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模拟预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沪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模拟预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沪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模拟预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沪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模拟预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沪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模拟预测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模拟预测试卷(含答案)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如图所示的猕猴桃,因富含多种维生素,而受人们的喜爱。下列有关猕猴桃的说法错误的是( )A猕猴桃的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来B运输有机物的筛管位于韧皮部C为了提高产量应只让猕猴桃进行光合作用,不让猕猴桃进行呼吸作用D为了保持猕猴桃的优良品种,常用嫁接法繁殖,这种生殖方式是无性生殖2 .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BCD空气3 . 某毛绒玩具的外部材料为纯羊毛,内充物为无毒的合成纤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制作毛绒玩具的内充物是引起“白色污染”的主要物质B纯羊毛和合成纤维可用燃烧法区别C制作毛绒玩具的外部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D合成纤维的吸水性和透气性比纯羊毛好4 . 下列各组物质中,俗名、化学名称和化学式表示的不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A熟石灰、氢氧化钙、Ca(OH)2B烧碱、碳酸钠、Na2CO3C盐酸、氯化氢水溶液、HClD食盐、氯化钠、NaCl5 . 下图是新型节能应急台灯电路示意图,台灯充好电后,使用时可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接人电路的阻值R改变灯泡的亮度假定电源电压、灯泡电阻不变,则灯泡两端电压U随R变化的图像是( )ABCD6 . 在索契冬奥会上,意大利雪橇运动员威弗鲁拉尼被发现使用刺激剂二甲基戊胺(化学式为C7HxN)。已经二甲基戊胺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其化学式中x的数值为( )A11B7C17D27 .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特效药”而获拉斯克奖。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青蒿素是一种氧化物B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1.9%C. 青蒿素中C. 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0:11:40C青蒿素是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的8 . 在心脏的四个腔中,流动脉血的是( )A左心房和左心室B右心房和右心室C左心房和右心室D右心房和左心室9 . 下列情况中,造成短路的情况是A开关的两个接头相碰B插座的两个接头相碰;C熔丝用铜丝代替连接D电灯泡灯丝断了,重新搭好。10 . 工业上制取氮化硅的化学反应原理是,则氮化硅的化学式为( )ASiNBNSiCSi3N4DN4Si311 . 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将滑动触头P从最左端滑到最右端,两电压表的示数随电路中电流变化的完整过程的图线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线B反映电压表V1示数随电流的变化B改变R1的值,其他条件不变,两条图线一定有交点C改变R1的值,图线B一定与横轴相交,图线A的延长线不一定过坐标原点D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等于R1的阻值12 . 如题图所示,通电导线放置在磁场中,不能受到磁场作用力的是( )ABCD13 . 建立模型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在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时往往引入模型。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模型,有关该模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C是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D和化学性质相似14 . 下列离子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A铝离子 Al2+B镁离子Mg2+C碳酸根离子SO32-D钾离子 K1+15 . 将放置于黑暗处24小时的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作如图处理后,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取下实验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再漂洗,会变蓝的部分是(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二、填空题16 . 