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呼兰河传(节选),关于萧红,萧红(1911.6.21942.1.22),中国现代女作家。原名张迺莹,笔名萧红,悄吟等。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父亲性格暴戾,继母也经常虐待她,只有年迈的祖父带给她些许温暖。寂寞的童年形成萧红性格中孤独、敏感、矜持而又倔强的一面。,1927年在哈尔滨读中学,接触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尤受鲁迅、茅盾和美国作家辛克莱作品的影响。1930年为了逃婚离家出走,几经颠沛。困窘间向报社投稿,并因此结识萧军,两人相爱,萧红也从此走上写作之路。两人结识了不少进步文人,参加过宣传反满抗日活动。两人一同完成散文集商市街。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在鲁迅的帮助和支持下,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用笔名萧红),蜚声文坛。萧红由此取得了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在东京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l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不久萧红发表了带有左翼现实主义风格的小说长篇马伯乐。她更有成就的长篇是1941年写于香港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以及一系列回忆故乡的中短篇如牛车上、小城三月等。这位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却有着写作天才的女性命运悲凉,1942年1月22日历尽坎坷之后在香港病故,时年31岁。,关于萧红,从萧红的生平中我们可以看到她的短暂的一生是磨难和不幸的,但也透露着她的率真与叛逆。成年后的坎坷更让她怀念童年在故乡的欢快与幸福,因为那里有熟悉的故乡、疼爱她的祖父,那是处于漂泊寂寞中的人的精神归宿。于是我们在课文中便找到了那个无忧无虑、率性妄为的小女孩。,1、初读课文,你能说说作者是用一种什么样的笔调来写她的童年生活的?,把握课文内容,带着一种极其轻松自在,随意挥洒的笔调叙写着童年乐而忘忧的生活,处处散发着新鲜、活泼、纯真的气息,恍惚又回到了那让她魂牵梦萦的乐园。,2、课文主要叙写了“我”童年的哪些生活?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手法来表现“我”的天性?,(1)劳动:种花、拔草、种菜、铲地、识别谷子、浇菜(2)玩耍:吃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绿豆青蚂蚱在孩子的眼中劳动与玩耍没有本质的区别,劳动也是玩耍!,对话和动作描写生动传神,小女孩的率性、活泼、无忧,甚至有点慵懒的娇态让人不由心生爱怜而又忍俊不禁。我们还从中看到了一个对孙女慈爱、放任的祖父形象。,这一部分中你认为写得最有情趣的是哪里?为什么?,(1)劳动中的乐趣(第7段、第9段)(2)祖孙二人的对话(第1022段)(3)无拘无束的嬉闹(第2226段),3、作者还用了大量笔墨描写了“我”生活的后园中的自然景物环境,你认为写得最好的是哪处?并说说好在哪里?(赏析),温馨提示对景物描写的赏析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写:1、写了什么景物概括内容2、写出了景物什么的特点3、如何写的抓住修辞、用语4、蕴含或表达的思想感情,例: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谎花,就开一朵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景物描写了祖父后花园的自然景物。特点紧紧扣住“自由”一词来写。这些景物(动物、植物)都充满着生机,既鲜活灿烂又毫无拘束。修辞主要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了动植物任性、洒脱的个性,富有情趣。词语扣住了“自由”,用“愿意”(6个)、“随意”,写出了园中动植物自在逍遥的生长状态。情感流露着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对幸福快乐的童年的怀念。,小结“赏析”除在内容上要扣住上面说的四个方面,语言上还要连贯、简明,力求优美。,赏析范例这段文字描写了祖父后花园的自然景物。这些景物(动物、植物)都是美好而有生命的,它们充满着生机,既鲜活灿烂又毫无拘束,自由自在。它主要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了动植物任性、洒脱的个性,充满了诗情画意。