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模拟)_第1页
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模拟)_第2页
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模拟)_第3页
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模拟)_第4页
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句子默写 (共1题;共2分)1. (2分) (2019七上惠东月考) 古诗文默写。 (1) _,_,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 (2) 夜发清溪向三峡,_。(峨眉山月歌) (3) _,一夜征人尽望乡。(夜上受降城闻笛) (4) 观沧海抒发诗人吞吐日月星宿的万丈豪情的诗句是:_,_;_,_。 (5) 次北固山下中暗示世间新旧事物更替快的哲理的句子是_,_。 二、 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4分)2. (4分) (2019八下融安期中)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A】那时我的祖母虽然还康健,但母亲也已分旦了些家务,所以夏期便不能多日的归省_了,【B】只得在扫墓完毕之后,抽空去住几天,这时我便每年跟了我的母亲住在外祖母的家里。【C】那地方叫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_的,临河的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D】但在我是乐土,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戴,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_幽幽南山”了。(1) 文段中横线前的画波浪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 xng p gnB . shng b gnC . xng p gnD . shng b gn(2) 文段中的四个划线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AB . BC . CD . D(3) 文段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我们鲁镇的习惯,本来是凡有出嫁的女儿,倘自己还未当家,夏间便大抵回到母家去消夏。B . 只得在扫墓完毕之后,抽空去住几天,这时我便每年跟了我的母亲住在外祖母的家里。C . 那地方叫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D . 但在我是乐土,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三、 名著阅读 (共1题;共2分)3. (2分) (2019七上芜湖期中) 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题目。 (1) “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 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这句话出自朝花夕拾中的_本文记叙作者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热切盼望着出门,父亲却要我临走的时候背_,让我感到痛苦,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的不合理。 (2) 朝花夕拾中的妇女形象不多,一个是虚伪自私、怂恿小孩子做坏事的_,还有一个是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回忆了善良、真诚、热爱和关心孩子的_。 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2分)4. (12分) (2019九下北部湾模拟) 班级正在开展“自觉遵守规则,共建和谐社会”的主题活动,根据要求逐项完成以下任务。 (1) 【观点论述】2018年8月21日,从济南站开往北京南站的高铁上。一名女乘客遇到一名男子霸占了自己靠窗座位,于是拿出票提出交涉。男子不但不肯让出座位,反而责问女乘客:“谁说一定要对号入座?”高铁男霸座事件,“如何看待自觉遵守规则”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请围绕话题,发表议论,写出观点、理由及结论。(80字以内) (2) 【故事链接】下图与教材内容有关,请将该故事简要叙写出来。(60字以内) (3) 【对联续写】下面有一幅未完成的对联,结合以上材料,续写下联。 上联:去私扶公扬正气下联:_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21分)5. (21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这首诗写到了哪个传统节日?从诗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六、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5分)6. (25分) (2019八上宝山月考)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说数沈致远自然数1、2、3是数学之起点,其他所有的数都是从自然数衍生出来的。自然数的实物原型可能是十个手指,否则我们不会采用十进位制。 自然数均为正数,负数之引入解决了小数不能减大数的困难,例如1-2-1。负数也是有原型的,欠债不就是负资产吗?所以负数概念的形成恐怕与人类早期的商业借贷活动有关。零是数学史上的一大发明,其意义非同小可。首先,零代表“无”,没有“无”何来“有”?因此零是一切数之基础。其次,没有零就没有进位制,没有进位制就难以表示大数,数学就走不了多远。零的特点还表现在其运算功能上,任何数加减零,其值不变;任何数乘以零,得零零的原型是什么?