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微积分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_第1页
浅析微积分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_第2页
浅析微积分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_第3页
浅析微积分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_第4页
浅析微积分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 业 论 文(设 计)论文(设计)题目:浅析微积分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姓 名 学 号 院 系 专 业 年 级 指导教师 2016年04月17日目 录摘 要1ABSTRACT2第1章 引言3第2章 中学微积分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42.1 “极限”思想42.2 化归思想15第3章 微积分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73.1 导数在函数单调性问题上的应用73.2 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极值问题73.3 函数的变化形态及作图.83.4 微积分在解方程中的应用.103.5 不等式的证明.103.6 恒等式的证明.113.7 曲线的切线及求法.12第4章 结论13参考文献14致 谢15摘 要本文对微积分中的思想诸如如函数的思想、极限的思想、和化归思想等思想都有深浅不同的探讨。我们使用微积分的方法来讨论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极值和最值、函数的变化形态及作图、微积分在解方程中的应用、不等式和恒等式的证明、曲线的切线及求法。这样就简化了解题思路和步骤,更深层次的体现出微积分与中学数学间的联系。关键词:微积分;函数形态;思想方法 ABSTRACT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varying degrees of the main mathematical thinking in calculus,such as limit thought,the the thought of function,and the transforming thought. In discussions on the monotonicity of the function, and the function extreme value and maximum function, and the change of configuration and mapping, application of calculus in solving equations, inequalities and proof of identity, the tangent of the curve and the method, using the methods of calculus to solve problem more easy, in order to reflect calculus links with the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Key words: Calculus; Function form;Math Thought第1章 引言由古至今数学都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当今社会,科技迅速的发展,高科技产物的层出不穷也使得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需要越来越高。数学又是高科技发展的基础性学科,所以在越来越重视教育的当今数学在教学中占有的比例也是逐年增大。我们数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无论从事哪个层次的教育我们的首要目标就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在中学数学中,让学生掌握良好的思想方法是有效的学习数学的工具和手段。作为教师引导他们熟练的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去找出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是紧急而充满挑战的任务。微积分中的许多数学思想都是数学家们辛苦研究的成果,而我们现在所要进行的就是在前人的肩膀上眺望更远的远方。数学思想是数学史上的美丽的瑰宝值得我们研究与探索。 2在数学教育中,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是成为创造型人才的基础,是培养高科技研究型人才的基石。作为一名即将踏上讲台的教师,深刻了解微积分与中学数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关系,掌握微积分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这对提高数学教学的方法是十分重要的。我们有必要好好学习并掌握。微积分在解决数学问题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中学数学的教材中对于微积分的介绍和知识比例也越来越多,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也自然而然的是我们当代数学教师应有的基本专业知识。