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C卷_第1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C卷_第2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C卷_第3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C卷_第4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字词书写1 . 请将下面的文字抄写在横线上,要求正确、端正、整洁。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_。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小题拴毛线绳的钥匙弟弟打来电话,母亲天天闹着去停车点。这些年,母亲的记忆力衰退得厉害,而且常出现幻觉,总闹着去停车点接我。我原本打算把母亲接来和我一起住,省得她天天牵肠挂肚。但弟说:“你得上班,母亲万一跑出去了怎么办?住在老家,乡里乡亲的都认识,可以帮忙照应着。”我一想也是,便依了弟。心想,以后勤往老家跑着点儿就是了。一天,刚要上床歇息,弟打来电话,兜头就说,母亲找不见了。我赶到老家时,已近零点。村子里的人东跑西钻,夜空里漾满一東束昏黄的手电简光,一声声纷杂的脚步声,呼唤声,犬吠声,使我原本惶恐悲凄的心情更加紧张和疼痛。一个多小时后,终于在公路边寻着了母亲。她坐在水泥地上,哭成泪人儿,抽抽喧嗤地说,闺女不要我了那一刻,我发誓一定带母亲回城,哪怕以辞去工作为代价。母亲却出乎意料地乖。为了帮助母亲恢复记忆,一有空闲,我就陪母亲做游戏。我发明了一种“找名字”的游戏,母亲特别喜欢。将一些硬纸板,剪成一个个两寸多长的小卡片,在每张卡片上都写上一个字,就像小孩子认字用的卡片。将卡片胡乱摊在桌上,然后让母亲从中挑选出我名字的三个字。(A)母亲一张张地翻,一个个地认,看到我名字里的一个字,便欢天喜地地喊“找着了,找着了”,然后更加起劲地找下一个。这样的游戏,不用我陪,母亲自己便可以玩儿,而且玩起来没个够,专心投入的样子,仿佛对我说:“忙你的去吧。”母亲住到我这里的一个多月里,从没耽搁过我的事儿,而且让我的生活变得异常生动,快乐,幸福。正当我沉浸于“母亲很快就会好起来”的美梦里时,母亲突然不见了。母亲是在十几里以外的一户乡下人家被找到的。那户人家的黑漆木门以及门的朝向和老家的一模一样。母亲想她的老屋了。第二天,恰好周末,我便陪母亲回老家。走到家门口,母亲突然从衣袖里摸出一把钥匙,钥匙上拴着一根红色毛线绳。猛然想起,头天中午去抽屉里找东西时,不经意翻腾出这把我上学时挂在脖子里的钥匙,拿给母亲看时,她仿佛受了刺激似的,突然急躁起来,并说起糊话。才要哄弄母亲时,手机响起,接完电话,母亲就不见了。算起来,这把拴毛绒绳的钥匙有几十年的时间了,母亲竟然还记得。这样想时,心里又不禁地欣喜起来。打开门锁,母亲却在门前的石阶上坐下来。(B)她很不情愿地走进屋里,心神不宁地站了一会儿,就又到大门前的石阶上坐着去了。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我喊母亲返城。母亲却拗着不走,而且又说起糊话来。弟说,要不先让母亲在家住两天,看不住的时候,你再来接。一连三天,没有弟的电话。第四天,我忍不住拨了过去。弟喜滋滋地说,母亲安生得很哩,一天到晚在家门口坐着。第十一天,弟在电话里说,母亲安生得很,放心吧。弟还给我说了一件事。一天,母亲把钥匙丢了,找到晌午也没找到,便饭也不吃,只一门心思地找钥匙。弟便找来一把废弃的钥匙,拴上一根红色毛线绳,给了母亲。母亲喜得跟花儿似的,拿了钥匙就哪哝着往外走,到大门前的石阶上坐着去了。问弟母亲嘟哝些什么,弟学着母亲的腔调说,闺女上学忘了带钥匙,我得在家等着,要不进不了家,闺女会冻感冒的。听罢,我的眼泪流了下来。自从我把那把拴着红色毛线绳的钥匙拿给母亲,她嘴里叨唠的,自始至终都是这句话。(作者:化君,有删改)2 . 阅读全文,请从母亲的角度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3 . 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A)母亲一张张地翻,一个个地认,看到我名字里的一个字,便欢天喜地地喊“找着了,找着了”,然后更加起劲地找下一个。(从描写方法的角度)(B)她很不情愿地走进屋里,心神不宁地站了一会儿,就又到大门前的石阶上坐着去了。(从词语运用的角度)4 .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5 . 一组表现亲情主题的插画中有这样一句话:“他正在老去,他可能会忘了自己,却水远不会忘记爱你。”本文正是对这句话的最好诠释,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谈谈作者是如何表现这一主题的。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直上九霄揽明月一舞衣袖,西昌城内,“嫦娥”翩翩启程,飞向遥远月宫。流传千年的传说,这一刻变为现实。飞天的嫦娥映衬着农历九月十四的月亮,组成一幅美妙图景。