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六校(五四制)2019-2020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_第1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六校(五四制)2019-2020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_第2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六校(五四制)2019-2020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_第3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六校(五四制)2019-2020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_第4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六校(五四制)2019-2020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六校(五四制)2019-2020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对图的解释说明正确的是( ) A图中最少包含8条食物链B该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包含4种生物C蛇和鹰既存在捕食关系,又存在竞争关系D蛇的多少只受鼠、青蛙和鹰的影响,与其它生物无关2 . 画生物细胞结构示意图时,较暗的细胞核应该怎样表示出来( )A用铅笔涂黑B用HB铅笔勾画C用钢笔点较密的细点D用2B铅笔点较密的细点3 . 显微镜下观察的材料有一定的要求,下列物品放到显微镜下能看清内部结构的是( )A一根头发B一块叶的下表皮C一块吸水纸D一只小飞虫4 . 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观察时,眼睛看着目镜,下降镜筒到不能下降为止B对光完成后,不能挪动显微镜的位置,防止对光失败C如果物镜镜头上有污点,应该使用擦镜纸擦干净D对光完成后,应先用低倍物镜找到要观察的物像,再换高倍物镜观察5 . 某地区某种蛾的体色有褐色、灰白色、白色三种,它们的数量是褐色最少、灰白色较多,白色最多。后来,由于该地区长期环境污染,树木及植被被熏成黑褐色。理论上,下图能正确反映三种蛾数量变化的是( )ABCD6 . 下图是制作洋葱鳞片叶临时装片的几幅图片,其正确的顺序是( )AABCDEFGBBDCAEFGCBDCAEGFDBGCAEDF7 . 新年伊始,我国二胎政策正式实施,某记者为了解中小学生对家中即将多个“二宝”的看法,走访了多所学校。该过程中记者主要采用的方法是( )A观察法B实验法C资料分析法D调查法8 . 生态农业具有“经济、环保、高效”等优点,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下图是一个生态农场模式图,根据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如果沿能量消耗最少的食物链进行传递,在消耗农作物100千焦能量时,人最多可以获得多少千焦能量( )A4千焦B10千焦C20千焦D40千焦9 . 按照形态结构特点,生物可分为( )A植物、动物、其他生物B水生生物、陆生生物C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D可以食用的、不能食用的10 . 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A冬眠的蛇B埃博拉病毒C蘑菇D小河里的鹅卵石11 . 已知目镜、物镜上分别标有10、45,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A55倍B45倍C35倍D450倍12 . 一个生态系统的四种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乙被大量捕杀,则短时间内丙的数量会增加B只有甲、乙、丙、丁无法构成生态系统C甲和乙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D若该生态系统被有毒物质污染了,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丙13 . 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时,萌萌发现视野中细胞重叠,则她在制作装片时最可能出现问题的操作是( )A滴水B展平C盖片D染色14 . 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和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都要先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液体,前后两者滴的液体分别是( )A生理盐水、清水B清水、生理盐水C都是清水D都是生理盐水15 . 在低倍镜下观察时视野内所见的图象是“上”和“p”,那么玻片标本上的图形是A“上”和“d”B“下”和“q”C“ ”和“d”D“”和“q”16 . 2019年1月15日,重庆大学对外公布,人类首次在月面的生物生长培育试验成功,棉花种子成为人类在月球上种植出的第一株植物嫩芽。据介绍,棉花种子位于生物科普试验载荷罐内,内有马铃薯种子、油菜种子、棉花种子、拟南芥、果蝇、酵母6种生物,还有18毫升水,以及土壤、空气等。下列关于“罐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物科普试验载荷内形成的是一个简单的微型生态系统B此次棉花发芽的生殖方式为无性生殖。C棉花、马铃薯、油菜都属于种子植物。D酵母可以分解植物和果蝇废弃物而生长,酵母又可以作为果蝇的食物。17 . 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A洮河B花园C一片森林D一片草原18 . 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使用显微镜时,应先对光再调焦B观察物像一般用左眼,同时要求右眼睁开C欲将物像从视野左上方移动中央,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D低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19 . 在科学研究和社会调查中,常采用五点取样法(深色表示取样位置)。下列图示中,正确的五点取样法是ABCD20 . 用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其原因是A能让光线透过B便于放置在载玻片上C不易污染物镜D易于染色21 . 雷鸟的毛色随季节而改变,说明生物能适应环境。以下不是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A莲藕内部多孔,可以储存大量空气B北极熊的毛色与冰雪颜色相似C枯叶蝶外形与枯树叶相似D绿地的空气湿度明显高于裸地22 . 生活在寒冷地区的海豹,腹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可以达到6厘米,这是海豹( )A对环境的影响B对环境的适应C为捕获更多食物D为抵御敌害23 . 