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年第 9 期下 社会工作 s ocial work 作者简介 一、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越来越多的农民来到城市 打工。在此过程中, 有相当多的农民工的子女 (在此我们称 这一群体为打工子弟)也跟随来到城市。 这些打工子弟由于 大多处在义务教育年龄阶段, 所以他们的教育问题日益引起 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满足他们的教育需要, 全国各地 成立了许多打工子弟学校。 北京市最先出现并保留至今的打 工子弟学校成立于 1994 年, 即现在的北京行知实验学校。 此 后在北京市各个区县先后成立了大大小小、 规模不一的打工 子弟学校几百所。由于打工子弟学校的流动性非常强, 所以 对于此类学校的统计一直没有准确的数据。 随着时间的推移,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一群体。北 京市教委也从 2001 年年底开始制定 关于贯彻执行北京市 对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暂行办法 等相 关政策, 对打工子弟学校的软硬件办学条件进行规范。这些 学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打工子弟提供了基础文化教育, 但 仍然存在一些更深层次的打工子弟城市适应等方面的问题。 为此,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与管理系与香港世界宣明 会自 1997 年起合作推行了北京市打工子弟学校教育援助项 目。此项目旨在专业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的指导下, 在调查了 解北京市打工子弟基本状况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图书馆、 购 买教学仪器设备等途径改善打工子弟学校的教学硬件设施, 通过对打工子弟学校校长和教师的培训提高综合教学能力, 同时尝试运用学校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方法和技巧帮助这 些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笔者是以学校社会工作督导的身份参与到此项目中的。 由于学校社会工作在我国大陆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 本文将 结合项目中学校社会工作的实践, 对学校社会工作的服务模 式进行反思, 希望在参与、 服务、 反思的过程中寻求在打工子 弟学校开展学校社会工作的模式。 二、 学校社会工作实践 此次提供学校社会工作服务的是来自于中国青年政治 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大二、 大三的学生, 共 10 人, 分别在北京 市行知实验学校中学部、北京树人学校开展学校社会工作。 打工子弟学校社会工作服务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实习 学生招募及培训; 第二阶段, 需求调查及拟定工作计划; 第三 阶段, 学校社会工作开展; 第四阶段, 学校社会工作评估及反 思。 (一)第一阶段 项目组利用社会工作学生实习的机会, 在同学中做了广 泛宣传。 项目组在四十余位报名的同学中通过资料审核和小 组面试, 遴选出 10 位实习学生。然后, 我们邀请打工子弟学 摘要打工子弟虽然大多已有条件接受基础教育, 但他们普遍存在社会适应、 城市融入、 人际交往的能力差以及亲子沟通障碍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帮助打工子弟在大城市健康成 长, 我们尝试在两所北京市打工子弟学校运用学校社会工作的方法开展了一系列服务, 包括个案、 小组和社区教育等。通过这些服务, 服务对象在个人卫生习惯、 人际交往等方面比以前有了显著改 善, 不少打工子弟尊重和关心他人的意识增强, 架设了学校、 打工子弟、 打工子弟家长三位一体的 沟通桥梁。但是, 我们的服务也暴露出了一些不足, 比如个案工作开展得不够深入、 社会动员不够 等。 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包括实习学生经验不足和未能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系统等方面。 以上问题, 希望在今后进一步服务过程中能够加以避免和克服。 关键词打工子弟学校社会工作实践反思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 4828(2009)09- 0038- 03 刘小平,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办公室教学秘书, 法学学士, 研究方向: 青少年社会工作 打工子弟学校社会工作的实践与反思 以北京市打工子弟学校教育援助项目为例 刘小平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 北京100089) 本 土 社 会 工 作 38 2009年第 9 期下 校校长同实习学生座谈, 介绍打工子弟学校基本情况; 邀请 资深专家对学生做学校社会工作实务辅导。 (二)第二阶段 我们与打工子弟学校老师进行了多次座谈, 通过深入访 谈对打工子弟学生进行了需求调查。我们发现, 打工子弟学 校学生主要存在以下三大类问题: 一是社会适应类问题。我 们接触的打工子弟有很多是生活在大型的农贸市场或是大 型垃圾处理场所周边, 生活区域的 “边缘性” 和空间的狭小 造成的 “边缘人” 现象, 由此产生的自卑、 抵触心理 (史柏年 等, 2005)。另外他们自我保护意识淡薄、个人卫生习惯较 差。 第二是亲子关系问题。 大多数的打工子弟家长文化水平 低, 终日为生计疲于奔波, 无暇顾及孩子成长中出现的各种 问题、 困惑, 即使发现问题也只是简单、 直接、 甚至粗暴地处 理。不顺畅的亲子沟通造成打工子弟个性压抑、 沉默寡言甚 至出现偏差行为 (马林芳, 2008)。 