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事故以来,目前在我国各地监测出的人工放射物质碘-131(碘元素符号:I)的数值水平极其微小,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影响。碘-131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三种化合物。如图所示。(1)写出反应前中单质的化学式_。(2)写出反后生成物中所有含有二种原子的物质的化学式_。17 . 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核事故时往往泄漏出污染物(具有放射性的碘原子131I),有关131I(碘-131)的相关报道成为热门话题。131I原子中含有53个质子,78个中子。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另一种稳定的碘原子127I,它和131I同属于碘元素。127I原子的质子数为_(2)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8000,经测定其中铁的质量分数为0.33%,则每个血红蛋白分子中铁的原子个数为_18 . 电与磁的联系可以由这两个实验来证实,如图甲、乙所示。(1)图甲所示实验证实了_。(2)图乙所示实验证实了_。19 . 请从一氧化碳、氮气、食盐、熟石灰四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用化学式填空:(1)用作粮食瓜果保护气的是_;(2)日常生活中用来调味和防腐的是_;(3)农业上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是_;(4)工业上冶炼金属的气体氧化物是_.20 . 某同学设计了一组探究实验,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分别进行下列实验(如图所示)。(1)观察纸花的颜色变化:A纸花变红;B_;C纸花不变色;D_。(2)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1 . 现在市场上出现了一种“不用电池的手电筒”如图,这种手电筒中有一段固定的螺线管和一块磁铁、使用时只要用力来回摇动手电筒,磁铁就会穿过螺线管来回快速运动,一段时间后,闭合开关,手电筒中的灯泡就会发光、这种手电筒产生电能时应用到了现象;如图所示,在直流电动机的工作过程中,“”起了关键的作用,它能使线圈刚刚转过平衡位置时就自动改变线圈中的,从而实现通电线圈在磁场中的连续转动。22 . 如图所示,条形磁铁放在水平桌面上,左端的S极正对着电磁铁。当电磁铁中的电流不断增大时,条形磁铁向左加速运动。则电磁铁中的电流方向是从_(填“从a到b”或“从b到a”),条形磁铁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3 . 征服原子揭开原子的神秘面纱伟大的科学家费曼说:“假如只允许把人类的科学史压缩成一句话,它就会是一切东西都是由原子构成”。人类在探索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历史长河中,充满了智慧。(1)1803年,近代化学之父,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道尔顿原子论”:一切物质都由原子构成,原子很小、呈圆球状、不可再分但由于受当时实验条件限制,道尔顿无法用事实证明自己的观点。1811年,意大利化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有些物质也是由分子构成,原子的基本工作形式是分子。1897年,汤姆生通过实验发现了_,进一步发展了原子一分子论。汤姆生主要是纠正了“道尔顿原子论”中_的观点。1911年,卢瑟福又通过实验,推测原子是由_构成,并提出了沿用至今的现代原子结构理论。(2)原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粒,为了帮助人们理解原子的结构,这三位科学家都运用了_来表达他们的理论成果。24 . AB和CD是完全相同的两条带有绝缘皮的导线,它们并行地埋设在相距2km的甲乙两地之间。由于两导线之间某处的绝缘外皮受到损伤,而发生了漏电现象(即相当于两根导线之间在漏电处连接了一个电阻)。为了确定漏电处的位置,维修人员做了以下测量:(1)在甲地将两端电压恒为90V的电源的两极分别接在A、C两端,此时在乙地用内电阻很大的电压表测得B、D两端电压为72V。(2)在乙地将两端电压恒为100V的电源的两极分别接在B、D两端,此时在甲地用同一型号的电压表测得A、C两端的电压为50V。 如果AB和CD导线每千米电阻值为2欧姆,请你根据以上测量结果计算漏电处距甲地多远?绝缘皮破损处的漏电电阻是多大_ ?25 . 鸡蛋腐败时会产生一种无色、有臭鸡蛋味的硫化氢(H2S)气体,它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在空气中点燃完全燃烧时,生成SO2和水,把H2S通入浓硫酸中,发生的反应为:H2SH2SO4(浓)SO2X 2H2O(1)上述内容中,属于H2S物理性质的是_。(2)写出H2S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3)H2S与H2SO4(浓)反应时,生成物中X的化学式是_。(4)若尾气中含有H2S,为什么不能用浓H2SO4来吸收?_。26 . 利用温室无土栽培生产蔬菜,可以实现对蔬菜的工业化生产,摆脱自然界的制约。在一座可控制大气成分和温度的温室中,使用人工配制的营养液无土栽培蔬菜。请分析回答:(1)春天天气晴朗,阳光充足,为了使蔬菜增产,除满足无机盐的要求外还采取的措施是适当增加大气中的浓度。(2)当阴雨连绵温室内的温度适当,以降低蔬菜的作用。三、探究题27 . 硫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会造成空气污染。