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中考复习 主题2生物与环境_第1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中考复习 主题2生物与环境_第2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中考复习 主题2生物与环境_第3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中考复习 主题2生物与环境_第4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中考复习 主题2生物与环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中考复习 主题2生物与环境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如图是哪一类生态系统?( )A森林生态系统B农田生态系统C池塘生态系统2 .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绿”和“青”是生态系统中的( )A非生物部分B生产者C消费者D分解者3 . 冬季森林里的雪兔换上白毛,可以适应降雪后的环境。但是,但,当降雪延迟,一身白毛的雪兔反而容易被捕食者发现,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A保护色B适应性C生存斗争D适应的相对性4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可大可小B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C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D任何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5 . 下列关于如图所示的食物网的生物及其之间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A该食物网中 D 是最高营养级,有毒物质积累最多BA 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调节大气中氧气的浓度C若 C 是昆虫,进行无性生殖产生后代D最长食物链 ACED,这些生物的细胞中都有线粒体6 . 具有特点的生态系统较为稳定( )A食物链中的生产者较多B生物种类较少C食物网中营养结构复杂D食物链较长7 . 菜农在大田种韭菜收获的是绿色的韭菜,而在密闭的暗室中种韭菜收获的却是黄色的韭黄,影响这一差异的非生物因素是( )A光照B水分C温度D土壤8 . 下列现象能反映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命活动影响的是( )A有蚯蚓的麦田,小麦长势更好B麦田中蚜虫大量繁殖小麦减产C高海拔的地区,物种数量减少D稻田中杂草丛生,使农作物减产9 . 1981年5月,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世界上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经过多年的保护,目前我国朱鹮数量已超过2600只,如图是野生朱鹮自然保护区的食物网简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B图中鱼类和贝类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C建立野生朱鹮自然保护区是保护朱鹮的有效措施之一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能够保护生物多样性10 .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无限的B某些有毒物质会随着食物链不断地积累C从地域关系来说,各类生态系统是相互关联的D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11 . 某同学为研究水温与鱼受精卵孵化率的关系,进行了如下探究。其中属于“作出假设”的是( )序号探究过程水的温度对鱼受精卵孵化率有怎样的影响?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推测,在-定温度范围内鱼的受精卵才能孵化在不同縣封放人等量的鱼受精卵,并在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计算鱼受精卵的孵化率根据观察现象,得出“鱼的受精卵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才孵化”的结论ABCD12 . 树木拥有绿色,地球才有脉搏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不包括( )A参与水循环B提供有机物C维持碳氧平衡D释放二氧化碳13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腔肠动物都可以食用B扁形动物都是寄生虫C环节动物都生活在土壤中D从线形动物开始,有口有肛门14 . 普利斯特利的系列实验不能说明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B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C蜡烛燃烧消耗氧气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需要水15 . 能与根瘤菌共生的生物是A藻类B地衣C豆科植物D人16 . 下列促进健康的方法,哪些是正确的( )多喝水,常憋尿,可以增强肾脏的功能多喝水,可以促进废物排泄认真做眼保健操,有助于眼晴的健康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开口,可保护鼓膜ABCD17 .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草原上所有的生物共同组成生态系统B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C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D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18 . 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作用的生态系统是A草原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C湿地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19 . 构成人工生态系统的第一要素是人,下列不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是( )A城市生态系统B农业生态系统C鱼塘生态系统D草原生态系统20 . 