第三是归属感问题。 因为 学校的流动性非常强造成学生的归属感差,学习目的不明 确, 学习积极性较差。 (三)第三阶段 在明确了服务对象的需求之后,项目组决定以个案、 小 组、 以及社区宣传教育的形式在打工子弟学校开展学校社会 工作, 实习学生在督导的指导下根据各个学校的具体情况也 以小组的形式拟定了工作计划, 以下为具体的服务过程。 1.个案工作 在打工子弟学校个案工作主要是通过开通 “小树苗” 信 箱的形式开展的。 实习学生们在北京树人学校设立了室外信 箱, 并命名为 “小树苗” 信箱, 意为打工子弟借助这个信息像 小树苗一样健康成长。 当打工子弟遇到生活、 学习、 人际沟通 等方面遇到的问题或困惑时, 他们可以通过写信的方式将自 己的问题或困惑写下来投入信箱。 实习学生再根据收集到的 信件分析打工子弟当中普遍存在的在学习、 人际沟通和社会 适应方面的问题和困惑, 并初步筛选出一些问题比较突出的 个案, 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 信箱一经开通, 第一周就收到来信三十多封。在这些来 信中我们也确实遴选出了一些个案, 通过与所在班级班主任 面谈、 家访等方式了解服务对象的情况, 初步拟订服务计划, 以间接介入的方式, 配合各种主题活动, 主要通过小组工作 的方法来改善服务对象当前的状况。 学校社会工作活动结束后, “小树苗” 移交给了校方, 作 为学校、 打工子弟、 打工子弟家长沟通的桥梁。 也希望活动结 束后校方能主动、 积极的延续对打工子弟心理层面的辅导。 2.小组工作 针对打工子弟卫生习惯较差、 对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 能很好的遵守、 人际交往存在一定障碍, 对必要的安全知识 以及社会规范缺乏足够的了解等问题, 项目组制定了以 “北 京是我家” 为核心的小组工作计划。 通过这些针对性极强的小组活动和宣传教育活动, 我们 欣喜地看到学生们在很多方面确实比以前有了改善, 从学生 填写的满意度问卷中也可以看出, 学生们对我们开展的这些 活动还是非常喜爱和欢迎的, 也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 丰富 了课余文化生活。 3.社区工作 针对打工子弟学校学生知识面窄、自我保护意识淡薄、 个人卫生习惯差等现状, 学校社工特别组织安排与首都博物 馆、 北京市天文馆合作, 举办了 4 次大型的宣传教育活动: 中 小学生自我保护宣传、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天文科普知识展 和个人卫生知识展。 通过以上系列活动,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明显加强, 生 活中不好的习惯也明显有所改善。不少学生改掉了任性、 不 懂礼让、 不关心他人的毛病。天文科普知识的宣传则使学生 受到了一次很好的科普宣传和教育, 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科 学探索的兴趣和精神。 此外, 项目组还组织打工子弟学校学生参观了中国人民 大学和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参观对于帮助打工子弟增长见 识、 提高学习兴趣、 克服自卑心理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遗 憾的是, 因为各种原因其他很多学校不接受外来参观, 这也 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社会对打工子弟的不接纳。 三、 打工子弟学校社会工作的反思 从对整个服务活动的跟进和评估来看, 笔者总结了以下 一些工作经验和介入方法: (一)成功经验 1.个案层面的心理咨询服务 (1)利用 “小树苗” 信箱对一些比较浅层次的问题处理 得比较成功。 (2) “小树苗” 信箱在对匿名信件的处理中, 发 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这样一个载体, 学生们愿意将自己难 小组性质学习性和发展性小组 小组形成自愿报名的方式, 封闭式小组 活动场所树人小学操场 小组成员 北京市树人学校二、 三年级招募了 20 名组员 (分 两个组) 小组时间一次 / 每周五下午 2: 304: 00 小组目标 (1)正向引导和强化打工子弟在小组活动中学习新 的行为规范,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2)在游戏、 舞蹈、 分享及互助互动的过程中帮助学 生接纳我, 关注和尊重他人, 发展与他人交往的 技巧。 (3)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增强合作意识, 树立团 结精神, 并在合作完成规定任务的过程中强化对 团结合作的认识和深刻理解。 (4)帮助打工子弟尽快适应城市生活, 成为一个真 正 “ 北京人” 。 小组活动单元一 欢乐星期五 小组活动单元二 团结力量大 小组活动单元三 别人和我 小组活动单元四 身临其境 小组活动单元五 相亲相爱一家人 小组活动单元六 北京是我家 本 土 社 会 工 作 社会工作 social w ork 39 2009年第 9 期下 社会工作 s ocial work 以启齿的问题和困惑告诉我们, 并希望得到解答, 对一些学生 们普遍比较关注的方面也有较好的回应。 (3 ) 通过 “小树苗” 信 箱遴选出了一些有特殊情况的个案。在来信中确实也发现在 学生与老师、 学生与家长、 学生之间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也证实有个案辅导的必要和需求。 2.小组层面的互助支持网络构建服务 小组工作在此次学校社会工作中所占的比重最大,也是 做的比较成功的, 基本上实现了小组的工作目标。 小组的趣味 性与学生的贪玩天性结合在一起,通过小组工作实施过程将 人际交往、 个人成长等内容渗透到游戏中, 有助于他们在游戏 过程中自觉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提升人际沟通技巧。另外, 这 些学生的同质性较高, 是顺利开展小组工作的前提条件。 3.社区层面的社会活动 实践证明,本次学校社会工作社区层面的社会活动是最 成功的。