在如今社会里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希望与未来而教师是学生学校教育的领导者和榜样示范者。由此可见教师自身掌握专业知识对于学校教育的重要性。第2章 中学微积分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统称为数学思想。而数学思想的本质就是人们对于数学理论知识和他的本质的反映。数学思想在数学问题的解决中起着桥梁的作用,数学方法既是一种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方法和手段。单纯的运用一种方法去解决每一个类型的数学问题是不可能的。数学家们在解决问题时产生得到另一种思想和方法记录下来并流传后世才使得数学思想方法越来越丰富,众多的数学问题也迎刃而解。微积分近两年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比例逐渐升高。而其在大学数学里是许多专业的基本必修内容更是数学专业学生要掌握的最近本的解题思路。由此可见我们应当更加的重视这个内容。2.1 “极限”思想极限思想方法的概念就是用无限的变化过程来研究有限的数学问题。具体是说能用有限的数值方法去探索数学问题棘手的繁琐的无限思想。它是高等数学的中心思想是我们要熟练掌握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 3 假如我们想要解决求曲边梯形的面积,但是我们没有具体的求值公式,这时我们就可以用极限思想来解决。将曲线的面积分为若干个不同的矩形的面积的结合,并且将矩形越分越细逐渐贴近曲线的面积,由此就可以将诸多个矩形的面积之和视为这个我们需要求值的曲线面积。将矩形分的越精细就会越接近我们所要求的的值。即:(1)化“整”为“零”:将曲边梯形逐渐的分为n个逐渐接近曲线的小曲边梯形。如图2-1图2-1 图2-2在 a,b中插入n个点a=x0 x1x2xn-1x2,若fx1-fx20,则y=fx在该区间单调递增,若fx1-fx20,此时fx为增函数;当x(1,2)时,f(x)0,此时fx为增函数.因此在x=2处函数取得极小值.结合已知,可得x0=2.(2)由(1)知f2=5,即8a+4b+2c=5,再结合f(x)的图象可知,方程f(x)=3ax3+2bx2+c=0的两根分别是,.那么1+2=-2b3a12=c3a,即2b=-9ac=6a.联立8a+4b+2c=5,得a=52, b=-454,c=15.(3)由(1)知fx在x=1处函数取得极大值,所以f(x)极大值=f1=a+b+c=52-454+15=2543.3函数的变化形态及作图对于一些非初等函数的解决,采用描点法非常复杂而且很容易出现错误,有许多的不方便和棘手的问题。7比如说如果点取得不够多的话,也许就会得到一个错误的图象;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例如函数y=11+x2与的正确图形应为图3-2所示,而用描点法很可能会绘制出图3-3的错误图形。图3-3图3-2 例38 作函数y=x33-x2+2的图形.解 该函数的定义域为 (-,+),曲线与y轴的交点为(0,2).利用连续函数可得到y=x2-2x=x(x-2), y=2x-2.令y=0,得驻点x=0,x=2;令y=0,得x=1.列表如表2:表2:x(-,0)0(0,1)1(1,2)2(2,+)fx+0-0+f(x)-0+fx极大值拐点极小值作图像如图3-4:图3-43.4微积分在解方程中的应用由于知识的限制,所讨论的相关方程的问题相对都是比较简单。但是随着微积分的介入,对解方程的探讨加深了,从而也使微积分的工具性,简洁性凸显了出来。在超越方程中讨论根的情况大多是采用图像法,但是采用图像法对作图要求很高,往往会由于作图误差而出错。9例410 求方程x3-3x2+6x-1=0在(0,1)内是否有实根,若有,请证明并求出它的近似值,使误差不超过0.01.若没有,请说明原因。解 设fx=x3-3x2+6x-1,则f(x)=3x2-6x+6, f(x)=6x-6,容易验证在区间(0,1)上,f(x)0,f(x)0, f0=-1, f1=3.因为fx在(0,1)内连续,而且是单调递增,两端点处的函数值异号,所以此方程在(0,1)内只有1个实根.可以看出在(0,1)内,曲线是单调递增、下凹并从x轴的下方穿过x轴到上方的,曲线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x0.就是方程在(0,1)内的根,现在用切线法求根的近似值.我们可与在端点A(a,fa)处作切线的方法来求方程实根的近似值,现在a=0,所以x1=0-f0f(0)=16 它比a=0更接近于根x0, 继续施行这样的方法,得: x2=16-f(16)f(16)0.18,x3=0.18-f(0.18)f(0.18)0.18.因为f(0.18)0,所以取0.18为根的近似值,它的误差就不超过0.01.3.5不等式的证明不等式的证明方法虽然多种多样,各有千秋,但是至今为止都没有较为实用统一的方法。初等数学的解题技巧是通过应用已有的基本不等式来证明,用此方法往往先要进行恒等变形才能运用的解题中去,但是对于数学知识掌握较少的同学难以完美的运用这个方法。11在利用微积分的方法和知识进行解题的时候,需要将不等式问题转化为函数问题,进而通过求导数的方法判断函数的单调性或者最值来证明不等式,这样就可以简化证明不等式的过程,降低解题技巧性从而降低在运算时出错的几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2例513 证明不等式 ex1+x,(x0).证明 设fx=ex-1-x,则f(x)=ex-10,(x0),所以fx递增,又f0=0,故fx=ex-1-x,即ex1+x.例614 设e是自然对数的底,是圆周率,求证: ee.