关于如图四种生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四种生物都是单细胞生物B图中四种生物共有的细胞结构是细胞壁和细胞核C图中四种生物,根据能否进行光合作用可以分为两类D图中四种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具有遗传变异现象24 . 要将显微镜视野中右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向什么方向移动装片或切片( )A左方B右下方C左上方D右上方25 . 图甲和图乙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的两个视野,当他将甲图所示视野转为乙图所示视野时,除转换物镜,转动细准焦螺旋外,还应将装片向( ) 移动。A上B下C左D右二、综合题26 . 光学显微镜是中学生物实验室里常用的重要仪器之一,下列是使用光学显微镜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请回答:(1)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_(填序号)将显微镜从镜箱中取出并安放转动反光镜,从目镜中看见白亮的视野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对准通光孔将制作好的玻片标本放到载物台上,将观察物正对通光孔,用压片夹压住调节粗、细准焦螺旋等结构看清物像(2)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对光的正确操作应是:转动转换器,选择_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选择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直至看到均匀白亮的视野(3)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时,若是在光线很强的条件下,为了控制进光量,应选用较小的光圈和_反光镜(4)使用显微镜观察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_(填“目镜”或“物镜”),以免压碎玻片标本(5)某同学用5的目镜、10的物镜进行观察,则该同学观察到的细胞放大倍数是_(6)某同学在视野的左下方看到一个完整的细胞结构,要想将它移至视野中央,则应将载玻片向_移动27 . 现在社会上出现的“水果酵素”,是把水果洗净、切碎,混合一定比例的糖和水,置于干净的容器中,密封后发酵若干时间制成。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水果酵素”口感酸甜,略带酒味,这主要是经过了乳酸菌和_等细菌、真菌发酵而成,这些生物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_。(2)“水果酵素”在制作过程中如被霉菌污染,会产生具有强致癌作用的毒素。该霉菌具有细胞核,属于_生物,繁殖方式是_。28 . 生物体生命和结构的基本单位是_。有性生殖的生物其生命的起源是_。29 . 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1)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_该食物网中共有_条食物链(2)若人们大量捕捉鸟类和青蛙,则该生态系统最初发生的变化是_的数量将会增加,这可能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3)图中食虫鸟与蜘蛛存在_关系(4)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_和_(5)图中蛇获得能量最终来源于_,写出图中最长的食物链_(6)一段时间后,该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的数量又会处于_的状态,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_能力30 . 如图是显微镜结构模式图,根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图中是_,_。(2)在用低倍显微镜进行观察时,首先应将装片中的标本放到通光孔的正中央,然后双目注视_和装片之间的距离,转动_,使镜筒下降到距装片5mm左右时,最后左眼注视目镜(右眼同时睁开),反方向调节至物像清晰。(3)在用高倍显微镜进行观察时,首先要将观察的细胞移到视野的_,然后转动_,换成高倍镜,最后再调节_,使物像清晰。(4)实验中使用的目镜是10,物镜是40,那么物像的放大倍数是_。三、实验探究题31 . 小薇非常喜欢生物学科,她栽培了菠菜和大蒜,并进行了相关实验。下面是她的探究过程。(1)小薇用显微镜观察了菠菜叶片的横切面和下表皮,并绘制了菠菜叶片横切面示意图(图一)和下表皮结构示意图(图二)。小薇看到图一所示的物像后,转动_换上高倍物镜进一步观察,看到物像后,她发现2所示细胞中的叶绿体呈顺时针流动,这是因为叶肉细胞中的_是_方向流动的。图一中的2 所示细胞与图二中的6所示细胞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_;图一中的5 对应图二中的_(填数字),水分通过该结构散失到大气中,拉动了_。(2)小薇培育了蒜黄(叶片中不含叶绿素)和蒜苗,用矿泉水瓶制作了如图三所示的实验装置。她要证明植物在光下也进行呼吸作用,就选用了甲装置放在光下。1 小时后将甲装置袋内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观察到_,实验成功。她不用乙装置的原因是_。(3)小薇整理笔记,绘制了24小时植物叶肉细胞释放和吸收二氧化碳情况的曲线图(图四)和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线粒体吸收或释放气体的过程示意图(图五)。图四中植物叶片有机物积累最快的点是曲线上的_。当外界温度降低时,图四中的a 点会向_移动。32 . 某班同学想探究一下“小麦种子萌发都需要哪些环境条件”的实验。第一小组的同学实验方案如下:在A、B、C、D四个烧杯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放在上面。在B、C 两个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D烧杯中注入大量的水,且淹没种子。将A、B、C三个烧杯放入橱柜中,C烧杯放在冰箱中。几天后记录发芽情况如下表格,请根据表格问答下列问题:装置种子所处的环境实验结果A干燥的棉花,置于25的橱柜中不萌发B潮湿的棉花,置于25的橱柜中萌发C潮湿的棉花,置于冰箱冷藏室(4)不萌发D棉花和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置于25的橱中不萌发(1)通过本实验可以看出_、_、_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2)B装置在该实验中起_作用;要想证明“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可选用的一组装置是_和_。(3)D装置的种子没有萌发,其原因是_。(4)若想探究“光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你认为该如何设计实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