是“一无所有”还是“四大皆空”?零和自然数以及带负号的自然数统称为整数。以零为中心,将所有的整数从左到右依次等距排列,然后再用一根水平直线将它们连起来,这就是“数轴”。每个整数对应于数轴上的一个点,这些点以等距离互相分开。你看!负数和正数分列左右如雁翅般排开,零居中央,颇有王者气象。分数的引入解决了不能整除的困难,例如1313。分数当然也有原型,例如三人平分一个西瓜,每人得三分之一。数轴上相邻两个整数之间可以插入无限多个分数以填充数轴上的空白,数学家一度认为这下子总算把整个数轴填满了。换句话说,所有的数都已被发现了。其实不然!有些数就根本无法以整数或分数来表示,最著名的就是圆周率3.14159265358979323846圆周率既不循环,也无终结,包含着无限的信息。想想看!北京图书馆里浩如烟海的藏书所包含的信息虽然极多,但仍是有限的,而圆周率却包含着无限的信息,怎能不令人惊叹!数学家将像圆周率那样无法用整数或分数表示的数称为“无理数”。有了无理数以后,原来的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对数的寻求是否到此为止呢?数学家并不满足,继续孜孜以求,寻找尚未发现的新数,果然被他们找到了。发现的契机是研究一些数的平方根:4的平方根是2,是正整数;2的平方根是一个无理数,和圆周率类似。那-1的平方根是什么?大家都知道任何数的平方均为正数,据此-1的平方根就根本不存在。但不存在的东西可以创造出来!这就是科学的创新精神。数学家为此创造了“虚数”,以符号i表示之,并规定i的平方为-1,-1的平方根当然就是i了。同理,-4的平方根就等2i,即2乘以i。引入虚数固然解决了负数开平方的难题,但也带来了另一个困难虚数在数轴上没处摆。这迫使数学家创造出一根“虚数轴”,使之与改称为“实数轴”的原来之数轴相垂直。由虚、实两根数轴组成的平面称为“复平面”。实轴上的点是实数,虚轴上的点是虚数。复平面上其余的点就是“复数”,它包含实数及虚数两个部分。零就是实轴与虚轴的交点,是整个复平面的中心,仍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从实数轴上的“雁翅排开”,发展到复平面上的“众星捧月”,无论数的概念怎样扩大,零的特殊地位始终不变。难怪最近在网络上评选一千年来最重要的发明时,零也在被提名之列。我有一首小诗单咏零:零赞_谁说数学枯燥无味?数学天地充满了诗情画意,有待我们去发掘。虚数和复数有没有实际的原型呢?乍看似乎“虚”无飘渺,“复”杂得很。其实虚数和复数都有原型:电工学中的虚功要用虚数表示,量子力学中的波函数要用复数表示。谁说数学太抽象?即使抽象如复数,其应用也实际得很呢。从自然数到负数和零,再到分数、无理数和复数,数的发展史是否还有更新pin章?我们且拭目以待。(1) 第段中“数的发展史是否还有更新的pin章”的“pin”应写作_。 (2) 第段画线句运用了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3) 段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内容”分别是( ) A . 时间顺序 人类认识“数”的过程及“数”的概念B . 逻辑顺序 人类认识“数”的过程及“数”的原型C . 时间顺序 人类认识“数”的时间及“数”的概念D . 逻辑顺序 人类认识“数”的时间及“数”的原型(4) 第段末作者引了自己写的一首零赞,请你推测原文应该是( ) A . 你自己一无所有 / 却成十倍地赐予别人 / 难怪你这样美 / 像中秋夜的一轮明月B . 你的存在是如此渺小 / 却把别人有限的生命无限延长C . 你每一次艰难的倒立 / 都见证了一个伟大的真理D . 你的出现 / 仅仅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5) 对于本文写作意图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普及“数”的概念,希望人们通过“数”的学习,提升思维能力。B . 揭示“数”的原型,敦促科学家继续探究“数”, 解决生活难题。C . 改变“数”枯燥乏味、抽象单调的感觉,带人领略“数”的美感。D . 联结“数”和“文”的关系,证明“科学”、“文学”的性质相同。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7. (17分) (2019八下建平期末)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 , 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注】黔敖:齐国的一个富人。蒙袂辑屦:袖子遮着脸,拖拉着鞋。贸贸然:两眼昏昏无神的样子。(1) 给短文拟一个题目。 (2) 解释句中划线的词。 以待饿者而食之_从而谢焉_(3) 把下边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4) 文中的“饿者”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在中国历史上,还有哪些例子也能体现这种精神?请举出一例。 八、 作文 (共1题;共1分)8. (1分) 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题一: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在不经意时错过一些美好的、珍贵的、受益的东西。它可能是一位好友,一段真情,一片风景,一个物件,或者是一句真诚的劝说,一次难得的机遇,一声礼貌的道歉而这一切错失的背后,应该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故事与非同寻常的意义。请以“曾经错过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二:在生命的旅途中,总有一些动人的瞬间在我们的脑海里重现:一抹浅浅的微笑,一声轻轻的叮咛,一次无言的挥手,一个蹒跚的背影这些都让我们永远无法忘怀。请以“难忘的瞬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请先在答题卡上所选题号后的括号内打“”,然后再作文。若选题一,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 句子默写 (共1题;共2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