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检测)_第1页
鄂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检测)_第2页
鄂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检测)_第3页
鄂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检测)_第4页
鄂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鄂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用得恰当的一项是( )A艺术有两个起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B我与他虽然认识时间很长,但由于交往不多,所以我还是不是很清楚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C“不,我不反悔!”他轻轻地、鉴定地说:“哪怕像赛尔维特一样被烧死,我认为胜利是可以得到的,而且要勇敢为它奋斗。”D我最近读了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觉得诗中的意境十分优美。2 .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柳州市各行各业通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努力建设“五美五好”柳州。B汛期来临,是否提前做好抗洪抢险的准备工作,是能否保障城市安全的关键。C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改进农民科技知识水平,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D柳州市政府将严格控制中、高考期间的噪音污染,给考生营造安静的考试环境。3 . 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文学作品可以提升心理的平衡感。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做人游刃有余、潇洒自在,当属“从心所欲不逾矩”者。,时刻在束缚着思想的自由,让心灵不能自由呼吸,进而失去应有的心理平衡。A然而,生活的规范像是一条绳索B不过,生活的确是一把枷锁C可是,生活即无规矩不成方圆D生活总会处处规范着你的行为和一举一动4 . 下列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A嘹亮水藻淅淅沥沥B披着蓑发髻花枝招展C睫毛烘托咄咄逼人D干涩伫蓄呼朋引伴5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告诫(ji)警觉(ju)横溢(y)B跌落(di)折返(sh)丝缕(l)C打旋(xun) 集纳(n)剁手(du)D雾霭(i)刹那(sh)博大(b)6 .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今天我来到了重庆三峡博物馆参观,各种珍贵的展品陈列在那儿,从巴蜀文化遗物到现代的工艺品,真是目不暇接。B今年三八节,第三军医大学的杨教授在我校做“心理健康与幸福人生”的讲座,全体女教师都正襟危坐,聆听他的讲座。C上下班高峰时,拥挤的车辆常把道路堵得严严实实,场面令人叹为观止。D每年的“315”消费者权益日,电视台、报纸以及网络,都会对一些不良商家和一些粗制滥造的日常消费用品进行曝光。7 .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以普法战争为背景所写的爱国主义名篇。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野草。C木兰诗选自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它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D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诗人臧克家高度赞扬了闻先生作为学者的严谨刻苦和作为革命家的大无畏精神。二、现代文阅读8 . 综合性学习 中学生名著阅读调查阅读目的有的学生认为读名著或其他小说是为了“消遣和娱乐”,且大多在课外时间阅读。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读名著是为了“提高文学欣赏能力”,且带有极大的阅读向往和兴趣。从文学名著中可以认识我们生活的社会、认识他人、了解自我,真正理解成功的含义,探索生命的价值,培养一个成功者必备的素质和品质。阅读数量调查的中学生里,从对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的了解情况来看,读过其中4本的占7%,读过其中3本的占12%,读过其中2本的占21%,读过其中1本的占41%,一本也没有读的占19%。从对教育部指定中学生必读的30部中外文学名著的阅读量来看,只有20%的学生读过其中510本,且这510本大多是中国的文学名著,国外的作品极少涉猎。5%的学生对这30部作品竟没有完整地读过一本。阅读方式在阅读名著时,做笔记的学生占7%;对阅读中发现的问题,会使用相关方面的工具书或向老师请教的学生有0.8%。偶尔与同学探讨所读过的名著的学生只有7%。由此可见,加强对中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指导是多么迫切。(1)通过调查,可以看出中学生的阅读情况存在哪些问题? (2)阅读上面材料,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进行阅读。(至少写出两点)那些乡间的事物贾维秀离乡人身后的乡村,美得像夹在经典著作里的一页页篇章,寂静、朴素、暗藏哲理。风景的帷幕是从黎明前的第一声鸡啼拉开的。星星的倦眼还眨在天空,乡村和四野依然沉睡,夜色中,蹲在鸡架上的鸡便开始在黑暗中“叽叽咕咕”酝酿,选择在一个怎样的时刻、以怎样的姿态去完成一天中最为风光的使命让天惊让地动。