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动情境中培养创造性思维_第1页
在互动情境中培养创造性思维_第2页
在互动情境中培养创造性思维_第3页
在互动情境中培养创造性思维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互动情境中培养创造性思维【关键词】互动情境培养创造性思维【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2)9B-0055-0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根本在教育。”那么,如何才能实施创造教育,培养出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创新型人才呢?一、创设质疑情境,变“机械接受”为“主动接受”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可见,提问对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非常重要。我国古代教育家早就提出“学贵为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从疑生,疑解则学成”。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把课堂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中心,让他们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做学习的主人,多渠道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批判性质疑批判质疑就是不依赖已有的方式和答案,不轻易认同别人的观点,而通过自己思考、判断,提出自己的见解,使其思维更具挑战性。它敢于打破传统和经验的束缚及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我在上乐府诗观沧海时,有一个学生对曹操诗中“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一句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观点,他认为诗人写作的时间虽然是秋季,但是处处无秋景,其中“水河澹澹,山岛竦峙”“洪波涌起”写的应该是夏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写的是春景。当我听到这个学生的大胆质疑后,立刻抓住时机顺势问道:“也许是诗人三次征战乌桓,长途跋涉,目睹了沧海的变迁?”他立刻否定道:“诗人把秋水写出夏水的汹涌澎湃、气势磅礴是为了表明自己内心想称霸群雄的远大抱负;诗人把秋天的草木写得生机盎然,是为了烘托诗人的理想抱负即将实现的意气风发。秋风萧瑟应该是说尽管袁绍的残余势力依然强大,但是无法阻挡他的雄心壮志。”虽然这个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有待斟酌,但是他能够把上课时老师介绍的背景知识和自己的理解相结合,然后诠释诗人的思想感情是值得肯定的。这节课让我深深体会到:教师教学要抓住时机,巧妙设疑,在批判质疑的摩擦中撞击学生思维的火花,进而激起学生的头脑风暴,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知识向主动探索知识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2.探究性质疑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仅仅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励。”青少年好奇心强,凡事喜欢问为什么,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和勇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让他们因问而生趣,因疑而探究,促进他们创新能力的形成。在教授老王这篇课文时,文章结尾作者写了这样一句话:“这是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学生们都能借助课文注释理解“愧怍”的意思:内疚自责。至于“幸运的人”和“不幸的人”又分别指谁呢?学生议论纷纷。有的学生认为,“幸运的人”是“我”,“不幸的人”是老王。“我”的“愧怍”是因为无论从身体、家庭、职业和经济上,“我”的条件都相对比较优越,因此应该给予老王这个不幸者更多的关爱,可事实却恰恰相反,在老王临终前为“我”送香油、鸡蛋时,“我”却把钱塞给了老王,这一举动递出的是“冷漠”,得到的是自己“心安理得”的安慰,因此作者感到惭愧。有的学生认为,“幸运的人”是老王,“不幸的人”是“我”。在老王眼里,无论是自己的“田螺眼”,还是自己贫困潦倒的生活,老王从来都没有怨天尤人,反而是文革时期作者一家的遭遇,在老王看来才是不幸的,因此他主动与作者一家往来,并给予“我”亲人一般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老王临终前,为了不让作者过于自责,他收下了钱。在老王生命垂危之时,还依然顾虑到作者的感受,这是一个拥有金子般心灵的人。在作者眼里“我”是幸运的人,但是“我”却自私地伤害了一个无私的人,所以“我”内心“愧怍”。还有一些学生认为,“幸运的人”是生活在政治和平稳定时期的“我们”,“不幸的人”是需要我们给予帮助的社会弱势群体。正当学生辩论得激烈时,我在黑板上板书出“我对的愧怍”,学生争先恐后地讲述自己的经历:“我对拾荒者的愧怍”“我对乞讨者的愧怍”“我对自闭儿童的愧怍”“我对爷爷奶奶的愧怍”。学生在探究性质疑的辩论中思考,在讲述自己的经历时情感体验得到升华。二、创设互动情境,提倡合作学习所谓“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你有一只苹果,他有一只苹果,交换后每人得到的依然是一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他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获得两种思想这就是合作学习的好处。学生在合作学习时能爆发更多的激情。对于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就算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也会有不同的感悟。一题多解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横向思维,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辟新的航向。所以,可以用一题多解的方式来让学生合作学习。例如在上变色龙这篇课文时,学生在分组讨论“谁才是变色龙”这个问题时,课堂上出现了唇枪舌剑的热闹场面。有的小组认为奥楚蔑洛夫飞扬跋扈、前倨后恭、趋炎附势的丑态是“变色龙”的最好诠释;有的小组认为赫留金的愚昧无知、庸俗可笑、贪婪自私也是“变色龙”的表现;还有的小组认为围观的群众麻木不仁、胆小怕事、空虚无聊,对于见风使舵欺诈他们的奥楚蔑洛夫非但不反抗,反而还嘲笑与他们一样被剥削被压迫的赫留金,可见他们也是沙俄专制统治下的“变色龙”。学生集思广益、合作学习,感受到合作学习的快乐。当然,在语文教学中使学生的创造个性得到张扬,仅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由于知识结构、智力水平、思维方式都存在差异,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给学生一个宽松、民主、富有创新精神的学习氛围,抓住一切时机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反应等做出客现、公正、热情、诚恳的评价。正如师生同在一棵苹果树下,老师要想方设法让苹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产生想要拥有苹果的强烈欲望,对于低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