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测试生物试题_第1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测试生物试题_第2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测试生物试题_第3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测试生物试题_第4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测试生物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测试生物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中不需要的物质都不能通过细胞膜B植物细胞都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它们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C除了细胞核中有DNA外,细胞质中的叶绿体、线粒体内也有少量的DNAD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蛋白质是遗传物质,因此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2 . 如图是某同学学习遗传的物质基础后发现的一幅图片,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分别表示染色体、蛋白质和DNABDNA是链状结构,外形很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C一条染色体应该含有2个DNA分子D每条染色体上有很多蛋白质,蛋白质不能控制生物的性状3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诗中描述了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桃花开放的影响( )A阳光B温度C水D氧气4 . 下列各项属于生物间捕食关系的是( )A七星瓢虫捕食蚜虫B两只狼夺领地C两只狗争夺食物D一群蜜蜂一块去采蜜5 . 烧伤后如果感染绿脓杆菌,人们使用绿脓杆菌噬菌体来治疗疾病,能有效地控制绿脓杆菌的感染,绿脓杆菌噬菌体是一种( )A细菌病毒B植物病毒C细菌D动物病毒6 . 某同学探究“不同营养液对草履虫培养效果的影响”,实验设计如下表。下列对该实验改进建议不合理的是( )A统一用稻草浸出液B营养液温度统一为25C草履虫数量改为20只D可设置用清水作培养液的对照组7 . 种植豆科植物可提高土壤肥力,是因为( )A豆科植物可以固氮B与豆科植物共生的根瘤菌可固氮C豆科植物可为其他植物提供有机物D豆科植物死亡腐烂后可肥田8 . 下列有关生物共同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9 . 细胞是动植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在细胞中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为细胞“动力车间”的和控制细胞生命活动的细胞结构依次是(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液泡 叶绿体 线粒体ABCD10 . 下列关于一个小花园的叙述,错误的是( )A花园中的月季、牡丹、冬青等各种植物构成花园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B花园中的月季和杂草之间存在斗争关系C温度是决定牡丹开花早晚的重要因素D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花园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要弱一些11 . 用显微镜观察下列细胞,可以观察到细胞壁和液泡,这种细胞肯定不是:( )A洋葱表皮细胞B苹果果肉细胞C菠菜叶片细胞D人体口腔上皮细胞12 . 下列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最突出的是( )A草原生态系统B淡水生态系统C城市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13 . 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C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DNA分子D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14 . 取浸泡去皮的种子,放在红墨水中染色15min20min,请指出下列哪个选项表明种子具有生命力的最强( )A胚芽、胚根、子叶完全染成红色B胚芽、胚根、子叶全部未染上红色C胚芽、胚根、子叶略带红色D胚芽、胚根、子叶部分红色15 . 图是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草履虫,下列对草履虫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单细胞生物,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B能够利用纤毛进行运动C吞食食物后,体内会形成食物泡D对盐粒的刺激会产生逃避反应二、填空题16 . 人体的四大组织,分别是_组织、_组织、_组织和_组织17 . 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_转换器。18 . 病毒是一类结构非常简单的生物,它们没有_,一般只具有_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有的病毒含有的核酸是_,有的病毒含有的核酸是_。三、连线题19 . 用直线将各个结构与其主要功能连接起来。四、综合题20 . 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根据下图完成以下“进阶作业”(1)如图,A 代表生态系统中的_者,它们能通过_作用利用环境中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2)图中,兔与鼠之间为_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动物们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从植物中摄取 _,这些物质有的构成动物的身体,有的在体内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产生_气体、尿素等物质,其粪便和遗体中的这些物质经分解者也能产生无机物。可见,动物在生态系统的中的作用_。(3)写出该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_,该食物链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成为一个统一整体。五、实验探究题21 . 已知酵母菌中含过氧化氢酶,能催化分解过氧化氢。小金据此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探究温度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图甲为实验装置示意图。选用2套图甲装置分别设置实验组与对照组,并将表中所示液体吸入相应注射器中;将装置恒温10分钟后,观察并记录各活塞对应的刻度变化量;打开止水夹,将注射器A中的液体缓慢推至B中后再夹紧止水夹,恒温5分钟后,观察并记录注射器B活塞对应的刻度变化量,重复试验3次并取平均值;改变实验温度(温度设置:0、10、20、30、40、50、60),重复步骤步骤。在不同温度下,步骤中活塞对应的刻度变化量均为0,步骤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注射器B活塞对应的刻度变化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1)写出过氧化氢酶催化分解过氧化氢的化学方式_。(2)对照组的注射器B中应吸入_。(3)由图乙的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_。(4)过氧化氢因其加热自分解的特性,一般不作为探究温度对酶催化作用影响的实验材料。小金认为在一定条件下,过氧化氢作为探究温度对酶催化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