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高考复习:论语选读2013高考)_第1页
高三语文高考复习:论语选读2013高考)_第2页
高三语文高考复习:论语选读2013高考)_第3页
高三语文高考复习:论语选读2013高考)_第4页
高三语文高考复习:论语选读2013高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语选读复习,镇海中学王静,1月11日,一座总高为9.5米的孔子青铜雕像在天安门广场东侧的国家博物馆北门广场落成。,考试内容:传统文化经典(选读)的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例题】样卷23题。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23、(1)有若建议哀公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2)结合哀公与有若的谈话背景,简要分析有若的观点中所包含的儒家德政思想。,(2)学生答案列举:有若认为让百姓富足,君主才会富足,这符合儒家以民为本的德政思想。,【正确答案】年成不好时应减轻赋税,使百姓能够生存,这样才对君主有利。有若的观点体现了儒家在对待君、民关系上,主张重视民生、体恤百姓以巩固统治的思想。,(1)实行减轻赋税的政策。,文字理解:彻,结合材料理解儒家思想,【迁移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细析这两章内容,对于教育学生之事,孔子的态度有何矛盾之处?如何理解此矛盾?,答题注意点:根据题干要求落实答题步骤。对儒家核心思想的表述尽量用规范、简练的术语。要注意联系时代背景和谈话背景来理解关键文句。,答题步骤:指出矛盾之处;表明态度;结合话语背景,分析“分别是从什么角度而言”的。,【例题】样卷24题,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最能代表儒家思想。论语是他思想的精华,自然也就传达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不管他要说什么,其最终目的就是教我们一定要仁慈,别人打了你的左脸,一定要把自己的右脸伸过去,只有这样才显得仁慈。24、上面这段文字对儒家“仁”的思想理解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忠恕:儒家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君臣,君民,父子,朋友,师生,远人,瞽者等,自然,忠恕,(正己尚德、尽心竭力、仁爱宽厚、平等中和),忠,对人尽心竭力,指积极为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待人仁爱宽厚,指推己及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讨论:(1)“吾从周”是“反对文明进步”?(2)“君君,臣臣”就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3)“克已复礼”就是“存天理,灭人欲”?(4)孔子的“泛爱众”与墨子的“兼爱”一样吗?,【例题】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1)请用一个熟语概括“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的意思。(2)孔子提倡仁爱,却不同意“以德报怨”而主张“以直报怨”,谈谈你对这一主张的理解和看法。,【延伸拓展】北师大教授于丹,到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演讲。使馆人员问于丹:中日两国之间有一段不幸的历史,可现在的合作机遇又很多,那么应该怎样处理这种关系?于丹说可以用论语中的“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来处理中日关系。你同意于丹教授的这一看法吗?请简要阐述理由。,【练习】阅读下面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