同时扣住“自由”这个中心词语,用“愿意”、“随意”,写出了园中动植物“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也没有人问,也没有人管”这样自在逍遥的生长状态。流露着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对幸福快乐的童年的怀念。,4、作者描述的生活环境与生活内容都凸显一个特点自由,你还能在文中的哪些地方找到它的踪迹?,萧红20岁起即独自漂泊,多数时候生活窘迫,为生计苦苦奔波,感情上也是屡受挫折。最终,病魔缠身而身在异乡的萧红曾说“若是那时候能回呼兰河我的家乡去多好啊!”然而,家乡已然无法回去,只能写作呼兰河传寄托忧思。文中处处流露着对儿时的向往与留恋,率性、随意、无忧、欢快成为童年的主旋律。对比萧红一生的经历,让人不由感叹茅盾先生评说呼兰河传的几句话“开始读有轻松之感,然而愈读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可是,仍然有美,即使这美有点病态,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眩惑。”,课文小结,写作天地我的乐园写作要求1、力求有生动的景物描写2、在叙事描写中自然表达情感。,萧红,张爱玲,王安忆,女性的声音,女性小说的共同特点:,最主要的表现是女性作家充分的性别意识与性别自觉。以女性的眼光洞悉自我,反思自身的本质、生命的意义以及在社会的地位和价值。,例:萧红以敏感的灵魂和细腻的女性视角关注着女性的生与死,同时她更深刻地意识到,千百年来女性的悲剧命运不仅仅是男权文化统治的结果,更是女性对自己被奴役状态的历史性认同所造成的,是女性自己加速了对女性的异化。这种心理成为她们共有的集体无意识,自觉地来规范约束自己和其他女人,呼兰河传中的小团圆媳妇的婆婆就是被异化的典型。,呼兰河传,萧红,萧红(1911年1942年),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1938年萧红于西安公园,。原名张乃莹,黑龙江人。曾因不满封建家庭的包办婚姻而离家出走,受尽颠沛流离之苦,个人感情生活也屡遭坎坷。先与作家肖军结合,因性格不合离异,后来又与作家端木蕻良结成夫妻。取名“萧红”是与萧军互相配合,合起来是“小小红军”的意思。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的经历和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萧红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作者在写完呼兰河传两年后去世,具体地点不详。,呼兰河传讲述的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东北呼兰河畔一个小县城里的故事。宗法社会,生活像河水一样平静地流淌。平静地流淌着愚昧和艰苦,也平静地流淌着恬静的自得其乐,在这里生活着的是呼兰河传的人们。但宗法社会本质是残忍的,这样,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被愚昧的人们折磨死了。当然还不止小团圆媳妇,还有王大组,也在愚昧的冷眼中难免一死。这大约又是宗法社会的波澜。但它到底还是要复归平静,平静为一种坚韧的生活。这都是小说中磨倌冯歪嘴子的生活提示结读者。呼兰河传,女作家萧红寂寞童年的一曲挽歌,呼兰河畔的一束风俗画。,呼兰河传简介,作者在第一章里开首就写“严冬一封了大地的时候,则大地满地裂着口,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读者便从东北小镇的严寒的大地着眼,领略了呼兰河的自然、社会、人情风貌。到第二章,我们又顺着作者的笔触进入呼兰河人们的精神世界.那全身无处不哆嗦的大神,跳到半夜时分,那鼓打得分外地响;拥拥挤挤变得荒凉孤寂的河灯还在黑色的河水中流下去;野台子的戏牵动着小镇所有的人们,酿造许多或许欢乐或许不幸的故事;四月十八的娘娘庙会,没有儿子的妇女们正在给送子娘娘戴一副眼镜;人们围拥着争着看不倒翁的表演到第四章,我们又看到了童年的作者在其祖父的庇护、娇惯、溺爱中那种悠然意的任性的成长。,呼兰河传简介,后几章的漏粉的一群的生活贫苦却还苦中作乐,给人一种一种凄凉和悲哀。及至小团圆媳妇被折磨死,周围邻居的评头品足,又使你既为他们的愚昧狠毒而痛恨,也为他们被毒害不觉悟而痛心。直至最后作者写到王大姑娘同磨官冯歪嘴子的爱情,他们居然冲破封建樊篱,在穷苦、诽谤、中伤中生活得恩爱、兴旺,才透出一口气。不禁为他们的勇敢,为他们顽强的生命力而赞叹。,X,呼兰河传简介,深层意蕴1女性的空间萧红以敏感的灵魂和细腻的女性视角关注着女性的生与死,同时她更深刻地意识到,千百年来女性的悲剧命运不仅仅是男权文化统治的结果,更是女性对自己被奴役状态的历史性认同所造成的,是女性自己加速了对女性的异化。这种心理成为她们共有的集体无意识,自觉地来规范约束自己和其他女人,呼兰河传中小团圆媳妇的婆婆就是被女人异化的典型。萧红笔下的女性是旧中国社会最常见最普通的女性,不像一个艺术形象,而就是生活中人。