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远程医疗监护系统与院前急救_第1页
无线远程医疗监护系统与院前急救_第2页
无线远程医疗监护系统与院前急救_第3页
无线远程医疗监护系统与院前急救_第4页
无线远程医疗监护系统与院前急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无线远程急救监测系统在院前急救领域的应用方案,北京海利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WWW.HLMEDICALS.COM院前急救的意义院前急救的主要内容院前急救中护理设备的要求无线远程监护在院前急救中的作用中国院前急救的状况水利胜公司和无线远程监护产品, 水利胜无线远程急救监护系统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方案水利胜无线远程急救监护系统在心血管疾病急救中的特殊意义、院前急救的意义、院前急救机构和医院内急救系统构成了城市和地区急救医疗服务系统(EMSS )。 其中院前急救在EMSS中最重要的同时,也成为我国非常脆弱的环节。 急救应从院内急救的“围墙”突破,院前急救意味着获得抢救突发病人的最佳时机是生命,要改变急救,是迅速带病人到医院治疗的老观念。 实践证明,本来渴望救命的患者失去急救的机会,是无视住院前急救的重要性,不是先“救助”后“救助”的原则,而是先“救助”后“送”的原则。 院前急救的主要内容是,院前急救主要包括以下两个内容:现场急救或者在患者的第一时间暂时开始紧急现场急救,可以争取急救的时机,保证将患者送往医院接受更好的急救。 及时发现紧急情况,及时开始救治是“生存链”中最重要的环节,尤其是心脑血管患者,当务之急是立即使用急救监测设备获取患者的基本生命信息,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院前急救的主要内容(续)是监控现代急救医学的新概念,认为医疗急救搬运是院外(院前)急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急救医疗系统的重要“链条”,将单纯的患者搬运工具改造成救急患者的“移动医院”、“活动急救站”,使之成为医务人员院前急救场所“浓缩急救室” 急救监控设备也必定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 对院前急救中监护设备的要求,具有现代院前急救紧急、现场条件复杂、无中断需要实时抢救、需要运输等特点,对急救设备除了一般监护要求外,还提出了可实时无线远程监护的要求。 医生在抢救现场第一时间将患者的生命参数无线传输到医院中央工作站,专家可以在线指导医生在医院前对患者实施正确的抢救,同时院内医务人员做好手术和ICU准备,将患者从急诊科的诊断纠纷中解放出来,直接接受手术对院前急救中监护设备的要求(续),要求设备小型轻便结实,医生携带设备在各种复杂环境下迅速方便行驶具有良好的直流供电性能,能脱离交流移动中的监护。 使用车内电源的在线充电监测具有良好的车内抗震性能,无线远程监测具有急救中的作用,无线远程监测技术首先应用于美国航天员和军队。 应用GPRS网络和互联网,随着该技术的出现,监护在院前和术后康复急救领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前的病例显示,院前急救人员因现场处理失误或运输中事故造成患者死亡的情况不少,但有限的专家仍在医院,使用该技术可以实时将患者的生命体征送往医院,对患者进行专家监测和急救从遇到患者的第一时间开始,就是院前急救无线远程监测在急救中的作用(续),对于术后出院对象,尤其是心脑血管患者,远程监测也具有重要意义。 此类患者属于高危人群,复发和猝死概率较高。患者发生紧急情况时,通过微型无线远程监测将实时心电、血压等传送到监测中心,医生根据监测结果实时电话指导患者进行治疗和自救,如市内或短距离监测患者发生紧急情况时,医生救护车和医务人员在现场对患者进行救护。 特别是对危重患者实现了医院搬迁,维持了患者的基础性生命,提高了总体救治率。 目前我国院前急救的现状,我国急救工作于50年代开始,到21世纪已有很大发展,设备配置先进,但总体急救效果远远落后于欧美,主要根据近年来大城市EMSS统计资料,华盛顿特区报道,患者生存率从7%上升到26%, 拉斯维加斯急救中心医院外心脏突然恢复成功率达54%,但据中国上海市资料统计,成功率不足1%。 国内现在配备了很多急救中心和救护车(总量在1万辆以上),但真正的“监视型”救护车很少,大部分停留在“只有运输无法帮助”的水平。 我国院前急救的现状(续),是由于现场设备的限制和医务人员急救技术的下降,第一时间患者生命信息辨别误差大,急救处理措施出现偏差,失去最佳急救时机的急救系统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分别是独立医疗机构的一部分,两者仅限于表面和形式联系。 如果这种联系被严重断绝,救治患者金钱的时间将大大延迟,造成严重后果,中国院前急救的现状(续),国内尚无真正意义可用于院前急救领域的专用急救监测。 现在配置救护车的是普通的床边监视器,不能满足急救的技术特征(例如远程、小型、车载等)。 从监视器的技术角度来看,也是制约急救效果的重要因素。 海利胜公司及其无线远程监控产品介绍,北京海利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北京市科技委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北京科技园认定的软件企业,被授予中关村优秀留学者50强企业称号。 公司依靠本行业工程院院士的指导,支持了几十名以博士生为中心的强大研发队伍。 