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B卷_第1页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B卷_第2页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B卷_第3页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B卷_第4页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文,按说明内容分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恐龙无处不有为事物说明文,时间的脚印被压扁的沙子为事理说明文。B“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这句话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都是鲁迅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均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D明朝末年魏学洢所写的核舟记被清代人张潮收入虞初新志。2 . 下列加点词语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观众们被舞台上演员表演的动作逗得忍俊不禁地笑了。B垃圾广告、恶意插件、暴力游戏等充斥着互联网,令网民不厌其烦。C这些劫徒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抢夺行人财物,真是胆大包天。D政治家要满腹韬略,进退维谷,而且深具历史视野。3 . 下列词语字形或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蓦(m)然帷(wi)幕挑拨离间(jin)相辅(f)相承B龟(gu)裂陨(yn)石不知所措(cu)不修边幅(f)C两栖(x)诬蔑(mi)怒不可遏()袖(xi)首旁观D追溯(s)瞭(lio)望纷至沓(t)来目眩(xun)神迷4 . 下列关于传统文化和文学常识的相关知识错误的一项是( )A耳顺之年指70岁,弱冠指古代男子20岁行成年礼束发戴冠。B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辞,帝王自谦词有“孤”“寡”等。C乐府是古代音乐官署。保存至今的乐府民歌,较多地反映了平民的喜怒哀乐。D资治通鉴的得名由来是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5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成俊杰由于审题不认真,连第一部分的语音题都做错了,成为同学们的笑柄。B和同学们探讨完答案后,罗翔不禁愕然,他的默写题这次竟然没能全对。C徐媛媛为了了解艾青先生笔名的由来,遍稽群籍,终于有了明确的答案。D作为志宏中学的一名莘莘学子,张笑添同学立志成为一个知书达理的现代君子。6 .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漳州警方将全面整治并排查道路交通设施安全隐患。B能否团结一致是我们获得这场比赛胜利的关键因素。C她那和蔼可亲的笑容和谆谆教诲不时在我耳畔回荡。D漫步于风光旖旎的南湖公园,母亲的心情格外舒畅。7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干躁坚固和颜悦色入木三分B琢磨绢本珠光宝气亭台轩谢C拓展题拔交头接耳为富不仁D酒肆臃肿内忧外患无暇一顾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里,看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我那时最爱看的是花镜,上面有许多图。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8 . 写叔祖的“疏懒”,别人都不肯真实地回答“我”,这同表现阿长有什么关系?请联系后文简要加以说明。9 . 阿长为什么关心山海经?这突出了她的什么特点?10 . 阿长买到山海经后表现得怎么样?把原句摘录出来。11 . “我”听说阿长买到山海经后表现得怎么样?(把原句摘录出来)为什么会这样?(联系前面的文字略加分析)怀鲁迅真是晴天霹雳,在南台的宴会席上,忽而听到鲁迅的死。发了几通电报,荟萃了一夜行李,第二天,我就匆匆跳上了开往上海的轮船。二十二日上午八时船靠了岸,到家洗了一个澡,吞了两口饭,跑到胶州路万国殡仪馆去,遇见的只是真诚的脸、热烈的脸、悲愤的脸,和千千万万将要破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肺与紧捏的拳头。这不是寻常的丧葬,这也不是沉郁的悲哀,这正像是大地震要来,或黎明将到时充塞在天地之间的一瞬间的寂静。生死、肉体、灵魂、眼泪、悲叹,这些问题与感觉,在此地似乎太渺小了。在鲁迅死的彼岸,还照耀着一道更伟大的、更猛烈的寂光。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晨钟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的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鲁迅的灵柩,在夜阴里被埋进浅土中去了,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12 . 对第段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表达了作者因鲁迅之死而产生的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忧虑。B我们能出现鲁迅这样的伟大的人物,说明我们的民族是很有希望的。C鲁迅这样伟大的人物死了,预示着我们的民族没有希望。D表达了作者对鲁迅之死的无比痛惜和对奴隶性很浓的社会的憎恨。13 . 对结尾“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理解正确的项是( )A点明时间,照应前文。B渲染悲凉的气氛,烘托人们的悲愤之情。C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让人们在悲愤中看到光明和希望。D微红的新月是胜利之光,鼓舞人们去迎接美好的明天。三、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4 . 