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热门专业考研信息汇总_第1页
厦大热门专业考研信息汇总_第2页
厦大热门专业考研信息汇总_第3页
厦大热门专业考研信息汇总_第4页
厦大热门专业考研信息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厦大热门专业考研信息汇总,主要内容,各专业考试情况介绍辅导班及辅导资料情况介绍考生常见问题及解答,新闻传播专业介绍,一、专业情况介绍,新闻学,传播学,新闻传播系目前为厦大人文学院下属的一个系,2007年6月6日起独立为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传播专业介绍,二、主要导师介绍,陈培爱教授博导研究领域:广告学、传播学;赵振翔教授研究领域:新闻学朱健强教授研究领域:广告学、企业形象;黄合水教授博导研究领域:广告学、心理学;许清茂教授博导研究领域:传播史;张国才教授研究领域:广告学、组织传播学;黄星民教授研究领域:传播学;陈嬿如教授博导研究领域:传播学;,从以上师资分布可以发现,厦大新闻传播专业的优势在于传播方向,尤其是以领军人物陈培爱老师为首的广告专业在全国具备相当高的影响力,而新闻专业的实力则相对弱很多。,新闻传播专业介绍,三、考试科目,603新闻学与传播学基础,404新闻与传播实务,自07年开始新闻学与传播学两个专业初试并卷统考,无论考生报考新闻学专业或是传播学专业初试都考以上两门课。以前是基础课一样,实务课试卷不同,新闻传播专业介绍,四、参考书目,初试参考书目:新闻学与传播学基础(基础课):1、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童兵,人大版,2000年1月第一版2、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人大版,1999年11月第一版3、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人大版,2002年11月第一版,新闻传播专业介绍,初试参考书目:新闻与传播实务(专业基础课):1、新闻采访学蓝鸿文,人大版,2000年1月第二版2、报纸编辑学教程郑兴东,人大版,2001年12月第一版3、广告学概论,陈培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版4、公共关系的基本原理与实务,纪华强等,厦大版,1999年1月第二版5、广告心理学,黄合水,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9月第一版复试参考书目与初试参考书目一致,以上为07年的指定参考书目,08年的参考书目将于7月份公布,根据往年的情况,每年的指定参考书目可能会进行小的调整,大部分书目将保持一致,尤其是基础课的参考书目已多年没有进行过调整。,新闻传播专业介绍,五、命题特点,厦大新闻传播专业的命题特点灵活多变,05年以前的试卷出得相当灵活,与实际案例和实务结合得非常紧密,其中04年的试题堪称典范,为厦大新闻系专业课试题的颠峰之作,对考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强,死记硬背往往无法取得高分。然而,05、06两年的试题由于命题老师发生一定变化,命题的风格大变,灵活的题目变少了,死记硬背的题目较多07年新闻和传播专业并卷统考后,命题特点似乎有回归05之前的趋势,尤其是实务卷与实际案例结合得非常紧密,大多数考生一时无法适应,挂死在这科上的考生不计其数,而基础卷则相对较为简单。,新闻传播专业介绍,六、考生特点,厦大新闻传播专业的考生,大多为三跨,即跨省、跨校、跨专业,其中以女生居多。报考考生的本科专业大多是文科类专业,如外语、中文、历史等等,因为新闻传播专业无需考数学,而且专业名称听上去感觉较好,因此就成了这些原本在本科阶段没有学习过高数考生的首选报考专业,这也是厦大新闻传播专业每年报考人数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正因为新闻传播专业考生的以上特点,所以该专业的考生一般专业基础较为薄弱(本科阶段没有经历过正规的新闻传播专业学习),尤其以传播专业的考生最为明显。,新闻传播专业介绍,七、04-07历年报考和录取情况,管院统考专业介绍,一、专业情况介绍,1、企业管理系A、企业管理B、财务学2、会计系A、会计学3、旅游系A、旅游管理,管院统考专业介绍,二、主要导师介绍,1、企业管理系林志扬教授博导研究领域:管理理论、组织管理、市场营销沈维涛教授博导研究领域:公司财务、公司治理廖泉文教授博导研究领域:人力资源管理周星教授博导研究领域:国际商务、经济学、质量管理2、会计系葛家树教授博导研究领域:西方财务会计、会计准则余绪缨教授博导研究领域:管理会计吴水澎教授博导研究领域: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陈少华教授博导研究领域:财务报告与会计基本理论陈汉文教授博导研究领域:内部控制与理论、证券市场会计监管审计市场与审计行为杜兴强教授博导研究领域:会计理论与经济学分析、会计理论与财务会计、资本市场会计问题研究,管院统考专业介绍,二、主要导师介绍,3、旅游系黄福才教授博导研究领域:旅游管理林璧属教授研究领域:区域饭店业供需关系研究、旅游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旅游市场预测颜亚玉教授研究领域: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文化、旅游管理林德龙副教授研究领域:旅游企业管理、旅游市场营销和消费者行为学,管院统考专业介绍,三、考试科目,408管理学与管理经济学,自07年开始管理学院下属企业管理系、会计系及旅游系所有专业初试均并卷统考,无论考生报考以上三系任一专业,专业课均考管理学与管理经济学。07年以前是各专业各自命题。