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_第1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_第2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_第3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_第4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的“侯氏制碱法”誉满全球,其中的“碱”指纯碱,也就是下列中的( )A氢氧化钠B碳酸氢钠C碳酸钠D氯化钠2 . 在生活中,垃圾“先”分类“后”处置,既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又可减少垃圾处置量。在科学实验中,也有许多涉及操作上的“先”、“后”问题,如果顺序颠倒,就会影响实验效果或导致事故的发生。下列描述的操作中,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先在烧杯中倒入适量浓硫酸,然后将水沿烧杯壁缓缓倒入烧杯中并用玻璃棒搅拌B用pH试纸测溶液的酸碱度,先将pH试纸润湿,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C氢气还原氧化铜反应完成后,先停止通氢气,然后熄灭酒精灯D检验蜡烛燃烧的产物中是否有CO2、H2O,先用无水硫酸铜检验H2O,后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3 . 某温度下,硫酸铜热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观察到的现象是( )A有蓝色晶体析出B溶液变为无色C溶液变为绿色D有白色晶体析出4 . 小明在研究电路特点时,用电流表测得通过导线a的电流为3A,导线b的电流为1A,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通过导线c的电流为2AB通过导线d的电流为3ACL1的电阻小于L2的电阻DL1两端的电压等于L2两端的电压5 . 以下探究实验装置中,不能完成探究内容的是( )A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B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C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D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6 . 呼吸的全过程包括下面四个环节,其正确的顺序是(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肺的通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ABCD7 . 地球上的生物是形形色色、多种多样的,有关下图四种植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绵没有根、茎、叶的分化B卷柏用孢子繁殖后代C银杏有果实,属于被子植物D月季有花、果实等器官8 . 加酶洗衣粉中添加了多种酶,如蛋白酶和脂肪酶等,可以有效地清除衣物上奶渍、油渍等,并且对人体没有毒害作用,深受广大消费者所喜爱。然而,如图所示,不同温度条件下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是不同的。下列有关加酶洗衣粉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全羊毛与丝织品(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不宜在加酶洗衣粉中长时间浸泡,否则容易使它们受损。B在使用加酶洗衣粉时,最好用40左右的温水浸泡衣物。C在没有温水的情况下,适当延长浸泡时间,也可以达到较好的洗涤效果D酶是生物体细胞制造的一种蛋白质,所以必须在细胞内起作用9 . 渔民从海水中打捞起一种动物,经解剖发现它有脊椎骨,繁殖方式是胎生、哺乳。请你根据所学的动物学知识判断这一动物可能与下列动物同一类的是( )A企鹅和蟾蜍B蝙蝠和白鳍豚C扬子鳄和娃娃鱼D鸭和熊猫10 . 如图所示的四个小实验中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的是( )A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B蓝墨水滴入热水中,烧杯水变蓝C压紧的两铅块能吊起玩具熊D用力推活塞,针管内的水很难被压缩11 . 在化学变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B原子可以被创造,但不能被消灭C原子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创造D原子总是不断地被创造和被消灭12 . 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对于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玻璃外墙耀眼的“反光”是因为光发生漫反射B是光的直线传播,墙上“手影”是手经过小孔所成的实像C是光的折射,水中“筷子”(侧面看)是水中筷子的放大、正立的虚像D是平面镜成像,“倒影”是白鹤在水面成等大、倒立的虚像13 .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制取纯净水B气体扩散实验C称量NaOH固体D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14 . 第一个用实验的方法测定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 )A牛顿B帕斯卡C托里拆利D阿基米德15 . 