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A古人用“阴”“阳”表示方位。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作“阴”,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作“阳”。B“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C“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弱冠”,也称加冠,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仪式,表示已经成年。D古人的名与字往往有意义上的联系人,如韩愈,字退之。别号往往是自取的,表明个人的情趣,如欧阳修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列小题。洗脚放寒假前,老师布置了一个寒假作业,每一个同学都要在寒假中给自己的父亲洗一次脚。二十多年来,他与父亲之间的交流仅仅在于父亲问他成绩,在学校的生活的情况,学费、生活费用的多少。简单的一问一答,除此而外,似乎没有多少。有的时候,他也希望父亲的一个拥抱,像电影上的那样,可是那毕竟是在电影里。但是,终于,他还是开口了,家里没有其他人的时候,装着轻松地对父亲说了,然后急急地补充道:“这是我们老师布置的一道作业。”父亲的脸上先是ch异,然后笑了。他看出儿子的窘迫,便说:“好啊,好啊,你先去打一盆水来。”一切似乎都轻松了,他去井边打水,兑上热水,调好水温,然后端到父亲的身边,父亲已经脱好自己的鞋袜,像一个孩子一样坐在椅子上,看着他过来。他忙把水送到父亲的脚边,父亲的脚放在水里。水溢了一些出来,他没有想到父亲的脚这么大。“温度怎么样?”他问。“蛮好蛮好!”父亲说。然后,再怎么办呢?他问自己。那双脚就在面前,他想用手去ch摸它,可是心里却有些犹豫。不由自主地想:【甲】若干年前,自己的一双小脚在这样的盆里,是怎样的情景?白嫩、柔软,活泼得像一条小鱼。在父母的手里仍不妥帖,将水溅了一地,得意的地嬉笑,直到他们生气。【乙】而眼前的这双脚,是父亲的,宽大、粗糙、棱角分明,在水里却安静地有些害羞。自己心里有微微的酸。“帮我把毛巾拿来。”父亲说。忙去取下衣架上的毛巾,递给了父亲。突然,他又扯过了毛巾,他说:“不,还是让我给你擦擦脚吧。”于是,父亲的脚就在自己的手里,他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看自己的父亲。触目惊心的是,脚板的前掌和后跟上那硬邦邦的厚茧,有的地方都裂开了一道细小的口子,里面有黑色的泥,让人想象起那无尽岁月的万里风尘,它走过来,像一件活着的文物。心里的那股酸,冲到了鼻腔。这时,父亲将脚缩了回去。“好了好了,洗好了。”他开始往脚上套袜子。那双破袜子,似曾相识,哦,是自己穿破了扔在家里的,却被父亲穿在了自己的脚上。脚趾上的那个洞用粗线绞了几针,像一个写错的字上面被乱画了几笔以示涂改过。“我倒水去了。”他说。然后,急急地向屋外走去,一路上,洒了好多水。他不知道,屋子里的父亲,一边往自己的脚上穿着袜子,一边想着他自己的父亲。自己这一生还没有给父亲洗过脚,自己是不是也应该像儿子今天这样,给自己的父亲也洗一洗脚。2 . 写出下列词语:ch(_)异 ch(_)摸3 . 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 . 文中前两处画线句一再写到“他”感到“心酸”,他为什么感到“心酸”呢?5 . 文中【甲】【乙】两段文字,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你说出对比的内容是什么?6 . 选文以“洗脚”为题有什么好处?7 . 对文章最后小节中描写父亲的心理活动的画波浪线句,有读者认为写得很好,有读者认为是多余的。请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说出你的看法和理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母亲石梁衡那一年我到青海塔尔寺去,被一块普通石头深深打动。这石其身不高,约半米;其形不奇,略瘦长,平整光滑。但它却是一块真正的文化石。当年宗喀巴就是从这块石头旁出发,进藏学佛。他的母亲每天到山下背水时就在这块石旁休息,西望拉萨,盼儿想儿。泪水滴于石,汗水抹于石,背靠石头小憩时,体温亦传于石。后来,宗喀巴创立新教派成功,塔尔寺成了佛教圣地,这块望儿石就被请到庙门口。这实在是一块圣母石。现在每当虔诚的信徒们来朝拜时,都要以他们特有习惯来表达对这块石头的崇拜。有的在其上抹一层酥油,有的撒一把糌粑,有的放几丝红线,有的放一枚银针。时间一长,这石的原形早已难认,完全被人重新塑出了一个新貌,真正成了一块母亲石。就是毕加索、米开朗基罗在世,也创作不出这样的杰作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我在石旁驻足良久,细读着那一层层的,在半透明的酥油间游走着的红线和闪亮的银针。红线蜿蜒曲折如山间细流,飘忽来去又如晚照中的彩云。而散落着的细针,发出淡淡的轻光,刺着游子们的心微微发痛。我突然想起自己的母亲。那年我奉调进京,走前正在家里收拾文件书籍,忽然听到楼下有“笃笃”的竹杖声。我急忙推开门,老母亲出现在楼梯口,背后窗户的逆光勾映出她满头的白发和微胖的身影。母亲的家离我住地有好几里地,街上车水马龙,我真不知道她是怎样拄着杖走过来的。我赶紧去扶她。她看着我,大约有几秒钟,然后说:“你能不能不走?”声音有点颤抖。我的鼻子一下酸了。