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练习题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练习题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练习题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练习题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练习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白天热来夜间冷,一棵豆子打一捧”,该农谚体现了影响“豆儿”产量的非生物因素是( )A温度B水C空气D光2 . 现实中有许多实例能说明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实例中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北方多种树木入冬会自动落叶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C部分宠物犬进入盛夏脱毛D城市绿化改变了空气质量3 . “草盛豆苗稀”与“雨露滋润禾苗壮”都说明了A环境对生物的作用B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生物对外境的适应D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4 . 某地有一个大型的石灰厂,其白色的粉尘使周围的植物都变成了灰白色。如果该厂长期生产,请你推测,该厂周围环境中不同颜色的蛾类最可能的变化结果是图中的ABCD5 . “南橘北枳”所描述的变异,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的差别B染色体畸变C基因突变D人为因素6 . 沙漠中的仙人掌的根扎得很深,是因为那儿缺少( )A动物B阳光C温度D水7 . 地衣是真菌与藻类生活在一起形成的,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为藻类提供水和无机盐,这种现象叫做( )A寄生B共生C腐生D竞争8 . 1960年,科学家对世界上最深的马里纳海沟进行了考察,发现海沟深处有鱼虾之类的动物,但没有绿色植物。这主要是因为那里A没有氧气B温度太低C没有阳光D没有植物必需的无机盐9 . 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大树底下好乘凉B莲藕的茎和叶柄是中空的C千里之堤毁于蚁穴D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加疏松10 . 下列动物中属于鱼类的是( )A章鱼B鲨鱼C娃娃鱼D鲸鱼11 . 在生物实验过程中,当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与预期不一致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再重复多次实验B分析原因重做实验C检查实验方案是否科学合理D修改实验现象,使之与预期一致12 . 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够运动的物体就一定是生物B蝴蝶的体色与周围的落叶颜色一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C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肾”之称13 . 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合作关系B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有着与其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C生物的生存环境是指影响生物的所有非生物因素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4 . 变温动物即动物的体温随着外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蛇属于变温动物,下列生物环境中,推测不适合蛇生存的是( )A热带雨林B亚热带森林C寒带冻原D温带草原15 . 白蚁以木头为食,但是自身不能消化木纤维。白蚁肠内的鞭毛虫能够将木纤维分解成果糖,这些果糖既可以供白蚁利用,又可以作为鞭毛虫的食物。白蚁和它肠内的鞭毛虫的关系是A竞争B捕食C寄生D共生16 . 在农田中,对田鼠有直接影响的生物因素是( )青蛙 蚯蚓 黏虫 蛇 甘薯 猫头鹰ABCD17 . 雪松的叶为针形叶,叶表面有角质层,耐寒耐旱。这种现象说明( )A生物能影响环境B生物能适应环境C生物能改变环境D生物彼此之间相互影响18 . 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试验中,对照组是( )A有光的组B无光的组C两组都是D所有参与实验的组19 . 下列关于粮食贮存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低温、干燥、增加氧气浓度B低温、潮湿、增加氧气浓度C低温、干燥、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D低温、潮湿、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20 . “三月桃花连十里,九月菊花初开放”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A光照B水分C土壤D空气21 . 下列现象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仙人掌的叶变为刺B北极熊的体色是白色C竹节虫的身体像竹枝D植物茂盛的地方空气湿度大22 . 用下面的实验装置中,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条件。自变量分别是什么?A湿土、干土B湿土、干土、阳光 C土壤湿度、阳光D水分、阳光二、综合题23 . 下图是沙漠狐和极地狐。请仔细观察,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是_狐,图乙是_狐。(2)它们的主要差异是_。(3)造成极地狐和沙漠狐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是_。三、资料分析题24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土地沙化是我国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防沙治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以生物措施为主,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有机结合,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土地沙化。一是要采取封禁的办法,保护自然生态,促进植被自然修复,保护沙漠的结皮层;二是要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办法,突出对重点沙尘源区的治理,增加林草植被覆盖;三是要通过强化执法的手段,严格禁止滥樵采、滥放牧、滥开垦,保护治理成果,恢复自然植被。(1)滥樵采、滥放牧、滥开垦是土地沙化的重要原因,这一原因属于_对_的影响。(2)防沙治沙要以生物措施为主,这是利用了_对_的影响。(3)从土地沙化到恢复自然植被,你认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什么?_四、实验探究题25 . 某同学经常看到蚂蚁吃饼干之类的含糖食物,但从没有看到它们吃酸味、辣味的东西,于是设计了如下“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的食物”的实验:材料用具:一小窝蚂蚁,纸盒一个,滴管两支,消毒棉花团若干,糖水、清水各一小杯。实验步骤:取两小块大小相同的棉花团,分别滴入浓糖水和清水,放置在纸盒的一侧。将一小窝蚂蚁放在纸盒的另一侧请根据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1)这个实验的假设是_?(2)这个实验的变量是_。(3)如果有较多的蚂蚁在_的棉花团处聚集,则说 明蚂蚁喜欢甜的食物。(4)为了要获得准确的结果,往往要做多次实验。这种做法称为(_)A设置重复组B求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