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统建筑木雕活态化延展之我见【内容摘要】文章阐述了建筑在人类文明史上诗性的重要性,点明了建筑木雕在建筑物上作为文化与意趣点缀的特殊性以及传统建筑木雕在当今社会活态化延展的必要性。并着重梳理了中国传统建筑木雕自新文化运动以来,历经由兴至衰的命运变迁,指出了由兴至衰的自然原因与社会原因;揭示出现代流行水泥洋房样式对木构架的普遍扬弃和当下社会文化生态失衡,是传统建筑木雕复兴之路的最大障碍。提出了让传统建筑木雕在当下活态化延展的几个基本条件与方法。【关键词】传统文化建筑木雕活态化延展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诗,这话一点不假。但凡人类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文明,无不首先从其鲜明独到的建筑样式中体现出来。而建筑木雕一定是那些千变万化的样式中最为引人注目的点睛之笔。一代接着一代文明样式在无可逆转的潮流中后浪推前浪,承载着传统历史文化信息的古建筑一批接着一批地被腐坏、被拆除,代之以新一批的楼堂院所。通常情况下,凡有木雕细节的部件都无疑受到相对多一些的注目与呵护,因为,在建筑物的木雕构件中,从内容到形式保留了相对更加丰富、更加稳定的民俗文化元素。恐怕这是中国传统木雕于兴衰世事之外拥有相对体系化、相对一贯性自我发展与完善轨迹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传统木雕是中华传统文化精粹的一部分。毫无疑问,闪耀着中华文化与艺术光辉的传统建筑木雕不应该停下往下传承、往前发展的路程。然而,绵延生息几千年的中国传统建筑木雕在当下面临着绝灭的危机。兴建于民国时期的土木居宅是当今时代被普遍“破旧立新”的一代建筑物。“上一辈”建筑物之所以被普遍饰以颇为讲究、流传有序的木雕元素,主要因为那个时期和之前的那些时代皆承袭着以宗堂集聚族人、以房屋关乎风水、以雕刻记忆历史人物与事件、以雕刻暗喻吉祥、言传美好的习俗。而到当下,民间习俗变了,传统的家族宗堂已不复存在,故通常在一村一寨中聚集大量木雕精华的主要场所被取消;旧时的木建构为主的房屋清一色变成了水泥与砖结构的洋房,在这些洋房里,原先被饰以木雕的门窗,皆因“洋”风格的统一性去除了其中的雕刻纹样,个别在窗的细节上有所讲究的人家,也不过是代之以水泥浇铸的粗糙的图案罢了。古语所谓“雕梁画栋”,表明栋与梁在建筑物雕刻艺术中是处在最为重要的和代表性的位置的,而今日水泥与砖的洋房方盒子的概念恰恰是不需要栋与梁的,这样一来,传统建筑木雕的核心位置被自然取缔了。除此以外,对于传统建筑木雕传承更为本质的危机性在于,当下的年轻一代,作为建筑木雕创作使用与欣赏的新时代人群,基本上丢失了关于建筑木雕的文化与审美记忆。过去,每村每寨都有身怀绝技的建筑匠人,在今天少之又少,个别坚持到现在仍为仿古建筑打造木雕的老者,因其儿孙辈普遍接受现代化学院式教育,大多对承继传统手艺没有兴趣,老手艺面临失传的危险。一言以蔽之,当下整体文化生态的失衡,是传统建筑木雕走上复兴之路的最大障碍。100年来,我们的民族文化基本处在接受西方工业文明冲击和现代化城市生活方式普遍浸淫的时期。主张以西学取代中国传统的“新文化”领袖们赢得了自上而下的“彻底胜利”。这胜利的代价就包含了以农耕文明为依据的传统建筑形式在功能意义与审美意义上的扬弃。应该说,“新文化”以后的新中国,在世界舞台争取生存权、融入世界工业革命潮流,特别是在现代化国防建设等方面比封建社会显然获得了更多的解放、自主与进步,但是,与此同时,许多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精华却丢失了,人类文化基因库的多元性传承显然失落了中华传统体系中的许多重要元素其中包括各民族各地区风格各异的传统建筑造型与结构样式、制作技艺以及反映信仰、历史、情趣的建筑木雕。在近百年文化变迁的过程中,“文革”对传统建筑木雕实物的破坏和对人们思想感情与审美品位的削减,如同雪上加霜,几乎是“彻底性”地摧毁。在那个非常时期,绝大多数人甚至自觉而真诚地相信,旧时代传下来的建筑木雕一律都是“封资修”,是糟粕和“四旧”范畴里的垃圾,都应该被铲除。我们今天在旧货市场和文物市场还常常能见到从老房子上拆缷下来的房梁雕花、门窗雕花与窗格雕花构件,这些构件有超过10%的比例,或人物头颅被铲削,或核心场景被凿除。尽管如此,比起那些在非常时期被焚毁、被抛弃的不计其数的木雕珍迹来,这些侥幸留存下来的残件毕竟是从文化劫难中逃生出来的幸运生灵。改革开放30多年来,文化的正本清源随着政治与经济的改革走向深入,国家出台了许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和措施。在我国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巨大工程之中,传统建筑木雕自然成了被挖掘和被保护的对象,许多尚未被完全破坏的古村落、许多尚未被完全拆除的古民居大部分得到了保护和修缮。开放的文物一条街在各地纷纷涌现,一些建筑木雕构件从这里流向文物市场。这些建筑木雕从乡村流向都市,从原来的使用者手上流向古物收藏机构和收藏人家里。然而,发掘归发掘,保护归保护,流动归流动,真正意义上文化与艺术的传承,有赖于传统的活态化延展。所谓活态化延展,指的是传统精华的要素,自然地融入到当下的现实生活中,自然地进入民众的再创造范畴,自然地糅进新时代的文化因子,自然地锤炼成未来时代的民族传统。笔者以为,中国传统建筑木雕的当代活态化延展必须具备如下几方面的基本条件。首先,民众必须有对建筑木雕的传统审美知识与情感的普遍认识;其次,现代居室的设计样式必须在传统基础上创新,必须为木雕的存在与保留设计必要的、合适的构件;再者,建筑木雕上的木雕纹样除了传承传统意蕴与传统核心元素,还必须符合新一代房屋主人的审美取向,必须是民众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可以认知、可以接受与喜闻乐见的纹饰内容和造型方式。要让承载着优秀文化艺术精华的传统建筑木雕技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伟大工程中顺延下去,要保证以上几点基本条件的充分具备,特别有必要在全社会进行相关知识内容的审美教育,尤其在教材和教学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监理合同风险防控措施
- 销售合同标准范本及法律解读
- 建筑防护棚施工合同范本
- 采购供应商管理流程及技术协议范本
- 农民合作开发农业科技项目协议
- 矿产资源承包合同范文参考
- 合作合同合作办学合同4篇
- 订货合同范本
- 装修合同范本
- 智能算法在资产定价模型中的应用-洞察及研究
- 1.3 几和第几(课件)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新教材)
- 1.3加与减①(课件)数学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新教材)
- 2025至2030中国HPV相关疾病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经典面试题目及答案解析
- 许昌襄城县特招医学院校毕业生招聘笔试真题2024
- 永辉超市快消培训
- (2025秋新版)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 2025北京京剧院招聘10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清华大学介绍》课件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单元(表格式)
- 移动通信5G关键技术分析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