公司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监护无线化、远程化、信息化、微便携化领域的创新与发展,目前已获得该领域的业界领先地位。 海利胜公司及其无线远程监控产品介绍(续),公司产品主要分为4个系列:无线远程监控系列、远程无线监控系列、HOLTER系列、床边监控系统系列。 系列产品线将以TE4000为中心的无线监控产品系列展开,各产品可以独立销售,不同种类的产品组合集成将成为综合性动态监控分析网络集成平台。 其中的无线远程监控系列非常适合目前院前急救领域的监控技术要求,可以完全填补国内急救监控设备的空白。 海利胜公司及其无线远程监控产品介绍(续),海利胜无线远程监控系列可根据急救领域的要求,配置不同型号,在中央站进行统一监控和分析。TE4000P (普通型) :GPRS传输,全感应心电,全参数,12英寸TFT,交流直流供电,防除颤,院内监控和院外急救TE4000P (急救型):GPRS传输,全感应心电,全参数,9英寸TFT,交流直流供电,车载电源供电,防除颤,院前急救,紧急救护领域、 海利胜公司和无线远程监控产品介绍(续) TE4000Y:GPRS传输、单导电心电、5参数、手持式、电池供电、可持续24小时监控、院前急救、应急救护、社区医疗、家庭监控TE4000M:GPRS传输、全导电心电、手持式、电池供电、 传输心电图片段、电子邮件接收分析结果、社区医疗、家庭监控、高胜无线远程监控系统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方案根据不同急救领域的现场要求,海利胜无线远程监控系统有不同的解决方案,a方案可应用于EMSS北京模式、广州模式、上海模式等大城市急救中,以市为中心的急救站b方案适用于EMSS的重庆模式,可用于中小城市的急救应用,这是我国多数医院的方案,特别是中小城市和县中心医院一般兼作急救中心,使用TE4000P。 海利胜无线远程监测系统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方案(续),c方案适用于应急救护,如野战救护、奥运救护、社区医院急救。 TE4000Y掌上型显示器配置在急救包中,既可以灵活快速地诊断急救,又可以在医院中央车站轻松获取患者的生命信息,而不是传统的麻烦的显示器设备。 d方案适用于术后患者、心血管患者的院外家庭监护。 在家遇到紧急情况时,使用TE4000M向中心医院传达心电图信息,医院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和电话进行适当的指导和救治。 高利胜无线远程监测系统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方案(续)、a方案(图)、高利胜无线远程监测系统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方案(续)、b方案(图)、高利胜无线远程监测系统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方案(续)、c方案(图)、 高利胜无线远程监测系统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方案(续)、d方案(图)、高利胜无线远程监测系统在心血管疾病急救中的特殊意义,世界上每年有1500多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尤其是我国每年死于冠心病的人数达250万人,其中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各占一半约70%的心脏突然住院。 近2030年来,在心脏猝死的防治上做了很多工作,但其抢救成功率仍然很低。 如何提高冠心病院外心肺复苏成功率仍是世界共同关注的热门课题。 海利获胜无线远程监测系统在心血管疾病急救中的特殊意义(续),将心脏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在医院康复,另一组采用电话监测技术在家康复。 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心脏功能恢复无差异,家庭监测对心血管患者有意义。 心脏病发病时,一般有突发性和危险的征兆,因此将心电图远程监测和报警应用于家庭监测是心脏病人生命的重大保障,但在此之前,院外心脏病人的发作完全被个人感知,没有得到任何监测保护。 水利胜无线远程监测系统在心血管疾病急救中的特殊意义(续),水利胜无线远程监测系统可作为心血管疾病患者朋友的生命保护神。无论是住院前急救还是社区家庭病房,随时都可以获取患者的生命信息,通过无线中央专家分析综合系统平台快速反馈患者的分析报告,进行健康指导和救治,专家医生真正进入家庭,可以进入我们所有人的口袋! 硬件设备特点,无线远程监控军事医学应用框架,无线远程网络图硬件设备特点,无线中央监控软件:可同时监控100多人的4床、8床、16床,可重点监控组合显示的双屏监控播放,事件、 趋势图、列表、冻结、电子病历管理、报告打印等全系列功能,无线遥测远程监测在军事医学中的应用框架,软件系统特点无线遥测远程监测在军事医学中的应用框架软件系统的可以为医生提供丰富的临床依据。 院前急救是急救医疗服务系统(EMSS )中最重要的同时,在我国也是非常脆弱的环节。 急救应从院内急救的“围墙”突破,院前急救意味着获得抢救突发病人的最佳时机是生命,要改变急救,是迅速带病人到医院治疗的老观念。 实践证明,本来渴望救命的患者失去急救的机会,是无视住院前急救的重要性,不是先“救助”后“救助”的原则,而是先“救助”后“送”的原则。 应用方案-急救,现场急救可以在患者第一时间开始应急现场急救,争取急救时机,保证将患者送往医院更好地接受急救。 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