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日常饮食习俗看唐宋社会变革摘要:日常饮食习俗是社会饮食习俗的一部分,带有社会性和一般性。中国古代的日常饮食习俗在唐宋时期发生了重大变革。这一时期,一日三餐制开始普及,饮食坐姿由传统的席地跪坐转变为垂足而坐,一人一案、单独进食的分食制开始向众人围坐在一起进餐的会食、合食制转变。经过唐宋两代的变革,中国人的日常饮食习俗与现代已相差不多了。关键词:唐宋;饮食习俗;中原地区中图分类号:k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3)03013304对于唐宋之际的社会巨变,学术界多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所发生的新变化去探讨,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本文拟从中原地区日常饮食习俗的这一特定视角来透视唐宋社会变迁,不足之处,敬请方家指正。一、三餐制的普及餐制即单位时间内进餐的次数,餐制不仅与人们的生产活动、食物原料有关,也与饮食制作技术的发展有关。一定的餐制是人类饮食制度完备的体现。据姚伟钧先生的研究,先秦时期中国人多一日两餐,汉代以后一日三餐才逐渐推广开来。唐宋时期三餐制在北方中原地区已基本普及了,早、中、晚三餐的具体时间和所食馔品也与现代相差不多。唐宋时期的早餐时间比现代稍早,一般是在天色微明时就开始了,这是由于古人习惯于日出而作,有普遍早起的习惯。如唐代白居易昼寝云:“坐整白单衣,起穿黄草履。朝餐盥潄毕,徐下阶前步。”诗中明言早上一起床就要吃早餐了。唐宋市肆往往天未明就开始售卖早餐了,如河东记载,唐代汴州西有板桥店,店主三娘子在半夜时分,“即取面作烧饼数枚。有顷鸡鸣,诸客欲发,三娘子先起点灯,置新作烧饼于食床上,与客点心”。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天晓诸人入市载,北宋东京“酒店多点灯烛沽卖,每分不过二十分,并粥饭点心”。早餐多为流质易消化的羹、馎饦、粥等,如唐代陸龟蒙食鱼云:“且作吴羮助早餐,饱卧晴曝寒背。”敦煌文书第2641载:“鞍匠张儿儿等拾壹人,早上馎饦,午时各胡饼两枚,供两日食断。”宋代张耒粥记赠邠老云:“张安定每晨起,食粥一大碗。”唐宋时期的中餐和现代一样,在正午时刻,如旧唐书杨国忠传载: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离国都长安,“辰时至咸阳,亭午,上犹未食,有老父献麦,帝令具饭,始得食。”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一八载:“日向中,上犹未食,杨国忠自市胡饼以献。”宋人林逋夏日寺居和酬叶次公云:“午日猛如焚,清凉爱寺轩。鹤毛横藓阵,蚁穴入莎根。社信题茶角,楼衣笐酒痕,中餐不劳问,笋菊净盘鐏。”亦指明了中餐在正午时刻。和现代一样,中餐在当时还唐宋时期的晚餐时间普遍要比现代早一些,这是因为除达官贵人外,当时大多数民众没有夜生活,人们习惯于日落而息。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们晚餐进食的馔品有所不同。上层社会人们的晚餐和中餐大致相同,这是因为他们晚餐后活动的时间较长,需要补充的能量也较大,因而晚餐要和中餐一样丰盛。在一些豪门之家,晚餐或夜宴往往要比中餐更为奢华。而普通百姓由于休息时间较早,晚餐接近于早餐,主要以稀食为主,对普通百姓而言,晚餐食稀也有利于节省一些粮食。唐宋时期,三餐制虽然已经基本普及,但两餐制在社会上并没有完全销声匿迹。唐诗中即有反映两餐制的诗句,如元结舂陵行云:“朝餐是草根,暮食仍木皮。”宋人也写有反映两餐制的诗句,如洪迈夷坚丁志卷十七三鸦镇中有一首打油诗云:“二年憔悴在三鸦,无米无钱怎养家?每日两餐惟是藉,看看口里出莲花。”两餐制的人家多为劳苦之家,如柳宗元柳河东集卷十七种树郭槖驼传载:“吾小人辍飱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其中的“飱饔”,据汉代赵岐的解释为:“饔飱,熟食也。朝曰饔,夕曰飱。”这说明唐代的下层劳动人民一日多食两餐。相对而言,两餐制在宋代更为稀少,而三餐制则比唐代更为普及,其表现有二:一是宋代文献中出现的“飱饔”二字,更多的是泛指日常饮食而非实指两餐。如吕南公灌园集卷十八忠戒云:“余馆郑氏书堂,一年其朝夕飱饔之所”;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三云:“愿陛下处宫室之安,则思二圣母后蒙犯霜露之凄也。享膳羞之奉,则思二圣母后不给饔飱之惨也。”李觏旴江集卷六国用第一云:“故关市之赋以待王之膳服,诸侯来朝,卿大夫来聘,致之则有积,飱饔接之则有飨食燕。”卫宗武山行乡友遗五言云:“且勤远致馈,与客叨飱饔。”二是“一日三餐”、“三餐”等词汇开始大量出现在宋代文献中,如姚勉雪坡集卷四六建浄土院疏载:“不妨旧店新开,一日三餐要使饥人饱去,请挥椽笔速注宝衔。”谢薖与诸友汲同乐泉烹黄蘖新芽云:“寻山拟三餐,放箸欣一饱。”邵浩坡门酬唱集卷十六苏轼栾城和云:“身世俱一梦,往来适三餐”。二、饮食坐姿的变迁唐宋时期,中国人的饮食坐姿由传统的席地跪坐转变为垂足而坐。饮食坐姿的转变是由新式家具的革新引起的。魏晋南北朝以来,北方少数民族先后进入中原地区,民族大融合使传统的低矮家具发生了较大变化,床榻、胡床、椅子、凳子、墩杌等坐具逐渐取代了铺在地上的席子。唐代人们就餐时的坐姿并不统一,共有三种不同的方式:跪坐、盘腿坐和垂腿坐。跪坐是唐代以前合乎礼仪的标准坐姿,唐代时,跪坐仍是一些场合人们遵从的坐姿,如旧唐书敬羽传载:“太子少傅、宗正卿、郑国公李遵,为宗子通事舍人李若冰告其赃私,诏羽按之。羽延遵,各危坐于小床,羽小瘦,遵丰硕,顷间问即倒。请垂足,羽曰:尚书下狱是囚。羽礼延坐,何得慢耶!遵绝倒者数四。”与前代跪坐于席上不同,唐代一般跪坐于床榻或长凳之上。有意思的是,唐代跪坐就餐的多为女性,如敦煌莫高窟第12窟和474窟的婚宴图中,右边的女性均为跪坐就餐。这似乎显示在进食坐姿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女性尚遵从着传统的礼俗。盘腿坐又称“趺坐”,与跪坐相比,盘腿坐由于身体的重心落在臀部上,因而有利于血液的流通,克服了因久坐而两腿发麻的弊端,而且伸展方便。盘腿坐是游牧民族的传统坐姿。