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必修4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学案及练习_第1页
高二政治必修4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学案及练习_第2页
高二政治必修4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学案及练习_第3页
高二政治必修4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学案及练习_第4页
高二政治必修4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学案及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政治必修4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学案及练习 一、高考考点:1、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思维和存在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2、唯物主义及其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3、唯心主义及其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二、知识复习过程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1)含义:(2)内容:何为第一性:有无同一性:(3)原因:理解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历史形态(1)根本观点:(2)三种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合理之处:局限性: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合理之处:局限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3、理解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1)根本观点:(2)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了解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 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和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的关系(1)相互交织(2)后者 前者自主合作探究判断: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合作探究议一议:“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这一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判断:1、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2、马克思主义思想产生之后,出现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3、哲学基本问题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明确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重要标准问题。自主探究想一想:“世界不是任何神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火。”这一观点属于什么哲学派别?有什么局限性?自主复习成果展示:三、【典题感悟】:1.(2020江苏卷26)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A心外无物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C理在气先 D存在就是被感知2、甲:“我在故我思”,乙:“我思故我在”两者的观点反映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甲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乙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甲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乙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物质和意识谁决定谁的问题A B C D3、(2020广东)将冰凉的手伸进一盆温水感觉到水热,将湿热的手伸进去又感觉到水凉,于是有人认为“物是观念的集合”。这种观点是A、机械唯物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4、(2020年广东)黑格尔认为,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总体上看,黑格尔哲学体系属于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 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5、(2020江苏)哲学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A、人与人的关系 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C、人与世界的关系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6.(2020广东卷39) (11分)乔治贝克莱指出:“公园中的树木,客厅中的椅子,如果没有人在那里感知它们,它们就是不在那里的。”他主张“存在就是被感知”,离开心灵,事物就不存在。辨析:物质是依赖于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四、【课堂检测】1恩格斯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因为它是A唯物主义哲学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B区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根本标志C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D唯心主义哲学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在根本观点上是正确的,但也有不足之处。它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A. 缺少辩证法思想,不能把世界看成不断发展中的物质世界B. 它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在社会历史观上却是唯心的C. 否认意识反映物质 D. 往往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成世界的本原3贝克莱认为:“物是观念的集合”。从哲学上看这一观点A否认了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B.肯定了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C否认了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D否认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4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是否信仰宗教 对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对物质和精神哪个是世界的本原的不同回答 世界可否认识的问题A B C D5李载仁是唐朝皇族的后裔,他生性迂腐,从不吃猪肉。有一次,家里的仆人打架了,李载仁大怒,叫人立即从厨房里拿来大饼和猪肉,让打架的人当着他的面吃下去,并且警告说:以后如果胆敢再打架,一定要在猪肉里加上酥油来重重地惩罚你们。李载仁用吃肉来惩罚仆人的错误,从哲学角度看这种行为A脱离了客观实际,以个人好恶来办事情,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B体现了人们由于利益的立足点不同,对事物的反映不同C说明意识能够决定事物的发展 D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6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人的灵明决定天地万物 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理生万物,理主动静,理在事先,事随理变上帝创造世界 绝对精神决定万物的发展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A. B. C. D.7“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这一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8下列观点与“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A . . D .9.“天地之变,阴阳之化。”下列与这句话所蕴涵的哲理相一致的是A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B心外无物C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D理生万物,理主动静10、辨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人”体现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11.辨析题: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意义在于为人们提供一个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11分)【学后反思】哲学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答案【典题感悟】:1 B 2B 3B 4B 5D6. 贝克莱的观点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视为唯一的实在,当 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而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客观世界的万事万物不会因为人的意识是否感知而忽生忽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观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依赖于物质,而不是贝克莱所认为的物质依赖于意识。课堂练习:1C 2D 3C 4A 5A 6A 7C 8D 9A10.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强调人们办事要取得成功,必须具备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体现了唯物主义思想。(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人”强调人们办事要取得成功,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观点有其合理性。如果把它理解为人们办事能否取得成功,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就陷入了唯心主义的错误。因此,不能简单的说这一观点是唯心主义,必须进行具体分析。(3)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主要表现在物质与意识究竟哪个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与意识谁决定谁的问题上。(4)把这两个观点说成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是不确切的。11.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以,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是是主张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凡是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第二,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统一性的问题,也就是思维能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