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模拟)_第1页
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模拟)_第2页
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模拟)_第3页
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模拟)_第4页
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1. (7分) (2016莆田) 名句默写。(1) 问君何能尔?_。(陶渊明饮酒)(2) 商女不知亡国恨,_。(杜牧泊秦淮)(3) 何当共剪西窗烛,_。(李商隐夜雨寄北)(4) 黑云压城城欲摧,_。(李贺雁门太守行)(5) 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6) 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7) _,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8) 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_,_。”(9) 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表达自己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诗句是:“_,_?”(10)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正如论语中所言:“_,_。”二、 名著阅读 (共1题;共9分)2. (9分) (2019深圳模拟) 阅读名著水浒传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三人在庙檐下立地看火。数内一个道:“这一条计好么?”一个应道:“端的亏管营、差拔两位用心!回到京师,禀过太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这番张教头没得推故了!”一个道:“林冲今番直吃我们对付了!高衡内这病必然好了!”又一个道:“张教头那厮!三回五次托人情去说你的女婿没了,张教头越不肯应承,因此衙内病患看看重了,太尉特使俺两个央二位干这件事。不想而今完备了!”又一个道:“小人直爬入墙里去,四下草堆上点了十来个火把,待走那里去!”那一个道:“这早晚烧个八分过了。”又听得一个道:“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又一个道:“我们回城里去罢。”一个道:“再看一看,拾得他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也能会干事。”(选自水浒传第十回)(1) 画横线的“这一条计”是指什么计?它“好”在什么地方? (2) 请你联系小说水浒传林冲的有关故事情节谈谈成语“逼上梁山”的含义。 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3分)3. (13分) (2019安徽模拟) 你所在的学校计划举行以“关注全民健身,参与健康运动”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 【现状分析】分析下面的图表,从中得出两条有效信息。 (2) 【运动推荐】请从下面常见的体育运动形式中选取一项你最了解的推荐给大家。(不少于50字) 打乒乓球 游泳 跑步 打篮球 踢足球(3) 【赛场风云】学校正在举行秋季运动会,下面的一段文字是开幕式上八(5)班的解说词。读后请你完成小题。他们朝气蓬勃,精神焕发。统一的服装,整齐的步伐,响亮的口号,【A】充分彰显了他们争创佳绩的决定和信念。他们秉持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B】时刻准备着在茵茵的操场上大展宏图。今天,飞扬的尘埃,炽热的骄阳,将随着他们淋漓的汗水,铺就通往胜利的道路。让我们一起为八年级(5)班的同学们加油,祝他们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A】处划线句有语病,应改为_。【B】处划线句有用词不当的问题,应将“_”改为“_”。请你在横线上补写一句话,使文意完整。_。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7分)4. (17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他后来还托他的父亲带给我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我也曾送他一两次东西,但从此没有再见面。(选自呐喊故乡)【材料二】少年闰土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少年闰土较之少年“我”更是一个富于表现力的少年,是一个有更多的新鲜生活和新鲜感受要表达的少年。少年“我”的知识像是从书本当中获得的,少年闰土的知识则是从大自然中,从自己的生活实感中获得的。但这个富于生命力和表现力的少年闰土,到了现在,却成了一个神情麻木、寡言少语的人。现在“懂事”了,却成了一个“木偶人”了。这是为什么呢?一声“老爷!”我们能够听到两颗原本融合在一起的心灵被生生撕裂开时所发出的那种带血的声音。这个称呼带着一种“敬”,但同时也透脱着一种“冷”。两人所处阶层不同,两颗心灵就被这个称呼挡在了两边,无法交流了,无法融合了。(选自精神“故乡”的失落鲁迅赏析)【材料三】鲁迅研究专家王富仁认为,我们现在这个时期是一个鲁迅精神和鲁迅作品获得中国人的理解和同情最多也最深刻的时期,并且这个趋势还在继续发展着。不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上,鲁迅将赢得更多的同情和理解,他的价值和意义将表现得更加鲜明和充分。一个人可以从看不出一部作品的好处来变到看出它的好处来,却绝对不会从看出一部作品的好处来变到看不出一部作品的好处来。(选自中国需要鲁迅)【材料四】图一 图二 (1) 下面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 A . “我”和“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是因为“我们”长期生活在城里,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B . 少年闰土活泼,有生机。