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练习)_第1页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练习)_第2页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练习)_第3页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练习)_第4页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日我国大部分沿海地区发生洪涝灾害,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各大台风的影响。B习主席重要讲话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C市文明办开展与策划“文明城市”的活动,得到很多市民的热烈响应。D了解并保护我国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2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资治通鉴是司马迁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我们学过的孙权劝学选自该书。B杜甫,字子美,是我国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圣”之称。C乡愁故乡春威尼斯商人四篇课文,从文学体裁上来分类,依次属于诗歌、小说、散文、戏剧。D吴敬梓笔下的范进、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作为读书人,虽然他们最终的命运不同,但这两个人物形象都能反映出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3 . 下面对约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时的感受。B第三句“有约不来过夜半”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C第四句“闲敲棋子落灯花”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4 . 下列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A鲁钝恪守走投无路李代桃僵B灰烬伶仃附庸风雅如雷贯耳C宽宥惘然置之不理形销骨立D掺杂汲取根深缔固郑重其是5 . 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 )A滞留(zh)麾下(hu)诘难(ji)重蹈覆辙(zh)B旁骛(w)亵渎(xi)聒噪(gu)一抔黄土(png)C睿智(ru)陨落(yn)相契(qi)廓然无累(gu)D扶掖(y)恣睢(z)别墅(y)庶竭驽钝(sh)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一五一十赵春亮伫立在门外,听着尖厉的寒风狼一般呜呜地啸叫,孩子压抑的哭声断断续续传到耳中,女人心里开始隐隐作痛。返回屋内,女人先将刚才打罢孩子丢在地上的布鞋规规矩矩摆放在床脚,才拉过他,柔声问:“儿子,刚才被妈打疼了吧?”孩子眼噙着泪花摇摇头,不说话。女人又说:“打你是想让你记住,做人就得一五一十,来不得半点虚假。”孩子点点头:“妈妈,我只是想让你高兴。”女人一把搂过儿子说:“儿子,你的成绩已经很棒了,你不该自己改分数的。”擦干眼泪,女人才想起,日子一晃已经跌进了腊月,年味也开始在山村弥漫。在男人没回来之前,得把家里拾掇一下,让在建筑工地上受苦了一年的男人能过个舒舒心心的年。女人眯着眼想:得买几张年画儿,新添几双筷子,还得再买口炖肉的铁锅,顺便再给儿子买点零食女人从抽屉里小心翼翼地抽出一张50元的票子,决定去趟镇里。前天下了一场小雪,山坡上全白了,山路逶迤在大山半腰,像是一条黑色的腰带。路有些湿滑,女人索性步行,反正也没事,权当活动活动筋骨,顺便欣赏一下雪景。行人很少,冷风一吹,女人觉出一些冷意,顺势将围巾裹得更严实了一点。快到镇上时,女人朝兜里掏了一把,立刻就惊出了一身冷汗。衣兜竟然漏了一个大窟窿,哪还有钱的影子?该不是装其他衣兜里了吧?女人将全身上下翻了个遍,仍是没有。今天路上的行人不多,即便丢在路上,也未必就被人捡起,女人心存侥幸扭头便往回走,循着原路回去兴许能找到。女人再没有了来时的心定气闲,开始有些慌乱,两眼不住地在地面逡巡,幻想着那张绿色的钞票能突然出现在眼前。男人在建筑工地上挥汗如雨的场景浮现在女人眼前,女人一阵心疼,眼泪开始忍不住在眼眶里打转。怎么能这么不小心呢?50元,抵得男人干上小半天了。儿子平时嘴馋,每次去镇上总是望着商店里花花绿绿的零食流口水,自己狠了几次心都没舍得给他买。这下可好,新崭崭的50元大钞竟然就这么无声无息消失了。女人感觉热乎乎的眼泪终于淌了下来,瞬间便被冷风吹得没了一丝温度。