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与输血法.ppt_第1页
静脉输液与输血法.ppt_第2页
静脉输液与输血法.ppt_第3页
静脉输液与输血法.ppt_第4页
静脉输液与输血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内容,输液的基本知识静脉输液法,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或药物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原理的作用下由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输液的目的,维持人体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增加血容量,维持血压,改善循环输入药物,治疗疾病增加营养,输液的定义,基本知识,溶液分类,葡萄糖溶液等渗电解质溶液碱性溶液高渗溶液,右旋糖苷代血浆血液制品,复方氨基酸溶液脂肪乳,基本知识,周围静脉输液法,中心静脉输液法,头皮静脉输液法,输液法,粗、直,弹性好,相对固定避开关节及静脉瓣处长期注射时,应从远心端近心端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手背静脉、足背静脉等,距离心脏较近的大静脉颈外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等,适用于婴幼儿颞浅静脉、额上静脉、眶上静脉、枕后静脉等,周围静脉输液部位,输液法,颈外静脉输液部位,输液法,锁骨下静脉输液部位,输液法,头皮静脉输液部位,输液法,输液法,周围静脉输液法,评估,实施,注意事项,病人:基本情况、静脉情况、心理情况等环境:安静、光线明亮用物:准备齐全、符合无菌操作的要求护士:衣帽整齐、洗手、戴口罩,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查对制度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及用药顺序滴数的调节加强巡视,勤观察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抢救时用大静脉、双通道,操作步骤要点,核对解释查对加药插管排气消毒扎带穿刺固定调节记录观察病情更换液体拔针按压整理用物,排气方法要点:莫非氏管下端无空气,“三松”松止血带松拳松调节开关,穿刺过程,滴速调节,高渗药、钾盐、升压药、降压药慢滴利尿剂、脱水剂快滴,成人4060滴/分儿童2040滴/分,年龄,病情,年老体弱、婴幼儿、心肺疾患者宜慢休克、脱水、脑水肿者快速,药物,滴速计算法,相当滴数(15滴/毫升)输液量(ml)每分钟滴数=输液时间(min)相当滴数(15滴/毫升)输入量(ml)输液时间=每分钟滴速60(min),ml液体h输空,则每分钟滴数是多少?ml液体,滴min,输完则需要多长时间?,静脉留置针,输液泵,某患者金某刚开始静脉输液时,滴速为60滴/分,输液半小时后,金某发现滴速越来越慢,数了一下,滴速只有32滴/分,因此就叫来护士。如果你是护士,你会从哪些角度去发现并解决这个问题?,输液法,排气管、输液管、肢体扭曲受压针头滑出血管外针头紧贴血管壁针头阻塞压力过低静脉痉挛,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过低,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过高,输液故障及处理,注射处肢体肿胀、疼痛,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滴液不畅或不滴,输液法,输液反应,循环负荷过重反应(急性肺水肿),静脉炎,空气栓塞,发热反应,输液法,输入致热物质:致热原、死菌、游离菌体蛋白、药物成分不纯等,发热,发冷、寒颤和发热轻者体温38左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内恢复正常重者初起寒颤,继之高热达4041,并有恶心、呕吐、头痛、脉速、全身不适等。,1.输液前要严格检查药液、输液用具。2.一旦出现发热反应,立即减慢滴速或停止输液。3.对症处理4.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查找原因,原因,临床表现,护理,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致使心脏负荷过重而引起心衰、肺水肿,循环负荷过重反应,突感胸闷、呼吸急促、咳嗽、面色苍白、出冷汗、心前区有压迫感或疼痛,咳粉红色泡沫样痰,重者可由口鼻涌出,肺部遍布湿罗音,脉数且弱,心率快且节律不整。,1.输注过程中控制滴速,量不可过多,特殊病人尤应注意。2.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3.端坐位,两腿下垂4.遵医嘱给药(如利尿剂、扩血管药、平喘剂、强心药等)5.高流量吸氧,湿化瓶内加2030酒精6.必要时,四肢轮扎,原因,临床表现,护理,静脉炎,输液中无菌操作不严,局部静脉感染长期输入浓度高、刺激性强的药物或静脉置管时间过长引起局部静脉壁化学炎性反应,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停止在此静脉输液,抬高患肢,局部用95%酒精或50%硫酸镁热湿敷,也可中药外敷。.