业)与销售农产品(第三产业),以获得更多的增值价值,同时将第一、二、三产业相加正好等于六,故名“第六产业”。在成都温江区万春一个叫“土豆传奇”的基地,每亩每年的综合产值近10万元。他们在农业发展中坚持一、二、三产业整合发展,形成了集紫色马铃薯种植、副食品加工、游客体验和农家乐等于一体的现代化生产基地。据此回答78题。7发展“第六产业”能显著()扩大农产品出口提高机械化水平增加就业机会 提升产品附加值a bc d8“土豆传奇”的成功对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启示是()a大力发展信息化农业b促进农业向多元化发展c提高农产品的销售价格d发展集约型的生态农业解析:第7题,结合“第六产业”的概念,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及销售,因此延长了产业链,促进了经济发展,增加了就业。但对于农产品的出口和机械化水平则没有显著的影响。第8题,“土豆传奇”形成了集紫色马铃薯种植、副食品加工、游客体验和农家乐等于一体的现代化生产基地,因此主要体现了农业的多元化发展。答案:7.d8.b读我国牛奶优势产区分布图,回答910题。9东北牛奶优势产区最主要的优势应是()a市场优势 b资源优势c环境优势 d加工优势10京津沪牛奶优势产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a环境保护压力大,饲草饲料资源比较缺乏b由于地域面积不大,消费市场狭小c轻工业不发达,加工技术落后d居民对乳品消费存在戒备心理,市场萎缩解析:第9题,东北的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畜牧业区,故资源优势最为突出。第10题,京津沪地区工业发达,技术先进,人口集中,理念开放,消费市场广大,主要存在环境保护压力大、饲草饲料资源短缺的问题。答案:9.b10.a(2019潍坊高三期中)广西素有“天然绿色大棚”的美称,适宜蔬菜种植。随着“百色一号”果蔬绿色专列的正式运营,广西成为我国最大的“南菜北运”生产基地,是全国最大的“冬菜篮子”。下图示意我国的“南菜北运”三个省级行政区蔬菜种植面积。据此回答1112题。11广西被誉为“天然绿色大棚”主要得益于()a独特的气候 b肥沃的土壤c优质的水源 d廉价的劳动力12广西冬春蔬菜种植面积大,主要是因为()果蔬绿色专列的开通北方消费市场广阔冷藏保鲜技术发展夏菜病虫害较多a bc d解析:第11题,广西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适宜蔬菜的种值,尤其是冬春蔬菜的种植,被称为“冬菜篮子”,因而有“天然绿色大棚”的美称,a对;其他许多地区也有肥沃的土壤、优质的水源和廉价的劳动力等,但冬季气温低,并不适宜种植蔬菜,b、c、d错。第12题,冬季,北方地区气候寒冷,不适宜蔬菜种植,蔬菜缺口较大,消费市场广阔,对;北方地区与广西距离遥远,果蔬绿色专列的开通,加强了生产与消费的联系,促进了广西冬春蔬菜种植面积的扩大,对;冬季,我国北方地区气候寒冷,蔬菜不需要冷藏运输,错;夏季,我国适合蔬菜种植的区域面积较广,市场竞争激烈,广西种植蔬菜的气候优势不明显,错。答案:11.a12.b二、综合题(共40分)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猕猴桃原产于我国长江流域,是落叶藤本植物,不耐干旱,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喜光,要求日照时间为1 3002 600小时,生长的土壤以深厚肥沃、透气性好、微酸性的砂质土壤为宜。近年来淄博博山源泉镇以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成为山东省种植猕猴桃的最佳区域,并逐渐实现规模化种植,成为猕猴桃种植基地。博山猕猴桃早熟,口感甘甜,每年在全国大部分猕猴桃上市前就销售一空。下图示意博山位置及地形。(1)简述博山源泉镇适宜种植猕猴桃的优势自然条件。(8分)(2)每年冬季,果农都要对果树进行冬灌。推测果农冬灌的原因。(6分)(3)指出博山猕猴桃销售的市场优势。(6分)解析:(1)主要结合材料中给出的猕猴桃的生长习性及区域图,从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等方面分析源泉镇的自然环境特征,并找出适宜种植猕猴桃的优势自然条件。(2)根据当地气候条件推测果农冬灌的原因。例如,当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冬灌可提高猕猴桃树的抗寒和抗旱能力,利于果树安全越冬;同时,冬灌可提高土壤墒情,利于预防春旱。(3)获取和解读文字材料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根据“博山猕猴桃早熟,口感甘甜,每年在全国大部分猕猴桃上市前就销售一空”可知其上市早,品质优,市场广阔;根据“逐渐实现规模化种植,成为猕猴桃种植基地”可推知其已实现规模化种植,生产成本低,市场竞争力强,而周边地区种植面积小,竞争力小。答案:(1)温带季风气候,比较湿润,光热条件适宜;地处河谷地带,砂质土壤,土层疏松、深厚,肥力高;位于河流上游,水源充足,水质好。(2)减轻冻害,保证树木安全越冬;增加土壤含水量,预防春旱,提高果树产量。(3)上市早,品质优,市场广阔;规模化种植,生产成本较低,市场竞争力强;周边地区种植面积小,竞争压力小。14(2017高考江苏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我国粮食供需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图1为2012年中国粮食供需空间分布示意图。材料二区域粮食供需状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图2为20052013年江苏省人口变化与粮食增产关系图。(1)与全国高余粮区相比,简述高缺粮省市的主要分布区域及其形成原因。保障高缺粮地区粮食供给的主要措施有哪些?(10分)(2)据图2,简述江苏省人口变化粮食增产关系的主要区域差异。(4分)(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粮食的品质。江苏不少农业示范区推广种植有机大米,试分析种植有机大米的有利条件。(6分)解析:(1)从图1中可以直接看出高缺粮省市主要分布在京津地区及长江以南沿海地区,其缺粮原因可以从人均耕地少、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等方面分析,解决措施主要有粮食跨区域调配、发展农业科技等。(2)从图2中可以看出苏南和苏北人口变化及粮食增产变化。苏南人口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