证明 因为函数y=lnx单调递增,故ee等价于lnelne,即lneeln,即lneeln.令fx=lnxx(xe),则f(x)=1-lnxx2.因此,当xe时,f(x)f,即lneeln,原命题得证.3.6恒等式的证明组合恒等式就是在数学中表示组合数之间的关系。在解决组合恒等式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去应用组合数的定义和概念,虽然这样也能求的最后正确的答案,但是化归思想告诉我们要用多个思想去思考问题。由此在其基础上就探索到解决组合恒等式的另一个方法,微分法。微分法相较于用组合数的定义去解决问题的优点是便于计算但是缺点却也是没有使用概念那样容易所被人理解。例7 求证: Cn1+2Cn2+3Cn3+nCnn=n2n-1.本题不能用求和公式证明,但是可以用二项式定理求导得证。证明 因为(1+x)n=Cn0+Cn1x+Cn2x2+Cn3x3+Cnnxn,对等式两边求导得:n(1+x)n-1=Cn1+2Cn2x+3Cn3x2+nCnnxn,令x=1即得: Cn1+2Cn2+3Cn3+nCnn=n2n-1.3.7曲线的切线及求法曲线是我们学习函数时经常碰到啊的问题之一。而函数的切线则是反映曲线整体属性的局部个体。在教材中对于曲线在可导点处都有介绍,但对于在不可导点处的切线的文字描述却是寥寥无几,所以因为知识的短缺造成了我们在求曲线切线时往往容易发生遗漏。例8 已知a0,函数fx=ln(2-x)+ax.(1)l设曲线y=fx在点 (1,f1)处的切线为,若l与圆(x+1)2+y2=1相切,求a的值; (2)求函数fx在0,1上的最小值.解 (1)依题意有x2, f(x)=a+1x-2,过点(1,f1)的直线斜率为a-1,所以过点(1,a)的直线方程为y-a=(a-1)(x-1).又已知圆的圆心为(-1,0),半径为1.所以1-a+1(a-1)2+1=1,解得a=1.(2)当2-1a0,即0a12时,fx在0,1上是减函数,所以fx的最小值为f1=a.当02-1a1,即12a1时,fx在 (0,2-1a)上是增函数,在 (2-1a,1)是减函数.所以需要比较f0=ln2和f1=a两个值的大小.因为e123122e,所以12ln3ln2lne=1.所以,当12aln2时最小值为a;当ln2a1时,最小值为ln2.当2-1a1,即a1时,fx在0,1上是增函数.所以最小值为ln2.综上,当0aln2时,fx的最小值为ln2.第4章 结论微积分不仅研究了各种函数和函数的微分与积分,还由此衍生了许许多多的解题方法。为数学工作的研究及开展奠定了不可撼动的基础。15例如解决函数的未知性,但是如果我们在知道变量与函数之间的关系式的话就可以组成等式关系式即我们常说的代数方程。由此就可以通过求出代数方程根的形式解答出我们需要的未知数。微积分在数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他不仅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有力工具、方法和手段,也拓宽人们在数学问题解决的思路。微积分是数学数学史上的璀璨的一颗明珠,她为众多的求学者指明道路并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前赴后继。在即将从事的数学教学中,我明白了微积分的重要性,并且有了更高的思想觉悟。通过对微积分的了解我也理解到向学生介绍微积分的思想,激发他们学习知识的兴趣是很有必要的。用微积分处理中学数学中的问题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加强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的联系,提高教师自身把握教材的能力,开拓教师和学生的思路都很有帮助。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继续遨游在微积分的海洋里探索这颗明珠带来的不可思议的世界,以拓展思路加强自身知识素养.参考文献1 丁向前.微积分思想在中学数学中的渗透J.数学教学研究,2008,27(8):45.2 俞宏毓. 例说微积分知识在解决中学数学问题中的应用J. 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20(2):3031.3 贤锋. 浅析微积分理论在中学数学的简单应用J.引进与咨询,2000(1):5560.4 魏本成,吴中林.微积分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J.天中学刊,2001,16(5):5455.5 吴向群、庄认训. 微积分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J. 青海师专学报(自然学科),2002,22(5):7778. 6 徐岳灿.探索微积分在中学数学中的必要性J.上海中学数学,2011,64(6):2729.7 包建廷.微积分在不等式中的应用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3,23(2):2730.8 肖新义、肖尧. 微积分方法在初等数学中的应用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28(5):910.9 王昆扬. 给中学生讲好微积分基本知识J.数学通报,2001(6):1215.10李霞. 浅论数学分析的原理与方法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95(1):7779. 11M.克莱茵.古今数学思想M. 第二册.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 (1) 1922. 12卡尔.B.泼耶. 微积分概念发展史M.唐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