,管院统考专业介绍,四、参考书目,初试:1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部分)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管理学(第十一版)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经济科学出版社复试:会计系:1.中级财务会计学(上、下册,葛家澍主编、杜兴强、桑士俊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11月版2.管理会计(余绪缨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第二版)3.审计学(陈汉文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第二版)企管系、旅游系复试不指定参考书目以上均为07年的指定参考书目,08年变动的可能性不大,管院统考专业介绍,五、命题特点,07年管理学院下属的企管系、会计系、旅游系实行统考后,考试科目及指定参考书目与企管系在实行统考前原指定参考书目完全一致,因此,管院统考的命题者就是原来企管系专业课的命题者,其命题风格与原企业系专业课的命题风格一致,难度大体相当。,管院统考专业介绍,六、考生特点,企管系的考生跨专业居多,多数考生来源于原工科或理科的考生,此外,原来本科学经济的考生报考企管专业的也较多。企管专业多年来均是厦大所有研究生专业中报考人数最多的专业之一,06年更是创造了录取比例30:1的惊人数字。会计系和旅游系跨专业的考生较少,其录取人数中保送生的比例较高,厦大会计系排名全国会计专业之首,在07年统考之前其专业课的难度是全国闻名的,自07年初试实行统考,会计专业的考生初试考管理学与管理经济学、复试还要考核原来专业知识,无形中所要看参考书目相比07年以前更多,考试的难度更大了。因此,企管系的考生面对的是挑战不在于考试难度而是有限的录取名额与数量庞大的竞争人数,而会计系的考生则要面临考试难度与有限录取名额的双重挑战。,管院统考专业介绍,七、04-06历年报考和录取情况,西经统考专业介绍,一、专业情况介绍,1、经济系2、计划统计系3、财政系4、国际经济与贸易系5、经济研究所注:参加西经统考的专业是经济学院下属各系(金融系部分专业除外)所包括的所有专业,一共有以上5个系,因所涉及专业太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西经统考专业介绍,二、主要导师介绍,1、经济系邵宜航教授研究领域:宏观经济动态学、经济增长与发展郭其友教授研究领域: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2、计划统计系杨灿教授博导研究领域:国民经济核算、统计理论方法曾五一教授博导研究领域:统计理论方法、宏观经济数量分析国民经济核算3、财政系邓子基教授博导研究领域:财政学、税务理论张馨教授博导研究领域:公共经济学、金融学、法律经济学雷根强教授博导研究领域:税务理论、公共经济学陈工教授博导研究领域:财政学,西经统考专业介绍,二、主要导师介绍,4、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庄宗明教授博导研究领域:世界经济陈亚温教授博导研究领域:世界经济、国际金融黄建忠教授博导研究领域:中国外贸理论与政策、服务贸易学、世界经济黄梅波教授博导研究领域:国际金融、世界经济5、经济研究所吴宣恭教授博导研究领域:产权理论胡培兆教授博导研究领域:市场经济理论李文溥教授博导研究领域:经济基本理论、产业经济学林金忠教授博导研究领域:经济组织陈其林教授博导研究领域:工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西经统考专业介绍,三、考试科目,406宏、微观经济学,自05年开始,经济学院下属各专业(金融系部分专业除外)初试均并卷统考,无论考生报考任一专业,专业课均考宏、微观经济学,经济学院是厦大各学院中第一个实行专业课统考的学院,05年以前是各系各专业单独命题。,西经统考专业介绍,四、参考书目,初试:1微观经济学(美)平狄克.鲁宾费尔德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4或第5版)(不包含各章带*号小节和书末附录1)2宏观经济学(美)曼昆著,中国人民出版社(第4或第5版)复试:由于各系的复试指定参考书目均不相同,这儿就不一一列举以上为07年的指定参考书目,这两本参考书自经济学院实行统考以来都没有发生过变化,且这两本书属于经济学领域十分经典的两本教科书,估计将来发生变化的可能性也不大,但需关注版本的变化,西经统考专业介绍,五、命题特点,宏、微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入门学科是所有报考经济学院的考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正因为这两门课是基础学科,所以三年来的西经统考试题的命题风格也是偏重基础,即考查考生对经济学基本原理与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西经统考专业介绍,六、考生特点,报考经济学院的考生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本科时期就是经济类的学生,他们一般有学习过相应的经济学原理,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理论有一定的了解。另一类是理工科的学生,他们一般数学基础较好,因为经济类学科的学习要运用到大量的高数知识,他们较为扎实的数学功底可以帮助他们将来轻松应对专业课的理论学习和研究。