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一中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考试(文)新人教版_第1页
福建省莆田一中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考试(文)新人教版_第2页
福建省莆田一中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考试(文)新人教版_第3页
福建省莆田一中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考试(文)新人教版_第4页
福建省莆田一中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考试(文)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莆田一中2020学年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卷 高二 政治(文科)必修(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请认真填涂在答题卡上)1.“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体现的道理与这句话一致的是( )孟母三迁 耳濡目染 东施效颦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A. B. C. D.2.徽派建筑作为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为中外建筑大师所推崇。它以黛瓦、粉壁、马头墙为表型特征,以砖雕、木雕、石雕为装饰特色,以高宅、深井、大厅为居家特点。如果你是一位游客,参观徽州古民居时,应有的感悟是:(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徽文化”遗产是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独享的文化财富建筑是凝固的艺术中国古代建筑已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A. B. C. D.3、集艺术家和科学家一身的达芬奇曾说过“艺术借助科技的翅膀才能高飞”。达芬奇的观点表明艺术和科技的关系是( )A科技是艺术发展的源泉B科技是推动艺术发展的重要因素C科技是艺术创新的动力 D艺术是科技发展的结果4、2020年6月20日,“情系湖湘两岸文化联谊行”活动正式落下帷幕。“两岸文化联谊行”迄今已经举办了七届。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文化界人士以“情系”为交流平台,感受着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体验了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来自台湾的代表们还期待这一活动能够早日“情系宝岛”。中华各民族拥有共同的文化渊源,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的( )高考资源网A生命力 B创造力 C凝聚力 D包容力5、当前,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主要依靠 ( )A 人民群众 B 文化工作者 C 科学工作者 D 理论研究者6、2020年6月18日,中国邮政发行了海峡西岸建设特种邮票和邮资封。在海峡西岸建设特种邮票中,有俩枚以“闽台缘博物馆”和“湄洲妈祖”为题材,展现了“闽台关系”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和法缘久的特点。“五缘”显示了闽、台文化之间( )同根同源,一脉相承 相互交融,相互借鉴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A.B. C. D.7、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 )A国家文化的多样性 B 民族文化的多样性C地方文化的多样性 D地域文化的差异性8、宋朝理学家朱熹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它说明的道理是( )A、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B、实践是文化创新的目的C、实践是文化创新的途经 D、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手段9、“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篇论诗道出了文化发展规律不断创新,永无止境。要进行文化创新,就必须 ( )A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B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C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D积极参加社会实践10、下列成语或典故中能反映中华文化中自强不息精神的是( )高考资源网A同舟共济 B三顾茅庐C舍生取义 D愚公移山11、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前列的原因是( )A.中华文化独树一帜,博大精深 B.封建统治者在科技发展上身先士卒C.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 D.我国劳动人民具有热爱科学的优良传统12、“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销魂感旧游。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态拂人头”。南唐后主李煜的这首诗至今仍为很多人动容。从诗经、离骚到元代散曲,中国很多古诗词都散发着独特的韵味。这表明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具有( )辉煌悠久的历史 丰富绚丽的内涵鲜明独特的风格 与时俱进的特点A. B. C. D.13、中国艺术有许多独到之处。以一种文字的书写方式和笔迹的律动,表现出书写者的情绪和审美的追求,从而使文字的书写成为一种艺术方式,这就是中国书法的精髓。与书法同源 的中国画,同样表现出它的独特性,所谓梅兰竹菊的气节,松石的高风,正是艺术的人生写 照。这说明( )书法、绘画艺术是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中华传统文化都是优秀的A B C D14、扬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每一口新鲜湿润的空气,都吐纳着深厚的文化”,是走进扬州获得的最直观最真实的感受。这说明( )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B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文化C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D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15、古运河是扬州的母亲河。近年来,扬州在进行改造提升时,不断将壁画、雕塑、盆景、楹联、诗词等传统文化符号“注”入古运河,使古运河成为扬州特色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这说明( )A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主要源头B人们在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C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D传统文化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作用16、古人曾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感叹,但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感情的交流、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或发送短信来实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文化传播总是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文化传播具有历史性网络等现代媒体正逐步取代传统媒体现代媒体的出现丰富了文化传播的手段ABCD17、当前形势下,我们既要进行文化继承,又要实施文化发展。其中,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是( )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对传统文化应辩证地继承与发展ABCD18、“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浏览黄山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发出“黄山好壮观好美”的感慨。这句话可以看成是( )A一种生活体验B一种文化体验C一种知识积淀 D一种主观想象19、从2020年4月起,南京博物院免费对公众开放。博物院作为人类遗产的保护和传播机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播和展示其文明成就和发展水平的重要窗口,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阵地。材料表明(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优秀文化能够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ABCD20、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内容。优秀文化之所以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是因为它( )A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B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C具有特殊的感染力和感召力D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生活21、2020年广州亚运会会徽的图样是“一只火凤凰顶着一个火红的太阳”,核心理念是“五羊圣火”,会徽本身的设计融入了奥林匹克精神,中国特色和岭南标志性文化元素相映成趣。亚运会会徽将为广州、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留下一笔宝贵的亚运遗产。