离家越来越近,北风仍是不徐不疾,希望也越来越渺茫。一张薄薄的钞票丢在地上,风一吹,说不定早飞到哪里去了呢!女人越发懊恼、失望和自责。女人不由地将搜寻范围扩大到路边的雪窝和树丛中。就在女人将要绝望时,路边一抹红色突然跃进视线,一张红彤彤的钞票竟然静静地躺在路边的雪地上,像是一簇燃烧的火苗。走进一看,天啊,分明是一张百元大钞。女人弯腰捡起钞票,心中不由暗暗高兴。老天爷,你让我丢了一张五十的,却又来了一张一百的,是对我的补偿吗?可转念一想,自己的50元终究还是丢了,这个丢了100元钱的人岂不是更加着急?女人头脑中不由地想起刚才教儿子的那些话:做人就得一五一十。这样想着,女人静静地立在风中,她坚信,那个丢钱的人和自己一样,一定会循着原路寻来的。直到天擦黑,女人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儿子从屋里扑出来,大声说:“妈,你骗我,你又出去揽活了吧?还说去给我买零食?”女人笑了,心里想,等会儿一定要一五一十地给儿子讲讲今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这件事。这时,只听儿子又说:“钱都没拿,你还说去镇上?”女人一怔,赶紧跑进屋里。看见那张绿色的钞票果然安静地躺在桌子上,女人瞬间觉得自己好幸福啊,搂着儿子大笑,眼泪又快流出来了。6 . 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第段的内容A7 . 联系语境,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做人就得一五一十,来不得半点虚假。(2)女人笑了,心里想,等会儿一定要一五一十地给儿子讲讲今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这件事。8 . 请阅读第-段,填写下表。情节“女人”的情感准备买年货,出发去镇里。心定气闲快到镇上时,发现钱丢了。A_B_暗暗高兴想到失主急,静立风中等。C_回到家里时,见钞躺桌上。幸福、激动9 . 关于选文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段的内容与下文女人失钱、捡钱的情节关联不紧,显得多余。B“儿子平时嘴馋,自己狠了几次心都没舍得给他买。”这句可以看出她是比较吝啬的。C文章多次暗示女人家庭经济状况不是很好,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中心。D文章第段儿子说妈妈骗他,从这看出女人偶尔也会不诚实。10 . 选文第段在叙述方式上属于,有何作用?11 . 结合全文,说说第段中“女人瞬间觉得自己好幸福”的含义。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姥姥的蚊帐文/叶倾城1962年,我妈第一次走出小乡村,背着被褥卷,也许还拎了一土布袋热红薯,搭汽车,转火车,再汽车,从河南出发,去武汉上大学。半个月之后,她写信给她的妈,我的姥姥:“同学们都有蚊帐,我没有。”姥姥回信:“蚊帐是什么?” 我妈详详细细写给她:一种很稀很稀的棉布,和床一样长一样宽,高度比两张床之间的距离多一些没尺子,估计她用“CM”做单位,姥姥也不懂得,我妈是用线量的,三根长线就是三个尺寸。那年新棉花下季的时候,姥姥纺线,织“很稀很稀的棉布”,裁剪,缝纫。总之,暑假结束,我妈再上学的时候,行李里有她小小的自矜:我,也有蚊帐了。我和姥姥的蚊帐扯上关系,是三十年后的事。那几年,我家三姐妹相继考上大学,三度约车治装,是不小的开销,到了我,一切因陋就简,能省就省。搪瓷脸盆是掉漆的,枕巾其实是毛巾,还有那一床蚊帐我妈给我的时候千叮万嘱:“这是我上大学时候,姥姥给我做的,你爱惜点儿。”我接受它,像五四文青娶指腹为婚的童养媳,打心眼儿里就不想要。它小,和单人铁架床严丝合缝着,本来就狭小的床铺,这么一笼,我感觉翻身都难;它孔眼大,疏疏落落像蒸馒头用的笼屉布,充满了“只防大蚊不防细虻”的君子作风,那细蚊可不是君子,见人照咬如仪;最重要的是,它太旧了,土布已经灰得发黑。有生命的事物都会面临死亡,雪白的棉桃此刻骸骨生虫。全寝室女生的蚊帐都洁白如雪,只有我的,毫不客气地给社会主义抹黑。有一次,一个外班女生来寝室逛,我听见她向人打探:“那是谁的床?看着好脏。”脏?我很愤怒却没法向人解释:它不是脏,它只是积了太多水洗不净的历史尘埃,是故纸堆、旧窖藏、米烂陈仓的色调。它很快就拉了大口子,大概是被我一屁股坐上去了,布质已朽,经不住我的吨位。我带回家给我妈过目:确实不堪用了,全无心肝地弃之。直到现在,我才意识到,我抛掉了这世上最后一件沾有姥姥手泽的事物。大学是不是非得有一床蚊帐?我妈当年的行为,算不算虚荣心作崇和00后们向家长要“爱疯”“爱拍”是不是一个性质?我猜我姥姥没想那些,她的想法很简单:我们没有,这不丢人,也不是啥光宗耀祖的事。人家有,我妮(女儿)也可以有。输人不能输阵,在她能掌控的世界里,姥姥尽她所能,竭其所有。她的爱与尊严,全在这一针一线里。 我妈,从学生到人妇人母,从武汉到东北再到武汉,走过多少城市又换过多少住所,八千里路,云来月往,她一直带着这土布蚊帐。