草原上生活着狼、羊等野生动物,如果捕杀尽狼,经过一段时间后( )A羊的数量先增多后减少B羊的数量减少C羊的数量不会发生任何变化D无法确定21 . 下列关于生物和生态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飞蛾扑火是昆虫对光刺激作出的反应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这一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分解者C甲乙丙丁四种生物因捕食关系构成了一条食物链:乙丁丙甲,若因某种原因导致丙大量减少,则短时间内丁会大量增加,甲会大量减少D州河里的所有动物、植物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22 . 泉港红星生态园,山清水秀、青草依依、绿树婆娑,犹如世外桃源,被誉为“泉港后花园中的花园”下列能构成生态系统的是( )A园中所有的植物B园中所有的动物C园中所有的生物D园中所有的生物及其环境23 . 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 )A森林可以涵养水源B枯叶蝶的身体与枯叶极为相像C仙人掌的叶变成刺D北极熊皮下厚厚的脂肪可以适应极地寒冷的环境( )24 . 下列环境中不属于生物圈范围的是( )A大气圈的下层B整个水圈C岩石圈的上层D地球的内部25 . 蓝天白云,空气清新,鸟语花香,风调雨顺,山河秀丽,环境优美,这是全人类对新世纪的希望。要实现这一希望,就应( ) 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充分开发和消耗资源完善环保投入制度大力植树造林ABCD26 . 中国诗词大会带动了全民学诗热潮,许多诗词中蕴含着生物学知识,下列诗句中所反映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生物影响环境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生物适应环境C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生物适应环境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环境影响生物27 . 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以下对诗词中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的解释,错误的是( )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微生物促进物质循环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生物对环境的影响D“劝君莫打三更鸟,子在巢中盼母归”生物的繁殖行为28 . 右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各成分的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此草原中的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共同构成生态系统B草和鼠共有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C鹰和蛇之间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D该生态系统中,鹰的生命活动所需能量归根到底来自太阳能29 . 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开始于( )A作出假设B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C制定计划D实施计划二、填空题30 . 看纽约大楼楼顶的别样风景,纽约和华盛顿的政府官员正在学习如何利用“绿色屋顶”应对日益严峻的都市环境与健康问题。“绿色屋顶”有助于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缓解暴雨对下水道系统造成的压力,减少能源消耗和净化空气。作为地球人的我(积极或消极)响应。三、综合题31 . 萝岗甜橙,兼有橙、橘、柑的外形,果实汁液丰盈、清甜,具桂花香味,耐贮藏,曾被评选为广州市名优产品。请回答:(1)萝岗甜橙汁液丰盈、清甜,这些汁液主要来自细胞结构中的_。(2)种植萝岗橙的果园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所包含的动植物种类相对较_,自动调节能力较_。(3)萝岗甜橙不宜在北方种植,而陕西红富士不宜在热带地区种植。影响甜橙和红富士分布的非生物因素是(_)。A土壤B空气和水C阳光D温度(4)橙树容易受红蜘蛛等虫害的影响,而瓢虫是红蜘蛛的天敌,瓢虫也是鸟儿的食物之一。请写出以上描述中包含的食物链_。32 . 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我们每个人的共同责任。如图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_。该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还应有_。(2)消费者蛙和食虫鸟的种间关系是_。(3)该食物网中共包含_条食物链,其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_。(4)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难以降解的有毒物质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该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生物是_。(5)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生命活动能量的最终来源是_,能量流动一般是_(填“单”或“双”)方向的,并且是逐级_的。(6)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保持着相对的稳定,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_。33 . 某学校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参观了省农科院的一个人工生态系统,此生态系统中由农作物、杂草、虫、鸡、牛、人组成的食物网如图所示,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1)在该食物网中共包含_条食物链,其中属于三级消费者的生物是_,在该食物网中,碳主要以_的形式沿食物链传递。(2)在该人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_属于生产者,二者在生态系统中的关系是_关系。沼气池中的甲烷细菌属于_。