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生物月考卷_第1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生物月考卷_第2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生物月考卷_第3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生物月考卷_第4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生物月考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生物月考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下图是制作临时装片的四个步骤,这四个步骤的正确顺序应是( )ABCD2 . 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时,在低倍镜视野中看到的图像如图,他想将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 )A左上方B左下方C右上方D右下方3 . 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漱口刮取涂片盖片染色B漱口涂片刮取染色盖片C涂片漱口刮取盖片染色D涂片刮取漱口染色盖片4 . 生活沙漠中的仙人掌叶退化为刺,以减少水的散失;变色龙体色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有利于防御。以上事例说明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影响环境C环境改变生物D生物与环境无关5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植物和动物在结构层次上的区别是动物没有系统B所有细胞都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它们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C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D构成运动系统的骨骼肌在结构层次上应属于肌肉组织6 . 下列描述中不是生物对环境造成影响的是A人类大量燃烧煤炭、石油,引起温室效应B地衣能分泌酸性物质,对岩石有腐蚀作用C森林能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D睡莲在水下有长长的叶柄,将叶吸收的空气输送到根部7 . 下列关于草履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B能够趋利避害、适应环境C能通过生殖器官进行繁殖D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8 . 我们在实验室中经常使用的光学显微镜,能够放大物体的结构是A反光镜B载物台C目镜和物镜D转换器9 . 下列关于人体消化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液两部分组成B胃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氨基酸C蛋白质不经过消化可以直接被小肠吸收D咽和食道既没有消化功能也没有吸收功能10 . 如图是某食物网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A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细胞组织器官系统AB图中数量最多的生物一般是AC构成该食物网的五种生物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D图中有3条食物链,最短的是:ABE11 .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A草履虫B酵母菌C衣藻D牛12 . 如图为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a是指细胞分裂,分裂后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B经过b过程后,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组织CD属于器官结构层次D与植物体相比较,人体多了E这一结构层次13 . 细胞分裂时,下列哪种物质会尽心复制并平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 )A细胞膜B染色体C叶绿体D线粒体14 . 对下图所示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该过程表示细胞生长B该过程可以表示动物细胞分裂C该过程受遗传物质控制Dd图细胞中遗传物质减少一半15 . 一般不影响河中鲫鱼生存的因素是。A河中的水和水的温度B岸上吃草的牛C河中同种的鲫鱼D河中其它种类的鱼16 . 下列各项中 属于器官的是( )西瓜瓤南瓜桃一个花 瓣ABCD17 . 地球大气层中有一层臭氧层,臭氧层发生大范围的减薄现象称为臭氧层“空洞”,产生“空洞”,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产生温室效应使地球表面温度显著升高B大量紫外线通过大气层表面生物的生存造成危害,破坏生态环境C会破坏地球磁场对地球的磁屏蔽D大量的宇宙射线会通过大气层到达地面,对地球的生存造成危害18 . 农田里影响水稻生长的生物因素是( )A光照B空气C水分D杂草19 . 下列特征能表明H7N9禽流感病毒属于生物的是A能够运动B具有细胞结构C能在动物体内繁殖D能使人体患病20 . 视野中的细胞和气泡的主要区别是( )A细胞具一定的形态,而气泡多为圆形、往往有粗而黑的边缘B在染色的细胞中都可看到细胞核,而气泡中没有C细胞不是完全透明的,气泡完全透明DA.B.C都对二、综合题21 . 下图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1)甲、乙两图中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有 _、 _。(写出两种即可)(2)植物细胞是_图(填甲、乙),你判断的依据是该图有_。(任写一项)(3)能够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结构是 _;能够将有机物中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结构 _。(4)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的结构是 _。22 . 图为显微镜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对微小的物体和细胞进行观察,应当借助显微镜。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_。(2)在练习使用显微镜的步骤中对光时,最终要以通过目镜看到_视野为宜。(3)当我们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如果光线比较暗,则我们可以选择大光圈和_镜配合观察。三、实验探究题23 .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把食物切断、磨碎,属于物理消化;二是把食物中的大分子分解为小分子,属于化学消化。为研究口腔中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对淀粉分解的不同作用,小宇同学以馒头为实验材料,设计了以下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1)馒头碎屑与搅拌分别模拟口腔中_对馒头的物理消化。(2)通过第一、三组比较可知,_能分解馒头中的淀粉。(3)比较第_两组实验结果,说明物理消化也能影响馒头中淀粉分解。(4)为进一步探究仅有物理消化是否可以将淀粉分解,需增设第四组实验,第四组实验的处理方式应该是_,放置于37温水中,5分钟后滴加碘液,观察颜色。第四组实验结果为变蓝(颜色与第一组相同)。(5)综合上述信息. 可得出的结论是_。(6)除了口腔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