,西经统考专业介绍,七、04-06历年报考和录取情况,西经统考专业介绍,法学硕士统考专业介绍,一、专业情况介绍,1、法学理论2、宪法学与行政法学3、刑法学4、民商法学5、诉讼法学6、经济法学7、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8、国际法学以上8个专业均参加法学硕士统考,厦大法学院的优势专业在于经济法专业,近年来,宪法、法理的力量在不断增强,法学硕士统考专业介绍,二、主要导师介绍,陈安教授博导研究领域:国际投资法、国际经济法陈动教授研究领域:法理学、台湾法陈立教授研究领域:刑法学陈晓明教授研究领域:刑法学刘永光副教授研究领域:商法学廖益新教授博导研究领域:国际法蒋月教授研究领域: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宋方青教授博导研究领域:法理学与立法学徐国栋教授博导研究领域:罗马法曾华群教授博导研究领域:国际经济学朱崇实教授博导研究领域:金融法朱福惠教授博导研究领域:宪法学、行政法学,法学硕士统考专业介绍,三、考试科目,605法理学与宪法学,自07年开始法学院下属各专业(法律硕士除外)初试均并卷统考,无论考生报考任一专业,专业课均考以上两门课,07年以前是各专业单独命题。,410民法学与刑法学,法学硕士统考专业介绍,四、参考书目,初试:1.法理学(第二版),张文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2.民法,柳经纬主编、朱炎生副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3.宪法学原理,朱福惠主编、郑琼现副主编,中信出版社,2005年4.刑法总论,陈立、陈晓明主编,厦大出版社,2005年复试:由于各专业的复试指定参考书目均不相同,这儿就不一一列举以上为07年的指定参考书目,因物权法的批准通过,08年民法学的教材有变化可能,需重点关注,其余三本指定参考书变化的可能性不大。,法学硕士统考专业介绍,五、命题特点,07年是厦大法学院专业课实行统考的第一年,从考试科目可以看出,四门考试课程均是法学理论界的基础入门课程,且统考后初试的作用更突出为考核考生对法学基础理论的理解与掌握,针对专业知识的考核更多地放在第二轮复试中进行,因此,考生必须吃透指定参考书目中的理论和知识。,法学硕士统考专业介绍,六、考生特点,报考法学院的考生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本科时期就是法律系的学生,他们一般有学习过相应的法学基础课程,对法学的基本原理与理论有一定的了解。另一类是文科的学生,与新闻传播专业类似的是,他们因为没有学习高数,因此只能在无需考数学一些专业中进行选择,法学专业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学生报考的热门专业,理所当然成为了他们报考的首选目标之一。,法学硕士统考专业介绍,七、04-06历年报考和录取情况,法律硕士联考专业介绍,一、专业情况介绍,1、法律硕士是什么?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是法律硕士专业学位(JM)是从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培养方式引进而来,要求考生具有特定法律职业背景的专业学位,是为实际部门培养德才兼备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需要的高层次的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专门人才。我国政府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从96年开始批准设立该新学位,从2000年开始不再允许法律专业毕业生报考,只招非法律专业毕业生。主要为立法、司法、行政执法、法律服务以及社会政治、公共管理、经济管理等部门培养德才兼备的适用社会主义市场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高级法律人才。,法律硕士联考专业介绍,一、专业情况介绍,2、法律硕士与法学硕士有什么区别?简单地说法律硕士是培养应用型的人才,法学硕士是培养研究型的人才,与之相类似的还有工商管理硕士(MBA)与企业管理研究生的区别。3、法律硕士的招生院校有哪些?截止2007年,全国已有49所院校招收法律硕士,它们分别是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开大学河北大学山西大学内蒙古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吉林大学黑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政法学院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安徽大学厦门大学福州大学,法律硕士联考专业介绍,江西财经大学山东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海南大学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西北政法学院兰州大学烟台大学西安政治学院4、法律硕士的种类法律硕士包括两种。第一种是参加每年一月份全国49所高校联考的法律硕士,招生对象为非法律专业本科毕业生(含同等学力者),考试科目为政治、外语实行全国统考,专业基础课和综合课实行全国联考,考试用书为高教出版社出版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考考试大纲和人大出版社出版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考考试指南。