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D卷_第1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D卷_第2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D卷_第3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D卷_第4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关于谚语、俗语所蕴涵的生物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山上多种树,胜似修水库”说明植物能涵养水分,保持水土B“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说明水和无机盐对植物生长有重要作用C“葵花朵朵向太阳”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环境影响生物2 . 图是某生态系统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生产者是草B蛇和鹰之间只构成捕食关系C图中有4条食物链D最长的食物链是草昆虫食虫鸟蛇鹰3 .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间的关系图,你认为说法错误的是A网中只有3条食物链B在不同的食物链中,鹰的营养等级不同C若该生态系统受到某重金属污染,则图中蛇体内的污染物含量最高D在该生态系统中,草是生产者,细菌真菌是分解者4 .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下列工具中方便观察蚂蚁的是( )A显微镜B照相机C放大镜D望远镜5 . 人类生命活动所利用的能量最终来自( )A地球B植物C太阳D动物6 . 某学习小组在讨论生物的基本特征时,得出下列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生物都需要从外界环境获取有机物B生物都需要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反应D同种生物的形态、结构都完全一样7 . 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圈是指地球表面有生物生存的圈层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下层、水圈和岩石圈上层C生物圈能为生物提供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D生物圈是指陆地以上和海洋以下各约100米厚的范围8 . 在“探究光照影响鼠妇生活的分布”实验中,实验的变量是( )A鼠妇的多少B土壤的干湿C有无光照D温度不同9 . “雨露滋润禾苗壮”中影响植物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是( )A阳光B温度C水D土壤10 . 下图是以一条食物链中每个营养级生物数量的多少绘制成的金字塔(数量金字塔),其中1、2、3分别代表第一、二、三各营养级的生物。下面各食物链中,与该金字塔最相符的是草 树 植食性昆虫 兔 食虫鸟 狼ABCD11 . 下列关于测量误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如果实验者考虑周到,操作认真的话,误差是可以避免的B无论实验者考虑多么周到,操作多么认真,误差是难以避免的C可以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尽可能减少误差D测量时由于测量人和测量工具的不同,误差是难以避免的12 . 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家园,那么下列属于生物圈的范围的是( )A整个地球B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C大气圈底部、水圈大部和岩石圈表面D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和岩石圈表面13 . 下列是用酸奶机制作酸奶的几个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制作前用开水对酸奶机容器进行消毒盖上容器盖和酸奶机盖,通电发酵68小时量取一定量的牛奶(加热,温度不超过42)后与适量新鲜酸奶一起倒入酸奶机中,用勺子搅拌均匀发酵后的酸奶放入冰箱保存812小时再食用ABCD14 . 说苑正谏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下列选项中,属于影响蝉生存的非生物因素的是( )A阳光B树C螳螂15 . 同学们记录了生活在校园中的生物。下列不可能出现在校园中的是A香樟B蜗牛C黄杨D小麦16 . 火灾常给森林带来较大危害,但是在寒带地区,人们有时会对森林中的残枝落叶等进行有限度的人工火烧,以对森林进行资源管理,这种人工火烧的主要目的是( )A消灭森林病虫害B刺激树木种子萌发C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提高森林的蓄水能力17 . 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大的是( )A沂山森林B潍河湿地公园C昌乐西瓜大棚D青州古城18 . 生物的生活离不开一定的环境,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A“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生物生存离不开环境B“南橘北枳”反映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反映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D“青蛙冬眠”反映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19 .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着落月球背面。嫦娥四号中携带了“月面微型生态圈”。试验装置,内有土豆种子、拟南芥种子、蚕卵、水、土壤、空气、透光光纤等生物生长的必须品。此生态圈中的土豆种子、拟南芥种子扮演的角色是(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20 . “斑马发现危险后迅速奔逃”,这种现象说明生物( )A能生长和繁殖B能进行呼吸C能排出体内废物D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21 . 请从下面列举的四组中,选出都是生物的一组( )A太阳、细菌、机器猫 B蘑菇、鹅卵石、榕树C病毒、番茄、海豚D河水、木耳、衣藻22 . 图是一种水晶球样的生态球,该水晶球密封,内装有水、两条小鱼,底部有泥沙,并生有一些水藻,妙在小鱼和水藻都是活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生态球是一个小的生态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可维持相对的稳定状态B水藻是生产者,小鱼是消费者,且生态球内也必有分解者C该生态球中的食物链是水藻小鱼,其中箭头可表示能量从水藻流向小鱼D一个相对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其自身的物质和能量都维持在一种“自给自足”的状态23 . 