夜露滴落。晨风忽起。曙色微透。“喔喔喔”雄鸡很抒情地开始了原声态的歌唱,那声音擦过暗夜,擦出金属般的质感,滑翔在村里村外,天空中就有了清而脆的高亢弧线。村庄醒了。谁家的门“吱呀”开了,院子里晃动着皮影般隐隐绰绰的身影。一扇扇门陆陆续续打开,街巷里有了脚步声,村外有了脚步声,田埂上有了脚步声,声音的涟漪一圈圈渐次荡开,叫醒了田野。露珠爬在草叶上,自顾做着晶莹的梦,等待着在彩霞飘起的时候,走完色彩斑斓的一生,裤脚擦上去,梦就被带到了别处,至于留在了哪里,露珠自己知道。大块的田地在村庄的远处,与邻村的土地相连。浩瀚的背景之上,人在其中不像是主宰,倒像是可以自由行走的一株株植物远离村庄的土地,不便溺爱,大多会种植一些皮实的大庄稼。它们在苍天的护佑下像一个个被放养的孩子,遇光即壮,见风就长。青青的玉米,怀揣籽粒,像孕身乍现的婷婷少妇,青涩中透着成熟,向外散发出裹不住的咄咄逼人的生命气息;红红的高粱,如同个子高挑的北方汉子,挺胸昂首,以最为流行的健康肤色,张扬着农家子弟的朴实;那些收敛很紧的棉桃,心怀锦绣却静静地挤在低处的枝头,悄然养心;那些收敛紧实的棉桃,往往禁不住阳光的诱惑,骤然打开了满腹白花花的心事。大地上的植物还有很多,有沉思的谷穗、埋头酣睡的红薯、土豆,一心向上的芝麻一些无所事事的豆荚也挤进了庄稼地里:黄荚里是黄豆,白荚里是红豆、豇豆,那些状如乌鸡爪的黑荚里藏满了密密实实的绿豆。穿行在庄稼地里的除了人,还有一些活物,停停歇歇日夜鸣唱的是蛐蛐儿,不声不响跳来跳去的是蚂蚱,蚯蚓在土下潜行,蝴蝶在花香里振翅,一些鸟儿不属于土地,它们如过客飞来逗留,又迅速离去,不知想了些什么。园子散布在村庄四周,各家都有,多种些时令蔬菜。由于离家近,抬腿即到,闲不住的庄稼人就把一些细碎的心思绣花一样用到了这里。几畦绿菜,用栅栏一围,竟有了观赏的味道。村子里消失的水井,在这里还能看到。辘轳架在井上,老人摇着辘轳。一桶桶井水顺着垄沟流进了菜地。小孩儿兴奋地划拉着沟里的清水,偶尔与老人一问一答。这场景最接近田园的味道,也最容易走进离乡人的梦境。如今的离乡人越来越多,他们纷纷去寻找理想中的天堂,外面的天堂不知是否能找到,可他们忘记了,他们离去的地方就是天堂。在他们离去的地方,花自然地开,果自然地熟,老老少少自然地生活,一切都遵循着亘古的秩序。暮色中,老牛甩着尾巴隔着野地里的酸枣棵、野葡萄、奶秧子、野蒿子、蒲公英、狗尾巴草,回望着一株欢实的搭在高处的粉红色的牵牛花然后,悄悄地装进每个离乡人的行囊。9 . 本文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田园风光图。请仿照示例,列举至少三类构成这幅田园风光图的“事物”(不得列举示例中的“事物”)。示例:清脆高亢的鸡鸣。10 . 作者为什么说“浩瀚的背景之上,人不像是主宰,倒像是可以自由行走的一株株植物”(第9段划线句子)?11 . 分析第10段划线句子的写作特色及作用。12 . 通观全文,作者眼中的“天堂”有些什么样的特点?请概括作答。三、句子默写13 . 古诗文默写填空。(1)潮平两岸阔,_。(王湾次北固山下)(2)_,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3)荡胸生层云,_。(杜甫望岳)(4)_,宛在水中央。(诗经兼葭)(5)我报路长嗟日暮,_。 (李清照渔家傲)(6)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_,此之谓大丈夫。(孟子)(8)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9)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_,_”写词人将忠君、爱国与国家功名紧密联系在一起,表达自己报效国家的赤子情怀。(10)晏殊在浣溪沙中,表现自己既惆怅于春光流逝的不可抗拒,又欣慰于美好事物重现的句子是:_,_。(11)“治国有常,利民为本。”牢记总书记关于“打铁还需自身硬”“反腐倡廉永远在路上”的教导,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应自觉做到周敦爱莲说中所说的“_,_”。四、课内阅读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4 . 解释下列加点字(1)人恒过 (2)衡于虑(3)而后喻 (4)生于忧患15 . 翻译下列句子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小题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注)“塞上”又做“塞土”。16 .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黑云压城城欲摧”一句的妙处。17 .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感?六、名著阅读18 . 名著阅读名著阅读学习小组在阅读西游记后,有位同学对书中主要人物这样评价:“悟空可颂,悟净可敬,悟能可气,唐僧可憎。”针对这一评价,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假设你也参加了讨论,请你在“悟能”和“唐僧”中任选一人,结合原著内容,以“我同意”或“我不同意”开头,谈谈你的看法。七、作文19 . 自命题作文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它强调了环境对人成长的重要影响。对此,你怎么看?请自定观点,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20 . 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写作。文题一:在班级里,你的成绩也许并不起眼,然而,在操场上,你的球技却能让人大开眼界;在舞台上,你的歌声也许并不悠扬,然而,在宣传橱窗里,你的书法却令人赞不绝口生活中,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的独特世界,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请以“我的另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