录取类别包括计划内非定向、计划内定向、计划外委培和计划外自费,学习方式有脱产学习和不脱产学习,毕业时获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俗称双证法律硕士。,法律硕士联考专业介绍,第二种是参加每年十月份全国49所高校联考的在职法律硕士,招生对象为法律专业或非法律专业的在职法律工作者,考试科目除政治由各校自行命题外,外语和三门专业课实行全国联考,考试用书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考考试大纲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考考试指南。录取后全部是委托培养,采取在职不脱产方式学习,毕业时只获硕士学位证书。俗称单证法律硕士。,法律硕士联考专业介绍,二、厦大法硕主要导师介绍,陈安教授博导研究领域:国际投资法、国际经济法陈动教授研究领域:法理学、台湾法陈立教授研究领域:刑法学陈晓明教授研究领域:刑法学刘永光副教授研究领域:商法学廖益新教授博导研究领域:国际法蒋月教授研究领域: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宋方青教授博导研究领域:法理学与立法学徐国栋教授博导研究领域:罗马法曾华群教授博导研究领域:国际经济学朱崇实教授博导研究领域:金融法朱福惠教授博导研究领域:宪法学、行政法学,法律硕士联考专业介绍,三、考试科目,398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含民法学与刑法学),考试科目与厦大法学硕士的考试科目非常相像,只多了一门法制史,498法律硕士联考综合(含法理、宪法、法制史),法律硕士联考专业介绍,四、参考书目,初试:1.2008年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联考考试大纲,高等教育出版社2.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联考考试指南(第八版),曾宪义总编、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全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复试:不指定参考书目以上为08年的指定参考书目,法硕大纲和指南每年都会进行微调,绝大部分内容不会变化。,法律硕士联考专业介绍,五、命题特点,法硕联考采用题库制,题库中的题目来自各个参加联考学校老师编撰的题目,法硕联考的试题难度相比法学硕士的试题难度而言要来得更低,主要原因有两个:一、参加联考的考生全部为非法律专业的考生,他们一般均没有法律基础,本科阶段没有系统学习过法律理论知识。二、法律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的人才不同于法学硕士培养研究型的人才,对考生的理论功底要求不必像法学硕士那么高。,法律硕士联考专业介绍,六、考生特点,报考法律硕士的考生全部为非法律专业的考生(相当于是全部是跨专业的考生),且以文科生居多,原因是一样的,法律硕士不用考数学。法律硕士历年来都是单个专业报考人数最多的专业。这些考生的理论基础都较为薄弱。,法律硕士联考专业介绍,七、04-06历年厦大法硕报考和录取情况,金融联考专业介绍,一、专业情况介绍,1、什么是金融联考?为提高金融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质量,引导和规范金融学专业本科阶段教学,提高我国金融学教学和科研水平,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业发展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在长期酝酿和精心准备的基础上,全国13所大学和金融教育机构决定从2002年开始,在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对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金融学”科目实行联合考试。,金融联考专业介绍,2、参加金融联考的院校有哪些?07年,全国参加金融联考的院系共有16所,它们分别是北京航天航空大学、东南大学、复旦大学、湖南大学、暨南大学、江西财经大学、辽宁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苏州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中山大学,这些高校大部分是南方的院校。3、金融联考与金融考研的关系金融联考是金融考研的一种。参加金融联考高校的金融专业研究生考试,专业课实行联考(即试卷相同),没有参加金融联考的高校,金融专业研究生考试的专业课仍就是各自命题。4、厦大参加金融联考的专业有哪些?厦大参加金融联考的专业有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投资学和国际金融学。07年金融系新增一个硕点“能源经济学”,该专业参加西经统考而非金融联考。,金融联考专业介绍,二、厦大金融系主要导师介绍,张亦春教授博导研究领域:货币金融理论与政策郑振龙教授博导研究领域:金融市场与金融工程朱孟楠教授博导研究领域:国际金融、比较金融郑鸣教授博导研究领域:投资理论与政策林宝清教授博导研究领域:保险理论与政策江曙霞教授博导研究领域:金融政策与金融监管邱崇明教授博导研究领域:宏观金融调整陈国进教授博导研究领域:法与金融、金融制度设计魏巍贤教授博导研究领域:金融市场与金融工程李晓峰教授博导研究领域: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何孝星教授博导研究领域:投资理论与政策,金融联考专业介绍,三、考试科目,4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