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复习《物态变化》PPT课件.ppt_第1页
初二物理复习《物态变化》PPT课件.ppt_第2页
初二物理复习《物态变化》PPT课件.ppt_第3页
初二物理复习《物态变化》PPT课件.ppt_第4页
初二物理复习《物态变化》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态变化复习,1、温度和温度计的使用2、物质三态间相互转化及吸热放热情况3、辨别物态变化,识别晶体熔化与凝固图像。4、分析并能改进物理实验。,考点聚焦,物态变化,一.温度计,三.汽化和液化,四.升华和凝华,二.熔化和凝固,摄氏温度的规定:_,温度计正确的使用方法:,温度计的原理:_,测量,1、测量时应将_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_或_。2、记录时应待温度计的示数_后读数,读数时,_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必须与液柱的上表面_。3、使用体温计测温前要_。,温度计的种类:_,一温度计,返回,在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是100摄氏度,液体的热胀冷缩,玻璃泡,容器底,容器壁,稳定,玻璃泡,相平,用力向下甩,寒暑表、体温计、实验室温度计,实验室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煤油,水银,1,0.1,1,用力向下甩,例1.图中温度计甲的示数为_,读做;温度计乙的示数为_,读做_,考点:能说出生活环境中的常见的温度值,典型例题:,返回,返回,2.4,2.4摄氏度,零下1.8摄氏度,-1.8,B,例2.某同学取出一支示数为39.7的体温计,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而直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他的实际体温是36.5,则他读出的结果应该是()A.36.5B.39.7C.32D.37,二熔化和凝固,状态变化,熔化:_,凝固:_,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_,固态,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液态,固态,液态,返回,返回,(吸热),放热,晶体熔化的两个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晶体熔化的特点:,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晶体与非晶体熔化和凝固图像,温度/,时间/min,A,B,C,D,温度/,时间/min,(1),(2),温度/,温度/,时间/min,时间/min,(3),(4),48,4,8,E,F,G,H,例、在图中的四个图象中,表示萘熔化的图象是(),例2、将冰、水组成的混合物放在0的房间内,经过足够长的时间,观察到的物态变化是()A.水全部结成冰B.冰全部化为水C.水不结成冰,冰也不化为水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D,C,返回,三汽化和液化,状态变化,汽化:_,液化:_,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降低温度,压缩体积,液化:,返回,液态,气态,液态,气态,(吸热),(放热),雾露“白气”,蒸发和沸腾异同点:,液体表面,任何温度,达到液体沸点,缓慢,液体表面和内部,剧烈,气体流速、表面积、温度,都是汽化现象、都需要吸热,气压,1.如图所示的情景,是研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过程,这个探究方案中(a)(b)(c)图A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大小关系的图B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关系的图C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附近气流快慢关系的整个过程中是利用“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进行探究的以上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B只有C只有D均正确,D,2.小明将盛有水的烧瓶放在火焰上加热,水沸腾后肥烧瓶从火焰上拿开,迅速塞上瓶塞;再把烧瓶倒置后向瓶底浇上冷水,如图3所示,则观察到烧瓶里的水()A一直沸腾,浇上冷水时,停止沸腾B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会再沸腾C因没有继续加热,且又浇上冷水,故不会沸D从火焰上拿开到向瓶底浇上冷水的整个过程中,始终都会沸腾,B,5把烧红的铁块放入水中,会听到吱吱的响声并看到有“白气”冒出,这现象属()A、液化B、汽化C、先熔化后汽化D、先汽化后液化,4夏天,剥开冰棍纸后,会看到它的周围冒“白气”。这种现象属于()A.升华B.熔化C.液化D.汽化,3.在28的室内,将一支温度计从装有酒精的瓶中抽出,它的示数将()A、下降B、上升C、先下降后上升D、先上升后下降,C,D,C,四升华和凝华,状态变化,举例:升华:;凝华:。,升华:_,凝华:_,返回,固态,冰冻的衣服变干,气态,固态,气态,霜、雪、雾凇,(吸热),(放热),例1、下面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冬天人呼出的“白气”B.初冬早晨草叶上的白霜C.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D.冬天室外的水结冰,例2、用久了的灯泡会发黑,是因为钨丝发生了()A、凝固B、升华C、凝华D、先升华后凝华,典型例题:,返回,C,D,辨别物态变化:初态、终态,中考典型题型:1、在下列几组物态变化的过程中,是吸热的是()A、熔化、液化、汽化B、液化、汽化、升华C、升华、汽化、熔化D、凝固、液化、凝华2、某同学在桦花江畔观察到的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吸热的物态变化是()A早春江面上皑皑冰雪的消融B初夏江面上浩浩浓雾的形成C深秋江边上晶莹冰凌的生成D初冬江岸上美丽雾松的出现3、在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是()A冬天,河面上的冰层增厚B冬天,屋顶的瓦上霜层增厚C.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蒙水珠,中考典型实验:1.某同学在做“研究海波熔化”的实验。(1)他用温度计测量海波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时,主要步骤有:A.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海波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B.了解海波熔化时的温度,选拔一支量程合适的温度计。C.读取温度。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仍和海波接触。D.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上述步骤合理的顺序是(只填写序号),B、D、A、C,(2)图甲是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当t时10min时海波处于状态,图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海波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固液共存,36,2、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如图,是某同学选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的操作图。A是操作过程,B是读数过程,C是读取的温度。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B图读数中的错误是: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C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实际温度是(2)该同学在做实验时,见图,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写出两种即可)第一种可原因:第二种可原因:,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把温度计取出读数,30,水太多,纸板没有盖住烧杯,为什么在南极考察站测气温用酒精温度计而测水的沸腾的温度用水银温度计?因为南极最低气温-88.3,而酒精的凝固点为-117,远远低于南极的最低气温,所以在南极应该用凝固点低的酒精做测温物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银沸点357高于水的沸点,酒精的沸点是78.5低于水的沸点,所以用水银温度计测沸水的温度,综合运用:(凝固点、沸点),小结:七个三,1.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2.三个吸热过程:熔化,汽化,升华3.三个放热过程:凝固,液化,凝华4.三个互逆过程:熔化与凝固,汽化与液化,升华与凝华5.三个特殊(温度)点: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凝固点:晶体凝固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