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植物的无性生殖包括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等,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具有母本的遗传特性B青蛙的变态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C雌雄蛙的抱对现象是交配过程,是为了让蛙卵完成受精作用D一般是鸟卵越大,孵化所需要的时间就越长二、填空题16 . 一轮船从内河驶入大海,船受到的重力大小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船受到的浮力大小_,船排开水的体积_。17 . 硫酸锌有治疗皮肤疾病,防治果树苗圃的病害,作为木材产品的防腐材料等用途,请任选原料,写出能制取硫酸锌的化学方程式(写出三个)_18 . 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太阳能来加热水的一种装置,小新同学家有一台太阳能热水器安装在离地面10m高的屋顶上。现需要将初温为10C的100kg的水,加热到60C,则:(1)把这些水从地面输送到屋顶的热水器中,需要对水做多少功?_(2)这些水要从太阳那里吸收多少热量?_(3)下雨时,改用热水器中的电辅助设备加热(加热功率为3000W),若不计热损失,加热这些水需多长时间?_ g=10N/kg,19 . 近日上线的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网上博物馆,立体展示了出土的精美文物,有效利用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吸引不少网民浏览欣赏。如图是网上博物馆展出的3件文物。(1)上述三件文物中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_。(填序号)(2)出土的铁质编磬锈蚀严重,金饼却依然金光灿灿,从物质性质的角度解释其原因_。20 . 小科同学从某玩具厂得到三块相同的积木,利用该积木和简单的器材在家里进行了“科学小实验”。请分析回答:(1)称得一块积木的质量为144 g,测得该积木的长10 cm、宽6 cm、高4 cm,则积木的密度为_g/cm3。(2)当将积木搭成如图三种方式时,积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小关系为_(用p甲、p乙、p丙表示)。(3)把一块积木放入水中,若要使积木的上表面恰好浸没,则在积木上至少要施加的力为_N。(水1.0103 kg/m3,g取10 N/kg)21 .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取10g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取60 g稀硫酸分六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实验数据如下:(提示:铜不与稀硫酸反应)(1)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2)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22 . 如图所示,质量为50g的金属小球从导轨的a处自由滑下,依次经过b处、c处,到达d处时恰好停下。(1)在从a到b的过程中,重力做功为_J;(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小球克服导轨摩擦消耗的机械能为_J.(g=10N/kg)三、探究题23 . 去年暑假小芬参加学校的生存夏令营,学到了许多野外生存的知识与技能。(1)由于声音具有能量,为了防止触发雪崩,在攀登雪山时应禁止。(2)在野外取火时一般使用防风打火机,由于在出气口上方多了一个金属网罩,点火后网罩温度即刻升到很高的温度,这样当火焰吹灭被吹灭后,机内喷出的燃气又会被灼热的网罩点燃。为此制成网罩的金属须具有的属性。(3)为抗风,搭帐篷时要用“地钉”(类似于长铁钉)将帐篷固定在地面上,小芬发现地面越松软,地钉插入越容易,固定效果越差,原因主要是。小芬如果用100N的压力将重5N的地钉竖直匀速插入地面,则地钉与地之间的摩擦力为N;若要将地钉拔出,则至少需N的拉力。(4)小芬获悉科考队将再测珠穆朗玛峰高度的消息后,设计了一份装备清单和两个探究活动,请帮她完成任务:装备名称防裂唇膏高压锅带有冰爪的登山鞋装备原因高原风大,空气干燥,人体中水分蒸发得快紫外线照射强烈(5)珠峰绒布河谷地区风景美丽,可作为开发旅游胜地。你认为她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24 . 小明把去除氧化膜的铝条用线栓好(线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上部,除了观察到事先预计到的现象外,还发现了一些其他现象:反应一开始产生了较多气泡,试管壁发烫;反应较长时间后,铝条周边溶液接近无色透明,铝条以下溶液颜色几乎没变,上下溶液界面清晰,分层明显。(1)事先预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2)解释试管中溶液出现分层的原因:_。(3)小明对气泡的成分提出了如下假设:可能是氢气;可能是二氧化硫;可能是氧气;可能是因为在实验过程中没有闻到刺激性的气味,所以小明同学排除气体是_的可能性。(4)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另取相同原料做了该实验,并用尖嘴导管将产生的气体导入洗涤液中,洗涤液中出现大量气泡,点燃气泡时发出爆鸣声并看到火焰。老师告诉他铝片表面产生的气体就是氢气,检验该气体时,不是直接在尖嘴导管口点燃,而是点燃从洗涤液中冒出的气泡。老师为什么要求小明这么操作?_小明还有一个疑问:为什么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会产生氢气呢?小明查阅资料得知,硫酸铜溶液属于酸性溶液,酸性溶液和酸溶液具有某些相似的性质。25 . 