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一)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下列粗盐提纯操作中,正确的是( )A称量固体药品B溶解C过滤D蒸发2 . 下表各组中,实验操作和目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防止试管炸裂B.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防止读数错误C.用双氧水制氧气时,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使产生氧气的质量增加D.用双氧水制氧气时,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加快氧气生成速度AABBCCDD3 .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取用大理石B过滤C检查气密性D熄灭酒精灯4 .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向试管中加固体粉末C浓硫酸稀释D测定溶液的pH5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滴管用后放回原瓶B处理废弃固体药品C加热镁条D夹试管二、填空题6 .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请回答下列问题:(1)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需要量筒和_配合使用。读数时,俯视读数比实际值_(偏大,偏小或者不变)(2)使用托盘天平时应该左物右码,如果将砝码和药品的位置放颠倒了,将对称量结果_(填“一定”或“可能”)有影响。7 . 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模线上。A 防止药品污染 B 防止试管破裂 C 防止实验误差(1)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_。(2)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_。(3)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平视。_。(4)实验室加热约50mL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是_ (填序号)。8 . 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请填写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的空格:(1)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_盖灭,不可以用嘴吹灭;(2)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必须先_再加药品;(3)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应预先_;(4)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的位置关系是_ (填写“俯视”、“仰视”或“保持水平”)。9 . 根据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图形,回答下列问题:(1)按编号分别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_;_;_;_;_;_;(2)用编号填空:用做配制溶液的容器是_;量取一定量的液体用_; 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是_;过滤液体时应使用_。10 . 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个部分,外焰、_和焰心,_部分温度最高。11 . (1)把一根火柴梗横放在酒精灯的灯焰中,12秒后取出来。可以看到处于火焰外层的部分最先变黑,说明灯焰中_部分的温度最高,熄灭酒精灯时_。(2)把块状药品或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先把容器_然后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状数组时间序列分析-洞察及研究
- 生物反应器在生物信息学中的研究-洞察及研究
- 4.1 光合作用(1)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 社工服务产业链分析-洞察及研究
- 2022-2023学年东莞市南城街道高三生物模拟考试真题及解析
- 虹膜识别在金融安全中的应用-洞察及研究
- 茶园土壤肥力提升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评估-洞察及研究
- 种子电商物流优化-洞察及研究
- Unit 3 Numbers are fun单元整体(教学设计)-join in外研剑桥英语三年级上册
- 电商综合管理招聘笔试题2025年题库解析附答案
- 科普:农药毒性分类
-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1篇3细胞结构与细胞通讯教学课件
- 练习使用显微镜 全国公开课一等奖
- 【执业药师考试】执业药师历年真题
- 2023年高考地理(上海卷)-含答案
- 比重式精选机的使用与维护
- FZ/T 81004-2022连衣裙、裙套
- GB/T 34875-2017离心泵和转子泵用轴封系统
- 细胞培养技术培训课件
- 故障录波器课件
- 管片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