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练习)_第1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练习)_第2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练习)_第3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练习)_第4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划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襁褓(qing)汲取(j)恣睢(su)吹毛求疵(c)B狡黠(xi)惩罚(chng)诘难(nn)咬文嚼字(jio)C扶掖(y)谮害(zn)朴刀(p)五行缺土(xng)D慰藉(ji)枘凿(ru)拙病(zhu)不省人事(xng)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选文,回答小题。灯笼父亲做灯笼的手艺远近闻名,但父亲从不靠它来赚钱。许多人为父亲遗憾,嫌他浪费了这身手艺。父亲却总是憨厚地笑着说:当玩了,闲着也是闲着。逢年过节,很多人家都来求父亲做灯笼。自然不会白求,家境殷实些的,会给些闲钱。所以童年里,我们过年总会吃到很多好吃的,也有新衣服穿,放的鞭炮也多,和别人家的孩子比,我们要算是幸福的了。家境贫寒的穷人,会拿些粮食来求灯笼,他们宁可从嘴里省出来几升粮食,也要做个大红灯笼,图个喜气。他们把灯笼当成一种寄托,当成了好日子的火种。父亲对穷人富人一视同仁,害得自己整个腊月都闲不下来,忙得昏天黑地。但望着一家家大红灯笼高高挂,父亲就会一边抽着烟袋,一边很满足地笑,把眼睛眯成了一条连小咬儿都钻不进去的缝。这种呈椭圆形的灯笼被称为长命灯。灯笼通体由竹子制成,故有富贵驱邪之说。竹子四季常青,在民间寓意长命富贵。依我们这里的民俗,逢年节点亮灯笼不仅增加年气,还可保一辈子不受穷。还有的人说,点上灯笼,可以使家里人都健健康康的,没病没灾。各种各样的说法,不一而足,但都是些善良而美好的愿望。做灯笼是个细致活儿,需经过片竹、削竹、编织、定型、上纸、写字、上油等繁琐的过程,每个过程都需要严谨细致的操作。只有在灯笼腰身裱上一圈红色皱纹纸的时候,灯笼才有了灵魂。细密的纹路衬上红色,一份喜气便骤然附到灯笼身上,挥之不去。父亲认真对待每一盏灯笼,他虔诚地认为,每个灯笼都是有灵魂的,只有认认真真地编制,每尺每寸都一丝不苟地完成,让每根竹条都规规矩矩,恰到好处地排好队,站好岗,灵魂才能在灯笼的身体里呆得安稳。那些灯笼做好后,父亲的手上便落满疮疤,那都是让锋利的竹条划伤的。一年除夕,邻居拴柱拎着半袋米来求灯笼。他挠着头,不好意思地对父亲说,因为带阿爸去治病才回来,没赶上定做灯笼。只想来碰碰运气,看父亲有没有多做出一个来。“我只想把灯笼高高地挂起来,没准那样阿爸的病很快就会好了。”拴柱充满期待地说,仿佛这灯笼真的成了救命良方。堂堂一个五尺汉子,在父亲面前直抹眼泪。父亲刚开始犹豫了一下,但听到拴柱这样说,便斩钉截铁地说道:“有,正好多一个。”父亲从里屋拿出了一个又红又大的灯笼递给拴柱,“把这个拿回家挂上吧,希望它能灵验,让你阿爸的病早日好起来。”拴柱一个劲地道谢。父亲还撵出家门,硬是把那半袋米原封不动地塞给了拴柱。那是留着自己挂的灯笼,可是父亲却将它送人了。我在心里和父亲赌气,父亲却说,如果拴柱的愿望可以成真,我自然愿意把自家的灯笼送给他。那年除夕夜,我们家没有挂起灯笼,但左邻右舍高高挂起的灯笼,那些被赋予了灵魂的灯笼,仿佛格外地惦记着编制它们的人,争着要把光亮照过来似的,把我家的院子照得透亮。人们不约而同地仰起了头,看着那光闪闪的被赋予了生命喜气的灯笼,仿佛看到了光灿灿的丰收的年景,看到了衣食无忧的将来,看到了一个个即将成真的美梦微醉的父亲,看着那些在风中飘荡的大红灯笼,满脸荡漾着笑意:“总算没有瞎了这身手艺!”现在我才懂得,父亲在编制那些灯笼的时候,把自己也做成了一盏灯笼,用善良做芯儿,用爱心为罩,这盏灯笼高挂在我的心里,一生都不会熄灭。2 . 文章围绕父亲与灯笼,主要叙述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3 . 分析下列句子所蕴含的思想感情。(1) 细密的纹路衬上红色,一份喜气便骤然附到灯笼身上,挥之不去。(2) 微醉的父亲,看着那些在风中飘荡的大红灯笼,满脸荡漾着笑意:“总算没有瞎了这身手艺!”4 . 本文着力描写父亲制作的灯笼,请简要分析“灯笼”在文中有哪些作用。5 . “那些被赋予了灵魂的灯笼,仿佛格外地惦记着编制它们的人,争着要把光亮照过来似的,把我家的院子照得透亮”这句话有什么含义?请结合文意简要回答。三、句子默写6 . 按要求填空。(1)挑兮达兮,在城阙兮。_,_。(2)_,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 _。(3)_,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 _。(4)夜来城外一尺雪,_。(5)_, 寂寞沙洲冷。(6)_,红旗飘飘把手招。(7)_,波撼岳阳城。(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现朋友间深情厚谊的千古名句是: _,_。 (9)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忧国忧民情怀的句子是:_,_。(10)卜算子、咏梅中借梅花凋零的情景表达作者至死不变的爱国之心的句子是:_,_。四、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乙)满井游记袁宏道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7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_(2)是日,更定矣_(3)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_(4)而此地适与余近_8 . 选出下列各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A余/强饮三大白而别B湖中人/鸟声俱绝C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D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9 .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1)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10 . 甲、乙两文在写景的同时,都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说说你从这两篇文章中分别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五、诗歌鉴赏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1 . 作者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联系全诗,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12 . 从运用修辞的角度,赏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六、综合性学习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阅读热情,学校准备开展以“在阅读中成长”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13 . 请你写一条关于读书的名言。14 . 请你参照示例设计两项活动。活动一:举办“阅读方法”交流会活动二:活动三:15 . 阅读下面的统计数据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发现。国民图书阅读率调查表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9-13岁未成年人89%93%92%94%95%18-70岁成年人50%54%57%55%59%我的发现:16 . 班里小红同学不愿意参加课外阅读活动,她认为只要学好课本知识就行了,而且学习压力那么大,哪有时间去读课外书!你将怎样劝她参加活动?七、作文17 . 十五六岁的我们有一颗敏感的心,我们在乎许许多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