父亲是高级知识分子,母亲却基本上是文盲,她这一辈子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小时每天放学,一进门母亲问的第一句话就是:“肚子饿了吧?”菜已炒好,炉子上的水已开过两遍。大学毕业后我先在外地工作,后调回来没有房子,就住在父母家里。一下班,还是那一句话:“饿了吧。我马上去下面。”我又想起我第一次离开母亲的时候。那年我已是17岁的小伙子,高中毕业,考上北京的学校。晚上父亲和哥哥送我去火车站。我们出门后,母亲一人对着空落落的房间,不知道该做什么,就打来一盆水准备洗脚。但是直到几个小时后父亲送完我回来,她两眼看着窗户,两只脚搁在盆沿上没有沾一点水。这是寒假回家时父亲给我讲的。现在,她年近八十,却要离别自己最小的儿子。我上前扶着母亲,一瞬间我觉得我是这世上一个最不孝顺的儿子。我还想起一个朋友讲起他的故事。他回老家出差,在城里办事就回村里看老母亲,说好明天走前就不见了。然而,当他第二天到机场时,远远地就看见老母亲扶着拐杖坐在候机厅大门口。可怜天下父母心,儿女对他们的报答,哪及他们对儿女关怀的万分之一。我知道在东南沿海有很多望夫石,而在荒凉的西北却有这样一块温情的望儿石,一块伟大的圣母石。它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所有慈母的爱,也照出了所有儿女们的惭愧。(选自散文海外版)8 . 阅读两节文字,将文中石头的不同名称依次填写在横线上。普通石头9 . 作者为什么说“就是毕加索、米开朗基罗在世,也创作不出这样的杰作”?10 . 细读第段文字,完成以下任务。(1)从描写手法的角度,对“背后窗户的逆光勾映出她满头的白发和微胖的身影”作简要赏析。(2)“她看着我,大约有几秒钟,然后说:你能不能不走?声音有点颤抖”一句中的加点词分别透露出“母亲”怎样的心理活动?11 .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第节画线句子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12 . 文章题目为“母亲石”,但文中更多篇幅却在写自己和朋友的母亲,为什么这样安排?三、句子默写13 . 古诗文积累。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1)枯藤老树昏鸦,_(2)非淡泊无以明志,_(3)念天地之悠悠,_(4)月下飞天镜,_(5)_,铜雀春深锁二乔。(6)_,英雄末路当磨折。(7)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8)_,白露未晞。四、课内阅读14 . 文言文阅读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解释下列句中横线词。俄而雪骤 撒盐空中差可拟 儿女讲论文义(2)把下面文中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白雪纷纷何所似?未若柳絮因风起。(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句交代了咏雪的背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B“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氛围。C“公大笑乐”是因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笑”前喻,“乐”后喻。D作者在最后补充交代谢道韫的身份,这是闲来之笔,可有可无。五、诗歌鉴赏阅读古诗,回答问题。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5 . 阅读画线诗句,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三个诗句在你脑海中呈现的是怎样的画面。16 . 对这首元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曲描绘了一副深秋景色图,作者主要表达的是对秋天万物凋零的伤感和思考。B此曲句法别致,前三句把富有特征性的九种事物组合在一起,言简义丰,构思巧妙。C“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了温馨恬静的家园景象,使漂泊之人越发显得孤独无依。D此曲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一句“断肠人在天涯”画龙点睛,蕴含无限凄苦和悲凉。17 . 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思乡之情的诗句,除了天净沙秋思这首元曲以外,你读过的诗句还有“_”(填出一句即可。一个标点间隔即为古诗中的一句。)六、名著阅读名著阅读18 . 在二十四孝图这篇文章里,作者重点描写了_和卧冰求鲤等故事,形象的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本质。19 . 读了朝花夕拾之后,相信你们对鲁迅的童年有了一定的了解吧!前段时间,针对鲁迅童年经历,老师对同学们进行了一次采访:有同学说,鲁迅的童年是快乐的;还有人说,鲁迅的童年并不快乐;当然还有人说,鲁迅的童年是两者兼而有之,痛并快乐着。你认为呢,请结合朝花夕拾里的相关情节加以说明。七、综合性学习20 .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小题。初中生活过了一个学期,我们渐渐变得成熟了。蓦然回首,我们发现,语文带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感悟和体验。