这表明, 学校社会工作的开展要结合中国的实际, 不 能局限于西方传统的小组和个案方法,灵活开展社区工作对 于帮助打工子弟融入城市尤为重要。 (二 ) 不足及原因 学校社会工作是一个不断实践、 反思和再实践的过程, 在 目前开展的学校社会工作实践中, 仍然存在很多不足。 1.个案工作开展得不够深入。虽然通过 “小树苗” 信箱遴 选出了一些有特殊情况的个案, 但在个案工作的辅导过程中, 实习学生并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去处理打工子弟 家庭、 经济等复杂情况诱发的各种问题。 2.小组工作中组员的遴选条件不够具体、 游戏与小组中 其他环节的衔接不连贯。在北京树人学校开展的小组活动主 要是二、 三年级的学生, 学生的年纪比较小, 组织纪律性差, 每 次小组活动都难以控制组内的秩序, 孩子们总是在大喊大叫, 不听指挥。在小组计划的制定、 游戏的设计、 处理小组工作过 程技巧、 分享与总结等方面都有所欠缺。 这就使得实习学生的 工作积极性降低, 在小组活动结束前的总结、 分享获得的成效 并不明显。 3.社区工作中的社会动员不够。主要表现对社会工作专 业的不了解。 在活动开展之初, 我们曾与两所打工子弟学校的 负责人做了事前沟通, 对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 方法、 价值观 作了简单说明, 但在学校社会工作的开展过程中, 还是存在很 多盲点,校方不知道学校社会工作是什么,这样做有什么意 义。这给我们学校社会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一些困扰。 笔者认为, 导致这些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在打工子弟学校开展学校社会工作具有很大的挑 战性。一方面, 打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具有多样性, 他们所面临 的各种问题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不是社会工作在短期 内可以解决的; 另一方面, 学校社会工作在国内尚未形成一套 完整的服务模式,社会工作教育中相关实务类课程也处在不 断摸索过程之中。 第二, 社会支持网络有待进一步开发。 这也表现在两个方 面:一方面,打工子弟学校校方和学生家长对社会工作不了 解, 有时不能给予实习学生充分的配合; 另一方面, 社会对打 工子弟存在偏见, 对他们的接纳度不够。当然, 实习学生在这 方面主动性不足,也是导致社会支持网络未能很好地建立起 来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在本次学校社会工作过程中直接提供服务的都是 学生, 他们无论在专业理论, 还是专业服务技巧等方面都还有 待提高。 四、 结语 总之, 在打工子弟学校开展学校社会工作, 不仅仅要考虑 打工子弟学校学生的特殊情况,充分考察造成这种情况的社 会经济背景, 而且要有意识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另外, 还需采取多样的社会工作专业工作手法介入到打工子弟学校 日常教学活动中, 切合打工子弟学校、 学生及学生家庭的特殊 情况, 选择合适的介入途径。 参考文献 1 史柏年等.城市边缘人进城农民工家庭及其子女问题研究 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2 马林芳.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子弟学校的价值分析J.社 会工作, 2008,(1). The Reflection and Practice of School Social Work in Schools for Children of Migrant Workers A Case Study on an Educational Supporting Program in Migrant Childrens School in Beijing LIU Xiao-ping (School of Social Work of China Youth University for Polit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9 ) Abstract: Although most children of migrant workers get access to the basic education in cities, they have difficulties in their social adapta- tion, social integration,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and communication with their parents.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ir health development in urban ar- eas, we conducted series of services to help them better ov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违约解除租房合同协议
- 福建劳务派遣合同范本
- 租小厂房加工合同范本
- 监控维修验收合同范本
- 社区租赁桁架合同范本
- 编写课程协作合同范本
- 灌肠调料售卖合同范本
- 物业场地租金合同范本
- 社区订购盒饭合同范本
- 租房全权委托合同范本
- 2025智联招聘行测题库及答案解析
- 人教版高中物理精讲精练-必修1专题强化一:受力分析和整体法与隔离法专题 (原卷版)
- GB/T 12643-2025机器人词汇
- 《认知行为疗法》课件
- 15个小测试-测测您家孩子注意力是否达标
- 《阴极保护原理》课件
- 西南大学《模拟电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边缘计算与云计算
- 汉语拼音默写表及拼读专练
- 风电项目审批、开发、建设、运营所需手续全流程
- 尊重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