这群浸没在男权思想里的女人与封建意识一起构成了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吃人网,女人同时既是被吃者又是吃人者,她们是男权传统樊篱中的牺牲者、殉葬者和异化者。,2悲悯情怀与国民性批判呼兰河城似乎凝固在时间之外,呼兰河人平凡卑琐的日子,也是一天天,一年年,循环往复,亘古如斯:生了,就任其自然地长大;死了,不过在城边的地上埋了,活着的人哭过以后回家照旧过着日子“冬天来了就穿棉衣裳,夏天来了就穿单衣裳”。老胡家的二孙子娶团圆媳妇了,儿子媳妇就成了婆婆,婆媳之间的折磨与反抗,代代相传;有二伯愤慨着“团圆媳妇不像个团圆媳妇”,王大姑娘居然看上了磨房的磨倌,有二伯不成功的“跳井”和“上吊”,又成为老厨子和小城人长久的谈资,不幸与不幸,也互相推波助澜。,小说呈现的是呼兰河人在历史与命运中因循反复的死水般的生存状态,用茅盾的话说,呼兰河传里面“没有一个人物是积极性的”,“都是些甘愿做传统思想的奴隶而又自怨自艾的可怜虫”,虽然他们的本质是善良的、“极容易满足”,像“最低级的植物似的”,“生命力特别顽强”。他们只是照着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生活着,不预约希望,也看不到光明,这种巨大的历史惰性,为呼兰河人原本就灰暗的日常生活笼上了地久天长的悲凉气息。,1、呼兰河传是萧红久历人生,体验了民族劫难时代的种种不幸之后,由传统的人文主义者转向自觉的爱国主义战士和革命现实主义作家的嬗变期对她深受无比、眷恋至亲的东北平原故土乡亲的积极反思和自觉重塑。2、在民族自觉意识复苏振奋时期,重新体验自身文化生态环境,深层开掘国民性多层文化沉淀,重构新时代文化精神系统的解说。3、宗旨在于复活民族自尊、自强、自立精神,矫正被专制文化和宗法传统压扁扭曲的文化人类的本体意识及其历史定位,以唤醒民众,开辟自我反省革新之路,引导并“激励劳苦大众走向平等自由和民主新生。,小结,X,艺术风格1诗化小说按照传统的小说观念,呼兰河传不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它在艺术形式上比较独特,没有贯穿全篇的人物和故事线索,没有波澜起伏的冲突,在叙述上打破成规,以散文笔致和诗歌的抒情格调描写平凡人物、日常生活,于其中显示卓越才华。全书七章虽然可以各自独立却又俨然是一个整体,从“街头巷尾”到“后花园”,从喜庆殡葬到种种“精神的盛举”,从祖父祖母到我家院里各式各样的人,无不生动形象、诗意盎然。萧红以她娴熟的叙述技巧、抒情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回忆式”的颠峰之作。,在课文节选的“小团圆媳妇之死”一节里,可以切肤地感受到这种艺术效果。只有在还没被尘世干扰过的孩子们的心灵上,还暂时保留着人际关系的纯正。“我”和“小团圆媳妇”之间的对视、微笑等有声无声的交流,都是那么的纯净与可贵,是成人世界所不能理解的真实。儿童那未被污染的纯洁心灵缩短了他们与人人视为异端的人之间的距离,于是成人所无法体察的真实而残忍的细节落入孩子的视界之中:只有“我”说小团圆媳妇“没有病”;只有“我”知道她不是掉了头发的妖怪,她的辫子是“剪刀剪掉的”;只有“我”毫无顾忌地掀开她的棉被,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c语言国考试题及答案
- 2025中学教师国考试题及答案
- 材料力学期中考试及答案
- 专科市场营销学考试题及答案
- 考点攻克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物体的运动》达标测试试卷(含答案详解版)
- 2025教资考试考题真题及答案
- 2025交规考试真题及答案画面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力》达标测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力》综合测试试卷(附答案详解)
- 单县二中分班考试试卷及答案
- 汽车吊吊装 专项施工方案
- 电子产品检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2024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解析课件
- GB/T 3830-2024软聚氯乙烯压延薄膜和片材
- 定积分的概念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获奖课件
- 关注健康远离肥胖(教学设计)人教版体育二年级下册
- 高处安装维护拆除作业课件-改
- DL∕T 1919-2018 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规范
- DZ∕T 0283-2015 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规范(正式版)
- 支气管扩张教学查房
- 人事专员简历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