读都德的最后一课,我们感受到小弗郎士为不能学法语的o悔;在光未然的黄河颂里,感受到黄河万丈狂斓的气势;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们感受到作者在广大的关东原野上炽痛的爱国情怀;读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我们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钻探古代典籍时qi而不舍的精神;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感受到邓稼先鲜为人知的背后为国献身情怀。(1)结合语境,给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汉字。o(_)悔炽(_)痛 qi(_)而不舍(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是“_”,应改为“_”。(3)“鲜为人知”中“鲜”的意思是_;“钻探”在文中的意思是_。21 . 立德中学开展“阅读经典,走近孔子”主题活动,下面是司学们搜集的相关资料。材料一:今天,我们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作品?仰望夜空,你吟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流淌一份乡情;眺望江河,你诵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珍视一寸光阴;送别友人,你脱口而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传递一份旷达。这份对经典之美的体悟,融入在我们的基因里。更何况,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你不想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就个人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染的过程。受文化濡染比较多的人和受濡染比较少的人,其气质是截然不同的。当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材料二:子路问:“听到就做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做呢?”冉有问:“听到就做吗?”孔子说:“听到就做。”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就做吗”,您说“有父兄在(不能这样做);冉求也问听到就做吗,您却说听到就做。我很疑感,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孔子说:“冉求做事总是退缩,所以我要鼓励他;仲由胆大,所以我要约束他。”(译自论语先进)材料三:(1)材料一是一段关于“为什么要阅读经典”的文字,请概括出经典作品的四种功能。(每点不超过六个字)体悟经典之美;_;_;_(2)论语记录了孔子与弟子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B61T 367.17-2022 荷斯坦牛生产技术规范 第17部分:乳房炎防治
- DB61T 307.2-2021 紫阳富硒茶生产 第2部分:生产技术规程
- 宁夏开元学校2025年数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 浙江省诸暨市2025-2026学年数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
- 山西省晋中市榆社中学2025年高三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
- 质量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保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2025浙江普外科劳务派遣医生助理招聘1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遴选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1人(北京)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血气分析相关理论知识考核试题题库与答案
- 2025年地理信息系统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度哈尔滨“丁香人才周”(春季)哈尔滨新区教育系统专项招聘80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军用电台知识培训方案课件
- 江苏员额检察官考试完整版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其他安全》十年真题考点
- (2025)行政执法人员考试题库(附答案)
- 院前急救工作制度及流程
- 1-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工作方案及台账模板(2024-2026年)
- CQI审核管理办法
- 2025年国企应聘测试题及答案
- 反恐怖宣传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