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科大学药剂学作业答案.doc_第1页
中药科大学药剂学作业答案.doc_第2页
中药科大学药剂学作业答案.doc_第3页
中药科大学药剂学作业答案.doc_第4页
中药科大学药剂学作业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中国医科大学2017年10月药剂学(本科)在线作业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单选题一、单选题(共 50 道试题,共 100 分。)1. 以下方法中,不是微囊制备方法的是D A. 凝聚法 B. 液中干燥法 C. 界面缩聚法 D. 薄膜分散法 满分:2 分2. 下列关于药物配伍研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B A. 固体制剂处方配伍研究,通常将少量药物和辅料混合,放入小瓶中,密闭(可阻止水汽进入)置于室温及较高温度(如55),观察其物理性质的变化 B. 固体制剂处方配伍研究,一般均应建立pH-反应速度图,选择其最稳定的pH C. 对口服液体制剂,通常研究药物与乙醇、甘油、糖浆、防腐剂、表面活性剂和缓冲液等的配伍 D. 对药物溶液和混悬液,应研究其在酸性、碱性、高氧环境以及加入络合剂和稳定剂时,不同温度下的稳定性 满分:2 分3. 药物制成以下剂型后那种显效最快D A. 口服片剂 B. 硬胶囊剂 C. 软胶囊剂 D. 干粉吸入剂型 满分:2 分4. 影响药物稳定性的外界因素是A A. 温度 B. 溶剂 C. 离子强度 D. 广义酸碱 满分:2 分5. 有效成分含量较低或贵重药材的提取宜选用B A. 浸渍法 B. 渗漉法 C. 煎煮法 D. 回流法 E. 蒸馏法 满分:2 分6. 下列有关气雾剂的叙述,错误的是D A. 可避免药物在胃肠道中降解,无首过效应 B. 药物呈微粒状,在肺部吸收完全 C. 使用剂量小,药物的副作用也小 D. 常用的抛射剂氟里昂对环境有害 E. 气雾剂可发挥全身治疗或某些局部治疗的作用 满分:2 分7. 下列关于微囊的叙述,错误的是B A. 药物制成微囊可具有肝或肺的靶向性 B. 通过制备微囊可使液体药物固化 C. 微囊可减少药物的配伍禁忌 D. 微囊化后药物结构发生改变 满分:2 分8. 环糊精包合物在药剂学上不能用于D A. 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B. 液体药物固体化 C. 增加药物的溶解度 D. 促进药物挥发 满分:2 分9. 下列哪种物质为常用防腐剂D A. 氯化钠 B. 乳糖酸钠 C. 氢氧化钠 D. 亚硫酸钠 满分:2 分10. 下列哪种材料制备的固体分散体具有缓释作用C A. PEG B. PVP C. EC D. 胆酸 满分:2 分11. 可作除菌滤过的滤器有D A. 0.45m微孔滤膜 B. 4号垂熔玻璃滤器 C. 5号垂熔玻璃滤器 D. 6号垂熔玻璃滤器 满分:2 分12. 软膏中加入 Azone的作用为A A. 透皮促进剂 B. 保温剂 C. 增溶剂 D. 乳化剂 满分:2 分13. 以下各项中,不能反映药物稳定性好坏的是C A. 半衰期 B. 有效期 C. 反应级数 D. 反应速度常数 满分:2 分14. 浸出过程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为B A. 粘度 B. 粉碎度 C. 浓度梯度 D. 温度 满分:2 分15. 以下关于微粒分散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B A. 微粒分散系有利于提高药物在分散介质中的分散性和稳定性,有助于提高药物的溶解速度及溶解度 B. 微粒分散体系属于动力学不稳定体系,表现为分散系中的微粒易发生聚结 C. 胶体微粒分散体系具有明显的布朗运动、丁泽尔现象、和电泳等性质 D. 在DLVO理论中,势能曲线上的势垒随电解质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满分:2 分16. 灭菌法中降低一个1gD值所需升高的温度是A A. Z值 B. D值 C. F值 D. F0值 满分:2 分17. 最适合制备缓(控)释制剂的药物半衰期为D A. 15小时 B. 24小时 C. 混悬剂颗粒剂片剂 B. 溶液剂散剂颗粒剂丸剂 C. 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 D. 溶液剂混悬剂胶囊剂颗粒剂丸剂 满分:2 分44. 适于制备成经皮吸收制剂的药物是A A. 在水中及在油中溶解度接近的药物 B. 离子型药物 C. 熔点高的药物 D. 每日剂量大于10mg的药物 满分:2 分45. 在片剂生产中可在一台设备内完成混合、制粒、干燥过程等,兼有“一步制粒”的方法是B A. 转动制粒方法 B. 流化床制粒方法 C. 喷雾制粒方法 D. 挤压制粒方法 满分:2 分46. 固体分散体存在的主要问题是A A. 久贮不够稳定 B. 药物高度分散 C. 药物的难溶性得不到改善 D. 不能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满分:2 分47. 下列叙述不是包衣目的的是A A. 改善外观 B. 防止药物配伍变化 C. 控制药物释放速度 D. 药物进入体内分散程度大,增加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 E. 增加药物稳定性 F. 控制药物在胃肠道的释放部位 满分:2 分48. CRH用于评价C A. 流动性 B. 分散度 C. 吸湿性 D. 聚集性 满分:2 分49. 牛顿流动的特点是A A. 剪切力增大,粘度减小 B. 剪切力增大,粘度不变 C. 剪切力增大,粘度增大 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