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杭州市2019年八年级下册生物第六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同步测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下列哪一项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B朵朵葵花向太阳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D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2 . 每当冬季来临时,蛇类、蜥蜴等动物要进行冬眠,这种现象说明A生物能影响环境B生物能适应环境C环境能影响环境D生物不能适应环境3 . 北极的极地狐耳朵小,沙漠的大耳狐耳朵大。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空气B水分C光照D温度4 .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下列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一项是( )A生活在炎热缺水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B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C在寒冷海域中生活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D蚯蚓在土壤中活动,能使得土壤变得疏松5 . 干旱使农作物减产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依赖环境C环境影响生物D生物适应环境6 . 下列关于生物防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物防治与农药防治结合起来,就不会影响环境和生物B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防治病虫害的技术C生物防治的方法有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菌治虫D生物防治的优点是不会造成环境污染7 . 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骆驼尿液非常少B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C海豹皮下脂肪很厚D蚯蚓使土壤疏松8 . 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大树底下好乘凉B莲藕的茎和叶柄是中空的C千里之堤毁于蚁穴D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加疏松9 . 地衣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地衣能够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风化的作用。以上事实说明( )A生物能够适应自己所生活的环境B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C生物既能影响环境,又能破坏环境D生物能够影响其生活环境10 . 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像;蜥蜴身体的颜色与环境色彩几乎融为一体;北极熊的体色与白雪皑皑的环境也非常接近,此现象说明( )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影响环境C环境影响生物D环境适应生物11 . 下列叙述中,反映生物对环境影响的一项是A在沙地上植树造林,可以防风固沙B竹节虫具有与树(竹)枝相似的体形C仙人掌具有叶刺和肉质茎D睡莲在水下有长长的叶柄伸进泥里12 . 某草原有草、兔、狐、狼四类生物,下列关于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兔、水分、温度是影响草生活的生物因素B兔的体色一般与栖息环境一致,利于躲避敌害,这说明生物能影响环境C过渡养殖兔子会破坏草场,说明生态系统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D兔、狐、狼的能量和物质的最终来源于草13 . 含羞草受到震动时,叶片会合拢,这一现象说明生物具有( )A反射活动 B应激性C遗传性D适应性14 . “人有人言,兽有兽语”,动物借用“行为语言”传递信息。下列不是“行为语言”的是( )A警犬通过嗅觉寻找藏匿的毒品B蜜蜂发现蜜源跳“圆形舞”C蚂蚁通过同伴留下的“气味”找到食物D老母鸡“咯咯”地召唤小鸡15 . 在大自然,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 下列哪项不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A森林可保持水土B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D蚯蚓疏松土壤16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阳光、空气、水等是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B腐生的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的分解者C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说明生物适应环境D一条河流中的所有生物属于一个生态系统17 . 下表为探究,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设计,但不够完善,下列对其修改正确的是( )纸盒左半侧20只明亮25湿土纸盒右半侧20只阴暗25干土A左半侧放十只鼠妇B右半侧改为湿土C整个纸盒至于阴暗环境中D右半侧温度设置为018 . 到了寒冷的冬季,法国梧桐树纷纷落叶,松树依然郁郁葱葱,这表明A他们都适应寒冷的环境(落叶也是一种适应性)B法国梧桐树不适应寒冷的环境C松树比梧桐更适应寒冷的环境D松树与梧桐进行着生存斗争19 . 下列关于生物特征和习性的描述中,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A沙漠植物骆驼刺具有发达的根B北极熊的皮下脂肪厚度达6cmC蚯蚓可以使土壤变得疏松和肥沃D生活在草地的蝗虫体色呈绿20 . 观察图,葵花朵朵向太阳,干旱使粮食严重减产,这说明( )A葵花只受阳光限制,粮食只受水的限制B葵花仅仅需要阳光,粮食仅仅需要水C葵花和粮食都不需要阳光和水D阳光、水是它们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之一二、填空题21 . 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即都需要_、_、_、_,适宜的_和一定的_。22 . 请利用如下材料,设计一个探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模拟实验,并进行分析。实验材料:4 m2的红、绿、白3种颜色的纸板各一块,数量相等、活力相近的绿蝗虫3组(每组5只),家鸡3组(每组3只)。(1)提出问题:什么环境中的蝗虫不易被鸡发现?(2)作出假设:。(3)设计实验方案:将3组家鸡和3组绿蝗虫分别放到红、绿、白3种颜色的纸板上。每隔2 min统计蝗虫剩余的,共统计10 min,并设计表格,将统计结果填到设计好的表格中。时间环境2 min4 min6 min8 min10 min红色绿色白色(4)预期实验结果:。(5)结果分析:蝗虫的身体呈绿色,这是一种保护色,是的结果。(6)结论:生物能够适应环境。23 .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仅表现在形态和_上,还表现在生理和_上。24 . 生活在沙漠中的植物骆驼刺的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得多,是对_环境的适应;人在冬天容易打哆嗦,是对_环境的适应。25 . 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茎肉质化,叶变态成刺是对_的适应。蚯蚓的钻穴运动能改良土壤是对的影响。鼠妇是生活在_的环境中的。三、综合题26 .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淀粉在口腔内的消化”时,进行了以下实验:试管编号123馒头碎屑或块碎屑适量碎屑适量馒头块适量清水或唾液2mL唾液A2mL唾液震荡后保温37水浴中保持10分钟加入碘液2滴结果不变蓝变蓝变蓝请回答下列问题:(1)1号试管与2号试管要形成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校本培训经验课件
- 校外培训机构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导数考试题型及答案
- 盐业局的考试试题及答案
- 北京音乐知识培训课件
- 医药耗材面试题及答案
- 技师磨工考试题及答案
- 品牌饮品测试题及答案
- 主管护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客船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骨形态发生蛋白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钓鱼的艺术教学》课件
- T-CACM 1064-2018 针刀医学临床 通.用要求
- 天津市南开区2025年数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
- 电气行业与市场分析
- 2025年3月医务工作者个人自传范文
- 2025年乡村全科助理医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 排水设施养护管理制度
- 钢管柱混凝土施工方案
- 2025小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测试题库及答案【共3 套】
- 小学植物百科知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