清晨的一场雨没有阻挡住10时起出现的阳光,卫星按预定时间开始发射。“各号注意,一分钟准备!”18时04分,卫星发射进入一分钟读秒。发射塔架与火箭相连的线缆瞬间脱落,搭架摆杆迅速移开。“10、9、8”扬声器里传来最后的读秒声。“点火!”“起飞!”18时05分04秒,乳白色的火箭喷射出橘红色的熊熊火焰,火焰托举着“嫦娥一号”卫星,腾空而起,飞向浩瀚太空。海拔1500米的西昌,有着“月亮城”之称。此时,天边出现了绚丽的晚霞,尽管夜幕尚未完全降临,但农历九月十四的月亮显得格外明亮,天幕上组成了一幅奇妙的图景。18时30分,南太平洋上的远望三号测量船报告,星箭成功分离。紧接着,经过测算,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传来数据,卫星进入近地点为205公里,远地点为50930公里,周期为16小时的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控制中心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骄傲的嫦娥只用了3年,就托举着自主创新的嫦娥进入太空。1970年发射东方红一号至今,中国的卫星与地球的距离均在8万公里以内。而“嫦娥一号”离开地球的距离,整整38万公里。这一数字,使“嫦娥一号”成为中国发射的距地球最远的卫星,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据报道,从1958年前苏联发射“月球1号”探测器起,美苏欧日在49年时间里123次探访月球,实现了6次共12人的载人登月。24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卫星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叶培建说:“尽管我们晚了,但在历史长河中这四十多年的时间并不算长。能够代表全国人民送中国的首位月球使者上天,是我们科技人员的荣幸与骄傲。”而据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介绍,从绕月探测工程2004年初正式立项,到现在“嫦娥一号”成功发射,中国航天人用了3年时间,就托举着完全自主创新的“嫦娥一号”进入太空。节约的嫦娥14亿元的花费,仅相当于修14公里高速路。栾恩杰还表示,“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的深空探测正式启动。根据此前公布的规划,中国探月工程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分步实施:一期工程实现绕月探测,二期工程实现月球软着陆探测和自动巡视勘察,三期工程实现自动采样返回。作为“三步走”计划中的第一步,绕月探测工程于2004年初正式立项。栾恩杰介绍说,从2004年初立项研制到发射,总共用了3年半时间;工程总投资14亿元人民币,仅相当于目前国内修建14公里高速公路的费用。中国探月工程以好、快、省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诗意的嫦娥从“探月”改为“嫦娥”,还选在“月亮之城”。“这颗卫星最初叫探月一号,后来改为嫦娥一号这个诗意的名字。”绕月探测工程副总设计师龙乐豪说,“嫦娥从月亮城升起,这本身不就是件富有诗意的事情吗?”神话传说和古典诗词中,“嫦娥”和她所居住的“月宫”,常常是代表着思念、爱慕等美好情感的意象。而且在“嫦娥一号”的升空地西昌,人们把美丽勤劳的彝家女子比作“月亮的女儿”。6 . 这则新闻选用了四个小标题,请分析它们的作用。7 . 简要分析“骄傲的嫦娥”这一部分的写作特色。8 . 你认为中国首个探月卫星用“嫦娥一号”命名恰当吗?为什么?阅读母亲的金手表一文,完成下列小题。母亲的金手表琦君那只圆圆的金手表,以今天的眼光看起来是非常笨拙的,可是那个时候,它是我们全村最漂亮的手表。左邻右舍、亲戚朋友到我家来,听说父亲给母亲带回一只金手表,都要看一下开开眼界。每逢此时,母亲会把一双油腻的手,用稻草灰泡出来的碱水洗得干干净净,才上楼去从枕头下郑重其事地捧出那只长长的丝绒盒子,轻轻地放在桌面上,打开来给大家看。然后,她眯起眼来看半天,笑嘻嘻地说:“也不晓得现在是几点钟了。”我就说:“你不上发条,早都停了。”母亲说:“停了就停了,我哪有时间看手表。看看太阳晒到哪里,听听鸡叫,就晓得时辰了。”我真想说:“妈妈不戴就给我戴吧。”但我不敢说,我知道母亲绝对舍不得的。我只有趁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的时候,才偷偷地去取出来戴一下,在镜子前左照右照一阵又取下来,小心放好。我也并不管它的长短针指在哪一时哪一刻。跟母亲一样,金手表对我来说,不是报时,而是全家紧紧扣在一起的一份保证、一种象征。我虽幼小,却完全懂得母亲珍爱金手表的心意。后来我长大了,要去上海读书。临行前夕,母亲泪眼婆娑地要把这只金手表给我戴上,说读书赶上课要有一只好的手表。我坚持不肯戴,说:“上海有的是既漂亮又便宜的手表,我可以省吃俭用买一只。这只手表是父亲留给您的最宝贵的纪念品啊。”那时父亲已经去世一年了。我也是流着眼泪婉谢母亲这份好意的。到上海后不久,我就在同学介绍的熟悉的表店,买了一只价廉物美的不锈钢手表。