(3)农作物的秸秆可以作为牛的饲料,牛的粪便可以作为沼气池的原料等事实说明,该人工生态系统实现了能量的_利用,从而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又避免了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该人工生态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人,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弱的原因是_。34 . 图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图。请回答:(1)请指出图中所示标号分别表示生产者、消费者还是分解者:_,_,_,_。(2)图中分解者的作用_(3)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除了有生物成分外,还有非生物成分,如_等。35 . 请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并作答如果你生活在乡村,催你晨起的公鸡,夕照中牧归的牛羊,守护你平安之夜的爱犬,都曾经是你童年的朋友放眼远眺,杨柳青青,麦浪滚滚,桃花含笑,杏花飘香,是你最熟悉的景色春水澄碧,游鱼嬉戏;梁上双燕,春来秋去,曾引发你无限的遐想蛙鸣声声,流萤点点,伴你进入仲夏夜之梦(1)上面这段文字中,你能找出_种生物;其中植物_种,动物_种(2)以上描述的能称得上是一个生态系统吗?_(能或否)(3)影响生物的环境因素包括_和_因素(4)在自然界中,各种因素影响着生物,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_环境,同时也_着环境36 . 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回答相关问题。智能温室通过计算机对温室内的空气温度、土壤温度、相对湿度、CO2浓度、土壤水分、光照强度、水流量以及pH值(酸碱度)、EC值(可溶性盐浓度)等参数进行实时自动调节,从而优化室内光、温、水、肥、气等诸多因素,使温室内的环境接近人工设想的理想值,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实现精细农业,达到全年高产,经济效益好的目标。智能温室内的作物种植往往采用无土栽培技术。营养液膜水培作为一种无土栽培技术,最早由英国温室作物研究所在1973年研究推出,简称“NFT”(Nutrient Film Technique)。NFT系统先将植物悬空固定在长长的水槽的适当位置,使得水槽底部营养液之上的裸根永久地暴露于空气中,再控制营养液厚度,呈一层很浅的薄膜(约1厘米2厘米),不断循环流经作物根系,如上图所示。NFT法栽培作物,灌溉技术大大简化,不必每天计算作物需水量,以实现营养元素均衡供给。智能温室设置隔离区和防虫网,人员进出要消毒。由于密闭性好,很少有害虫能够进入温室。一旦有虫害发生,通常可采取下列措施。例如,释放赤眼蜂,其成虫可将卵产于菜青虫、小菜蛾等害虫的卵内,赤眼蜂的幼虫取食害虫的卵黄,化蛹,从而杀死害虫;释放食蚜瘿蚊,其成虫多在有蚜虫的叶背面或嫩茎上产卵,孵化出的幼虫吸食蚜虫的体液;释放猎蝽,其成虫可以直接捕食菜青虫;喷洒苏云金杆菌或菜青虫颗粒体病毒,可直接杀灭菜青虫等害虫。(1)NFT水培系统强调水培作物的部分根系暴露在营养液之上,还用气泵向营养液中充入空气,主要目的是给作物的_(器官)提供充足的氧气,保证其能正常进行呼吸作用。为保证无土栽培作物正常生长,培养液中应含有(_)A. 有机磷农药 B. 氨基酸和葡萄糖 C. 氮、磷、钾等无机盐 D. 有机肥(2)智能温室中,以农作物为主体的生物与环境形成统一的整体,可以认为这是一个小型的_,所有生物生活所需的能量根本来源于_。生物之间有复杂的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这种营养联系形成了食物链,以下食物链正确的是(_)A. 蔬菜菜青虫苏云金杆菌B. 蔬菜菜青虫猎蝽C. 蔬菜菜青虫蜜蜂D. 蔬菜菜青虫食蚜瘿蚊(3)苏云金杆菌,又称苏云金芽孢杆菌,个体微小,显微镜下观察呈典型的“杆形”,这是一种_(填“细菌”或“真菌”),其释放的毒素在害虫的肠道内发挥作用,而对人无害。(4)在智能温室中利用害虫的天敌来防治害虫,这种防治方式叫做_;除此之外人们也常在田间喷洒一定量的性外激素,控制蛾蝶类害虫的数量,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干扰了害虫雌雄个体间的(_)。A. 通讯行为 B. 取食行为 C. 防御行为 D. 产卵行为(5)阅读最后一段,谈一谈你对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哪些新认识?_。37 . 小科同学走近一鱼塘边的某一位置时,鱼塘中的鲤鱼便会成群地向他游来,并逐渐向他聚集,如图所示(1)对此现象的解释最合理的是_ A鲤鱼本身具有亲近人的特性B鲤鱼本身具有向声音聚集的特性C此前常有人站在这里观赏D此前常有人站在这里投食(2)该鱼塘中的所有鲤鱼可以看成是一个_鱼塘中的鲤鱼的体色是由位于_大分子上的基因所决定的(3)若将该鱼塘看成一个人工生态系统,按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与特征分,鲤鱼属于生物成分中的_38 . 1979年美国白蛾侵入我国,严重危害林木和果树,树木成片枯死,人们曾大量使用农药,试图控制虫害,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了一种寄生蜂周氏啮小蜂,身长1mm,产卵于白蛾蛹内,使白蛾蛹死亡,连续放蜂两年,白蛾虫害得到有效控制。请分析资料并回答下列问题:(1)大量使用农药,不但造成环境污染,还会通过_影响到人畜的健康。(2)白蛾能大量繁殖、数量增加的直接原因是_。(3)白蛾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属于_。(4)这种以周氏啮小蜂来控制和防治白蛾的方法属于_,有利于维持_,又不会引起_。39 . 科学家们对一个生态系统进行了调查,在调查报告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森林里生活着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和大量的草本植物。有许多鸟类在此栖息,有的鸟吃草籽,有的鸟是杂食性的(既吃草籽又吃昆虫)。昆虫主要吃植物的茎和叶。有些鼠类以植物的果实为食,然而鼠又是鹰的食物,鹰也捕食鸟。(1)如图为某同学根据以上材料画出的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中应该有_条食物链。(2)通过食物链的绘制,我们可以发现食物链和食物网是通过生物之间的_关系建立起来的。(3)科学家们在调查中发现,有些昆虫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体色会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基本与环境的颜色一致,这说明生物能够_环境。(4)有人认为该生态系统中鼠类对绿色植物有害,应该予以消灭,你的态度是_,理由是_。四、实验探究题40 . 回忆我们所做的探究,图甲、乙表示两块载玻片,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