下列各项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撒盐空中差可拟拟:相比B未若柳紫因风起未若:不如C期日中期:约定D元方入门不顾顾:看15 . 下列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中“儿女”一词有古今义的区别。“儿女”在文中的意思指小辈,包含侄儿侄女;现代的意思就是指自己的儿子和女儿。B甲文中“公大笑乐”,既包含对谢道韫的赞许,同时也包含对“兄子胡儿”的嘲笑和委婉批评。C在古代,某人到某个地方担任官职,人们往往用“姓氏+地名”的格式来称呼他,比如“陈太丘”就是如此。D以上两篇文章都出自世说新语。这部书是南朝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16 . 翻译句子。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17 . 从乙文可以看出陈元方是个怎样的人?四、句子默写18 . 诗词填空(1) 晓战随金鼓,。(2)愿将腰下剑,。(3)月黑雁飞高,。(4)竹外桃花三两枝,。(5)绿杨烟外晓寒轻,。(6)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7)蒹葭第一节诗中表明意中人近在眼前,却相隔难以接近的句子是,。(8)王之涣凉州词中交代物候时令的诗句是,。五、语言表达19 . 判断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六、名著阅读20 . 名著阅读(1)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项是(_)A白洋淀纪事是由孙犁创作,表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冀中、冀西人民的斗争和生活。B在经典名著中,很多人物都经历磨难,例如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经历九九八十一次磨难,终获真经。C五猖会介绍了作者儿时去看五猖会时的盛况,是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D沈从文用文字反复叙说的对象是湘西,表现他在这片土地上的见闻与回忆,写了边城、湘行散记长河等一系列乡土小说和散文。(2)朝花夕拾是_先生在1926年所作的散文集,其中_一篇批判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在_深切表达了对日本没有民族偏见的正直热诚的先生的怀念。七、综合性学习说明性文章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关于“微波炉烹调食品”的主题阅读(网络传闻)近来微博网友“美丽在线”发了一条“保健信息”:吃微波炉烹调的食品会致癌,这引发了各地网友的热议。(1)“我心飞扬”:人们通常认为微波炉食品是安全的。事实上,我们的质量检测机构只关心微波炉是否存在微波泄漏的情况,却从未质疑微波食品本身是否安全。有研究表明,加热不当的微波食品,易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2)“依然”:支持少用微波炉。我也相信微波炉是会破坏食物的,比如烤过的面包硬的像石头,而且还是焦的,确实已经变质了,这说明微波食品产生了新的有毒甚至致癌的化合物。(3)“闻者”:微波炉加热的食品是没有问题的,只是食物的营养成分会严重流失;另外在加热过程中要远离微波炉,那些辐射出来的微波是不安全的,7米以内最危险。(4)“无言的结局”:在使用微波炉加热时,有人在器皿上不加盖,有人使用劣质的塑料袋装上食物直接放进微波炉内。(5)“消毒酒精棉”:某人好像不咋干家务吧。烤面包的方法不对,咋还怨机器呢?个人觉得,不管用什么工具,方法最重要。(专家看法)(1)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专家范志红副教授:微波只是加热食物中的水分子,它并不直接产生致癌物。如果食物加热温度过高,超过了12O,就可能产生疑似致癌物,比如煎炸烤制各种面食、薯条、咖啡豆等食品;超过2OO,则可能产生致癌物,比如煎炸烤烹调鱼肉等;超过3OO,则会大量产生致癌物,比如烹调肉类食品不当发生焦煳时。所以,微波加热食物时间宜短不宜长,操作微波炉时设置加热温度也不要过高。(2)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物理学女教授戴尔:微波炉主要是加热食物中的水,只要使用专用的微波炉餐具,并且水分没有蒸干,食物的温度就会低于1OO,不会产生致癌物质。(3)国家家用电器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副主任张铁雁:家用微波炉微波的频率是245O兆赫,这种微波不能透入人体伤害内部器官和组织,只能使皮肤和体表组织发热,只要不是持续长时间地辐射,一般不会对健康产生危害。世界上微波炉普及率最高的美国,9O以上的家庭在使用微波炉,全世界微波炉的年销量已达到38OO万台,可是还没有一例因微波炉使用引起微波辐射对人体伤害的报道。当然在微波炉停止工作前不能打开拿取食品。(4)食品卫生监督部门专家:经检测分析,卷心菜经微波炉烹饪以后,维生素C损耗率为4.76,而传统烹饪方法导致损耗率为19.04。另外,微波炉烹饪后,食品中的矿物质、氨基酸的存有率也比其他烹饪方法高得多。如用微波炉烹饪蹄膀,八种必需氨基酸为微波加热前的98.6。所以,微波炉烹饪不会使食物的营养流失。21 . 上述材料中,网友与专家的共同看法主要涉及“微波炉烹调食品”的哪些问题?请分点概括。22 . 选文中划线句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3 . 王大爷七十多岁,孤身一人在家,在外地工作的子女给他买了个微波炉,请你结合上面提供的材料,给王大爷提三条使用建议(不必说明理由)。八、作文24 .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写作任务。题一:在(快乐、激情、忧伤、平淡)的日子里要求:结合个人生活经历,从括号里的四个词语中任选其一写在前面的横线上,使作文题目完整;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实感受;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题二: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有了灯,于是,暗夜也有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