材料说明( )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又是世界的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继承和创造不同区域的文化有各自的特色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ABCD22、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金融危机,中国政府表示愿意与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共度时艰。作为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和标志的和合思想,能为化解冲突和危机提供有力的文化资源和有益的思想启迪。这意味着( )A中华文化优于其他国家的文化B要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C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D中华文化有其独特的价值23、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和根本。在当代中国,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 )A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B把它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C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挥“主心骨”的作用D正确处理好文化继承和创新的关系24、2020年两会期间,中央政府作出决定:具有公益性的博物馆、纪念馆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两年内逐步向社会免费开放。这项举措有利于(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中国文化引领世界文化潮流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ABCD25、琼州胜景五公祠有副脍炙人口的对联:“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这副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族精神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顽强斗志ABCD2020年9月22日至29日,2020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在孔子的故乡山东省济宁市曲阜举行。回答2627题。26、孔子的儒家思想,一直流传至今,其重要原因是由于论语这本儒学经典。这说明( )A论语是儒家思想的唯一见证B中华文化在不断继承和发展C史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D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27、孔子文化节期间,世界各地华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肃立于曲阜孔庙大成殿前,恭祭孔子2559年诞辰。这显示出( )A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B儒家文化就是优秀文化C应全盘吸收儒家文化D中华儿女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28、金庸先生在为2020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撰写的祭孔大典祭文中说道:“中道不倚,和恕宽容,以和为贵,华夏一统,万邦和谐,世界和平。盛世再现,小康初成。见利思义,仁为己任,中和至德,自强不息。”这反映出( )民华民族以“礼仪之邦”享誉于史民族精神一成不变中华民族具有生生不息的精神活力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ABCD北京奥运精神是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它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升华,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彰显。回答2930题。29、下列对北京奥运精神的认识,正确的是( )A中华民族精神就是北京奥运精神B北京奥运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今时代的突出表现C北京奥运精神是奥运健儿独有的精神财富D北京奥运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顶峰30、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是( )二者相辅相成,互相支撑只有弘扬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与时俱进只有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ABCD第卷(非选择题 共40分)二、非选择题(40分)31、(12分)材料一:2020年夏季奥运会在中国北京举行。像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中国也设计了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奥运会会徽。在奥运会期间,北京向世界各国来宾展现了中华文化的优秀成果,让他们切身了解了中国,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材料二:2020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让中国感到骄傲,让世界为之惊叹。市民甲:太棒了!一幅卷轴在“鸟巢”中央徐徐打开,光影变幻中,展现出一幕幕风格各异、气势磅礴的“中国画卷”,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底蕴与文化风采。学生乙:和平、和睦、和谐,一个“和”字,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外国游客丙:富于创造性的开幕式,通过现代技术,将民族特色与奥林匹克精神融合在一起,真是太神奇了!各国在举办奥运会时,为什么要设计具有本国民族文化特色的奥运会会徽?(6分)结合甲、乙、丙三人的观后感,你认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是如何实现文化创新的?(6分)32、(13分)2020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地震灾害发生后,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华人心系灾区、情系灾民,无私支援抗灾第一线。神州大地涌起全民族同心同德、团结协作的澎湃热潮,向世界展现出一幅华夏儿女团结一心抗震救灾的壮丽画卷。这种空前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各种资源的作用,为夺取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说明抗震救灾取得胜利的原因。(6分)有人认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任何时期爱国主义的内涵都是相同的。请谈谈你的看法。(7分)33、(15分)改革开放30年来,文化外交逐渐成为我国继经济、政治外交之后的第三大支柱,成为国家整体外交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同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着良好的文化交流关系,先后与145个国家签订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和近800个年度文化交流执行计划。全方位的对外文化交流的新格局已经形成,对外文化交流渠道逐渐拓宽。实施品牌战略,从深度和广度上拓展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春节品牌”、“相约北京”、“亚洲艺术节”、“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等已成为世界上广泛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我国为何重视对外文化交流活动?(9分)我国在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中应该注意什么?为什么?(6分)莆田一中2020学年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答题卷高二 政治(文科)必修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请认真填涂在答题卡上)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12分)(6分)(6分)32、(6分)(7分)33、(9分)(6分)莆田一中20202020学年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参考答案高二 政治(文科)必修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请认真填涂在答题卡上)15 BBBCA 610 ABABD 1115 CABCB1620 BABDC 2125 DDCAC 2630 CDBBC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各国设计具有本国特色的奥运会会徽正是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要求,也是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原则的体现。(6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还体现了时代精神。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又一重要途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学习、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6分)32、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