盘腿坐是唐人就餐经常采用的方式之一,这在唐代壁画中经常能够看到,如敦煌莫高窟第12窟、第154窟、第236窟的供养斋僧图,僧人们均盘腿而食。另外,莫高窟第61窟的酒肆图中的坐姿、莫高窟第113窟婚礼宴饮图的右手食客的坐姿、榆林窟第25窟婚礼宴饮图右手第一人的坐姿均为盘腿坐。唐人之所以喜欢盘腿而食,这是由于唐代多数坐具还不甚高,人们坐在坐具上的重心较低,膝盖较高。在不少场合中,盛放食物的床榻和坐具处在同一高度,如在莫高窟第61窟的酒肆图中,盛放食物的食床与食客所坐的长凳一样高,食物与食客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上。为了适应盘腿坐,唐代的坐具往往拥有相当的宽度。今天,四面围坐、共器共餐的合食制早已成为中国主流的饮食方式。在讲究餐饮卫生的理念下,合食制的“津液交流”越发显得不合时宜,多为学者所诟病。保持合食的热烈气氛而避免“津液交流”是当前合食制的改革发展方向。注释姚伟钧:中国传统饮食礼俗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96100页。曹寅等编全唐诗卷四三三,中华书局,1960年,第4783页。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二八六板桥三娘子,中华书局,1961年,第2280页。曹寅等编:全唐诗卷六二一,中华书局,1960年,第7149页。诗文中的“作”一作“图”,“早”一作“朝”。高启安:唐五代敦煌饮食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220页。张耒:陶山集卷四二,四库全书第1115册,第368页。林逋:林和靖集卷一五言古诗,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年。曹寅等编全唐诗卷六七五,中华书局,1960年,第7727页。曹寅等编全唐诗卷八二五,中华书局,1960年,第9295页。曹寅等编全唐诗卷二四一,中华书局,1960年,第2704页。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2705页。卫宗武:秋声集卷一五言古诗,四库全书第1187册,第642页。谢薖:竹友集卷一古诗,四库全书第1122册,第562页。高启安将盘腿坐称为“胡坐”,而姚伟钧则将垂腿坐称为“胡坐”。参见高启安唐五代敦煌饮食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251页;姚伟钧中国传统饮食礼俗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05页。高启安:唐五代敦煌饮食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250254页。柯嘉豪:椅子与佛教流传的关系,蒲慕州主编生活与文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6、245页。高启安:唐五代敦煌饮食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261页。另,姚伟钧则把会食制称为具有合食气氛的分食制,王仁湘则把合食制称为会食制。参见姚伟钧中国传统饮食礼俗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06页;王仁湘饮食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9293页。津液交流是王力先生对合食状况的描写与讽刺,参见王力劝菜,韦君编学人淡吃,中国商业出版社,1991年。高启安:唐五代敦煌饮食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261页。王仁湘:饮食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92页。姚伟钧:中国传统饮食礼俗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06页;王仁湘:饮食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199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考研英语写作基本功与文章结构
- 提高线下销售渠道效率
- 建立完善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 推动养殖业全产业链质量管理指南
- 艺术类专硕考研复试技巧探索分享交流详述
- 高空作业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 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方法
- 学生日常健康监测与管理方案
- 房屋渗漏维修合同合同范本模板
- 采购合同范本范例与签订指南
- 云南学法减分题库及答案
-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4的分解与组合》课件
- 江苏省制造业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参考指引2025年版
-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考试题(含答案)
- 文旅公司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公立医院行业发展监测及市场发展潜力预测报告
- 2025年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土耳其语三级笔译试卷
- 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安全威胁检测中的应用
- 2025内蒙古民族大学招聘管理助理、教学助理5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麻醉、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护士卷)
- 胃肠镜报告的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