细菌在分解动植物遗体时,最终会将植物遗体分解成( )A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B小分子的有机物和水C酒精和二氧化碳D简单的有机物和无机盐24 .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对环境适应现象的是( )A生活在寒冷海域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B温带地区的许多植物冬季出现落叶现象C生活在沙漠地区的仙人掌叶变为刺状D蚯蚓的活动能改变土壤25 . 据报道:截至2017年5月27日,山东莱西和海洋地区持续大旱,河道早已干涸,由于干旱,春播也无法进行,许多田地已经被农民弃种,而有些村的小麦大概只有10厘米的高度,叶子已经发黄了,村民称这些小麦“基本绝收”导致农作物出现死苗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A水分B阳光C温度D土壤二、综合题26 . 下图是生态系统的概念图。请补充完整。_ _ _ _ _27 . 取两个罐头瓶,贴上甲、乙标签。在甲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经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在甲、乙两瓶中同时放入5条蚯蚓,观察两瓶中蚯蚓的生活状况。(1)你看到哪一瓶中的蚯蚓逐渐不蠕动了?_。(2)本实验中的变量是_。(3)这一实验说明环境中的哪一因素影响蚯蚓的生活?_。(4)在本实验中为什么要设置乙瓶?_。28 . 图甲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构成一条食物链的四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关系,图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间的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甲只表示出了该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物,没有表示出的生物成分是_。(2)图乙中,a、b、c、d构成了图甲中含鼠的一条食物链,如果某有毒物质通过此食物链不断积累,则体内有毒物质数量最多的是_;如果把a、b、d这三种生物分成两类,一类是a,另一类是b和d,分类的依据是_。(3)图丙中,A图表示_关系。图甲中蛇和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丙图中_表示。学习生物学不仅要学习生物学知识,还要掌握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动手能力。下面的概念图是图甲中某种生物细胞的相关概念图,其中A、B、C表示结构,a表示结构的功能,b表示生命特征或生理活动,表示过程。请结合自己的实验体会和下面概念图回答:(4)a代表的含义是_;b代表的含义是_;C中含有的能量转化器是_。(5)表示由细胞组成不同组织的过程,此过程要经历细胞的_。(6)请写出该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_。29 .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如图1为某湖泊生态,湖泊中的剑水蚤以藻类植物为食,小虾以剑水蚤为食,小鱼能吃小虾。(1)该生态系统中能制造有机物的是_,属于生产者,剑水蚤、小鱼则属于_。(2)在湖泊中还存在着许多_,属于分解者。(3)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能量在沿食物链传递过程中_。(4)如果向湖泊中投放一些肉食性大鱼,大鱼以小鱼为食。则小虾在数量(纵坐标)上的变化与时间(横坐标)的关系是如图2的_。30 .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的物质循环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图甲所示。这一原理也被用于解决城市居民生活污水造成的水污染问题。污水处理厂将污水排入曝气池中,利用“活性污泥”(活性污泥是多种微生物聚合而成的泥絮状团块,其中最重要的是细菌)净化污水,图乙表示某城市污水处理厂一角。请回答:(1)图中的过程代表_作用。(2)过程主要是由腐生的细菌和真菌完成,它们在自然界中作为_参加物质循环。(3)干草堆放久了,会逐渐被分解,但如杲被牛羊吃了,便会很快被分解,可见,动物能_ (“促进”或“抑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4)过去为了保护人畜安全,牧民曾大规模猎杀狼,随后野兔、草原鼠数量大增,与牛、羊争草,加速草场退化。事实说明动物在维持_中起到重要作用。(5)污水处理厂中利用的“活性污泥”和图甲中的的作用原理是一致的,即都能够将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成_,_和_。(6)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细菌充当了“污水清洁工”的角色。为保证活性淤泥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污水处理时需要向曝汽池不断通入空气,此外,曝气池还应保证适宜的_等条件。31 . 如图是水稻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除图中生物外,该生态系统至少还应有_等成分。(2)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_进行的,该食物网中共有_条食物链。(3)水稻在整个生长过程中,主要采用鸟灭虫、蛙灭虫、虫灭虫的措施。若不考虑图中其他因素,图2图解能正确表达完全自然状况下肉食性昆虫与植食性昆虫数量变化关系的曲线图是_。(注:-表示植食性昆虫,表示肉食性昆虫)(4)稻农探索在一些地块中放养一定数量的鸭子,不仅起到了灭草、灭虫增肥地力的作用,还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鸭粪、秸秆在稻田里被营腐生生活微生物最终分解为_,才能被水稻吸收利用。(5)肉食性昆虫与青蛙之间的关系是_。32 . 如图是一农田生态系统,请据图回答:(1)该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因素有_、_、_等。(2)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_,它们能够通过_制造有机物,并且储存来自_的能量。(3)该生态系统中的食虫鸟与昆虫、昆虫与禾谷类植物的关系都是_,正是由于这种关系的存在,生态系统内部才形成了许多_,它们彼此交错又会形成_。(4)该生态系统的土壤中还有大量的细菌、真菌等生物,它们对生态系统的作用是_。三、实验探究题33 . 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探究外界环境因素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的实验,实验方案及结果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格分析回答问题培养皿编号种子数量(粒)种子所处的环境条件(有光,其他条件均适宜)种子萌发数量(粒)130少量水,2528230无水,250330少量水,40430水淹没种子,250(1)用1号与2号作对照实验,你提出的探究问题是_。(2)实验探究中,选用30粒大豆种子而不是3粒的原因是_。(3)某同学想用3号和4号作对照,探究空气对大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