为避免二氧化硫污染空气,某教师对教材中“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进行了改进与创新,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原理)B装置中燃烧匙固定在带有a导管的单孔塞上,硬质玻璃管透光性好,不影响实验现象的观察;C装置的广口瓶中盛放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硫气体,避免污染;打开D装置中的阀门,气体就会从左向右依次进入各装置。(实验过程)步骤一:将硫粉放在燃烧匙上,在空气中点燃后,迅速伸入硬质玻璃管内(如图B),打开阀门,观察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步骤二:将导管a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如图A),观察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交流讨论)(1)硫在空气中燃,生成的SO2气体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的反应原理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气流能从左向右作定向流动的原因是_。(拓展应用)小丽同学认为,运用该装置设计原理,还能进行其它有毒气体的实验,同样能达到避免污染的目的。于是设计了图乙实验装置,用以完成“CO还原氧化铜”实验。(3)图乙D装置在实验中除了形成气体定向流动外,还有的用途是_;(4)实验时,小丽同学先打开止水夹和阀门,过一会儿再点燃酒精灯,她这样操作的目_。28 . 某同学用玉米幼苗作实验材料,利用右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探究活动。装置中隔板与无色透明钟罩之间以及隔板中央小孔与玉米茎之间都用凡士林密封,钟罩内放一盛有某种液体的小烧杯。(1)玉米中富含淀粉等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玉米种子的_中。(2)若小烧杯中的液体是澄清的石灰水,将装置放在暗处一段时间后,小烧杯中的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证明玉米幼苗的呼吸作用产生了_。(3)若小烧杯中是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则要探究的问题是_。要验证这一问题,需要设置一组对照实验,其对照实验装置中小烧杯里的液体应为_。(4)若要探究玉米幼苗的蒸腾作用,该装置需改变的是_。29 . 为研究“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与有无铁芯的关系”,小科设计了如图1电路。(1)强弱判断:通电螺线管吸引大头针数量越多,表示其磁性越_。(2)具体操作:将无铁芯的螺线管接入电路,把变阻器滑片P移至最下端,闭合开关S,发现螺线管吸引大头针数量较少。断开开关S,在螺线管中插入铁芯,将变阻器滑片P稍向上移,闭合开关S,发现螺线管吸引大头针数量较多。(3)评价交流上述实验,没有进行多次实验,且存在的错误是_。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本实验用吸引大头针数量反映磁性强弱。图2所示实验采用的方法与之相同的有_。30 . 材料一:1880年,达尔文在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影响时,进行了向光性实验,并认为在单侧光照射下,胚芽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对胚芽生长会产生影响。材料二:1928年,温特完成了图甲实验。证实了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能控制胚芽生长。材料三:1934年,郭葛等人从一些植物中分离出了生长素。(1)材料一中划线句既是达尔文的实验结论,也可以作为材料二的温特实验探究中的环节。(2)图甲的实验中,B组的作用是_ _。(3)为证明“胚芽弯曲是尖端下部生长不均匀引起的”猜想,小敏设计了如图乙实验,在胚芽尖端下部标上等距横线,用单侧光照射。当横线左侧间隔_ 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横线右侧间隔,说明猜想成立。(4)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低浓度范围,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增强;在高浓度范围,随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减弱;超过一定浓度,表现为抑制作用。把切去尖端的胚芽静置一段时间,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左侧,如图丙。图丁中,曲线能正确表示胚芽弯曲程度与生长素浓度关系的是_。31 . 小李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中各加入等量的蓝墨水和红墨水,将芹菜的叶柄从基部沿中间切开,分别插入两个烧杯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左侧的叶片显现出蓝色,右侧的叶片显现出红色。请分析回答:(1)在Y处将叶柄横切,观察到横切面上有许多的红点,这些红点出现的部位就是导管所在位置,说明导管的作用是;(2)若在X处将叶柄横切,横切面上看到的现象是(选填一项);A左边蓝点多红点少,右边红点多蓝点少B周围的一圈是蓝点,中间是红点C蓝点和红点混合,均匀分布D左边是蓝点,右边是红点(3)小李同学继续进行下列实验:在甲、乙两烧杯中加入等量的红墨水,将两烧杯放在温度较高的同一地方,但只在乙烧杯中插入新鲜的芹菜。一段时间后,液面下降较快的是烧杯。四、简答题32 . 氮肥能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某同学发现她家花盆中的花草生长迟缓,便施用了一种氮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