小明等3人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来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其实验过程如下:(1)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电路中的A、B、C处,将第一次测出的电流值填入下表:A处的电流IAB处的电流IBC处的电流IC第一次测量0.100.120.22第二次测量0.200.240.44第三次测量0.250.300.55(2)为了防止个别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采用了以下两种方法之一来重复实验,完成第二次和第三次测量。方法一:改变电源电压。方法二:更换其中一条支路中的灯泡(规格不同)。请你根据他们的实验步骤和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上面设计的表格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表格补充完整后,通过对上面数据的分析可知,后面两次实验是采用方法_来进行的。实验的结论是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等于_。26 . 小明使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测量前,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进行天平横梁平衡的调节。调节完成后,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1)请你指出小明调节天平横梁平衡的过程中遗漏的操作步骤:_;(2)完成遗漏的操作步骤后,为了调节横梁平衡,他需向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中央刻度线或在中央刻度线两侧等幅摆动;(3)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后,小明将小石块放在左盘,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标尺上的游码位置,横梁恢复平衡,这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_g;(4)小科观察铭牌时,发现该天平的最大测量值为200g,但他认为应为210g。你认为小科产生这种错误想法的原因是_。27 . 在“探究舌对甜、酸、苦、咸的敏感区域”的实验中,清水的用途是( )A漱口,去除牙齿中残余的食物渣B漱口,防止味道残留、混合而“串味”,影响实验效果C因为口干舌燥要润喉D一点用处也没有28 . “灰水粽”是指用草木灰的浸出液(俗称“灰水”)浸泡糯米做成的粽子。小乐对制作“灰水粽”的草木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展开了如下探究:(查阅资料)糯米中加入食用碱可起到中和微生物生成的酸、软化食物纤维等作用;草木灰中富含钾盐,主要成分是K2CO3,还含有少量K2SO4和KCl。(实验)检验草木灰的成分,用如图装置测定草木灰中K2CO3的质量分数(草木灰中其他成分遇稀盐酸不产生气体)。(1)取少量草木灰浸出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观察到酚酞试液_,则说明草木灰的浸出液呈碱性。(2)写出检验草木灰的浸出液中存在Cl-的实验方法:_。(3)如图实验过程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作用除了可搅拌乙、丙中的反应物外,还能_。(4)若通过测定丙装置质量的增加量来计算K2CO3的质量,其结果会偏大。原因是_。四、简答题29 . “中东呼吸综合症”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MERS病毒)而引起的发热呼吸道传染病,该病毒于 2012年在沙特阿拉伯首次被发现。迄今为止,有 27个国家报告了中东呼吸综合征病例。该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较高的病死率。(1)MERS病毒是一种烈性病毒,属冠状病毒科,科学家认为MERS病毒属于生物的主要判断依据是_;A病毒微小B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C能在人体细胞内繁殖D能使人体发病(2)通知要求在入境通道对申报或发现有发热、出血等症状者,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及时转交指定医疗机构诊治。该预防措施属于_。30 . 图甲表示某植物在恒温30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试回答:(1)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图甲曲线中X点将向 _(填“上”或“下”)移动;(2)利用图乙装置来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利用这套装置可以探究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实验中通过观察_来判断光合作用速率。(3)坐标曲线图丙中若纵坐标代表人体内酶的催化效率,横坐标代表温度,那么B点所对应的横坐标值为_。(4)若纵坐标代表一个初级消费者种群,横坐标代表时间,那么出现该变化的可能原因是:_。(5)若纵坐标代表人体内的血糖浓度,横坐标代表正常人饭后的时间,曲线BC段的最主要成因是_。31 . 请用植物的感应性知识解释下列现象:(1)朵朵葵花向太阳:_性(对_做出的反应)(2)含羞草叶片闭合:_性(对_做出的反应)32 . 用所学科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可以模拟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潜水艇从水下500米下潜到1000米时所受的浮力大小将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果向外拉动甲图中的注射器活塞,那么模拟潜水艇的试管将_(填“上浮”、“下沉”或“位置不变”)(2)乙图表示水循环模拟图,图中B表示的是水循环中的_环节;水循环的动力来自 _。(3)能使丙中石蜡熔化,塑料片掉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