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分课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高中政治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分课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高中政治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分课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高中政治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分课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高中政治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分课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四 生活与哲学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一、单选题1德国思想家莱辛说:“人的价值不在于是否掌握真理,决定人价值的是追求真理的孜孜不倦的精神”这是因为A、真理是绝对的永恒的 B、真理与谬误是截然不同的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真理是具有反复性的认识2人们通过实践活动,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不断创造出新的东西。这主要体现了实践的基本特征是A实践是客观物质的活动 B实践是自觉能动的活动C实践是社会历史的活动 D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3丹麦物理学家雅各布博尔不小心打碎了一个花瓶,他细心地收集起满地的碎片,按重量的数量级分类,由此发现不同的重量级间表现为统一的倍数关系,这一发现对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其原貌的物体产生了明显效果。这启示我们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意外和失误是产生智慧、取得成功的起点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发挥主观能动性能促使矛盾向有利方向转化A B C D4以色列科学家谢赫特曼因发现准晶体而独享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但在30年前,由于该发现被认为违背科学常识,谢赫特曼面对的是来自主流科学界及权威人物的质疑,被斥为“胡言乱语”“伪科学家”。材料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客观事物的本质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而不断显现和改变敢于批判和勇于创新是科学研究的可贵品质认识运动是从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的螺旋式上升过程A.B.C.D.5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A客观性 B条件性 C反复性 D主观性6、曹操的墓究竟在何方,民间流传有“七十二遗冢”之说,专家学者也对此说法不一。对此我们应该坚持的观点是A根据权威专家的定论最终确定曹操墓 B必须回到三国时期才可以最终确定C用历史书籍判断一切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需要历史考古等证据不断证明7实践之所以能够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因为实践具有( )主观能动性直接现实性社会历史性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特点ABCD8“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的关系,才会有生产。”马克思这段话说明( )A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一种社会性活动 B人们处理社会关系的活动决定了人们的生产活动C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决定了人对自然界的关系D生产实践决定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9人类究竟能否在太空看到长城。长期以来,人们对此一直争论不休。2020年10月,中国首位宇航员杨利伟返回地球后表示没有看到长城。这体现了( )认识对象不会“自言其明”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多数人的意见是检验真理的重要标准 主观认识本身无法证明自身的正误AB CD10恩格斯说:“人离开动物愈远,他们对自然界的作用就愈带有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的特征。”这里强调的实践的特征是( )A实践的客观物质性B实践的社会历史性C实践的主观能动性D实践的直观现实性11以前,人们往往认为一切生物的生长都依赖阳光。现在科学家研究发现,在水深超过4 000米的可见光不能到达的海底,在高温、高压、剧毒、缺氧的环境里,仍然存在大量海底热液生物,它们靠海底热液带出的能量进行化合作用合成有机质而生存。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人们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真理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A B C D12“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认识,而且那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恩格斯的这段话说明 ()A人们并不能使每次获得的认识都是正确的B人们在每一次对事物的认识上都具有终极的意义C人们认识事物所能达到的程度完全取决于客观条件本身D由于条件的限制,人们在每一层次上的正确认识在深度上都是有限的13真理,没有不被怀疑和突破的特权,从根本上讲是因为A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B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C人能认识世界,但认识总是有限的 D客观世界与实践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14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A.能否满足人的需要 B.能否被多数人认可C.能否付诸实践 D.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15中国古人在生活实践中留下许多富含哲理的谚语与诗句。下列对谚语和诗句所蕴涵的哲理表述正确的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物质是运动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A B C D16面对网络民主的发展,有人担心地提出“真理会在不明真相的网民热议中走失”。这句话的错误在于它没有认识到真理的根本属性是客观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是随着客观事物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真理的发展是真理不断克服和战胜谬误的过程A B C D17下列有关实践的表述正确的有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盲目的实践是不存在的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唯一动力实践高于认识A B C D18“真理是在漫长地发展着的认识过程中被掌握的,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它前一步的直接继续。”这说明真理是客观的 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自身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在认识中不断超越历史条件A B C D19有人认为个人的渊博知识一是来源于亲自实践,二是来源于书本知识。对于这一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认为人的认识有两个来源 否定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承认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 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A.B.C.D.20黑格尔认为,实践就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去“规定”和“改造”客观世界。这一观点否认了实践的A. 社会性 B. 客观物质性 C. 主观能动性 D. 历史性二、填空题1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_。2 实践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 、_ _。3实践与认识有何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 ,实践 认识,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 ,实践是认识的 和 。4怎样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真理是 的、 的、 的。认识具有 、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5“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这句话表明真理是_。三、非选择题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初,人们主要将GDP总量和人均GDP作为衡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标。材料二 我国现在人均GDP已突破1000美元,到2020年将达到3000美元,这是整个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也是经济社会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1)、20世纪80年代初到现在,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标准的变化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2)、从唯物论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说“五个统筹”要求是科学的?生活与哲学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 2B 3C 4B 5 A 6D 7C 8A 9B 10C 11C 12D 13 D14D 15A 16D 17C 18C 19A 20B二、填空1客观性 2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 社会历史性 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