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发电位的基本知识及临床应用_第1页
诱发电位的基本知识及临床应用_第2页
诱发电位的基本知识及临床应用_第3页
诱发电位的基本知识及临床应用_第4页
诱发电位的基本知识及临床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诱发电位的基本知识及临床应用,温州医学院附一院邵蓓,.,一概述,生物电的活动有两种形式:自发性:反应大脑皮层无外界刺激状态下产生得电活动(脑电图)诱发性: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接受声,光,脉冲电流等人为的感觉刺激,并沿着特定的通路诱发出中枢神经系统的电位(诱发电位),.,定义:,指神经系统某一特定部位给予适宜的刺激,在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相应部位检出与刺激有锁时关系的电位变化。是继脑电图,肌电图之后的第三进展,70年代开始应用临床,国内80年代初应用,.,优点:,内容广泛;检测技术比较方便;无创伤性;重复性好;客观反应神经系统功能状态;协助确定中枢神经系统的可疑病变;检出临床下病灶;帮助病损定位;估计病损程度及预后;手术中脑,脊髓功能的监护。缺点:不能进行定性诊断。,.,二诱发电位的基本技术,电生理技术与电子计算机平均叠加技术的结合诱发电位的波幅很小,记录时微小的电位被淹没在大脑自发得脑电图和肌电图活动中去经过反复给予同样的刺激,与刺激有关得电位逐渐增大,与刺激无锁时关系的背景噪音正负相互抵消,变小。最后使诱发电位显示出来。,视觉诱发电位VEP,4,8,16,128,200,P100,.,诱发电位的分类,广义上分二类感觉和运动诱发电位感觉:反映上行传导途径及感觉皮层的功能运动:反映下行传导径路及运动皮层的功能,.,1.按感觉刺激的形式分类,视觉V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三叉神经、脊髓传导速度、阴茎背神经,2.按刺激后诱发电位的潜伏期长短分类,短潜伏期50ms短潜伏期-多起源于皮层下(BAEP)长潜伏期-多起源于大脑皮层(P300),3、按记录电极距诱发电位神经发生起源的远近分类:,近场电位:3-4cmVEP电压大,叠加百次远场电位:4cmBAEP脑干叠加千次,4.按诱发电位起源分类,皮层下BAEPSEP皮层VEPP300,.,四.诱发电位的分析:,1.极性:根据波形在基线上偏转的方向,向下为阳性波:P波,向上为阴性波:N波NP,.,2.波形命名:,组成极性,先后出现的顺序,以数字表示,如N1、N2、P1、P2,以健康人峰潜伏期正常值命名,如P100波(VEP),P300(认知电位),.,3.波形成分的测量,潜伏期(PL):指对刺激和诱发电位波形上的某一特定点之间的时间,以峰顶点为测量点,以ms表示,神经冲动从刺激部位至该波峰发生源所需得传递时间。,感觉通路的长度,突触数目,神经传导速度,PL,P100波,波幅,即某一波形的电压值,以uV表示基线到波峰,.,峰到峰,波峰下的面积,.,峰间期(IPL):,两个或两个以上波峰之间的时间,以ms表示代表各部位之间的传导时间,如BAEPI-III,III-V,I-V,.,正常值的确定:建立自己的正常值,健康人测试,平均值加2.5或3SD(平均差)作为正常值.,.,五.诱发电位的影响因素,技术因素:仪器设备操作技术,生理因素:年龄性别身高体温等,.,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1.传导通路,听神经-耳蜗核-上橄榄核(双侧)-外侧纵束-丘脑2.刺激形式:检测耳SL+60dB短声疏波(click)7c/s(1000-4000HZ)对侧耳白噪音(频率范围较宽)少于对侧30-40dB中央记录耳垂参考,.,3.观察,I波PL1.5ms.+1I:听神经II:耳蜗核III:上橄榄核IV:外侧丘系V:下丘,IIIIV代表听神经,桥脑下段、上段。V波最大,最稳定,早出现,晚消失。V波反应阈接近听阈SL10-20dB(-35dB),.,.,4.诊断,各波PL、IPL在正常值内两侧之差III-V,波幅两侧比较50%I/V30ms(确诊),结合BAEP、SEP发现临床下病灶、VEP与上肢SEP价值最大。,.,(3)前视路压迫性病变,良性颅内压增高,通常无VEP异常视神经受压,早期出现波形畸形波幅减小。(4)后视路病变脑瘤、脑梗塞、皮质盲、癔病、诈病(5)脊髓病急性脊髓炎,(6)弥散性神经系统病变多系统萎缩、进行性腓肌萎缩、帕金森病、恶性贫血、尿毒症(与生化指标一致),.,(7)在光学中的应用,1/视觉功能的测定婴幼儿、不能合作的患者使P100波波幅变为零的方格大小来推算视敏度2/屈光检查3/弱视4/青光眼5/手术中监视,.,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1.传导通路,周围神经-后索-内侧丘索-丘脑-大脑皮层(分三叉神经、脊髓、茎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2.刺激脉冲电流1-2c/s鞍状电极指环电极记录Erbs,C2,C7,C3,C4,.,3.观察,上肢:N20-顶叶:中央后回S1N13-下颈段N11-后根、后索N9-臂丛复合动作电位,.,.,下肢:P40-中央后回T12-腰髓电位N9-蝈窝电位,.,.,临床应用,1.周围神经病多发性神经炎:波幅减小或消失,结合SCV神经外伤:部分连续,波幅减小,PL延长嵌压综合征:腕管、肘管、跗管胸出口综合征:异常率高,有人认为比F波阳性高臂丛损伤:节前损害,N9存在节后损害,N9消失(N20存在,连续好)G-BSyn:P40、PL增高,下肢异常高,F波PL延长椎骨病:颈椎上肢SEP。腰椎下肢(皮节)脊髓,.,2.CNS局灶性病损,深感觉障碍:SEP异常脊空症:脊髓肿瘤,脊髓外伤,SEP恢复早于临床脑干、丘脑、N20皮下层:PL延长,皮层:波幅减小3.大脑半球病损失语与SEP异常相关:预测感觉功能恢复帕金森、早老性痴呆:SEP正常;血管性痴呆:SEP异常,.,4NS弥漫性疾病,遗传性共济失调:OPCA5多发性硬化胸髓易受累下肢上肢N20PL延长,AP减少6昏迷,脑死亡认为比BAEP更可靠上肢。P14波以后消失N20双侧消失,无一例一侧不良,正常良好7其他糖尿病,尿毒症,阳痿,甲亢,.,事件相关电位ERP认知电位,.,定义,人脑对刺激信息进行认知加工时,头皮记录到电位变化。300-700ms正向成分,又称P300。反映感知、记忆、理解、判断、情感多层次的心理活动,内源性成分。,.,刺激形式:,听觉、视觉、靶、非靶刺激刺激序列:oddball低概率-反应低概率-相关任务P300起源:顶、枕、颞、联合区、海马结构杏仁体实验参数记录电极:FzPzCz参考电极:双侧乳突,.,.,观察:,16-20岁P300P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