每回深夜伏在小桌上写信给母亲时,我都会看看手表写下时刻。我写道:“妈妈,现在是深夜一时,您睡得好吗?枕头底下的金手表,您要时常上发条,不然的话,停止摆动太久,它会生锈的哟。”母亲的来信总是叔叔代写的,从不提手表的事。我知道她只是把它默默地藏在心中,不愿意对任何人说。大学四年中,我也知道母亲的身体不太好,可她竟然得了不治之症,这我一点都不知道。她生怕我读书分心,叫叔叔瞒着我。我大学毕业留校工作,第一个月的薪水一领到就买了一只手表,要把它送给母亲。它也是金色的,不过比父亲送的那只老表要新式多了。那时正值抗日,海上封锁,水路不通。我于天寒地冻的严冬,千辛万苦从旱路赶了半个多月才回到家中,只为拜见母亲,把礼物献上,却没想到她老人家早已在两个月前就去世了。这份锥心的忏悔,实在是百身莫赎。我是不该在兵荒马乱中离开衰病的母亲远去上海念书的。她挂念我,却不愿我知道她的病情。我含泪整理母亲的遗物,发现那只她最珍爱的金手表无恙地躺在丝绒盒中,放在床边的抽屉里。没有了母亲以后的那一段日子,我恍恍惚惚的,任凭宝贵光阴悠悠逝去。有一天,我忽然省悟:徒悲无益,这绝不是母亲隐瞒自己的病情、让我专心完成学业的深意,我必须振作起来,稳步向前走。于是我抹去眼泪,取出金手表,上紧发条,拨准指针,把它贴在耳边,仔细听它柔和而有韵律的滴答之音,仿佛慈母在对我频频叮咛,我的心也渐渐平静下来。9 . 本文以金手表为线索,写了“我”与金手表发生的故事。请你阅读文章-段,填写下表。事件“我”对手表或母亲的情感“我”偷戴金手表喜欢(1)_(2)_“我”信中嘱托为手表上发条(3)_“我”想献金手表,母亲却已去世(4)_10 . 试分析段划横线的句子,说说“我”和母亲的流泪各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情感。11 . 分析第段划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三、文言文阅读阅读柳宗元的愚溪诗序和溪居,完成小题。愚溪诗序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皆不得为真愚。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溪居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选自永州历代诗文选)(注释):愚溪:现在湖南永州零陵区西南近郊的一条小溪。作者曾作有八愚诗,本文是八愚诗的序,诗已亡佚。龂(yn)龂然:争辩的样子。溪居:指在冉溪居住的生活。簪(zn)组:古代官吏的饰物。簪,冠上的装饰。组,系印的绶带。此以簪组指做官。榜(bng):船桨。这里用如动词,划船。12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A名之以其能B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C遂负土累石,塞其隘D乐而不能去也13 . 下列文句中,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B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C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D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14 . 下列各句是对愚溪诗序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用一“愚”字钩引贯穿,点次成章。第一段和第二段是写叙述冉溪改为愚溪的原因。第三段是写以愚名溪的理由。第四段是写愚的种类和性质。第五段是写愚者的乐趣。最后一段是归结作八愚诗的缘由。B明明是风景极佳的地方,作者却把“愚”字强加在溪、丘、泉、沟、池、堂、亭、岛的头上,仿佛这些景物都是作者苦难的知己。C文章第四段,写到宁武子和颜回,说他们都是聪明人装糊涂,不是真正的“愚”,而自己就不一样了,是真正的愚,表达了作者的羞愧之情。D文章托物兴辞,寓意深远。欣赏愚溪美景的只有痛苦的柳宗元,同情柳宗元的也只有这落寞的愚溪,他慨叹这样美好的风景被遗弃在僻远的荒野中无人赏识、受人轻蔑,借此倾吐自己的抱负和才能被埋没、遭打击的不平之鸣。15 .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16 . 溪居中“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所描写的情境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中的“_,_ ”有着异曲同工之妙。17 . 柳宗元“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时的“闲”,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时的“悠闲”有何不同,请联系有关诗文阐述你的看法。四、句子默写1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