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2.2.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同步测试_第1页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2.2.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同步测试_第2页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2.2.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同步测试_第3页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2.2.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同步测试_第4页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2.2.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同步测试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2.2.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同步测试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下列现象中不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蚯蚓能疏松土壤B大树底下好乘凉C春风又绿江南D千里之堤,毁于蚁穴2 . 明明全家在“十一”期间出去游玩了,回来之后,他发现家里养的绿萝(一种藤蔓类绿叶植物)都萎蔫了,而养的仙人掌还好好的,请你分析“十一”期间影响他家绿萝生长主要因素是( )A温度B土壤C水分D光照3 . 下列环境中最可能找到蚯蚓的是( )A缓流、清澈的小溪B干燥、疏松的土壤C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D潮湿、疏松的沙土4 .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该诗句中所提到的生物的生存环境是( )A水中、空中B水中、陆地C陆地、空中D不能确定5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解决了粮食问题,人口就可以无限制地增长下去B森林古猿演化成人类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的C“十月怀胎”是指胚胎发育到第十个月末,外貌才有点像人形D人在分娩时,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排出6 . 下列现象。不是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的是A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B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腹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可以达到60毫米C蝗虫的体色与环境相近D在沙地上栽种植物,能够防风固沙7 . 下列农谚不能体现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A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B山上多种树,胜似修水库C五月不热,稻谷不结D花生缺雨不扎针,玉米遇旱穗难伸8 . “大树底下好乘凉”,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适应环境C生物逃避敌害D环境影响生物9 . 海葵除了依附岩礁之外,还会依附在寄居蟹的螺壳上。寄居蟹的运动,使得原本不移动的海葵扩大了觅食的领域。对寄居蟹来说,海葵可以帮助伪装,并杀死寄居蟹的天敌,海葵和寄居蟹的关系是A寄生B共生C合作D捕食10 . 蚯蚓一般营穴居生活,在夏天暴雨后会纷纷爬出洞穴,其原因是。A洞穴被雨水堵塞B土壤中食物缺乏C蚯蚓得不到足够的氧气D雨水增强了蚯蚓的活力11 . 关于酸雨的危害,以下哪项不正确的是( )A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B使河流、湖泊、水源酸化C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叶D使土壤中的汞、银、镉含量增高12 . 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下列哪项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A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厚B森林可保持水土C千里之堤毁于蚁穴D蚯蚓疏松土壤二、填空题13 . 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_因素,它又进一步区分为_因素和非生物因素。请你例举一个非生物因素:_。14 . 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茎肉质化,叶变态成刺是对_的适应。15 . 俗话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大树底下好乘凉”,体现的是生物的生活能_环境;海豹的皮下脂肪厚,骆驼刺的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这体现了生物能_环境,对一只蚂蚁来说,同窝的蚂蚁是影响它生活的_因素,它们之间主要表现出_关系,其它窝蚂蚁是影响它生活的 _因素,它们之间主要表现出_关系,雨水是影响它们生活的 _因素。(以上“因素”前请填“生物”或“非生物”)16 . 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它们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这种现象叫作。17 . 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_,不断进化。18 . 全球性的大气污染问题主要有_、_和臭氧层破环。三、综合题19 . 请运用你所学过的生物学名词或生物学原理填空:(1)“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这句话描述了生物_的现象。(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描写了影响植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_。(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_。(4)樟树的蒸腾作用是对陆生环境的一种适应,樟树通过蒸腾作用又可以增加空气湿度,改善气候。这一事例说明_。(5)树落叶、人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