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9月月考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 (60分)1. 或许是某个夏夜,我们抬头仰望,思索广阔无垠的星空。这时候,心中会油然生出一种神秘感,一系列问题叩击头脑:“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世界是否因为我而存在?”“我们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是什么?”这些思索表明万物因人的思考而显现其意义和价值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 哲学就是人们的惊讶、惊异和思考A B C. D. 2. 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都需要智慧,学习哲学可以使人们拥有智慧。哲学的智慧产生于A 人类的大脑 B人类的实践活动 C. 人类的生理状况 D. 人类的意识3.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A B C D在人类追索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它们在相互辩难中发展,在湍急的思想河流中曲折前进。回答46题。4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宇宙中的大问题,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人生问题,也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人类的认识问题。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但_ 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A世界观和方法论 B思维和存在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5. 我们的思想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做A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C物质存在是否依赖意识的问题 D物质和意识是否均是本原的问题6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中国春秋时期管子一书中也指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源也。”他们的观点属于A唯心主义观点 B科学的物质观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 辨证唯物主义观点7.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 、是否信仰宗教 B、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不同回答C、世界可否认识的问题 D、对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回答8. 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标志着哲学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之所以做出上述判断,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全面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将哲学发展推向更高阶段第一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A B C. D. 9. 恩格斯指出:“正像在18世纪的法国一样,在19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做了政治崩溃的前导。”这说明A哲学推动时代步伐,决定历史进程B反映时代历史任务和客观要求的哲学对社会变革起巨大作用C 任何哲学都对社会变革起积极作用D德国古典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10. 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 、 、 和 。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A经济生活 政治生活 文化生活 B 人口因素 生产方式 文化生活C地理环境 人口因素 生产方式 D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11. 有这样一个故事:诡辩家欧布里德向朋友借钱后,一直拖着不还,朋友只好前去讨债,没想到欧布里德却说:“一切皆流,一切皆变,借钱的我是过去的我,过去的我不是现在的我,您要讨债就向过去的我讨吧!”朋友被他的诡辩激怒了,便狠狠地揍了他。从哲学的角度看,欧布里德错误在于A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B否认了绝对运动的存在C否认了相对静止的存在 D否认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12”以往的哲学在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的特征是( )A阶级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科学性1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B以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C德国古典哲学D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14.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15. 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人做事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深处困境是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争,不屈不挠以上材料说明(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哲学不等于自发产生的世界观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16甲说:“我在故我思。”乙则说:“我思故我在。”从甲乙的观点可以看出( )两者的观点反映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甲的观点是辩证法的,乙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甲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乙的观点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物质与意识谁决定谁的问题。A B17. 之所以说思维和存在是哲学基本问题是因为 (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思维和存在的构成整个世界A. B. C. D.18.下列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是 ( )A存在就是被感知 B人的灵明决定天地万物C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D理生万物,理主动静19、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A、物质 B、意识 C、精神 D、人的心灵20、人类是由古猿发展而来的。在从古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A、社会实践 B、劳动 C、世界的物质性 D、意识2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_,根本属性是_。( )A、联系运动 B、运动 客观实在性C、客观实在性 联系 D、客观实在性 运动22、 古希腊的赫拉克里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鲁却认为,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表明( )A. 前者离开物质谈运动,后者离开运动谈物质B前者承认运动的普遍性,后者承认运动的特殊性C前者承认运动是绝对的,后者否认相对静止D 前者承认动中有静,后者承认静中有动23、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的观点属于( )A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B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C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的观点 D 神创论的观点24右图漫画中公鸡的观点与下列选项中的哪种说法的哲学思想一致( )A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B存在就是被感知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D天不变,道亦不变25、恩格斯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最主要的自然科学基础是( )A、机械力学 B 地质学和胚胎学 C 天文学和数学 D 细胞学、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26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成果包括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A. B. C. D.27.哲学上讲的运动就是指( )A.自然界和社会的显著变化和发展B.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它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D.物体空间位置的移动28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者含动,动不舍静。”下列观点与之相符的是 ( )A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B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C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D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2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 )A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B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运动是离不开物质的30.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下列观点符合这一根本思想的是A.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B.物是观念的集合C.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D.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2020学年度高二年级九月政治月考试卷注意:此页为试题卷,请在答题纸作答,否则答题无效!一、选择题(共6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二、填空 (17分)31、哲学是_的世界观。32. 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古代 唯物主义、 近代的唯物主义、 和 .33、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论认为,世界的本质是_、物质是_.34、运动是_、_、_静止是_、_、_物质世界是_和_的统一35、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是_唯心主义基本观点是_三、简答题36、在下列相应的空栏内作答,紧扣题意,要求写准确。(7分)观点 属于哪种哲学派别世界的本原是水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生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气者,理之依也 物是观念的集合理生万物,理在事先 37、某些物体从出现的第一天起就没有动过,万里长城在中国,故宫在北京。所以世界上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你同意上述观点吗?请说明理由。(用哲学观点回答)(4分)38、材料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成都市 2024-2025 学年小学五年级语文期中素养测评模拟卷及答案
- 成都市 2024-2025 学年小学五年级上学期音乐期中模拟卷及答案解析
- 成都市 2024-2025 学年小学五年级科学期中模拟试卷(答案全解全析)
- 2025年高中一年级数学上学期专项练习测试卷
- 2025年应聘会计的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化学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
- 山东省高中期末数学试题汇编-15三角恒等变换(人教版)
- 2025年贵州省公务员行测专项突破真题
- 个人简历模版(三页)带封面(可编辑)中国风
- 2025城镇公寓买卖合同
- 2025年郑州登封市公共交通运营有限公司社会招聘工作人员35人笔试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4年公务员国考行测真题(含答案)
- 灵活就业人员劳动合同范本及说明
- 退休人员返聘合同
- 智能物流设备维护操作指南
- 2025年学习两会精神应知应会知识测试题附含答案
- 水性涂料项目建设工程方案
- 2025年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运营中的服务质量评估与改进报告
- 中国重症医学科建设和发展指南2025版解读 3
- 2025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题卷(含答案及解析)
- 工程资金监管协议书示范文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