保护静脉.超短波理疗.如合并感染,可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点滴速度宜慢,防止药物外渗充分稀释对血管有刺激的药物,原因,临床表现,护理,输液导管内空气未排尽导管连接不紧,有裂隙加压输液、输血时,无人在旁看守,空气栓塞,乏力、眩晕、濒死感,胸部感觉异常不适或胸骨后疼痛,即出现呼吸困难和严重紫绀心前区“水泡音”,心电图示心肌缺血和急性肺心病,输液时必须排尽空气,加压输液时护士应严密观察,不得离开患者立即让患者取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氧气吸入,原因,临床表现,护理,小结,静脉输液的步骤、注意事项输液故障及处理方法输液反应的原因、表现与防治方法,护士巡视病房,应如何观察输液病人?如发现溶液不滴,应考虑哪些原因?应如何处理?,学习内容,输血的基本知识静脉输血法,将全血或成分血通过静脉输入人体内的方法,是临床上常用的急救治疗措施之一。,输血的目的,补充血容量增加血红蛋白补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补充白蛋白补充抗体和补体,输血的定义,基本知识,基本知识,类型,全血,成分血,血制品,新鲜血:4冷藏下,保存1周用于血液病患者库存血:4冷藏下,保存2周3周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大出血的患者,血浆:主要成分是血浆蛋白,不含血细胞和凝集原红细胞白细胞浓缩液:4冷藏下,保存48h血小板浓缩液:22冷藏下,保存24h凝血制剂,白蛋白液、纤维蛋白原等,血小板,浓缩红细胞,冰冻血浆,基本知识,输血前的准备,备血,遵医嘱采血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三查八对”查:血的质量、有效期和输血装置对:姓名、床号、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结果、血量和血液的种类,取血,防溶血,输注前,“三勿”勿剧烈震荡、勿加热、勿添加药物,两人核对无误,方可输注应征的患者的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血型鉴定试验,交叉配血试验,基本知识,间接输血,输血法,直接输血,自体输血,案例:患者,31岁,6月1日上午宫外孕破裂,出血不止,而医生术前准备时却发现病人的血型是Rh阴性型,这一稀有血型医院恰好没有此血型备血。医院妇产科主任立即采用自体血液回收技术,将病人全麻后,医生将病人自己腹腔内的积血快速抽吸到自体血液回收机内,经清洗离心后,再将回收血液输入病人体内。经过自体血液回收机的血液,10分钟后就流回了病人的体内,病人的血压逐渐上升。经过1个多小时的全力抢救,病人血压恢复到了正常水平。医生用病人自体内的血成功的挽救了病人的生命。,术前预存自体血回输法术前稀释血液回输法术失血输法,评估,实施,注意事项,间接静脉输血法,输血法,病人:基本情况、静脉情况、心理情况等环境:安静、光线明亮用物:同输液,另备一次性输血器、血液制品及0.9%NaCl溶液护士:衣帽整齐、洗手、戴口罩,输注前:两人核对输入少量0.9%NaCl溶液输注中:开始速度宜慢,观察15分钟反应2040滴/分钟输注后:输入少量0.9%NaCl溶液记录,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查对制度认真检查血制品的质量及有效期保护好血制品,防止凝血和溶血,两袋之间要用生理盐水冲管加强巡视,勤观察,输血反应,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大量输血后的反应,输血法,1.输入致热物质2.无菌操作不严格3.免疫反应,发冷、寒颤和发热初起寒颤,继之高热达4041,持续时间不等,可伴有皮肤潮红、恶心呕吐、头痛、全身不适等。,1.预防:无菌操作、三查八对2.护理:轻症:减慢滴速重症:停止输液,观察病情,对症处理,遵医嘱给药,查找原因,发热,原因,临床表现,护理,1.病人自身为过敏体质2.输入过敏物质3.多次输血产生抗体,1.轻症:局部或全身出现荨麻疹或血管神经性水肿2.中症:喉头水肿,呼吸困难3.重症:过敏性休克,1.预防:献血员的限制,患者的自身药物抗敏2.护理:轻症:减慢滴速,药物治疗重症:停止输液,抢救,观察病情,对症处理,遵医嘱给药,过敏反应,原因,临床表现,护理,溶血反应,输入异型血输入变质血Rh血型不符血液中添加影响血液的物质,.开始阶段:头痛、腰痛、胸闷.中间阶段:黄疸、血红蛋白尿.最后阶段:急性肾衰,1.预防:三查八对、无菌操作、严格执行血液保存规则2.措施:立即停止,通知医生保留余血送检、重做血型鉴定和交叉相容配血实验、保护肾脏、碱化尿液、观察病情3.护理:按急性肾衰进行护理,原因,临床表现,护理,开始供血(凝集原)+受血(凝集素)RBC凝集阻塞血管缺血缺氧(第一阶段)巨噬细胞吞噬溶血凝血物质大量释放Hb入血浆(酱油色)肾+酸性物质(第二阶段)DIC加重结晶凝血物质大量消耗阻塞肾小管不明原因出血、渗血急性肾衰尿毒症(第三阶段),四肢麻木腰背剧痛,少尿、无尿,黄疸、血红蛋白尿,临床表现,输入的库存血缺乏血小板及凝血因子,含过量的枸橼酸钠引起的各种反应,大量输血后反应,出血倾向:皮肤黏膜淤点、淤斑,穿刺部位大块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