而到了中年,却变成一个神情麻木、寡言少语的人。这种对比写法便是王富仁先生所说的“好处”,让人震撼。C . “老爷”这一称呼,这一带血的声音里透着“冷”气,因为“我们”家境不同,长幼有别,贫富已分,两颗心被一堵墙隔绝,无法交流。D . 随着时间的推移,鲁迅先生作品的好处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出来、挖掘出来,鲁迅先生的价值和意义也将表现得更加鲜明和充分。(2) 【材料二】中说道:“少年闰土的知识则是从大自然中,从自己的生活实感中获得的。”请问“大自然”“生活实感”具体体现在【材料四】的哪些地方? 5. (20分) (2019八下福田期末)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三登泰岳韩天街一九七八年初春,为拍摄书法艺术电影,我与朋友一行五人访碑泰山。彼时经历寒冬的泰山似在冬眠中还未苏醒,落叶的树,无芽的草,一片土黄色,很莽荒的萧瑟相貌。晨八时进山门,拾阶而上,偶要攀爬土坡,一路走去,赏右侧大山坡上字大于斗、整幅字巨大到看不到边际的古代“大字之王”经石峪金刚经刻石;观不知其年的五老松,它那奇崛开张如龙蟠凤舞的姿势,让我们绕着它转悠了四五圈,还觉看不够。那时节,山上还多余雪。风萧萧的晚间睡在招待所里,还算暖和。翌日晨四时,裹上借来的棉军大衣,急匆匆地赶往东侧日观峰的拱北石景观台看日出。记得李太白有“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的诗句,我这次要亲见奇景了。寒风中,急切地期待日出,终于,旭日在一片曙光的簇拥下,矜持地露脸了。那奇艳的红,似乎只有刚出炉的钢水才有这般厚实、凝重、绚烂。眨眼间旭日已从海上跃起,爬上远处起伏如波涛的群山,这以天地为幕的大观,奇妙到铭心刻骨。此时高居山巅而临下的我,不由吟起了“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诗句。自豪啊!二八年盛夏,又有登泰山之旅。但此时“旅”的辛苦,都被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一扫而光,“攀登”一说,成了夸张说辞,虚张声势。旅游车直送中天门,再乘坐缆车空降到南天门。一路上满目碧绿,生机勃勃,大有“游”之乐,而无“旅”之艰,甚觉轻松。但世上事,得必有失,步行登山的一路景致也因此无缘欣赏,不免生出了浓浓的失落感。旧地重游,泰山已不复三十年前我初游时的清寂,变得游人如织,熙熙攘攘。美景恨不百回看,午后时分,又登上了观景台,体悟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受,玩味杜工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境。然而,环顾南北而有所思,此处泰山独高,再遥望西南,那边陲上的珠峰,要高出泰山若干倍。珠峰有灵,会视泰山为小丘的。又想到古人常用“泰山北斗”作美喻,将泰山与北斗并列,其实,居北斗而俯看泰山,它仅是砂石一粒,渺焉难寻。我彼时不由自问:天下小了,泰山小了,“小天下”的自身岂不更加渺小了?!初登泰山时的莫名自豪、自大此际被一扫而空。得此感悟,折返海上后,我披刀叩石,刻了一大方印,曰“登山小己”,自警也。八年后,岁近八旬的老朽,有幸三登泰岳。旅游业更加发达了,在一条龙衔接的全程周到服务下,一切攀山艰辛的顾虑早已全消。初登泰山时九小时的路程如今仅需一小时,在车上,在缆车车厢里,坐看窗外,满山遍野的绿,还夹杂着些许的红,天成的斑斓,是老成而醇郁的秋滋味。那明灭断续的登山路,似断线的珍珠串,时隐时显,美极。也怪,我总觉得人的思维多有“贱”的一面,至少我是如此。初登泰山时那般艰辛,多挪身一步都觉烦难,那时多向往一步登天的舒坦便捷。如今,舒坦便捷了,却又惦记着当初辛苦中才能获得的乐趣。还惦记着藏匿其里的满是佳境的“经石峪”、“五老松”、“十八盘”,以及沿山镌刻在石壁上满目琳琅的古贤题记。我庆幸,亏得有第一次全程的步行,否则,也许以为巍峨的泰山,其妙处仅在山巅的几处胜迹呢。久久地站立在观景台上,由远而近,感受到一座山、一座城市的勃勃生机,新的得体,古的雅致,相得益彰。今胜昔、换新天,靠的是不断奋斗、不断努力。由景及心,此时不无联翩的浮想:古人有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吾今老大矣,生理上当服老、知老,心理上应年轻、忘老。岂能借口自己的年衰体弱而虚度岁月,空抛时光?!折回申江,即择佳石,挑灯刻制了一枚“老大努力”的印章,既以明志,也以自励。泰山拱北石景观台,对我而言,不仅可观山赏景,更像是无声的传递正能量的讲台,作为一个年届八旬的文艺老学生,三登泰山,曾让我三变心志“山登绝顶我为峰”,是盲目膨胀的自信;“登山小己”是清醒而及时的_;“老大努力”是衰老不言退、不言败的_。在既往的四十年,见证和蕴蓄着华夏文明史的崔嵬泰山,对于我是诤友,更是良师。(选自2019年4月3日文汇投笔会,有删改)(1) 请从原文找出恰当的词语填在第段空白处,表达作者后两次登山的感悟。 泰山拱北石景观台,对我而言,不仅可观山赏景,更像是无声的传递正能量的讲台,作为一个年届八旬的文艺老学生,三登泰山,曾让我三变心志“山登绝顶我为峰”,是盲目膨胀的自信;“登山小己”是清醒而及时的_;“老大努力”是衰老不言退、不言败的_(2) 赏析第段划线句子。 眨眼间旭日已从海上跃起,爬上远处起伏如波涛的群山,这以天地为幕的大观,奇妙到铭心刻骨。(3) 文章第段有一句话:我总觉得人的思维多有“贱”的一面,至少我是如此。句中“贱”为什么打上引号?请予以说明。 (4) 谈谈你对文章最后段中称泰山为“诤友”和“良师”的理解。 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6. (12分) (2019香坊模拟) 阅读出师表选段,回答各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 , 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袆、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1) 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 卑鄙:_彰:_(2)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遂许先帝以驱驰。庶竭驽钝,攘除奸凶。(3) 选段中,诸葛亮为北定中原在军事上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六、 作文 (共1题;共1分)7. (1分) (2019上海) 题目:这事,真带劲 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