到最后给了我,是希望它发挥最后一次余热吧。它做到了。物若有灵,也算死得其所 而我,长到很大,才知道我家其实一直很穷:两边老人,三个孩子,无数沾亲带故的农村亲戚。但我从不曾感受过穷如果穷就是破烂,就是一无所有。该有的电器家具我家全有,是我爸做的。该有的四季衣物我也全有,是我妈做的,姐姐们穿剩了给我,不断短了又加长,我妈硬有本事把它处理成华美的滚边,像复古。我的大学同学记得我背过的牛仔书包,时髦得紧,也是我妈的手工。她为我们打理一切,正如她的母亲之为她。我物质上明明是贫乏的,却从来不曾感觉到寒酸卑微。贫穷不是耻辱,但活得不体面足展示匮乏,如同展示结痂的创口,非我家风。现在我也做了母亲,不会做任何针线活,我妈安慰我:“你会写文章。”我唯一的骄傲是:我与我的母亲、我的外婆一样,都是非常勤勉的女子,愿意勤扒苦做,只为了让这人生更丰盛富饶。是的,姥姥的蚊帐,我的文章,都是我们能给子孙的,含笑而略略酸楚的爱。(选自智慧与思维,有改动)12 . 作者围绕“姥姥的蚊帐”使用情况,写出了拥有蚊帐的人当时的心理活动。阅读文章,填写下列表格。姥姥的蚊帐心理活动我妈大学时拥有了姥姥做的蚊帐我抛掉了已经破旧的姥姥的蚊帐13 . 请自选角度赏析“它不是脏,它只是积了太多水洗不净的历史尘埃,是故纸堆、旧窖藏、米烂陈仓的色调”。14 . 说说文题“姥姥的蚊帐”在文章叙写当中所起的作用。15 . 结合文章内容,怎样理解“含笑而略略酸楚的爱”的含义,从中你感悟到了什么?三、对比阅读阅读甲、乙、丙三文,完成下列小题。甲景春曰:“公孙愆、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节选自孟子文公下)乙楚昭王聘孔子,孔子往拜礼焉,路出于陈、蔡。陈、蔡大夫相与谋曰:“孔子圣贤,其所刺讥,皆中诸候之病。若用于楚,则陈、蔡危矣。”遂使徒兵距孔子。孔子不得行,绝粮七日,外无所通,“藜羹不充,从者皆病。孔子愈慷慨讲诵,弦歌不衰。(节选自孔子家语)(注释)陈、蔡:春秋时诸侯国名。刺讥:指责讥讽。藜羹:菜汤。这里指粗劣的食物。弦歌:以琴伴奏而歌,指孔子讲授自己的学说主张。丙怀慰至郡,修治城郭,安集居民,垦废田二百顷,决沈湖灌溉。不受礼谒,民有饷其新米一斛者,怀慰出所食麦饭示之,曰:“旦食有馀,幸不烦此。”因著廉吏论以达其意。(节选自南齐书刘怀慰传)(注释)怀慰:刘怀慰,南朝人。至郡:到郡上任。礼谒:指带礼物拜访。饷(xing):赠送。16 .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公孙愆、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诚:(2)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冠:17 . 对乙、丙两文中的两处画线语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遂使徒兵距孔子因著廉吏论以达其意A于是就派步兵远离孔子。于是写了廉吏论一文来表达自己的意思。B于是就派步兵阻拦孔子。于是写了廉吏论一文来传达他们的意思。C于是就派步兵阻拦孔子。于是写了廉吏论一文来表达自己的意思。D于是就派步兵远离孔子。于是写了廉吏论一文来传达他们的意思。18 .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得道者多助B往之女家,必敬必戒已而之细柳军C以顺为正者天子为动D居天下之广居面山而居19 . 阅读上面三则短文,判断乙、丙两文中孔子和刘怀慰的行为是否符合甲文中所论述的“大丈夫”标准,并结合内容说说你的理由。四、句子默写20 . 按要求默写。(1)欲说还休,_。(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2)_,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3)_,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4)春蚕到死丝方尽,_。(李商隐无题)(5)苏轼在水调歌头下片“_,_”两句用对偶句式表现了他达观的处事态度,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6)默写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的前四句:_,_。_,_!五、名著阅读21 . (题文)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追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回答下面小题。(1)在鲁迅深情的笔下,我们认识了那位“给哥儿买来三哼经”的保姆 _,我们记住了那位正直善良的异国老师 _。(2)父亲的病一文的最后,叙述了父亲临终时“我”在衍太太的催促下不断大声呼叫父亲的一幕,结尾处,作者为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